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民党军机大臣陈布雷
读者评分
4.7分

包邮国民党军机大臣陈布雷

¥29.3 (7.5折) ?
1星价 ¥29.3
2星价¥29.3 定价¥39.0
商品评论(11条)
wan***(三星用户)

史料丰富,值得一读。

2020-05-29 20:49:29
0 0
yue***(三星用户)

国民党军机大臣陈布雷

看了,不错。

2018-05-22 17:58:59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208090224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08
  • 出版时间:2010-01-01
  • 条形码:9787208090224 ; 978-7-208-09022-4

内容简介

本书系杨者圣民国人物系列之一。陈布雷是民国史上一个极具个性、神秘性和争议性的人物。作者在大量参考**手资料,包括相关人员的日记、回忆录、报刊记载等,特别是在缜密探索陈布雷人生59年心路历程的基础上,以陈布雷一生的轨迹为主线,以他的书生气质和身上背负的忠、孝作为解读他的密码,以流畅的文笔记述了陈布雷从出生、求学、办报,到进入蒋幕,走上政坛,直至自绝于人寰的一生,揭示了一个旧中国知识分子被扭曲的灵魂,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国民党、蒋介石及其其他民国风云人物不为人知的一面。全书夹叙夹议,处处可见精彩之笔,具有极强的可读性,并有多处令人信服的严密考证,具有明显的学术价值。本书初版于1999年,引起很好的反响,为论者称为“杨者圣*为得意也*充满文采的人物传记”。此修订版面除全面订正文字外,更补充近五十幅珍贵图片。

目录

**章 人生识字忧患始1
“说文解‘名’”1
“龙文”童子
“革命党”的惨痛失败
从“名落孙山”到“独占鳌头”
“不准革命”
“父母在,不远游”
“革命党”的假辫子
第二章 从“布雷”到“畏垒”
面包布雷布鼓
沪上“布雷”鸣
被逐出《天铎报》
吃蹄膀,喝绍酒,“汝能否”
一段忧伤无奈的日子
“悲莫悲兮生别离”
重返“江湖”
“哪一个人也写不过陈布雷”
第三章 客卿:半是清客,半是幕僚
一帧“玉照”:蒋总司令的“定情信物”
中共“谋略”:促成蒋、陈结合
南昌西花厅的“殿试”
“位不必高,禄不必厚”
文人的“御用”
“杭州的警察欺人太甚”
两难选择:“入朝”与“在野”
毕生*大的伤心事
菩萨都讲:“官不宜解”
第四章 进入侍从室
“敌乎?友乎?”
蒋介石的“影子”
侍从室:“皇帝”的秘书处
“军机大臣”的广州之行
对蒋介石的一次“包装”
第五章 从西安事变到庐山谈话会
西安事变的“漏网之鱼”
在“四大公馆”间搞平衡“外交”
“把蒋先生抱住,大家同哭一场”
溪口“礼部大臣”
一则历史的谎言
“这本书很有毛病”
“首辅”之争
**次与蒋“不合作”
讳莫如深的“心疾”
庐山讲演稿的真与伪
第六章 南京汉口桂林重庆
“稳健派”与“低调俱乐部”
“主和派”眼中的“社稷之臣”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王家洲“危机一发”
“无事饮睡,竟不知是何生活也”
“汝虽打草,吾已惊蛇”
8000字雄文扫日、汪
“你可找陈布雷谈谈”
“知我者蒋公也”
第七章 “侍秘二”
提督“东厂”
出色的经济情报头子
一个新寓言:“农夫和蛇”
只与德操相同的人交往
“别高兴得太早”
“暂时拖,将来打”
“可惜我不能陪你下海”
“委座没有说坏,就算是好”
第八章 侍与从
愿作二号,不愿作一号
“当代*理想的幕僚长”
“煮酒论‘英雄”’
独树一帜的官邸派
国民党高干养成所
“我如嫁人的女子,难违夫子”
“政治,太肮脏了”
“家里面不谈政治”
“不够左,不够革命”
第九章 国策顾问
撤销侍从室
“我们都是淡泊”
在旧政协期间大刮“翻案风”
荣任宣传作战的“参谋总长”
“不让这般人如此猖獗”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有点左倾也就算了”
保密局盯上了陈公馆
第十章 “目睹耳闻,饱受刺激”
“今春以来”(一)
“今春以来”(二)
“入夏秋后”(一)
“人夏秋后”(二)3
九月的异常
油尽灯枯10月间
第十一章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11月2日 一个不眠之夜
11月8日 决定*后命运的日子
11月10日 共进“*后的晚餐”
11月11日 一切都可以放下了
《杂记》:一篇“血泪遗言”
“杀手”是“战时体制纲领”
“自杀宣言”中绝口不提反共
第十二章 “当代完人”
生命历程中的*后一天
“瓶之倾兮,惟垒之耻”
一切都还是那么放不下
肠断心枯,痛极痛极
“主任死了”
“完人”与罪人
死后疑案
死因新探:“心疾”
“盖棺”而未论定
附:杨者圣和他的“民国人物系列”
展开全部

节选

《国民党军机大臣陈布雷》系杨者圣民国人物系列之一。陈布雷是民国史上一个极具个性、神秘性和争议性的人物。作者在大量参考**手资料,包括相关人员的日记、回忆录、报刊记载等,特别是在缜密探索陈布雷人生59年心路历程的基础上,以陈布雷一生的轨迹为主线,以他的书生气质和身上背负的忠、孝作为解读他的密码,以流畅的文笔记述了陈布雷从出生、求学、办报,到进入蒋幕,走上政坛,直至自绝于人寰的一生,揭示了一个旧中国知识分子被扭曲的灵魂,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国民党、蒋介石及其其他民国风云人物不为人知的一面。全书夹叙夹议,处处可见精彩之笔,具有极强的可读性,并有多处令人信服的严密考证,具有明显的学术价值。《国民党军机大臣陈布雷》初版于1999年,引起很好的反响,为论者称为“杨者圣*为得意也*充满文采的人物传记”。此修订版面除全面订正文字外,更补充近五十幅珍贵图片。

相关资料

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从地域文化层面上继续进行一番考察,或许就会发现陈布雷身上潜藏着的另一种人格遗传密码。陈布雷出生于浙江省慈溪县。“慈溪”之名,源于后汉儒生董黯。在中国,对于“董黯”这两个字,是没有多少人知道的。但是,如果提到“董仲舒”这三个字,那简直就是如雷贯耳了(就是那个鼓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杀手)。无名鼠辈董黯就是这个大名鼎鼎的董仲舒的第六代孙。据说,董黯为了奉养其母,常于溪中汲水。就是这样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到了一班儒家文人的嘴里,简直就被吹上了天,董黯被捧为事母至孝的大孝子。在中国,有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说法,用现在的话说,也就是所谓“明星效应”吧。董大孝子声名远播,连带着他汲水奉母的小溪也有了“慈孝”的美名,一下子声名大噪起来。从此,中国就有了“慈溪”一说。说起来,董大孝子的这点小把戏,简直是不值一哂,不但比起二十四孝图的大手笔,要蹩脚得多;就是比起一般孝廉的功夫,也要大为逊色。追根溯源,寻根问祖,如果不是靠了老祖宗董仲舒的一点老面子,谁会去尿他的那一壶?不过,事情要从两方面看,尊老敬贤,孝顺长辈,毕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况且,中国的老百姓都是至淳至朴的,人人都用建设性的目光去理解、接受董黯的孝行,正所谓“闻其风,汲其流”,千古以来,慈溪地境也就逐渐形成了慈孝、醇厚的乡风、民俗。从这个意义上说,董黯与“慈溪”也不无微功。用余秋雨先生的话说,或许这就叫做“神秘的人格传递”吧。可以想见,民国时期**流的政论家、一生视孝悌忠信等儒家伦理如生命的陈布雷,之所以如此,大概与慈溪地境所蕴藏的这种深远悠长的人文地理背景不无关系!慈溪濒临杭州湾,由姚江可直达宁波,西距杭州仅百余公里,隔海与上海相望,襟江带海,海道通达,交通便利,得风气之先,向来是沿海贸易和海外贸易的重要港口。故浙东民性通脱,素善经商,行贩坐贾遍及全国乃至海外各地。近代以来,浙东商帮不但实力雄厚,称雄商界,而且成为江浙财团的扛鼎人物,其影响之大,被孙中山先生称为“首屈一指”。受这种强劲的“下海”风潮的影响,浙东地域的陈姓家族大都弃农经商,也就不足为奇了。陈布雷的先世也是一个标准的耕读之家,至祖父陈克介时,开始打破传统,以一行商往来于浙赣间,从而完成了*初的资本积累过程,归里后即开始经营钱庄与典当业。晚年,陈克介以其盈余渐丰,重新回归亦耕亦读的家族传

作者简介

杨者圣,江苏海安人,数十年来利用业余时间潜心研究民国史。因其掌握资料准确、善于构建独特的历史人物形象、对民国历史的缜密思索,以及其作品中渗透的浓郁的民国情结,而成为既得到专业研究者认可、又受到普通读者欢迎的一位成绩卓著的民国人物传记作家。 自1993年,杨者圣陆续出版了《特工王戴笠》、《未加冕的女王宋蔼龄》、《国民党教父陈果夫》、《胡宗南这个人》、《特工老板徐恩曾》、《国民党军机大臣陈布雷》、《和平将军张治中》、《国民党金融之父宋子文》八本传记,在海内外产生影响。后应熊向晖之约,依据熊向晖口述资料整理出版了《在胡宗南身边的十二年》和《随同蒋经国的西北之行》。这些著作均取得了很好的口碑和市场反响,其中《特工王戴笠》更是销售20多万册。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