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117372091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04
- 出版时间:2025-02-01
- 条形码:9787117372091 ; 978-7-117-37209-1
本书特色
本次修订调整了上一版部分章节的内容,进一步凝练文字,更新各章节内容,使全书整体性更强、学科核心内容更加突出。同时对教学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补充完善。本教材系统总结了北京协和医学院数十年的教学经验和学生反馈意见,在上一版教材的基础上,进一步凝练本科学的理论体系和核心技术,着重培养临床医生良好的科研思路。突出创新思维和启发式教学,注重教材的系统性、延续性和扩展性。本着便于教和学、理论指导实践的原则进行总体设计和修订,增加经过验证的比较医学理论、精准动物模型、动物实验经典案例和技术方法相关内容。
内容简介
现代科学意义上的实验动物学出现在17世纪。在21世纪,即生命科学的世纪,实验动物学已经成为生命科学、医学、药学、中医药、农业和航天等领域重要支撑条件之一。实验动物成为*常用的研究工具,同时生命科学技术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实验动物学的发展。世界各国包括中国,对生命科学和医药研究的投入不断扩大,模式动物、基因工程动物、胚胎工程动物和高级别实验动物正在逐渐取代常规实验动物。实验动物学不仅作为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重要支撑条件,同时作为生命科学研究的模式动物和比较医学的主要对象,在阐明基因的结构与功能、模拟人体正常与疾病生命现象等诸多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教材的编写主要面向医学院校八年制临床医学生,淡化了“实验动物学”学科本身的理论,而突出了医学生作为使用者在未来的医学实践中应该了解的内容,以帮助医学生更好地利用这一重要的研究工具去发现和解决临床问题。本教材分为三篇和附录,共四部分,**篇“实验动物学概论”介绍了实验动物学发展史;实验动物学科组成;实验动物管理;实验动物福利和生物安全;实验动物多样性;动物实验设计及转化医学。第二篇“实验动物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介绍了常用疾病动物模型与应用;临床医学中的经典动物实验;中医药、药物研究中的动物实验。第三篇“医学研究中的动物实验技术”介绍了常用实验方法及检查方法,常见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制备技术;实验动物遗传工程、行为学研究、分子影像、实验外科和多组学等常用技术。本附录分六个部分,包括实验动物学常用术语、实验动物数据库及生物信息检索、疾病研究特殊饲料、动物实验室常用参考数据、实验动物相关机构、法规标准等方面,以便拓展实验动物学信息,获取资源。本教材附加的数字教程除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基本要求及基本操作之外,可选修不同临床科室对应的专业实验技术,例如皮肤缝合、胃镜和纤支镜操作、心脏支架植入、立体脑注射等内容。
前言
现代科学意义上的实验动物科学出现在17 世纪。20 世纪后期,随着实验方法学的进步,出版了许多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技术的相关著作,使实验动物学科逐渐发展并趋于完善。在21 世纪,即生命科学的世纪,实验动物科学已经成为生命科学、医学、药学、中医药、农业和航天等领域的重要支撑条件之一,是发现和引领的学科,是有法律和标准严格管理的学科。
胚胎工程技术、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使在动物机体研究基因的功能与健康、疾病的关系成为可能。基因测序技术为实验动物新品系育种提供了相对快捷的方法,为生命科学研究增加了一支生力军,有助于精确使用动物、减少不必要的常规实验动物使用。在医学研究中,实验动物在阐明基因的结构与功能、模拟人体正常与疾病生命现象等诸多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目录
**篇 实验动物学概论
**章 实验动物学发展/ 2
**节 实验动物学的形成和发展/ 2
一、从古代动物解剖到近代动物实验/ 2
二、早期实验动物的培育/ 3
三、现代实验动物科学的诞生/ 4
第二节 实验动物对医学的贡献/ 6
一、近交系小鼠与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发现/ 6
二、系统杂交动物与单克隆抗体技术发展/ 6
三、免疫缺陷小鼠与肿瘤移植模型/ 7
四、大鼠与空间定位能力/ 7
五、兔与精子获能发现/ 8
六、犬与胰岛素发现/ 8
七、犬与肿瘤免疫研究/ 8
八、非人灵长类动物与传染病研究/ 8
九、线虫与细胞凋亡现象/ 9
十、果蝇与基因研究/ 9
十一、水母与荧光蛋白技术/10
第三节 实验动物学中的人文社会/10
一、实验动物学中的西方文化/10
二、实验动物学中的中国文化/11
三、实验动物学如何融入人文社会/11
第二章 实验动物学科/13
**节 概述/13
一、实验动物学的概念/13
二、实验动物学的内涵/13
三、实验动物学的支撑作用/14
四、实验动物学的学科特征/14
第二节 实验动物遗传学/14
一、小鼠遗传学的起源和实验动物遗传学的发展/14
二、实验动物遗传学研究的内容和任务/15
第三节 实验动物微生物、寄生虫学/ /17
一、实验动物微生物、寄生虫学等级分类/ /17
二、微生物、寄生虫检测标准和指标/ /17
三、检测程序/18
四、基本技术/18
第四节 实验动物病理学/19
一、实验动物病理学研究范围/20
二、实验动物病理学研究方法/20
三、实验动物病理诊断/21
第五节 比较医学/21
一、比较医学的概念/21
二、比较医学学科的价值/22
三、医学比较医学学科发展及应用/23
四、医学比较医学学科展望/24
第六节 实验动物医学/24
一、实验动物疾病及危害/24
二、实验动物医师的职责/25
三、实验动物疾病的防治措施/25
第七节 医学动物实验方法学/27
一、动物选择/27
二、动物标记/27
三、实验动物的抓取和固定/27
四、实验动物的给药途径和方法/27
五、实验动物的麻醉方法/28
六、实验动物样本收集/28
七、实验动物安乐死/28
第八节 实验动物管理学/28
一、实验动物的管理体系/29
二、实验动物及其相关产品的许可管理/29
三、动物实验的组织和管理/29
第九节 实验动物营养学/31
一、营养素及其功能/31
二、实验动物的营养需要/31
三、实验动物饲料/32
第十节 实验动物环境卫生学/34
一、实验动物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对象/34
二、实验动物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内容/34
第三章 实验动物福利和伦理/37
**节 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和3Rs 原则/37
一、实验动物福利的立法过程/37
二、实验动物福利立法与伦理道德的关系/38
三、实验动物福利的内容及科学内涵/38
四、实验动物伦理的发展/41
五、实验动物“3Rs”原则/42
第二节 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审查/43
一、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审查的兴起/43
二、 IACUC 的任务及组成/ /43
三、 IACUC 的审批程序及审查内容/ /44
四、动物使用方案批准后的监督/46
第三节 医学研究中的动物实验伦理要求/46
一、肿瘤研究/46
二、基因修饰动物模型/46
三、感染性疾病/46
四、疼痛研究/47
五、精神、行为研究/ /47
六、毒理学研究/47
第四章 实验动物与生物安全/49
**节 概述/49
第二节 常见实验动物与生物安全问题预见与措施/50
一、实验动物源性生物危害/50
二、动物实验源性物理性危害/50
三、动物实验源性生物性危害/50
四、基因工程技术相关危害/51
第三节 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生物安全管理/51
一、实验动物饲养中的生物安全管理/51
二、动物实验过程中的生物安全管理/52
三、实验动物废弃物管理/53
四、实验室污染事故及处理原则/53
第四节 职业健康和安全防护/54
第五节 实验动物设施的安全管理/55
一、实验动物设施管理/55
二、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管理/56
第六节 提高生物安全意识和防护措施/57
一、实验人员做好安全防护/58
二、重视安全教育与安全措施/58
第二篇 实验动物在医学研究的应用
第五章 实验动物品种品系/ /60
**节 常用啮齿类实验动物/60
一、小鼠/60
二、大鼠/65
三、豚鼠/68
四、地鼠/70
五、长爪沙鼠/71
六、旱獭/71
第二节 非人灵长类动物/72
一、猕猴/73
二、狨猴/75
第三节 其他实验动物/77
一、兔/77
二、犬/79
三、小型猪/82
四、猫/84
五、雪貂/86
六、斑马鱼/88
七、树 /89
第六章 常用疾病动物模型与应用/92
**节 动物模型基本概念/92
一、动物模型的意义/92
二、动物模型分类/93
第二节 心脑血管疾病动物模型/94
一、自发性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94
二、诱发性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94
三、动脉粥样硬化基因修饰动物模型/96
第三节 肿瘤动物模型/97
一、自发性肿瘤动物模型/97
二、诱发性肿瘤动物模型/97
三、基因修饰肿瘤动物模型/98
四、移植性肿瘤动物模型/98
五、体外肿瘤动物模型/99
第四节 代谢性疾病动物模型/ 100
一、高脂血症动物模型/ 100
二、糖尿病动物模型/ 103
第五节 神经系统疾病动物模型/ 105
一、退行性疾病动物模型/ 106
二、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 108
三、创伤后应激障碍动物模型/ 108
四、孤独症动物模型/ 109
五、癫痫模型/ 109
六、抑郁症模型/ 110
第六节 免疫性疾病动物模型/ 110
一、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其动物模型/ 110
二、多发性硬化及其动物模型/ 112
三、系统性红斑狼疮及其动物模型/ 112
四、支气管哮喘及其动物模型/ 112
五、炎症性肠病及其动物模型/ 113
第七节 眼、耳鼻喉、口腔疾病动物模型/ 115
一、眼科疾病动物模型/ 115
二、耳鼻喉疾病动物模型制备技术/ 117
三、口腔疾病动物模型制备技术/ 118
第八节 感染性疾病动物模型/ 120
一、感染性疾病动物模型是感染性疾病研究和防治评价的重要条件/ 120
二、感染性疾病动物模型制备的一般原则/ 120
三、感染性疾病动物模型的分类/ 121
四、感染性疾病动物模型的研究应用/ 122
五、感染性疾病动物模型的规范化要求/ 123
六、感染性疾病动物模型的局限性/ 124
七、感染性疾病动物模型制备的准备和一般方法/ 125
第九节 基于无菌级动物的菌群研究模型与人源化动物模型/ 126
一、无菌级动物与菌群研究动物模型/ 126
二、人源化动物模型/ 130
第十节 疾病动物模型及其在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132
一、现有传统动物模型百花齐放的同时尚有不足/ 133
二、构建量体裁衣的高模拟动物模型是疾病机制研究与新药研发的必经之路/ 133
三、展望/ 135
第七章 动物实验设计/ / 138
**节 概述/ 138
一、动物实验设计的三大要素/ 138
二、动物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139
第二节 基于临床问题的动物实验设计/ 140
一、动物实验研究的基本步骤/ 140
二、动物实验设计的主要内容/ 141
三、在医学临床研究中动物实验设计应考虑的问题/ 143
第三节 基于比较医学的实验动物选择/ 143
第四节 动物实验数据的采集、整理和分析/ / 147
一、动物实验数据的采集/ 147
二、动物实验数据的整理/ 147
三、动物实验数据的分析/ 147
第五节 影响动物实验结果的因素/ 148
一、动物因素对动物实验结果的影响/ 148
二、环境因素对动物实验结果的影响/ 149
三、实验因素对动物实验结果的影响/ 150
四、其他影响动物实验结果的因素/ 151
第八章 转化医学研究中的动物实验/ 153
**节 动物实验面临的挑战/ 153
第二节 动物实验结果临床转化/ 154
一、大多数动物实验研究结果与临床试验结果不一致/ 154
二、只有少数动物实验研究转化到人类临床实践/ 155
三、动物实验向临床转化的成功案例/ 156
第三节 临床医学转化关键是动物实验/ 158
一、内部效度/ 158
二、外部效度/ 160
三、发表偏倚/ 161
四、实际的改进策略/ 161
第九章 医学中的经典动物实验/ 163
**节 生理学动物实验/ 163
一、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实验/ 163
二、双蛙心脏灌流实验/ 164
三、斯氏结扎——观察蛙类心脏起搏点的实验/ 164
四、神经与肌肉关系实验——刺激强度和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实验/ 164
五、血液循环实验——动脉血压的测定及神经、体液调节/ / 164
六、泌尿与渗透压调节实验——尿生成的调节实验/ 165
第二节 免疫学动物实验/ 165
一、牛痘苗的发明/ 165
二、减毒活疫苗的发明/ 165
三、抗体的发现/ 165
四、补体的发现/ 166
五、过敏反应与超敏反应的发现/ 166
六、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 166
七、红细胞凝集反应技术/ 167
第三节 毒理学动物实验/ 167
一、经典 LD50 测定实验/ / 168
二、急性毒性替代动物实验——金字塔法/ 168
三、全身主动过敏实验和被动皮肤过敏实验/ 168
四、经典生殖与发育毒性动物实验/ 169
第四节 行为学动物实验/ 170
一、斯金纳箱——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 170
二、 Morris 水迷宫/ 171
三、新物体识别实验/ 171
四、强迫游泳实验/ 171
五、小鼠悬尾实验/ 172
六、旷场实验/ 172
七、条件性位置偏爱实验/ 173
第五节 外科学动物实验/ 173
一、卵巢及子宫摘除动物实验/ 173
二、剖宫取胎动物实验/ 174
第六节 康复医学动物实验/ 175
一、运动系统实验/ 175
二、神经退行性疾病动物实验/ 177
三、孤独症动物实验/ 177
四、听力损伤康复实验/ 178
五、动物康复治疗/ 179
第十章 药物研究中的动物实验/ 180
**节 概述/ 180
一、药物的起源与发展/ 180
二、药物研究与动物实验/ 180
第二节 药物研究中动物实验的目的/ 181
一、从药物研究内容的角度看动物实验的目的/ 181
二、从药物研究阶段的角度看动物实验的目的/ 182
第三节 药效学动物实验/ 182
一、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 182
二、非临床药代动力学/ 183
三、药效学动物实验的一般方法/ 183
四、药效学动物实验中动物选择的注意事项/ 183
五、药效学动物实验中的动物模型/ 185
六、实验动物给药剂量及计算方法/ 185
七、实验动物一次给药的耐受量/ 186
八、实验动物的给药方法/ 186
九、药效学动物实验的研究思路/ 187
第四节 安全性评价动物实验/ 189
一、急性毒性试验/ 190
二、长期毒性试验/ 190
三、药物依赖性试验/ 192
四、毒代动力学试验/ 195
第三篇 医学研究中的动物实验技术
第十一章 动物模型制备技术/ 198
**节 概述/ 198
第二节 化学诱导技术/ 198
一、化学诱导基因突变技术/ 198
二、化学诱导损伤动物器官功能技术/ 199
三、化学诱发致癌技术/ 199
四、食物诱导代谢疾病技术/ 199
五、抗原及佐剂诱导致敏技术/ 199
六、化学诱发精神疾病技术/ 200
七、化学毒性损伤技术/ 200
第三节 物理诱导技术/ 201
一、物理性阻隔制备模型技术/ 201
二、射线诱发肿瘤模型技术/ 201
三、机械性损伤制备模型技术/ 201
四、点燃制备模型技术/ 202
五、声光刺激法制备动物模型技术/ 202
六、冷热刺激法制备动物模型技术/ 202
第四节 生物诱导技术/ 203
第五节 外科手术技术/ 204
一、手术前准备和手术后管理/ 204
二、显微外科手术技术/ 205
三、器官移植技术/ 208
第六节 其他动物模型制备技术/ 212
一、免疫缺陷小鼠/ 212
二、基因人源化免疫缺陷小鼠模型/ 213
第十二章 实验动物基因修饰技术/ 216
**节 概述/ 216
一、实验动物基因修饰技术的分类/ 216
二、实验动物基因修饰技术的发展/ 217
第二节 胚胎操作技术/ 218
一、胚胎操作基本技术/ 218
二、胚胎操作主要相关技术/ 222
第三节 转基因技术/ 224
一、转基因技术基本原理/ 225
二、转基因动物的制备方法/ 225
三、转基因动物技术优缺点/ 227
第四节 基因打靶技术/ 228
一、基因打靶技术简介/ 228
二、基因打靶技术基本过程/ 228
三、基因打靶小鼠类型/ 229
第五节 基因编辑技术/ 231
一、 ZFNs 技术/ / 231
二、 TALEN 技术/ / 232
三、 CRISPR/Cas9 技术/ 232
四、噬菌体整合酶 TARGATTTM 定点敲入小鼠制作技术/ 234
第六节 基因修饰动物的应用/ 234
一、基因修饰动物技术的应用/ 235
二、基因修饰动物命名/ 235
三、基因修饰动物的筛选与鉴定/ 236
四、基因修饰动物表型分析/ 237
五、基因修饰动物模型的选用/ 238
六、基因修饰动物的繁育/ 238
第十三章 动物模型评价方法/ 241
**节 概述/ 241
第二节 动物模型样本采集/ 241
一、血液样本采集/ 242
二、尿液采集方法/ 244
三、分泌液的采集/ 244
四、骨髓的采集/ 244
五、组织取材/ 244
第三节 生理学和生物化学方法/ 246
一、常用生理、生化检测方法/ / 246
二、实验动物常用生理、生化指标/ / 246
三、常用大分子生化检测/ 246
第四节 病理学检查和评价方法/ 248
一、常用的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249
二、免疫病理学技术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49
第五节 动物行为学实验/ 250
一、行为学分析的复杂性和影响因素/ 250
二、行为学分析方法的效度评价和应用/ 253
三、常用的动物行为学实验方法/ 253
第六节 动物影像学技术/ 256
一、 X 线成像技术/ 256
二、计算机体层成像技术/ 256
三、磁共振成像技术/ 257
四、超声成像技术/ 258
五、分子影像学技术/ 261
第七节 动物模型的生物安全评估/ 264
一、风险评估要求/ 264
二、设施设备要求/ 265
三、动物要求/ 265
四、动物实验要求/ 266
五、人员要求/ 266
六、动物福利伦理要求/ 267
附录/ / 269
附录一 实验动物学常用术语/ 269
附录二 实验动物数据库及检索/ 273
附录三 疾病研究特殊饲料信息/ 277
附录四 动物实验室常用参考数据/ 277
附录五 实验动物生产机构信息/ 278
附录六 实验动物法规标准信息/ 278
推荐阅读/ / 279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 / 280
作者简介
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所长,并兼任亚洲实验动物学会联合会主席(2006—2008年)、副主席。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理事长,全国实验动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协第八届全委会委员,2008年、2012年《实验动物学科发展报告》首席科学家,《中国比较医学杂志》主编等职务。
-
北大人文课(平装)
¥12.7¥45.0 -
落洼物语
¥9.4¥28.0 -
唐诗经典研读
¥20.7¥58.0 -
中医基础理论
¥51.7¥59.0 -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31.2¥48.0 -
思想道德与法治(2021年版)
¥5.9¥18.0 -
剧本写作教程
¥15.4¥45.0 -
“十三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部委级规划教材西方服装史(第3版)
¥16.9¥49.8 -
无人机低空基站组网与优化
¥70.6¥98.0 -
房屋建筑学(第六版)(赠教师课件,含数字资源)
¥40.1¥62.0 -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 第二版
¥58.8¥68.0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18.2¥26.0 -
新能源汽车综合故障诊断
¥32.8¥49.0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3年版)
¥14.6¥23.0 -
刑法学 上下
¥114.4¥208.0 -
法理学(第二版)
¥31.0¥50.0 -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哲学经典著作导读(第2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
¥37.6¥61.0 -
精读韩国新闻,学地道韩语韩国新闻导读教程
¥13.6¥36.0 -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第五版
¥39.3¥59.0 -
博雅大学堂·历史中国古代简史(第2版)/张帆
¥38.8¥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