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4146427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10
- 出版时间:2009-01-01
- 条形码:9787504146427 ; 978-7-5041-4642-7
内容简介
《幼儿心理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一书较为完整地分析讨论了幼儿心理素质教育的一系列理论与实践问题,并从优化教师心理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角度进行了全面的梳理,有助于澄清教师的教育观与发展观,优化教师的心理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目录
**章 幼儿心理素质教育概述
**节 幼儿心理素质
一、素质与心理素质
二、幼儿心理素质的基本结构
第二节 幼儿心理素质教育
一、心理素质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二、幼儿心理素质教育的特征
第三节 幼儿心理素质教育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四节 幼儿心理素质教育的原则、目标与内容
一、幼儿心理素质教育的原则
二、幼儿心理素质教育的目标
三、幼儿心理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
四、幼儿心理素质教育内容的选择与实施
第五节 幼儿心理素质教育的途径、模式及策略
一、幼儿心理素质教育的途径
二、幼儿心理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
三、幼儿心理素质教育的教学策略
第二章 幼儿心理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
**节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一、认知发展的过程
二、认知发展的阶段
三、运算的特征
四、知识的建构性
五、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对认知心理品质发展的启示
第二节 精神分析学派的发展观
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二、埃里克森的心理一社会发展理论
三、精神分析学派的发展观对个性心理品质发展的启示
第三节 人本主义的发展观
一、罗杰斯的心理发展观
二、马斯洛的人格理论
三、人本主义的发展观对个性心理品质发展的启示
第四节 社会性发展理论
一、社会学习理论
二、习性学发展理论
三、社会生态学理论
四、社会性发展理论对适应性心理品质发展的启示
第三章 幼儿认知心理品质的培养
**节 幼儿认知心理品质培养的发展性目标与教学活动
一、认知心理品质概述
二、认知心理品质的发展性目标
三、认知心理品质培养的教学活动
第二节 幼儿认知心理品质培养的教学实施
一、认知心理品质培养的学习环境创设
二、认知心理品质培养的教学策略
三、认知心理品质的训练
第三节 开发幼儿创造性潜能
一、幼儿创造性的基本含义
二、影响幼儿创造性发展的因素
三、开发幼儿创造性的途径与方法
第四章 幼儿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
**节 幼儿个性心理品质培养的发展性目标与教学活动
一、个性心理品质概述
二、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性目标
三、个性心理品质培养的教学活动
第二节 幼儿个性心理品质培养的教学实施
一、个性心理品质培养的学习环境创设
二、个性心理品质培养的教学策略
三、个性心理品质的训练,
第五章 幼儿适应性心理品质的培养
**节 幼儿适应性心理品质培养的发展性目标与教学活动
一、适应性心理品质概述
二、适应性心理品质的发展性目标
三、适应性心理品质培养的教学活动
第二节 幼儿适应性心理品质培养的教学实施
一、适应性心理品质培养的学习环境创设
二、适应性心理品质培养的教学策略
三、适应性心理品质的训练
第六章 幼儿心理健康与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
**节 幼儿心理健康研究现状
一、样本来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三、研究结论
四、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反思
第二节 幼儿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
一、幼儿多动与多动症
二、幼儿攻击性行为与社会退缩行为
三、幼儿的不良情绪行为
第七章 幼儿教师的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
**节 幼儿教师心理素质的基本结构
一、幼儿教师心理素质的基本含义
二、幼儿教师心理素质的实证研究
三、幼儿教师心理素质的现状分析
第二节 幼儿教师心理健康及其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一、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二、幼儿教师心理问题及其表现
三、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四、幼儿教师心理问题的成因
第三节 幼儿教师心理素质的优化
一、提高幼儿教师的元认知能力
二、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素质训练
三、建立良性的社会支持系统
参考文献
**节 幼儿心理素质
一、素质与心理素质
二、幼儿心理素质的基本结构
第二节 幼儿心理素质教育
一、心理素质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二、幼儿心理素质教育的特征
第三节 幼儿心理素质教育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四节 幼儿心理素质教育的原则、目标与内容
一、幼儿心理素质教育的原则
二、幼儿心理素质教育的目标
三、幼儿心理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
四、幼儿心理素质教育内容的选择与实施
第五节 幼儿心理素质教育的途径、模式及策略
一、幼儿心理素质教育的途径
二、幼儿心理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
三、幼儿心理素质教育的教学策略
第二章 幼儿心理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
**节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一、认知发展的过程
二、认知发展的阶段
三、运算的特征
四、知识的建构性
五、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对认知心理品质发展的启示
第二节 精神分析学派的发展观
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二、埃里克森的心理一社会发展理论
三、精神分析学派的发展观对个性心理品质发展的启示
第三节 人本主义的发展观
一、罗杰斯的心理发展观
二、马斯洛的人格理论
三、人本主义的发展观对个性心理品质发展的启示
第四节 社会性发展理论
一、社会学习理论
二、习性学发展理论
三、社会生态学理论
四、社会性发展理论对适应性心理品质发展的启示
第三章 幼儿认知心理品质的培养
**节 幼儿认知心理品质培养的发展性目标与教学活动
一、认知心理品质概述
二、认知心理品质的发展性目标
三、认知心理品质培养的教学活动
第二节 幼儿认知心理品质培养的教学实施
一、认知心理品质培养的学习环境创设
二、认知心理品质培养的教学策略
三、认知心理品质的训练
第三节 开发幼儿创造性潜能
一、幼儿创造性的基本含义
二、影响幼儿创造性发展的因素
三、开发幼儿创造性的途径与方法
第四章 幼儿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
**节 幼儿个性心理品质培养的发展性目标与教学活动
一、个性心理品质概述
二、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性目标
三、个性心理品质培养的教学活动
第二节 幼儿个性心理品质培养的教学实施
一、个性心理品质培养的学习环境创设
二、个性心理品质培养的教学策略
三、个性心理品质的训练,
第五章 幼儿适应性心理品质的培养
**节 幼儿适应性心理品质培养的发展性目标与教学活动
一、适应性心理品质概述
二、适应性心理品质的发展性目标
三、适应性心理品质培养的教学活动
第二节 幼儿适应性心理品质培养的教学实施
一、适应性心理品质培养的学习环境创设
二、适应性心理品质培养的教学策略
三、适应性心理品质的训练
第六章 幼儿心理健康与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
**节 幼儿心理健康研究现状
一、样本来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三、研究结论
四、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反思
第二节 幼儿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
一、幼儿多动与多动症
二、幼儿攻击性行为与社会退缩行为
三、幼儿的不良情绪行为
第七章 幼儿教师的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
**节 幼儿教师心理素质的基本结构
一、幼儿教师心理素质的基本含义
二、幼儿教师心理素质的实证研究
三、幼儿教师心理素质的现状分析
第二节 幼儿教师心理健康及其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一、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二、幼儿教师心理问题及其表现
三、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四、幼儿教师心理问题的成因
第三节 幼儿教师心理素质的优化
一、提高幼儿教师的元认知能力
二、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素质训练
三、建立良性的社会支持系统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刘云艳,女,汉族,1962年出生,重庆市璧山县人,1979年考入原西南师范学院教育系学前教育专业,1983年留校任教至今,2004年获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学位,现任西南大学教育学院学前教育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重庆市幼儿教育研究会理事长,民主党派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学前心理与教育,主要研究成果集中在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教育、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
本类五星书
本类畅销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14.1¥38.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19.0¥56.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1.7¥32.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2.9¥36.8 -
性心理学
¥19.7¥58.0 -
语文闲谈
¥12.2¥29.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1.3¥45.0 -
乡土中国
¥12.2¥26.0 -
张舜徽集清人笔记条辨
¥13.4¥32.0 -
遇见天堂鸟
¥13.5¥45.0 -
中国人的名·字·号
¥9.0¥28.0 -
非暴力沟通心理学 : 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
¥9.0¥36.0 -
看不见的伤痕(八品-九品)
¥22.1¥69.0 -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18.5¥45.0 -
自卑与超越
¥14.7¥39.8 -
理解生命
¥9.8¥32.8 -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
¥14.7¥46.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4.4¥39.8 -
汉字王国
¥11.5¥46.0 -
非暴力沟通(修订版)
¥40.1¥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