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畜产品消费转型与生产调控问题研究

畜产品消费转型与生产调控问题研究

1星价 ¥11.0 (5.5折)
2星价¥11.0 定价¥20.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1602138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198
  • 出版时间:2010-08-01
  • 条形码:9787511602138 ; 978-7-5116-0213-8

本书特色

《畜产品消费转型与生产调控问题研究》是由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

内容简介

本书首先分析了21世纪前后我国城乡居民畜产品消费特征及趋势。本书以饲料转化率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为背景,从宏观角度构建了饲料转化率影响因素系统,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调查法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各影响因素进行重要性排序。通过分析,我们发现畜禽系统本身的因素对饲料转化率影响*大,其次为饲料系统和管理系统。畜种结构、饲料营养配制、疫病防治3个因素对饲料转化率的影响*大,权重均超过10%,其次是饲料加工及贮藏、良种率、畜群结构、饲养环境4个指标的权重均超过5%,对饲料转化率也有较大的影响。

目录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2 我国畜产品消费结构特征及趋势
 2.1 家庭内畜产品消费
 2.2 在外饮食畜产品消费
 2.3 畜产品消费影响因素
 2.4 收入对畜产品消费的影响
3 畜牧业生产发展总体状况分析
 3.1 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关系探讨
 3.2 畜牧业发展阶段划分及特征分析
 3.3 畜牧业生产结构现状
展开全部

节选

《畜产品消费转型与生产调控问题研究》首先分析了21世纪前后我国城乡居民畜产品消费特征及趋势。从消费量上看,目前,猪肉在肉类中所占比重已逐年降低,牛羊肉以及家禽消费所占比重则呈上升趋势,但人均猪肉消费量高于牛羊肉以及禽肉,猪肉仍是我国特别是农村地区的主要肉类来源;禽蛋消费在我国已接近饱和,其消费量的增长主要靠人口的自然增长;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奶产品认识存在偏差及收入因素的制约,奶类消费量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近几年奶类消费增长迅速,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相关资料

插图:1.1.1.3户外消费以及加工食品需求显著增加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妇女参加工作,从事家务的机会成本越来越高。在外就餐、冷冻食品、加工成品、半成品受到了人们的普遍青睐。我国的食物消费方式正在由传统的家庭加工自给向购买半成品、成品甚至直接户外消费的方向转变。据统计,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在外餐饮支出达到878元,比1992年的70元增长了12倍,同时在外用餐支出占食物总支出的比重也由8%增长到20.6%。农村居民人均在外饮食支出2008年为209元,尽管与城镇居民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但与2002年的90元相比也有了显著增长,占食品支出的比重也由10.6%提高到13.6%。2008年,我国人均年餐饮消费支出超过11505己,人均年餐饮消费额每年以15%以上的速度增长,而广东、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的人均年餐饮消费额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5倍。1.1.2生产效率低下,畜牧业发展面临资源瓶颈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增长,在总量上实现了供求平衡,丰年有余。与此同时,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我国畜牧业总产值已从1978年的209.3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20 583.6亿元,年增长率达16%,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也由1978年的15%提高到2008年的35.5%。然而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畜牧业真正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是20世纪80年代,到目前为止仅有20余年的时间,在很多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着相当大的差距,这种差距尤其是表现在生产效率上。

作者简介

李瑾,女,1978年1月出生于湖北省襄樊市。2002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获硕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获农业经济管理博士学位。现在北京农林科学院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工作,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农业与农村信息化、农产品市场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以及部委委托课题20余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2篇,其中2篇被EI收录,参编著作4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