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友工中国抒情传统
读者评分
5分

高友工中国抒情传统

1星价 ¥12.7 (4.9折)
2星价¥12.7 定价¥26.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1条)
飞云在***(三星用户)

抒情诗永远的诗。

2023-09-18 15:35:44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048645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44
  • 出版时间:2009-12-01
  • 条形码:9787500486459 ; 978-7-5004-8645-9

本书特色

本书选取了此一学术群体的中坚人物——高友工作为研究的对象,希望以他为个案,探知西学方法作用于中国问题时所可能打开的局面,以及它的*终边界。因此对本书而言,对象的方法论意义大于其实际内容的意义,尽管为了凸显前者须首先集中注意于后者。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内**部系统研究美国华人学者高友工之美学思想的学术专著,主要描述了高友工的思想体系,论列了他对海外华人“中国抒情传统学派”的理论奠基之功,同时探讨了中国美学史写作的方法论问题。

目录

绪言 研究的对象、意义与方法
引论 抒情传统建构的缘起
理论编
**章 为“经验之知”辩护
**节 “经验之知”与“现实之知”的对立
第二节 “经验”的“想象活动”
第三节 理论阐释的人文主义理想
第二章 美感经验的定义与结构
**节 从“经验”的两套定义方案说起
第二节 美感经验的结构
第三节 由快感至境界:美感经验的实现种类
第三章 经验材料的意义与解释
**节 材料解释的四种方式
第二节 再论“再经验”
第三节 观念单位:直觉印象
第四节 结构原则:等值通性与延续关系
一、“等值通性”
二、“延续关系”与“传移关系”
三、“抒情”与“描述”的创造过程
第五节 外缘解释:目的与境界
历史编
第四章 抒情传统的各体美学史
**节 立史标准:三层次说与象征理论
第二节 先秦乐论:抒情传统的萌芽
第三节 汉魏六朝文论:抒情美典的成长
第四节 唐代诗法与书论:抒情美典的代表
一、文字作为象意媒介
二、律诗美典
三、草书美典
第五节 宋代画论:抒情传统的合流
一、“意境”与“气势”之辨
二、山水画论
三、水墨画论
四、文人画论
第五章 作为文化理想的律诗美学
**节 律诗的前史:五言古诗一山水诗一宫体诗
第二节 律体的规则:声律和辞律
第三节 律诗的个案:初唐四杰一王维一杜甫
第四节 律诗意境的流变:词与小说
一、由小令到长调
二、叙事传统中的抒情境界
结语“高友工旋风”所带来的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徐承,浙江长兴人,浙江大学文艺学博士、美学博士后,现任职于杭州师范大学弘一大师·丰子恺研究中心,主要从事中国美学与海外汉学研究,著有《弘一大师佛学思想述论》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