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020191550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76
- 出版时间:2025-03-01
- 条形码:9787020191550 ; 978-7-02-019155-0
本书特色
“我叫玛丽·凯瑟琳·布莱克伍德,今年十八岁,和姐姐康丝坦斯住在一起。我常想,如果运气好点,我可能生出来是个狼人,因为我两只手的中指和食指都一样长,不过我得对现状感到满意。我讨厌洗澡,讨厌狗,还有噪声。我喜欢姐姐康丝坦斯,喜欢理查·金雀花,以及鬼笔鹅膏,一种杯形的剧毒蘑菇。我们家其他人都死了。”
如果看似平凡无害的日常生活让你感到隐隐不安,那么这本书将是你的良伴!
美国哥特小说女王雪莉·杰克逊*富盛名的长篇小说,对人类心理的一次大胆探索;
一个家族的孤独与疯狂,一段被时间遗忘的历史,一部以独特视角探讨家庭、秘密和人性的阴暗面的令人不安的杰作;
摆脱桎梏,无需“正常”!一部关于孤独、权力和疯狂的小说,以独特的氛围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挑战我们对“正常”和“异常”的传统看法;
著名作家唐娜·塔特、卡罗尔·欧茨、乔治·桑德斯、马龙·詹姆斯一致推崇!
专栏作家、青年译者徐成依据1962年维京出版社权威底本倾情翻译并撰文推荐!
内容简介
长篇小说《我们一直住在城堡里》首次出版于1962年,是哥特小说女王雪莉·杰克逊的写作生涯封笔之作。 “我叫玛丽?凯瑟琳?布莱克伍德,今年十八岁,和姐姐康丝坦斯住在一起。我常想,如果运气好点,我可能生出来是个狼人,因为我两只手的中指和食指都一样长,不过我得对现状感到满意。我讨厌洗澡,讨厌狗,还有噪声。我喜欢姐姐康丝坦斯,喜欢理查?金雀花,以及鬼笔鹅膏,一种杯形的剧毒蘑菇。我们家其他人都死了。”
前言
译后记
我在这里要介绍给大家的是美国女作家雪莉·杰克逊(Shirley Jackson,1916—1965)生前出版的*后一部小说《我们一直住在城堡里》(We Have Always Lived in the Castle)。虽然她的经典作品如短篇《摸彩》(The Lottery)和长篇灵异惊悚小说《邪屋》(The Haunting of the Hill House)[1]等已有中译本,但中国读者对她的名字也许仍感陌生,因此我将简单介绍她的生平,以供诸君更好理解她的作品之用。为了不破坏大家的阅读体验,建议看完正文后再来读此文,因为讨论一部小说,无论如何都是要“剧透”的。
相关资料
1
我叫玛丽•凯瑟琳•布莱克伍德 ,今年十八岁,和姐姐康丝坦斯住在一起。我常想,如果运气好点,我可能生出来是个狼人,因为我两只手的中指和食指都一样长,不过我得对现状感到满意。我讨厌洗澡,讨厌狗,还有噪音。我喜欢姐姐康丝坦斯,喜欢理查•金雀花 ,以及鬼笔鹅膏 ,一种杯形的剧毒蘑菇。我们家其他人都死了。
厨房架子上那些图书馆借来的书,在我上次瞥见时,已经过期五个月了。我在想,如果我知道这些会是我*后一次借的书,它们将永远立在我们厨房架子上的话,我会不会挑几本别的。我们很少挪东西,布莱克伍德家的人从来不喜欢上下折腾。我们应付那些细小的来来往往的日常事物,比如书啊、花啊,还有勺子等,但骨子里,我们对自己稳定的财产有着固定原则。我们总是把物品放回原位。我们在桌子、椅子、床底下打扫,掀开画作、毯子和灯罩下除尘清洁,但从不移动它们的位置;我们母亲梳妆台上的那套玳瑁梳具,位置变动从未超过零点几英寸。布莱克伍德一家一直以来就住在这宅子里,并将一切打点得有条有理。当一位新媳妇嫁入布莱克伍德家时,会有一个地方给她放东西用。所以说我们的宅子是由一层层布莱克伍德人的财产加持搭建起来的,这些财产让宅子不被世界侵扰。
这些书我是四月末的一个星期五借回家的。那时的星期五和星期二真是可怕,因为我得进村子去。得有人去图书馆和杂货铺;康丝坦斯*远就走到她自己的花园,朱利安叔叔则没法出门。所以并不是自尊心或倔强驱使我一周进村子两次,纯粹是因为我们需要书和食物而已。我回家前要去斯黛拉店里喝杯咖啡,这倒可能是自尊心作怪;我告诉自己这事关自尊,所以无论我内心多想回家,也必须去斯黛拉店里;不过我知道,如果我路过她的店而不进去,斯黛拉也会看见,也许她会觉得我害怕了,我不能忍受这个想法。
“早啊,玛丽•凯瑟琳,”斯黛拉总是这么招呼,她欠着身用一块湿抹布擦了擦吧台,“今天感觉如何?”
“挺好的,谢谢。”
“康丝坦斯•布莱克伍德呢,她好吗?”
“挺好的,谢谢。”
“那他呢?”
“也算不错。黑咖啡,谢谢。”
如果有人进来并且坐到吧台边,我就放下咖啡离开,但不能让人觉得我着急。我点头向斯黛拉说再见,出店门时,她总是机械地说一句:“保重啊。”
1
我叫玛丽•凯瑟琳•布莱克伍德 ,今年十八岁,和姐姐康丝坦斯住在一起。我常想,如果运气好点,我可能生出来是个狼人,因为我两只手的中指和食指都一样长,不过我得对现状感到满意。我讨厌洗澡,讨厌狗,还有噪音。我喜欢姐姐康丝坦斯,喜欢理查•金雀花 ,以及鬼笔鹅膏 ,一种杯形的剧毒蘑菇。我们家其他人都死了。
厨房架子上那些图书馆借来的书,在我上次瞥见时,已经过期五个月了。我在想,如果我知道这些会是我*后一次借的书,它们将永远立在我们厨房架子上的话,我会不会挑几本别的。我们很少挪东西,布莱克伍德家的人从来不喜欢上下折腾。我们应付那些细小的来来往往的日常事物,比如书啊、花啊,还有勺子等,但骨子里,我们对自己稳定的财产有着固定原则。我们总是把物品放回原位。我们在桌子、椅子、床底下打扫,掀开画作、毯子和灯罩下除尘清洁,但从不移动它们的位置;我们母亲梳妆台上的那套玳瑁梳具,位置变动从未超过零点几英寸。布莱克伍德一家一直以来就住在这宅子里,并将一切打点得有条有理。当一位新媳妇嫁入布莱克伍德家时,会有一个地方给她放东西用。所以说我们的宅子是由一层层布莱克伍德人的财产加持搭建起来的,这些财产让宅子不被世界侵扰。
这些书我是四月末的一个星期五借回家的。那时的星期五和星期二真是可怕,因为我得进村子去。得有人去图书馆和杂货铺;康丝坦斯*远就走到她自己的花园,朱利安叔叔则没法出门。所以并不是自尊心或倔强驱使我一周进村子两次,纯粹是因为我们需要书和食物而已。我回家前要去斯黛拉店里喝杯咖啡,这倒可能是自尊心作怪;我告诉自己这事关自尊,所以无论我内心多想回家,也必须去斯黛拉店里;不过我知道,如果我路过她的店而不进去,斯黛拉也会看见,也许她会觉得我害怕了,我不能忍受这个想法。
“早啊,玛丽•凯瑟琳,”斯黛拉总是这么招呼,她欠着身用一块湿抹布擦了擦吧台,“今天感觉如何?”
“挺好的,谢谢。”
“康丝坦斯•布莱克伍德呢,她好吗?”
“挺好的,谢谢。”
“那他呢?”
“也算不错。黑咖啡,谢谢。”
如果有人进来并且坐到吧台边,我就放下咖啡离开,但不能让人觉得我着急。我点头向斯黛拉说再见,出店门时,她总是机械地说一句:“保重啊。”
图书馆的书我挑得很仔细。我们宅子里当然也有书;父亲书房里有两个墙的书,但我喜欢看童话和讲历史的书,康丝坦斯则喜欢美食书籍。虽然朱利安叔叔从不看书,但傍晚写文稿时,他喜欢看见康丝坦斯读书的样子,有时候他会转过头看着她,点个头。
“亲爱的,你在读什么?淑女看书,多美的场景。”
“朱利安叔叔,我在看一本叫《烹饪艺术》的书。”
“真好。”
当然了,朱利安叔叔在房里时,我们很难长时间安安静静地坐着。我不记得康丝坦斯和我打开过那几本还在我们厨房架子上的图书馆的书。我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四月早晨走出图书馆;阳光明媚,到处洋溢着虚假的春天将至的绚烂迹象,这些迹象透过脏乱的村子怪异地显露着。我记得自己站在图书馆台阶上,手里拿着书。树枝里影影绰绰有了点淡淡的绿色,印衬在蓝色的天空里,我站着看了会儿,跟平常一样心里想着,如果我可以腾云驾雾回家,而不需要穿过村子就好了。从图书馆台阶出发,我可以直接穿过大街,沿着另一边走到杂货铺,但这也意味着我得路过百货铺,经过那帮坐在店门口的男人。在这个村子里,男人们都青春永驻,喜欢碎嘴八卦;女人们则因过分操劳而衰老,她们沉默无言地站着,等待男人们起床或回家。我可以走出图书馆后,沿着马路这边走,等到了杂货铺对面后再过马路,这样子更合我意。不过这样我就得路过邮局和罗切斯特宅邸,我会看到哈勒一家人搬回来的成堆的生锈铁罐、破汽车、空的煤气罐子、旧床垫、厕浴室配件以及洗涤盆,我真的相信,他们热爱这些东西。
罗切斯特宅邸是镇子上*好的宅子,曾经里面有一个胡桃木镶板的图书室,二楼有一个舞会厅,走廊边曾种有大量的玫瑰花;我们的母亲在这里出生,按理说,这个宅子应该属于康丝坦斯。与平时一样,我决定还是路过邮局和罗切斯特宅邸比较安全,虽然我讨厌看到我们母亲出生的宅子。早晨的时候,大街的这边人很少,因为是背阴的,在我去完杂货铺后,无论如何都必须要路过百货铺才能回家,反反复复路过百货铺真让我难以忍受。
村子外面,在山路、大河路及老山上,克拉克一家、凯林顿一家那帮人建造了可爱的新家。他们要穿过村子才能抵达山路与大河路,因为村子里的大街也是横穿本州的主要高速公路。不过,克拉克家的孩子以及凯林顿家的男孩们上的是私立学校,山路那些宅子厨房里的食物来自镇上和市里;信件由沿着大河路一直上到老山的车子从村里的邮局领取并送达。不过住山上的人寄信时,则去镇上;住河路的人理发都在市区。
村子里的人住在主干道旁边或者小溪路那边脏兮兮的小房子里,他们见到克拉克家族和凯林顿家族开车经过时,却总微笑点头加挥手,这一直让我感到困惑。如果海伦•克拉克走进埃尔伯特的杂货铺去买她厨师忘记买的一罐番茄沙司或者一磅咖啡,每个人都对她说“早上好”,然后说今天天气转好了。克拉克家的宅子更新,但并不比布莱克伍德宅邸好。我们的父亲购置了村子里**台钢琴。凯林顿家拥有造纸厂,但布莱克伍德家拥有高速公路到河边的所有土地。老山上的谢泼德一家为村里建造了村政大楼,这楼是白色的,有尖顶,坐落在一片绿草坪上,楼前有一座加农炮。曾经有人议论说,应该在村子里实行分区法,把小溪路上的那些棚屋都拆了,把整个村子改建得可以配得上那村政大楼,不过没有任何人付诸实践。也许他们想,如果他们行动,则布莱克伍德家的人就会开始参加村政会议。村民们从村政大楼取得狩猎及捕鱼的许可证,每年一次,克拉克家、凯林顿家以及谢泼德家都会参加村政会议,他们庄严地投票要求哈勒把自家的垃圾场从大街上搬走,以及将百货铺门前的长凳搬走;但每一年村民们都会兴高采烈地以多数票击败他们。路过村政大楼,向左拐便是布莱克伍德路了,这是我回家的路。布莱克伍德路是一条绕着布莱克伍德家族土地的环形路,路上布满我们父亲设置的铁丝网。走过村政大楼不远,有一块黑色的大石头,那是条小径的入口,我在这里开关铁门。关上门后穿过树林就到家了。
村子里的人一直都恨我们。
作者简介
雪莉·杰克逊(1916—1965)
美国哥特小说女王,在其所处的年代,她被认为是一个流行文学作家;直到近二十年来,她受到批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作品被归入美国经典文学之列,其写作深刻影响了尼尔·盖曼、斯蒂芬·金、唐娜·塔特等后辈作家。2007年,以她名字命名的“雪莉·杰克逊奖”成立,旨在奖掖心理悬疑、恐怖和黑色幻想类小说。2010年,由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编选的《雪莉·杰克逊长篇小说和故事选》由美国文库出版。
长篇小说《我们一直住在城堡里》首次出版于1962年,是雪莉·杰克逊的写作生涯封笔之作。
译者简介:
雪莉·杰克逊(1916—1965)
美国哥特小说女王,在其所处的年代,她被认为是一个流行文学作家;直到近二十年来,她受到批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作品被归入美国经典文学之列,其写作深刻影响了尼尔·盖曼、斯蒂芬·金、唐娜·塔特等后辈作家。2007年,以她名字命名的“雪莉·杰克逊奖”成立,旨在奖掖心理悬疑、恐怖和黑色幻想类小说。2010年,由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编选的《雪莉·杰克逊长篇小说和故事选》由美国文库出版。
长篇小说《我们一直住在城堡里》首次出版于1962年,是雪莉·杰克逊的写作生涯封笔之作。
译者简介:
徐成,浙江人,在天南地北生活过,目前定居香港。金融从业者;文学翻译,已出版译作《古文物专家的鬼故事》(M.R.詹姆斯著)、《阴影线》(约瑟夫·康拉德著);饮食作家,著有《香港谈食录》两卷、《日本寻味记》一卷;《香港地方志·饮食卷》撰稿人;中央电视台及香港电台联合制作纪录片《香港之味》总顾问。
-
莫言的奇奇怪怪故事集
¥19.0¥59.9 -
悉达多
¥13.0¥28.0 -
死魂灵
¥14.0¥48.0 -
本森小姐的甲虫
¥15.9¥55.0 -
失去一切的人
¥16.6¥52.0 -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12.9¥39.8 -
罗生门
¥15.9¥36.0 -
面纱
¥16.9¥49.8 -
1984-插图珍藏版
¥9.9¥29.8 -
鼠疫
¥12.6¥38.8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我独钟意命运角落的人
¥42.3¥168.0 -
我这一辈子
¥13.2¥38.0 -
重生
¥12.9¥39.8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经常作案的朋友都知道
¥42.3¥168.0 -
烟与镜
¥15.4¥48.0 -
山海经
¥18.0¥68.0 -
未来的最后一年
¥16.9¥49.8 -
月亮与六便士
¥10.9¥38.0 -
我是猫
¥13.0¥46.0 -
守夜
¥20.4¥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