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11769682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47
  • 出版时间:2025-03-01
  • 条形码:9787111769682 ; 978-7-111-76968-2

本书特色

内容翔实,概念清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所选例题主要围绕土木工程和机械制造工程,通过典型例题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材料力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中相关力学问题的能力。同时,本书具备线上支持功能,借助二维码提供知识点视频讲解资源。
结合全方位、多维度、“润物无声”的思政教育,在案例选择、人物和思想评价等方面体现正确导向,把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机融入教材内容,课外阅读模块多选取材料力学历史、大国重器、国家工程等资料,扩大学生知识面,提升国家荣誉感。


内容简介

本书以夯实基础,强化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紧密联系工程实际为原则编写,力求阐述清楚、透彻,并努力贯彻启发式教学、创新意识培养,理论联系实际、思政内容有机融入等教育思想。本书共12章,内容主要有绪论,轴向拉伸与压缩,剪切、挤压与扭转,弯曲内力,弯曲应力,弯曲变形,简单超静定问题,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组合变形,压杆稳定,能量法和动荷载,附录为平面图形几何性质及型钢表。书中对重要概念做了阐述,对重要公式进行了推导。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各章的知识点,章首设置了本章导读及工程案例模块,章末设置了知识点总结与讨论、课外阅读模块,每章都设置了一定数量的例题、思考题和习题。 本书可作为力学、土木工程、机械工程、交通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航空航天工程等工科专业材料力学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领域从业人员的参考书。

前言

本书依据《高等学校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对材料力学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编写,可作为高等学校诸多工科专业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并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材料力学是力学、土木工程、机械工程、交通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航空航天工程等诸多工科专业的主干基础课程。本书共12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轴向拉伸与压缩,剪切、挤压与扭转,弯曲内力,弯曲应力,弯曲变形,简单超静定问题,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组合变形,压杆稳定,能量法和动荷载等。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力求内容翔实,概念清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所选例题主要围绕土木工程和机械制造工程,通过典型例题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材料力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中相关力学问题的能力。同时,本书具备线上支持功能,借助二维码提供知识点视频讲解资源。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的指导方针,本书结合全方位、多维度、“润物无声”的思政教育,在案例选择、人物和思想评价等方面体现正确导向,把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机融入教材内容,课外阅读模块多选取材料力学历史、大国重器、国家工程等资料,扩大学生知识面,提升国家荣誉感。

目录

前言
第1章绪论1
本章导读1
1.1材料力学的任务1
1.2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2
1.3构件的分类及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3
1.4外力、内力与应力的概念4
1.5位移、变形和应变的概念6
总结与讨论8
思考题8
课外阅读:材料力学发展简史8
第2章轴向拉伸与压缩10
本章导读10
工程案例10
2.1轴向拉伸与压缩的概念10
2.2轴力与轴力图11
2.3轴向拉(压)杆的应力12
2.4材料在轴向拉(压)时的力学性能16
2.5轴向拉(压)杆的强度条件及其
应用21
2.6轴向拉(压)杆的变形24
2.7应力集中现象27
总结与讨论29
思考题29
习题30
课外阅读:工程中的钢丝绳35
第3章剪切、挤压与扭 转37
本章导读37
工程案例37
3.1剪切与挤压的概念38
3.2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39
3.3扭转的概念43
3.4外力偶矩的计算、扭矩与扭矩图45
3.5薄壁圆筒的扭转、纯剪切47
3.6等直圆轴扭转时的应力与强度计算49
3.7等直圆轴扭转时的变形与刚度计算55
3.8非圆截面杆自由扭转时的应力和
变形59
总结与讨论61
思考题61
习题62
课外阅读:胡克67
第4章弯曲内力68
本章导读68
工程案例68
4.1平面弯曲的概念和实例69
4.2梁的计算简图70
4.3梁的内力——剪力和弯矩71
4.4梁的内力方程及内力图74
4.5剪力、弯矩与荷载集度的关系及其
应用79
4.6用叠加法绘制弯矩图82
4.7平面刚架的弯矩图83
总结与讨论84
思考题85
习题86
课外阅读:泊松92
第5章弯曲应力93
本章导读93
工程案例93
5.1纯弯曲和横力弯曲的概念94
5.2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94
5.3梁横截面上的切应力100
5.4梁的强度计算106
5.5提高梁弯曲强度的主要措施109
5.6弯曲中心的概念115
总结与讨论117
思考题119
习题120
课外阅读:我国早期的力学教学125
材料力学目录第6章弯曲变形127
本章导读127
工程案例127
6.1梁的挠度和转角128
6.2梁的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129
6.3积分法求梁的弯曲变形130
6.4叠加法求梁的弯曲变形138
6.5梁的刚度条件142
6.6提高梁弯曲刚度的主要措施143
总结与讨论145
思考题145
习题146
课外阅读:钱三强152
第7章简单超静定问题153
本章导读153
工程案例153
7.1超静定问题的概念及其解法154
7.2拉压超静定问题155
7.3扭转超静定问题161
7.4简单超静定梁163
总结与讨论166
思考题167
习题168
课外阅读:超静定问题求解的发展历程174
第8章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177
本章导读177
工程案例177
8.1应力状态的概念178
8.2平面应力状态分析的解析法180
8.3平面应力状态分析的图解法184
8.4空间应力状态简述190
8.5广义胡克定律和体积胡克定律191
8.6应变能密度195
8.7强度理论196
总结与讨论206
思考题208
习题209
课外阅读:钱伟长214
第9章组合变形215
本章导读215
工程案例215
9.1组合变形概述216
9.2斜弯曲218
9.3拉伸(压缩)与弯曲的组合变形222
9.4弯曲与扭转的组合变形230
总结与讨论234
思考题237
习题238
课外阅读:于敏243
第10章压杆稳定245
本章导读245
工程案例245
10.1工程中的稳定问题246
10.2压杆稳定性的概念247
10.3细长压杆临界压力的欧拉公式248
10.4压杆的临界应力251
10.5压杆的稳定性计算255
10.6提高压杆稳定性的措施259
总结与讨论261
思考题263
习题263
课外阅读:钱令希267
第11章能量法269
本章导读269
11.1杆件的应变能269
11.2卡氏定理273
11.3莫尔定理277
11.4互等定理284
11.5用能量法解超静定结构286
总结与讨论288
思考题290
习题290
课外阅读:胡海昌295
第12章动荷载298
本章导读298
工程案例298
12.1匀加速运动构件的应力计算300
12.2受冲击荷载时构件的应力和变形
计算304
12.3交变应力与疲劳强度310
总结与讨论315
思考题316
习题317
课外阅读:中国深空探测321
附录323
附录A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323
附录B型钢表336
参考文献347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杨震,博士,主要从事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和工程力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同时担任力学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指导和我校材料力学教学团队负责人等工作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