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行业有效监管与改革

包邮银行业有效监管与改革

¥32.0 (8.4折) ?
1星价 ¥32.0
2星价¥32.0 定价¥3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497047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91
  • 出版时间:2013-09-01
  • 条形码:9787504970473 ; 978-7-5049-7047-3

本书特色

张宏所著的《银行业有效监管与改革》着眼宏观,立足微观,搜集了国内外有关银行监管的*新研究成果,阐明了各类监管方式的理论依据,分析了现行中国银行业监管在监管模式、信息披露制度、监管法律体系、监管协调配合、处理问题机构及监管人才支持等方面存在的制度性缺陷。作者提出,要实现银行业有效监管,必须以改革的勇气,通过有效处理规制性与原则导向性、市场调节与政策约束、引进借鉴与嫁接吸收、成本收益与投入产出、金融供给与社会付出、解决当前问题与实现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真正做到银行监管理念、监管机制、监管约束、监管技术、监管准则、监管模式的科学有效,才能提高中国银行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

内容简介

    全球金融危机及欧债危机把银行监管的有效性问题推到了学界的前沿。全面、科学的指标体系,系统、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合理、实用的制度安排体系是实现银行业有效监管的关键所在。而如何顺势而为,以前瞻的理念、宽阔的视野、务实的态度和改革的精神做好我国银行业监管,提高其有效性,正是本书分析研究和探讨解决的重要内容。     本书既有理论上的梳理创新,又有实践上的实证分析。愿本书能给银行业从业人员和监管者学习工作带去启示,也能给高等院校金融专业师生学习研究带去参考。本书观点仅为作者本人研究之所得,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目录


**章 绪论
 1.1 本书研究的基本思路
 1.2 本书运用的分析方法
 1.3 本书的突出特点
 1.4 本书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银行有效监管理论基础
 2.1 金融监管的由来及演进
 2.2 金融监管理论概述
 2.3 银行监管理论概述
 2.4 银行有效监管理论概述
第三章 影响银行有效监管的主要因素分析
 3.1 银行有效监管成本分析
 3.2 银行有效监管收益分析
 3.3 银行监管效率问题
 3.4 内外因素分析
第四章 银行有效监管的指标体系框架设计
 4.1 存款人利益保护指标
 4.2 银行业稳定性指标
 4.3 银行业效率指标
 4.4 消费者利益保护指标
 4.5 发展性目标指标
 4.6 衡量银行有效监管的主要指标体系
第五章 中国银行业有效监管的判断
 5.1 存款人利益保护指标状况
 5.2 银行业稳定性指标状况
 5.3 银行业效率指标状况
 5.4 消费者利益保护指标状况
 5.5 发展性目标指标状况
 5.6 监管成本指标状况
第六章 银行有效监管的政策法规
 6.1 银行监管法律的历史变迁
 6.2 银行监管法律、组织、方法体系
 6.3 中国银行业监管政策法规的发展现状及挑战
 6.4 中国银行业监管政策法规建设的原则和目标
 6.5 构建中国银行业有效监管的政策法规体系
第七章 银行有效监管中外比较
 7.1 美国银行监管演化状况及发展趋势
 7.2 日本银行监管的演化状况与发展趋势
 7.3 韩国银行监管的演化状况与发展趋势
 7.4 美国、日本、韩国银行监管实践的规律性特征
第八章 次贷危机及欧债危机对中国有效银行监管启示
 8.1 美国次贷危机
 8.2 欧债危机
 8.3 次贷危机及欧债危机后的欧美金融监管调整
 8.4 次贷危机及欧债危机对中国有效银行监管的启示
第九章 银行资本监管分析
 9.1 国际银行资本监管的发展历程
 9.2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
 9.3 新资本协议的改革——《巴塞尔协议ⅲ》  
 ……
第十章 中国银行业有效监管制度评价及改革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张宏,男,1962年生,甘肃会宁人,经济学博士。先后在人民银行白银市分行、人民银行甘肃省分行、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兰州金融监管办事处、中国银监会甘肃监管局等单位工作,曾任甘肃银监局副局长,现任中国光大银行兰州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兰州商学院金融学院硕士生导师,甘肃省金融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领域为银行监管与发展。曾多次主持或参与银行监管与改革发展若干问题的研究,在《国际金融研究》、《改革》、《发展》、《经济评论》、《人民论坛》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二十余篇,参编著作多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