×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5738425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90
  • 出版时间:2025-01-01
  • 条形码:9787565738425 ; 978-7-5657-3842-5

内容简介

本书从表演艺术的特性和影视表演的特点入手,分析了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的异同,从表演技巧训练、角色创作训练、舞台人物训练、影视人物形象创作等方面,加深学生对影视表演艺术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影视表演基本能力。 本书内容全面且翔实,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案例丰富且具有代表性,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对影视表演艺术形成系统的认识和理解。

目录

**章绪论

**节表演艺术的特性和影视表演的特点

第二节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的异同

第三节做一名合格的影视演员


第二章表演技巧基础训练

**节明确表演艺术的实质——动作

第二节开展各种训练表演动作的手段

第三节影视表演语言技巧、形体动作、声乐的综合训练

第四节观察生活与表演习作

第五节激发艺术想象进行小品创作

第六节表演的影像记录与影视小品的创作学习


第三章角色创作基础训练

**节探索形象创造的重要学习阶段

第二节文学作品片段案头工作

第三节行动分析法——演员走向角色的途径

第四节从文学语言过渡至台词

第五节再谈组织“这一个”人物的行动与深化规定情境

第六节在动作中把握表演时空

第七节镜头介入使表演审美产生微妙的变化


第四章舞台人物形象排练——完整人物的形象塑造(上)

**节话剧排演

第二节扎实的案头分析——剧本事件、人物行动、主题思想、*高任务与贯穿动作

第三节排练中“练”的作用

第四节在丰富的细节中展现人物性格与表演功力

第五节语言的处理与舞台语言的风格规范

第六节表演节奏与舞台表演空间的处理

第七节性格化及在连续演出过程中的表演再创造


第五章影视人物形象创作——完整人物的形象塑造(下)

**节影视表演创作*初的案头工作

第二节表演可塑性和演员对自我在创作中的开拓与再认识

第三节人物基调的把握与角色的外部动作设计

第四节现实主义表演方法的多元化与多样性

第五节在影视多元素的有机融合中完成性格化创作

第六节影视作品处理表演的要素

第七节电影表演评论与表演审美


第六章影视表演理论专题研究

**节现实主义(影剧)表演学派 ——主要代表人物的论点及其创建

第二节探索电影与戏剧不同的审美特征

第三节罗伯特·德尼罗——电影界的不朽传奇与演技巨擘

第四节好莱坞的演技天花板——达斯汀·霍夫曼

第五节通过角色向世界发言——“人民艺术家”赵丹

第六节“话剧皇帝”——石挥


第七章关于表演创作总结和毕业论文的撰写

**节表演创作总结和毕业论文的写作要求

第二节表演创作总结和毕业论文的学术理论构成


第八章中国电影表演史概述

**节左翼电影运动对我国电影表演观念的推进

第二节新中国电影英雄形象的表演塑造

第三节广阔的现实主义创作道路

第四节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表演体系初探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刘诗兵 1938年9月生,湖北人。北京电影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电影表演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影视艺术技术协会(学会)联盟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从事文艺工作。1957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1961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长期从事影视表演教学,并多年主持表演系教学与教研工作,担任表演系副主任、主任等职。曾出版电影研究著作《影视表演艺术讲课笔记》《中国电影表演百年史话》《电影表演艺术概论》(合著),执行主编《新世纪电影表演论坛》《电影表演创新集》《银幕形象塑造》《影视表演创作探索》《当代影视表演趋向》等,并在《电影艺术词典》(修订版)中担任分科主编及词条撰写人。发表论文《论电影表演及其教学》《新时期电影表演美学的发展与变迁》《类型化的突破》等数十篇。演出的代表作品有:大型话剧《战斗里成长》《英雄刘四虎》《王朝昌》《党的女儿》《烈火红心》《乐观的悲剧》《北大荒人》《新的篇章》《*后一幕》《啊!大森林……》《我、你、他……》等。作为导演,曾执导电影、电视剧《端盘子的姑娘》《我、你、他……》《劫持》《马拉松的婚礼》《海边的晚霞》《初升的太阳》《龙凤乡的婚事》等。多次担任电影“华表奖”“金鸡奖”“表演艺术学会奖”等全国性影视奖项评委。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