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控通信系统试验测试技术

包邮指控通信系统试验测试技术

1星价 ¥42.8 (7.4折)
2星价¥42.8 定价¥5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2445147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6cm
  • 页数:171页
  • 出版时间:2025-01-01
  • 条形码:9787512445147 ; 978-7-5124-4514-7

本书特色


本书对指控通信系统试验测试技术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剖析,构建了一个从基础理论到专业技术,再到实际应用的完整知识体系。内容涵盖了指控通信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通信网络、信息传输、指挥控制等,对每个部分的试验测试技术都进行了深入讲解,展现了作者深厚的专业功底和对该领域的精准把握,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全面而系统的知识架构,有助于读者深入理解和掌握指控通信系统试验测试的核心知识。

书中列举了大量的实际试验测试方法和案例,这些案例均来自于实际工程和科研项目,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通过详细介绍各种测试方法的实施步骤、注意事项以及测试结果的分析处理,读者可以直接将这些方法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有效提升试验测试的效率和准确性,对于从事指控通信系统相关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实用手册。

对于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指挥与控制工程等相关专业的高校师生来说,是一本优秀的专业教材。它能够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指控通信系统试验测试技术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为学生今后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和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指控通信系统试验测试技术》是一本专业性强、实用性高、创新性突出的优秀著作,对于推动指控通信系统试验测试技术的发展,培养专业人才,提高行业技术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广大相关领域的读者阅读和学习。

内容简介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指控通信系统采用新型技术,其系统组成、功能和性能的迭代发展对试验鉴定提出了新的试验能力需求。本书结合指控通信系统的发展现状和已有的成果,分别从指控系统的现状、通信系统的现状、通信系统的设计、无线电收发设备测试以及通信系统复杂电磁环境适应性试验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本书适用于从事相关专业科研、论证和试验的科研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前言

指控通信系统是武器装备信息能力的物质基础,能够实现作战装备、人员的指挥控制和通信联络,发挥武器平台战斗力倍增器的作用,对提升武器平台单装、系统和体系作战效能发挥了重大作用,是提升体系对抗能力的重要支撑。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指控通信系统采用新型技术,促进了系统组成、功能和性能的迭代发展,对试验鉴定提出了新的试验能力需求。
本书梳理了指挥控制系统的发展现状,并结合装备科研试验已有成果,整理、总结了指控通信系统发展现状、指控通信系统设计、无线收发设备测试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力争对从事相关专业科研、论证和试验的科技人员有所帮助。
本书共分为5章。第1章介绍了指挥控制系统的现状,主要包括指控系统概念、发展历程、典型指挥控制系统以及美军 C4ISR 作战应用对我国的启示。第2章介绍了通信系统的现状,包括国外网络信息体系发展情况、国外通信设备发展情况和典型无线通信系统及其应用。第3章介绍了通信系统的设计,包括发射机系统、接收机系统、无线收发信机系统的组成和设计等。第4章介绍了无线收发设备的测试方法,包括测试环境及仪器仪表、无线收发设备功能指标测试、无线收发设备野外通信测试等。第5章介绍了通信系统复杂电磁环境适应性试验。

目录

第1章 指挥控制系统的现状 1

1.1 指挥控制系统概述 1

1.1.1 指挥控制系统的概念 1

1.1.2 指挥控制系统的发展历程 3

1.2 典型指挥控制系统 7

1.2.1 美国陆军战场 C4ISR系统 7

1.2.2 美军 C4ISR系统的未来发展 16

1.3 美军 C4ISR作战应用对我国的启示 20

1.3.1 我国 C4ISR作战应用现状 20

1.3.2 美军 C4ISR作战应用分析 21

1.3.3 对我国 C4ISR作战应用的建议措施 22

第2章 通信系统的现状 23

2.1 国外网络信息体系发展情况 24

2.2 国外通信设备发展情况 25

2.2.1 国外通信装备发展过程 25

2.2.2 网链融合发展趋势 32

2.3 典型无线通信系统及其应用 32

2.3.1 联合战术无线电系统(JTRS) 33

2.3.2 单信道地面和机载无线电系统(SINCGARS电台) 41

2.3.3 增强型定位报告系统(EPLRS) 44

2.3.4 近期数字化电台(NTDR) 45

第3章 通信系统的设计 46

3.1 发射机系统 47

3.1.1 发射机的结构 47

3.1.2 发射机的作用 48

3.1.3 发射机的分类 48

3.2 接收机系统 49

3.2.1 接收机的结构 49

3.2.2 接收机的作用 52

3.2.3 接收机的分类 52

3.2.4 模拟接收机 53

3.3 无线收发信机系统的组成 58

3.4 无线收发信机系统的设计 59

3.4.1 无线收发信机系统架构概述 59

3.4.2 典型的无线收发信机方案 63

3.4.3 无线收发信机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 81

3.4.4 无线收发设备设计考虑因素 90

第4章 无线收发设备的测试方法 95

4.1 测试环境及仪器仪表 95

4.1.1 测试环境要求 95

4.1.2 仪器仪表要求 95

4.1.3 主要仪器仪表介绍 96

4.2 无线收发设备功能指标测试 102

4.2.1 整机功能测试 102

4.2.2 电性能指标测试 109

4.2.3 抗干扰性能指标测试 116

4.2.4 频率误差试验 120

4.2.5 电源适应性试验 120

4.2.6 功耗试验 121

4.2.7 连续工作能力试验 122

4.2.8 定位性能指标试验 122

4.2.9 天通性能指标试验 123

4.2.10 电池性能指标试验 125

4.2.11 天线性能指标试验 126

4.3 无线收发设备野外通信测试 128

4.3.1 多节点组网试验 128

4.3.2 极限通信距离试验 130

4.3.3 复杂环境模拟试验 131

4.3.4 随系统真实复杂环境下组网试验 132

4.4 通用质量特性测试 132

4.4.1 可靠性试验 132

4.4.2 安全性试验 135

4.4.3 测试性试验 136

4.4.4 保障性试验 138

4.4.5 环境适应性试验 139

4.5 电磁兼容性测试 150

4.5.1 RE1022MHz~18GHz电场辐射发射试验 150

4.5.2 RS10310kHz~18GHz电场辐射敏感度试验 152

4.5.3 CS11410kHz~400MHz电缆束注入传导敏感度试验 152

4.5.4 系统内电磁兼容性试验 153

4.5.5 传导安全裕度试验 154

4.5.6 辐射安全裕度试验 156

4.5.7 外部射频电磁环境试验 157

4.5.8 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试验 158

4.5.9 静电电荷控制试验 158

4.5.10 电搭接试验 159

4.5.11 天线端口干扰电压试验 160

4.5.12 通信电台灵敏度试验 161

4.5.13 同车多机互扰兼容性试验 162

4.6 雷电测试 163

4.6.1 雷电脉冲磁场效应试验 163

4.6.2 雷电脉冲电场效应试验 164

4.6.3 雷电传导耦合注入试验 165

4.6.4 电磁脉冲试验 166

第5章 通信系统复杂电磁环境适应性试验 168

5.1 国外发展现状 168

5.1.1 美军对复杂电磁环境的认识 168

5.1.2 俄军对复杂电磁环境的认识 169

5.2 通信系统复杂电磁环境适应性试验方法 169

5.2.1 复杂电磁环境的分类和分级 169

5.2.2 复杂电磁环境适应性试验的构建 170

5.2.3 复杂电磁环境适应性试验方法 170

5.2.4 复杂电磁环境适应性评估要求 171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季文龙,男,1977年7月出生,硕士研究生,长期从事装甲装备信息系统试验鉴定工作,编制相关军用标准3部,获得军内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发表论文10余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