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尾寒羊种质特性与利用

小尾寒羊种质特性与利用

1星价 ¥28.2 (3.2折)
2星价¥27.3 定价¥8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811179514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72
  • 出版时间:2010-01-01
  • 条形码:9787811179514 ; 978-7-81117-951-4

内容简介

我国知名养羊专家王金文研究员和他的科研团队,长期在山东省菏泽及其毗邻地区——小尾寒羊中心产区从事小尾寒羊的专门研究和开发利用工作,对小尾寒羊的生物学特性、种质特性、繁殖特性及多胎基因、生态特性、健康养殖和疫病防治、无公害优质羊肉生产,以及“斗羊”的选择培育和利用等了如指掌,同时积累了大量的饲养、繁育、疫病防治、开发利用小尾寒羊等资料、经验和教训,并将这些资料和经验整理成册,撰写出《小尾寒羊种质特性与利用》这部书;目的在于向人们全面、系统、深入介绍我国国宝级品种,同时也为人们正确认识小尾寒羊、科学合理利用和开发小尾寒羊提供不可多得的经验。因此,本书是一部珍贵的、很有参考价值的专著。

目录

**章 概述
**节 小尾寒羊在肉羊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
第二节 育成与发展史
第三节 主要经济性状
第四节 开发与利用
第二章 种质特性与生产性能
**节 生物学特性
第二节 种质特性
第三节 生理与生化特性
第三章 自然生态环境与引种
**节 产区自然与生态条件
第二节 生态环境对小尾寒羊的影响
第三节 适应能力
第四节 引种方法
第五节 引种实践与效果
第六节 失败原因与成功经验
第四章 选育提高与杂交利用
**节 个体鉴定
第二节 选种
第三节 选配
第四节 品系繁育
第五节 本品种选育
第六节 杂交与利用
第五章 小尾寒羊多胎基因研究与应用
**节 fecb基因对多胎性能的影响
第二节 fecx基因对多胎性能的影响
第三节 褪黑激素受体基因对多胎性能的影响
第四节 其他遗传标记对多胎性能的影响
第五节 小尾寒羊与杂交羊多胎基因检测
第六章 繁殖机能与调控
**节 生殖生理
第二节 配种与受精
第三节 分娩
第四节 繁殖力
第五节 发情控制
第六节 人工授精
第七节 胚胎移植
第七章 常用饲料的营养特点与调制
**节 小尾寒羊的消化代谢特点
第二节 常用饲料的营养特点
第三节 饲料加工调制方法
第四节 精粗饲料间组合效应及调控技术
第八章 营养需要与日粮配合
**节 营养需要
第二节 饲养标准
第三节 日粮配合
第四节 营养调控
第九章 生态养殖与羔羊培育
**节 生态养殖
第二节 种公羊的舍饲与管理
第三节 繁殖母羊的饲养管理
第四节 羔羊培育
第十章 优质无公害肉羊生产
**节 健康无公害养殖与调控
第二节 小尾寒羊羔羊育肥
第三节 杂交羔羊育肥
第四节 羔羊育肥技术规程与示范
第十一章 斗羊
**节 斗羊的历史习俗与传承
第二节 斗羊的选择与培育
第三节 竞赛
第十二章 屠宰与加工
**节 屠宰与贮藏
第二节 羊肉的营养价值与保健功能
第三节 羊皮
第十三章 小尾寒羊种质特性与利用情况调查
**节 小尾寒羊种质特性与生产性能调查
第二节 菏泽市小尾寒羊生产利用情况调查
附录1 小尾寒羊品种标准
附录2 小尾寒羊饲养标准
展开全部

节选

《小尾寒羊种质特性与利用》是一部珍贵的、很有参考价值的专著。我国知名养羊专家王金文研究员和他的科研团队,长期在山东省菏泽及其毗邻地区——小尾寒羊中心产区从事小尾寒羊的专门研究和开发利用工作,对小尾寒羊的生物学特性、种质特性、繁殖特性及多胎基因、生态特性、健康养殖和疫病防治、无公害优质羊肉生产,以及“斗羊”的选择培育和利用等了如指掌,同时积累了大量的饲养、繁育、疫病防治、开发利用小尾寒羊等资料、经验和教训,并将这些资料和经验整理成册,撰写出《小尾寒羊种质特性与利用》这部书;目的在于向人们全面、系统、深入介绍我国国宝级品种,同时也为人们正确认识小尾寒羊、科学合理利用和开发小尾寒羊提供不可多得的经验。

相关资料

插图:(二)分布小尾寒羊原产于鲁、豫、苏、皖四省交界的黄河冲积平原,中心产区为山东省菏泽市和济宁市西部,即黄河以南、京杭运河以西、黄河故道以北的三角地带。近年来,文献资料中常这样记载,小尾寒羊产区在山东省西南部、河南省东北部、河北南部以及江苏和安徽北部一带。中心产区在山东省西南部,主要分布在菏泽市的郓城县、鄄城县、巨野县,济宁市的梁山县、嘉祥县、汶上县,泰安市的东平县,聊城市的阳谷县、东阿县及毗邻县区。(四)育成经过与主要措施小尾寒羊的选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群选群育过程中,促使小尾寒羊育成的自然和社会生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1.环境变化 蒙古羊产地是在我国北方牧区内蒙古大草原,以放牧为主。迁徙到气候温暖、草料富足的农区,以农家小群饲养为主,在气候适宜、饲养管理较好的条件下,促使其生长发育速度加快,体型逐步增大,繁殖生产能力逐步得到提高。2.生活需求 吃羔羊肉是产区群众的**大需求。小尾寒羊产区群众对羊肉的需求量很大,尤其是当地的回族对羊肉需求量更大。社会对羊肉的需求,促使小尾寒羊向肉用型方向发展。据史料记载,小尾寒羊在中原发展和形成过程中,都是以生产羔羊肉为主,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小尾寒羊还是以吃羔羊肉为主要用途。羔羊不分公母,不足1岁就屠宰上市。除种用公羊外,基本当年都要出栏。穿皮袄是当地群众特别是中老年人的第二大需求,在小尾寒羊产区“二毛皮”、“大毛皮”、“大一生”、“小一生”的羊皮都是重要的制裘原料。产区群众在裘皮加工方面独具特色,生产的优质裘皮除供给当地富人穿着外,历史上还供应国内外裘皮市场。利用加工鞣制好的小尾寒羊裘皮制作的冬衣,当地称皮棉袄或皮大衣,是中老年人冬天御寒的*佳穿着,也曾是民间展示家庭生活水平的象征。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这两大需求,产区群众对寒羊朝着肉、裘方向进行了定向选择和培育。3.崇尚多羔 随着小尾寒羊选种选配工作的开展,群众对多羔母羊选择强度逐渐加大,使小尾寒羊繁殖能力得到了不断提高。蒙古羊在北方牧区年产一胎,每胎一羔,而小尾寒羊现阶段的繁殖能力是蒙古羊的3~4倍,这种优异特性是群众长期选育的结果。比如,产区养殖户的小尾寒羊产了4羔以上,周围乡亲们都羡慕不已;同时询问母羊是从哪里来,用谁家公羊配的种,这就自然而然奠定了农户分散养羊选种选配的基

作者简介

王金文,男,研究员,1956年12月生,山东省茌平县人。1979年毕业于山东农学院,长期从事动物营养与肉羊生产技术研究工作。曾任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畜牧兽医(饲料)研究所副所长。现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国家肉羊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中国畜牧业协会羊业分会专家组成员,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羊学分会常务理事:山东畜牧兽医学会畜牧工程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主持省以上科研开发项目多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4项。20世纪90年代以来,先后到美国、日本、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学习考察畜牧业科研、养羊生产和农业产业化。近年来,主持和参加了国家肉羊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和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重大项目。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50多篇,主编和参编科技著作6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