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2680857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0
  • 出版时间:2025-02-01
  • 条形码:9787302680857 ; 978-7-302-68085-7

本书特色

软件需求领域两位专家混搭,联袂倾力呈现20个核心实践

精粹版实用工具,搞定贯穿产品生命周期的7类需求活动



本书特色主题:

澄清问题、定义业务目标以及设置解决方案的边界

确定利益相关方和决策者

探索用户任务、事件和响应

评估数据概念和关系

引导和评估质量属性

分析需求和需求集,创建模型和原型,设置优先级软件需求领域两位专家混搭,联袂倾力呈现20个核心实践 精粹版实用工具,搞定贯穿产品生命周期的7类需求活动 本书特色主题: 澄清问题、定义业务目标以及设置解决方案的边界 确定利益相关方和决策者 探索用户任务、事件和响应 评估数据概念和关系 引导和评估质量属性 分析需求和需求集,创建模型和原型,设置优先级 以一致、结构化、有据可查的方式指定需求 审查、测试和管理需求变更

内容简介

"《高质量需求:聚焦于商业价值的20个核心实践》从软件需求领域中萃取出20个核心的实践,覆盖需求过程六大环节:需求的计划、启发、分析、规范、验证和管理。《高质量需求:聚焦于商业价值的20个核心实践》可以帮助团队在短时间内了解和发现更精准的需求,通过充分的沟通和协作来得到更好的解决方案,以更有利于实现持续价值交付的顺序实现更有价值的功能,让业务得以持续和增长。 《高质量需求:聚焦于商业价值的20个核心实践》尤其适合商业分析师、需求工程师、产品经理、产品负责人和开发人员阅读和参考,可以帮助他们合力打造出可持续增长的业务。"

前言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在半亩方塘边看书的朱熹,兴之所至,忽见池面如镜,映照着天光云影。究其原因,池塘原本并非一潭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于是,他创作了两首诗,题为《观书有感》,上述名句出自其中**首。
如果我们把池塘比作某种产品,天光云影便是产品的诸多功能,那么这滋养产品的源头活水,就必然是高质量的需求了。一路行来,BA引领着需求,经历了启发、分析、规范、验证,可谓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之后,需求*终修成正果——一份高质量的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至此,BA的工作也算是告一段落,可以功成身退了。
然而,一切是否真的如此美好?
聚焦于软件需求的书籍不少,为什么我们非要读卡尔这本呢?谜底就在谜面上,原书书名中的essential就是“精要”的意思,“精”是精炼,“要”是必要,副标题更绝,意思是“BA那些事儿的*小完备集合,缺少本书任何一个实践,可能会影响到需求的质量,*终得不到“清如许”的需求。

目录

第1章 需求本质 001
1.1 需求的定义 002
1.2 需求工程的良好实践 006
1.3 谁来负责所有这些事情 009
1.4 一些反复出现的主题 011
1.5 需求的生命周期和时间 012
1.6 上手指引 013
第2章 奠定基础 015
2.1 实践#1:三思而后行,谋定而后动 016
2.1.1 业务问题 016
2.1.2 征询:定位实际问题 017
2.1.3 始终聚焦于业务问题 020
2.1.4 相关实践 021
2.1.5 思考与行动 021
2.2 实践#2:定义业务目标 022
2.2.1 业务需求 022
2.2.2 业务目标 025
2.2.3 成功指标 027
2.2.4 产品愿景 028
2.2.5 相关实践 030
2.2.6 思考与行动 030
2.3 实践#3:定义解决方案的边界 031
2.3.1 完善解决方案概念 031
2.3.2 设定上下文 033
2.3.3 扩展生态系统 034
2.3.4 应用解决方案边界 036
2.3.5 相关实践 037
2.3.6 思考与行动 038
2.4 实践#4:确定并描述利益相关方 038
2.4.1 寻找利益相关方 039
2.4.2 利益相关方、客户和用户类别 041
2.4.3 确定利益相关方的特征 043
2.4.4 相关实践 045
2.4.5 思考与行动 045
2.5 实践#5:确定有决策权的人 046
2.5.1 谁来做决定 047
2.5.2 他们如何决定 048
2.5.3 决策确定后会怎样 050
2.5.4 相关实践 050
2.5.5 思考与行动 051
第3章 需求征询 053
3.1 实践#6:理解用户需要用解决方案来做什么 055
3.1.1 专注于使用 056
3.1.2 征询用户需求 057
3.1.3 用例剖析 060
3.1.4 应用以使用为中心的需求信息 061
3.1.5 相关实践 062
3.1.6 思考与行动 062
3.2 实践#7:确定事件和响应 062
3.2.1 事件的类型 063
3.2.2 指定事件 065
3.2.3 相关实践 069
3.2.4 思考与行动 069
3.3 实践#8:评估数据概念和关系 070
3.3.1 理解数据对象及其关系 070
3.3.2 完善对数据的理解 073
3.3.3 数据细节决定成败 076
3.3.4 寻找数据需求的藏身之处 078
3.3.5 相关实践 079
3.3.6 思考与行动 079
3.4 实践#9:征询和评估质量属性 080
3.4.1 征询质量属性 082
3.4.2 质量属性的含义 082
3.4.3 权衡质量属性 084
3.4.4 规范质量属性 085
3.4.5 相关实践 086
3.4.6 思考与行动 087
第4章 需求分析 089
4.1 实践#10:分析需求和需求集 090
4.1.1 分析单个需求 091
4.1.2 需求集分析 095
4.1.3 相关实践 098
4.1.4 思考与行动 098
4.2 实践#11:创建需求模型 099
4.2.1 选择合适的模型 100
4.2.2 使用模型来完善理解 103
4.2.3 迭代建模 106
4.2.4 相关实践 107
4.2.5 思考与行动 107
4.3 实践#12:原型创建和评估 108
4.3.1 进行原型设计的原因 109
4.3.2 如何进行原型设计 111
4.3.3 原型的命运 113
4.3.4 相关实践 114
4.3.5 思考与行动 114
4.4 实践#13:需求优先级排序 115
4.4.1 优先级排序的挑战 115
4.4.2 影响优先级的因素 116
4.4.3 优先级排序技术 117
4.4.4 通过逐对比较对质量属性进行优先级排序 119
4.4.5 分析性优先级排序方法 120
4.4.6 相关实践 122
4.4.7 思考与行动 123
第5章 需求规范 125
5.1 实践#14:以一致的方式编写需求 127
5.1.1 常见需求模式 127
5.1.2 抽象层次 129
5.1.3 需求属性 131
5.1.4 非功能需求 132
5.1.5 相关实践 133
5.1.6 思考与行动 134
5.2 实践#15:以结构化的方式组织需求 134
5.2.1 需求模板 134
5.2.2 软件需求规范 136
5.2.3 需求管理工具 139
5.2.4 相关实践 140
5.2.5 思考与行动 140
5.3 实践#16:确定和记录业务规则 140
5.3.1 定义业务规则 141
5.3.2 发现业务规则 142
5.3.3 记录业务规则 144
5.3.4 应用业务规则 145
5.3.5 相关实践 146
5.3.6 思考与行动 147
5.4 实践#17:创建词汇表 147
5.4.1 沟通的同步 148
5.4.2 相关实践 150
5.4.3 思考与行动 150
第6章 需求确认 153
6.1 实践#18:需求评审和测试 154
6.1.1 需求评审 154
6.1.2 需求测试 156
6.1.3 验收标准 157
6.1.4 测试分析模型 159
6.1.5 高效测试需求 161
6.1.6 质量左移 162
6.1.7 相关实践 163
6.1.8 思考与行动 163
第7章 需求管理 165
7.1 实践#19:需求基线的建立和管理 166
7.1.1 定义需求基线 166
7.1.2 两种基线策略 167
7.1.3 确定纳入基线的需求 168
7.1.4 就基线达成共识 170
7.1.5 管理多个基线及其变更 171
7.1.6 相关实践 173
7.1.7 思考与行动 174
7.2 实践#20:有效管理需求变更 174
7.2.1 预测需求变更 175
7.2.2 定义变更控制过程 176
7.2.3 评估变更影响 180
7.2.4 做出决策后 181
7.2.5 力求少做变更 181
7.2.6 相关实践 182
7.2.7 思考与行动 182
参考文献 183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卡尔· 魏格斯(Karl Wiegers)
以Process Impact首席顾问的身份工作数十年,从事软件开发咨询和培训工作。卡尔为全球数千名学生和会议参与者做过650多场演讲。卡尔拥有伊利诺伊大学有机化学博士学位。在柯达公司工作的18年中,先后担任过摄影研究科学家、软件开发人员、软件经理以及软件过程和质量改进负责人。代表作有《软件需求》系列版本和《聪明的商业咨询师》等。

坎黛西·霍坎森
Argon Digital公司的业务架构师,PMI Agile认证从业人员。在产品负责和业务分析方面有超过十年的经验。坎黛西毕业于莱斯大学,拥有土木工程学士和硕士学位以及宗教研究学士学位。

方达
爱下厨房的全栈工程师,写过代码,做过测试,研究过真需求,从需求领域的学习者成功转为实践者,具有丰富的产品(菜品,尤其是川菜,鲁菜和粤菜其次)实操经验和项目管理经验。代表作品有《需求可视化:22个需求模型及其应用场景》。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