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21773064
- 装帧:精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25-03-01
- 条形码:9787521773064 ; 978-7-5217-7306-4
本书特色
★投资界的“黄金猎手”、阿里巴巴前CEO卫哲*新作品
卫哲兼具互联网和传统企业视野,仅用13年,就孵化出30多家独角兽乃至超级独角兽企业,其中包括锅圈食汇、沪上阿姨、思摩尔国际、泡泡玛特等知名品牌。在如今人人喊着生意难做的情况下,他投出的沪上阿姨,在去年门店达到7000多家。另一家火锅烧烤食材超市品牌锅圈食汇,在2020—2023的三年时间里,门店数从3000多家增长至一万家。成立仅6年时间,就在港交所上市。
★周期转换,存量时代,企业的生存之道
本书为当前经济背景下众多企业面临的难题和困境提供了解答,旨在帮助企业在存量时代找到经营问题的根源,找到全面提升效率的策略和方法,通过提升个人效率、组织效率、运营效率、资产效率、战略效率和技术效率,提高企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没有效率的成长,不是慢性自杀,是加速自杀
本书提供了一套系统的、极简的效率心法。存量经济时代,是效率为王的时代。卫哲详细阐述了在当下效率提升的九大心法,包括个人效率、组织效率、运营效率、资产效率、战略效率、技术效率、创新效率、出海效率以及成长效率九大效率心法,帮助企业找到在存量时代的生存之道。
★既适合企业管理者,也适合职场打工人
本书脱胎于卫哲数十年的商业实战经验。对管理者来说,本书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重新看待效率在组织、资本、运营、创新、技术、出海等方面的作用。同时,本书也提供了个人成长了提供有益指导,包括职业选择的“五新”理念、人生规划的“财务报表思维”、创业者的赛道和技术洞察等,深入浅出地阐释了一个人职业生涯各个阶段的重点,帮助每个年轻人成为效率的驾驭者。
内容简介
在经济形势更好的时候,企业经营的**要务通常是提高增速、做大规模。然而目前,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周期,消费从增量市场进入存量市场。此时,企业更重要的着力点是提升效能。在存量市场,企业如果没有效率的增长,就相当于是在加速自杀。因为商业的本质除了增长,就是效率。本书作者卫哲作为阿里巴巴集团前首席执行官,深刻理解头部互联网企业“规模大”“增长快”的背后,是从员工个人到组织整体都具备的超级效率。凭借对企业效率的深刻理解和精准判断,卫哲创办的嘉御基金在13年间孵化出30多家独角兽乃至超级独角兽企业,在人人喊着生意难做的现阶段,他投资的泡泡玛特、沪上阿姨等众多品牌依然保持强势增长。本书是卫哲的首部作品,收录了他在多年企业管理和投资实践中对效率话题的研究成果。正文开篇立论,在**部分对市场环境和企业面对的挑战进行分析总结,提出核心观点:周期切换的时期,是适者生存的时期,此时的企业“效率为王”。第二部分至第七部分从个人效率、组织效率、运营效率、资产效率、战略效率、技术效率六大板块,深刻阐释“效率提升”话题,通俗易懂,极具实操性与可复制性。
目录
序言 提高效率,穿越周期
**章 存量时代,效率为王
效率是商业成功不变的本质
用可持续的效率,创造可衡量的用户价值
**核心效率指标
第二章 领导效率:高效领导是科学更是艺术
有了自驱力,效率是*高的
时间管理大于财富管理
领导力 > 领导权:激活内部战斗力
好领导的“道”“理”“术”
第三章 组织效率:将*高级别的注意力放在“人”上
组织提效三步法
高效组织建设的成果:源源不断“出干部”
组织顶层如何“搭班子”
企业长久靠的是价值观
第四章 运营效率:没到大公司,别先得“大公司病”
两个“严控”,远离“大公司病”
优化运营流程,避免官僚主义
不会开会,运营效率高不了
设计报告制度的三个核心
以终为始,压力测试
第五章 资产效率:先做减法,后做加法
提升资产效率:“先关窗,后捡纸”
避免无效资产,破除淡季思维
现金流:从运营资本下手去改善现金流
第六章 战略效率:战略不是必需品而是奢侈品
三级规模效益理论
战略的本质是资源分配
制定战略的两套方法论
战略罗盘:取舍、排序、里程碑与复盘
战略落地三部曲:三年战略,两年计划,一年预算
第七章 技术效率:数字化转型和打法
四个“在线”:用技术提升组织效率
四个“起来”:提升用户体验和运营效率
数字化建设的三个阶段
数字化运营:“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
第八章 创新效率:创新离不开创业环境与精神
企业创新效率为什么越来越低
创新以提升效率为**要务
还原创业环境,提高创新成功率
第九章 出海效率:国内越红海,国外越蓝海
以终为始,构建财务模型与选择产品品类
从四个“单一”到四个“拓”
独立站:为企业成为出海品牌“增效”
第十章 个人成长效率:趁年轻,去打造一只属于自己的“股票”
选择比努力重要
职场30年:管理好人生的财务报表
定期做好规划与复盘
相关资料
效率是商业成功不变的本质
在经济增量时代,如果说企业之间比的是谁的蛋糕做得大,那么进入存量时代后,比的就是谁切蛋糕的能力强。这种能力就是效率。没有一个企业会从头至尾忽略效率问题,但怎样才能让你的效率更高,切蛋糕能力比别人更强呢?就是要不断提升效率,努力做到“效率为王”。
过去大家*喜欢的企业标准有两个:增长和规模。我做投资多年,其间我收到过成千上万份的商业计划书,主题思想都是“我未来可以做到多大”“我可以增长多快”,很少有人会提到“我的企业运营效率有多高”——现在的效率有多高;未来随着企业做大、增长加速后,效率又将达到多高。我在跟创始人见面沟通时,一旦问到他们有关效率的问题时,很多人就答不上来。比如,给我的理由是:“我们不是传统行业,传统行业才讲效率,我们是互联网行业!”似乎互联网行业不需要追求效率,只追求快速发展、规模做大,其实互联网企业“快”和“大”的背后,体现的更是效率。
存量经济时代,是“效率为王”的时代,而“效率为王”就意味着效率要压倒一切,尤其是要压倒“增长”和“规模”两大标准。企业必须把原来可能排在第三位的“效率”,上升到企业创始人、企业经营者思维的**位,要让它成为压倒企业对增长、对规模的渴望的关键要素,才能让企业更好地在新的经济周期中生存下来。
新周期不是一个两三年的窗口期,或暂时的低谷,我们要做好10年以上的准备。在这期间,企业发展更应该关注以下两组重要的关系。
企业经营就像开车,不仅你在开,同行也在开。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大家都比谁开车速度更快,根本不用看油耗多少,只要你开得足够快,比同行先到达下一个加油站,你就能加满油继续往前开。
油是什么?对企业而言,油就是VCPE的资本,像嘉御资本这样的机构提供的资金就是“油”。
在增量经济时代,油多且便宜,大家都在拼速度,都想快点到达下一个加油站,加满油后继续领先,甚至还可以把加油站里的油都加完,让其他同行加不到油。
进入存量经济时代,油变得少且贵。“油”是资本,资本贵就意味着企业估值变低。我们投资过一家企业,其估值达60亿元,后续融资3亿元,股权仅稀释了5%,创始人觉得很便宜,认为股权还可以再稀释5%,这样就能再融资3亿元,甚至未来不止融资3亿元。但如果企业只有10亿元估值,你就不能这样做,因为融资3亿元意味着会稀释掉30%的股权,融资三次后创始人企业的股份可能就没了。
效率是商业成功不变的本质
在经济增量时代,如果说企业之间比的是谁的蛋糕做得大,那么进入存量时代后,比的就是谁切蛋糕的能力强。这种能力就是效率。没有一个企业会从头至尾忽略效率问题,但怎样才能让你的效率更高,切蛋糕能力比别人更强呢?就是要不断提升效率,努力做到“效率为王”。
过去大家*喜欢的企业标准有两个:增长和规模。我做投资多年,其间我收到过成千上万份的商业计划书,主题思想都是“我未来可以做到多大”“我可以增长多快”,很少有人会提到“我的企业运营效率有多高”——现在的效率有多高;未来随着企业做大、增长加速后,效率又将达到多高。我在跟创始人见面沟通时,一旦问到他们有关效率的问题时,很多人就答不上来。比如,给我的理由是:“我们不是传统行业,传统行业才讲效率,我们是互联网行业!”似乎互联网行业不需要追求效率,只追求快速发展、规模做大,其实互联网企业“快”和“大”的背后,体现的更是效率。
存量经济时代,是“效率为王”的时代,而“效率为王”就意味着效率要压倒一切,尤其是要压倒“增长”和“规模”两大标准。企业必须把原来可能排在第三位的“效率”,上升到企业创始人、企业经营者思维的**位,要让它成为压倒企业对增长、对规模的渴望的关键要素,才能让企业更好地在新的经济周期中生存下来。
新周期不是一个两三年的窗口期,或暂时的低谷,我们要做好10年以上的准备。在这期间,企业发展更应该关注以下两组重要的关系。
增长与效率的关系
企业经营就像开车,不仅你在开,同行也在开。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大家都比谁开车速度更快,根本不用看油耗多少,只要你开得足够快,比同行先到达下一个加油站,你就能加满油继续往前开。
油是什么?对企业而言,油就是VCPE的资本,像嘉御资本这样的机构提供的资金就是“油”。
在增量经济时代,油多且便宜,大家都在拼速度,都想快点到达下一个加油站,加满油后继续领先,甚至还可以把加油站里的油都加完,让其他同行加不到油。
进入存量经济时代,油变得少且贵。“油”是资本,资本贵就意味着企业估值变低。我们投资过一家企业,其估值达60亿元,后续融资3亿元,股权仅稀释了5%,创始人觉得很便宜,认为股权还可以再稀释5%,这样就能再融资3亿元,甚至未来不止融资3亿元。但如果企业只有10亿元估值,你就不能这样做,因为融资3亿元意味着会稀释掉30%的股权,融资三次后创始人企业的股份可能就没了。
当油多且便宜的时代结束时,开车就不能只比速度,而是要开始比油耗。同样一箱油,谁的车油耗低,谁就能开得远。当然,在保持低油耗的同时,你还要尽可能开得比别人快,这就要考量你的开车技术和车的性能。如果还能找到省油的捷径,你就会更领先,比别人更快地到达终点。
创业和投资都是如此,都要看“赛车手”、“赛车”的性能和“赛道”选择。赛车手就是企业经营者,企业经营者水平高,企业油耗就低;赛车的性能就是企业的经营模式、商业模式,你善于将赛车调整到低油耗、低功率模式,你的企业就能走得更长久;赛道也很重要,有的路费油,有的路是捷径,就能更省油,选对了路,油耗也能降低。
车速与油耗的关系,就相当于企业中增长与效率的关系,这也是我们要关注的**组关系。
规模与效率的关系
我们仍然用开车来比喻,规模与效率的关系更像是用货车拉货。假如你有一台载有超大集装箱的大货车,我则有一辆小面包车,你的载货量是我的10倍,那意味着你拉一趟货的收益相当于我拉10趟的收益。
在增量时代,大家肯定都喜欢大货车,甚至觉得越大越好,因为集装箱总能装满,规模大也就意味着产能大、效益高。而进入存量时代,你的大货车不一定能装满了,拉一趟货不但赚不到很多钱,还可能出现亏损。相比之下,我的小面包车多跑几趟反而更有优势。
现在,许多企业仍然在盲目扩大产能,盲目建设销售网络、搭建大销售团队,企业规模也搞得很大,看似冲高了GMV(商品交易总额)和营收,但*后利润却不见增加,甚至还减少了。这就是只知道追求规模,忽略了效率的结果。
商业的本质不仅仅是增长、扩大规模,更要有效率。即使是在存量时代,提高效率的企业照样可以脱颖而出。反之,企业如果没有效率的增长,那么不是在慢性自杀,而是在加速自杀。企业要摆脱唯速度论和唯规模率,不要总把关注点盯着自己比去年翻了几番,而要关注翻几番后人效有没有降低、坪效有没有降低、毛利率有没有降低、市场营销费用投入产出比有没有恶化、库存周转有没有变糟……
*近几年,我在各种媒体上看到当年的一些超级“独角兽”不断倒下。它们是因为缺钱吗?并不是。恰恰相反,它们都是当年加满了油,并且加了很多油,拿到很多次融资的企业。这么多有优势的企业倒下,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们只看增长不看效率、只看车速不看油耗。有好几位“独角兽”企业创始人在媒体上反思,称如果自己当年没有拿到那么多钱,可能就会更重视省钱,更加谨慎地控制支出,而不是没有效率地追求增长,消耗了加好的油,加速了企业的自杀。
作者简介
阿里巴巴集团前首席执行官,嘉御基金合伙创始人兼董事长。他创立的嘉御基金仅用13年,就孵化出30多家独角兽乃至超级独角兽企业,其中包括锅圈食汇、沪上阿姨、思摩尔国际、泡泡玛特等知名品牌。个人经历:1970年生于上海,1993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毕业,曾任万国证券资产管理总部副总经理,“普华永道”(PWC)高级经理,东方证券投资银行总部总经理。曾任百安居中国区总裁和阿里巴巴首席执行官。现任嘉御资本董事长、创始合伙人,香港电讯盈科与汇丰银行(中国)非执行董事。
-
经典名著大家名译·精装本理智与情感典藏版
¥14.7¥45.8 -
贼巢-美国金融史上最大内幕交易网的猖狂和覆灭
¥48.6¥139.9 -
李诞脱口秀工作手册
¥16.5¥42.0 -
金字塔原理
¥44.1¥88.0 -
广告, 艰难的说服--广告对美国社会影响的不确定性
¥9.7¥27.0 -
底层逻辑:看清这个世界的底牌
¥30.7¥69.0 -
直播电商实务
¥38.2¥59.0 -
故事力法则
¥17.8¥48.0 -
涛动周期论-经济周期决定人生财富命运
¥64.4¥99.0 -
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谈判课
¥23.1¥69.0 -
DEEPSEEK实战指南:从数据到财富
¥33.0¥68.0 -
以利为利:财政关系与地方政府行为
¥71.8¥78.0 -
费曼学习法(用输出倒逼输入)
¥22.6¥45.0 -
精准推送
¥17.6¥45.0 -
原则
¥56.9¥98.0 -
掌控习惯:如何养成好习惯并戒除坏习惯
¥37.5¥58.0 -
营销管理
¥112.2¥158.0 -
冯唐成事心法
¥43.9¥78.0 -
文案高手
¥11.8¥36.0 -
苏世民:我的经验与教训
¥36.3¥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