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一般预防理论研究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30712018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23
- 出版时间:2013-12-01
- 条形码:9787307120181 ; 978-7-307-12018-1
本书特色
本书是有陈金林编著的《积极一般预防理论研究》。《积极一般预防理论研究》的内容摘要如下: 20世纪后半叶,风险社会的特征开始全面显现,社会呈现出多元化和碎片化的特征,社会控制与整合面临着新的危机。为应对这种危机,国家学说开始新一轮的限权与放权的调和,由此催生了一种折中的国家理论,即要求在特定领域扩大权力的干预力度,在其他领域则主张继续限权,同时提倡以协商民主等形式促进权力运用与民众之间的沟通。社会学理论也作出了自己的回应,开始寻求人文主义与实证主义之间的融合,并形成了卢曼的系统论、符号互动理论等重要的社会学成果。与此相适应,刑法理论领域也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一种更具宏观和包容视野的研究思路呼声渐高。在这种社会现实和宏观理论背景之下,刑罚理论告别了积极的特殊预防理论,开始在消极一般预防理论和报应理论之间的中间地带寻找新的突破口。这就是积极一般预防理论胎动时期的大背景。(**章**节)不过,在此之前的一百多年中,曾出现过不少与今天的积极一般预防理论类似的理论碎片。“二战”过后,传统的威慑一般预防理论衍生出了积极的一面,并形成了融消极因素与积极因素于一体的一般预防理论;同时,刑法的道德伦理意义继续得到强化。20世纪70年代末,经过长期孕育的积极一般预防理论终于诞生,并迅速在德国取得了统治性的地位。(**章第二节) 积极一般预防理论的实质内容是通过刑罚获得、维持与强化民众对规范的信赖,在一个犯罪普遍存在的社会里,它主张通过刑罚的适用安抚被犯罪侵扰的社会心理。(第二章**节)积极一般预防理论积极地运用刑罚,适用刑罚时将民众价值置于至高无上的位置,体现出了“积极”的特征;它以宏观的视角观察犯罪的意义,在宏观层面观察刑罚的效果,是一种“一般”层面的理论;它的宗旨在于维护社会重要规范的效力,以此预防犯罪并实现社会控制。(第二章第二节)它是一种刑罚理论,但它坚持以法益保护原则为导向,它以实质的公正观念为基础,在民众价值的基础上追求经验效果。它是一种综合性的理论,将经验与规范层面的内容融为一体,同时它是一种开放的观念,为其他经验与理论成果的介入提供了空间。(第二章第三、第四节) 积极一般预防理论具有规范性的一面,但它也暗含经验性的内在追求,由此构成了积极一般预防理论的“双层结构 ”,“民众” 作为黏合剂调和了经验与规范的成分,扮演着双层结构之间的 “夹心”。积极一般预防理论经验的一面具有宏观性、长期性和整体性的特征,因此积极一般预防理论很难通过自然科学实验的方式加以证明,但历史事实和人类社会生活本身已经印证了积极一般预防的经验有效性。积极一般预防理论不会直接与责任原则相冲突.相反,它逐渐与责任原则走向了融合。积极一般预防理论并不以侵犯人类尊严为前提,与它相伴随的侵犯人类尊严的危险可以通过对它的正确理解和妥当的外部限制进行控制。(第三章) 积极一般预防理论以民众对规范的信赖作为理论的核心,因而它在整体上主张刑罚的适用必须回应民众的价值。影响积极一般预防必要性程度的因素包括法益的侵害程度及其整体维护状况、规范违反的频率、犯罪行为的实施与追诉难度。积极一般预防的效果受惩罚的概率、刑罚的质与量、民众对刑罚的感知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与民众对刑罚的感知特点相适应,惩罚概率对积极一般预防影响强度*高;刑罚的质与量对积极一般预防效果的影响具有阶段性和跳跃性的特征。(第四章) 积极一般预防理论可以也应当贯彻在法律实践之中,它能影响罪与非罪的立法或司法判断、刑罚的质与量的法定或裁量,也能在刑罚执行阶段起作用。罪与非罪的立法选择、法定刑的设置是积极一般预防理论起统治作用的领域。通过刑事政策或公共政策的形式,它也能作用于司法领域与刑罚执行领域;但为了防止侵犯个人尊严,它不直接对个案起作用,指导个案裁判的应当是合比例原则。根据它的作用形式与法律实践的特征,可以构造 “立法—— 政策——判例制度”这种宏观、巾观与微观三层而的模式,以确定积极一般预防理论的地位和作用形式。在刑罚执行领域,它也能提供宏观或中观的指导;根据积极一般预防的原理,当前刑罚执行的民众感知度亟待提升。(第五章)
内容简介
本书讨论作为*新的刑罚正当化理论——积极一般预防理论。详细论述了其诞生背景、基本主张、消极的一般预防与积极的一般预防的区分、从“消极”到“积极”的转变、积极一般预防理论是经验性的还是规范性的、其作用的证实性、作用机理以及这种“舶来”的理论在中国的运用与贯彻。作为我国大陆地区首部专门研究积极一般预防理论的专著,本书以对德国相关理论的充分理解为基础,以我国的制度建构与司法实践为归依,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系统性地回答。
目录
**章 积极一般预防理论的历史发展
**节 积极一般预防理论产生的背景
一、社会现实背景
二、宏观理论背景
三、微观理论背景
第二节 积极一般预防理论的演进
一、作为萌芽形态的思想碎片
二、积极一般预防理论的提出
三、积极一般预防理论的发展现状
第二章 积极一般预防理论的概念
**节 积极一般预防理论的界定
一、实质内容
二、名称的选择
三、积极一般预防理论的定义
第二节 积极一般预防理论的特征
一、一种“积极”的理论
二、一种“一般”层面的理论
三、一种面向“规范”的理论
四、一种“预防”理论
第三节 积极一般预防与相关范畴的关系
一、积极一般预防与刑法的目的
二、积极的一般预防与刑罚的本质与功能
三、积极一般预防理论与公正观念
第四节 积极一般预防与其他刑罚正当化根据
一、积极一般预防与报应
二、积极一般预防与特殊预防
三、积极一般预防理论与综合理论
第三章 积极一般预防理论的经验证实与规范评价
**节 积极一般预防理论的属性
一、经验层面的积极一般预防理论
二、规范层面的积极一般预防理论
三、规范主义与经验主义的双层结构
第二节 积极一般预防理论的经验证实
一、传统的经验证实模式
二、心理学与经济分析模式
三、规范分析模式
四、分析与小结
第三节 积极一般预防理论的规范评价
一、积极一般预防理论与责任原则
二、积极一般预防理论与人的尊严
第四章 积极一般预防效果的实现
**节 积极一般预防理论的作用机理
一、民众作为判断的基点
二、规范对民众的作用方式
三、民众对规范维护的期待
第二节 积极一般预防的必要性程度
一、法益侵害程度及其整体维护状况
二、规范的违反频率
三、犯罪行为的实施和追诉难度
第三节 影响积极一般预防效果的因素
一、惩罚的概率
二、刑罚的种类与幅度
三、民众对刑罚的感知度
四、小结
第五章 积极一般预防理论的运用
**节 积极一般预防和罪与非罪的选择
一、概述
二、立法层面的判断
三、司法层面的判断
第二节 积极一般预防和刑罚质与量的确定
一、立法阶段的体现
二、司法阶段的体现
三、具体的作用形式
第三节 积极一般预防与刑罚执行
一、积极一般预防在行刑阶段的地位
二、行刑阶段实现积极一般预防需考虑的因素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陈金林,男,201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法学院刑法学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为武汉大学法学院讲师,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博士后研究人员。论文获得中国刑法学研究会首届“全国刑法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一等奖。主要研究领域与研究兴趣为刑罚哲学、责任理论以及刑事政策学。 博士学位论文指导老师:马克昌、陈家林。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64开特种纸 红皮烫金版
¥9.2¥18.0 -
国富论:“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的传世名作
¥13.7¥38.0 -
法治在中国-制度.话语与实践-(修订版)
¥24.0¥32.0 -
法律的悖论(签章版)
¥30.4¥49.8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12.0¥28.0 -
圆圈正义
¥25.3¥46.0 -
民法典
¥20.2¥42.0 -
中国法律对东亚诸国之影响
¥21.6¥28.8 -
中国古代司法的精神
¥27.0¥36.0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20.3¥39.8 -
简约法律的力量
¥25.5¥34.0 -
刑法学讲义
¥20.4¥68.0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1¥6.0 -
文字之讼-语言与民事案件
¥21.8¥29.0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12.1¥22.0 -
清朝监察立法之都及其历史镜鉴研究
¥16.6¥46.0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7¥4.0 -
宪法学
¥27.0¥36.0 -
20世纪日本法学
¥12.9¥30.0 -
少吃点生活的亏 人人听得懂用得上的维权课
¥23.8¥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