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3040970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36
- 出版时间:2014-06-01
- 条形码:9787030409706 ; 978-7-03-040970-6
本书特色
基于我国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水文过程各分量,定量评价典型森林植被对降水输入过程的影响及调控机制和流域生态用水量。从坡面和流域两个尺度,解析森林植被对水资源形成过程的影响机制,定量评价森林植被对流域径流各组分的影响,揭示森林植被对水资源影响的区域特征和变化规律,提出区域森林植被与水资源协调管理的技术方案与对策。
内容简介
《中国典型区域森林生态水文过程与机制》是作者在国家林业局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项目研究成果基础上整理而成。主要对我国森林植被对降水输入过程的调控机制、典型森林植被耗水规律进行了研究,并研究了森林植被对水资源形成过程的影响,森林植被的水资源影响评价和区域特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区域森林植被与水资源协调管理的技术方案与对策。
目录
丛书序前言引言第1章 研究区概况与分区 1.1 研究区概况 1.1.1 研究区域范围 1.1.2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 1.1.3 研究区社会经济概况 1.2 研究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1.2.1 东北地区 1.2.2 华北土石山区 1.2.3 西北黄土区 1.2.4 西北土石山区 1.2.5 西北高寒区 1.2.6 西南长江三峡库区 1.2.7 长江三角洲地区 1.2.8 华东山地丘陵地区 1.2.9 中南地区 1.2.10 华南地区 1.3 研究区域分区 1.3.1 东北地区 1.3.2 华北土石山区 1.3.3 西北黄土区 1.3.4 西北土石山区 1.3.5 西北高寒区 1.3.6西南长江三峡库区 1.3.7 长江三角洲地区 1.3.8 华东山地丘陵地区 1.3.9 中南地区 1.3.10 华南地区 1.4 试验区基本情况 1.4.1 东北地区 1.4.2 华北土石山区 1.4.3 西北黄土区 1.4.4 西北土石山区 1.4.5 西北高寒区 1.4.6 西南长江三峡库区 1.4.7 华东长江三角洲地区 1.4.8 华东山地丘陵地区 1.4.9 中南地区 1.4.10 华南地区 1.5 研究技术路线与方法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第2章 森林生态系统结构特征 2.1 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与特征 2.1.1 东北地区 2.1.2 华北土石山区 2.1.3 西北黄土区 2.1.4 西北土石山区 2.1.5 西北高寒区 2.1.6 西南长江三峡库区 2.1.7 长江三角洲地区 2.1.8 华东山地丘陵地区 2.1.9 中南地区 2.1.10 华南地区 2.2 典型地区冠层结构特征 2.2.1 东北地区 2.2.2 华北土石山区 2.2.3 西北黄土区 2.2.4 西北土石山区 2.2.5 西北高寒区 2.2.6 西南长江三峡库区 2.2.7 长江三角洲地区 2.2.8 华东山地丘陵地区 2.2.9 中南地区 2.3 典型地区地被物层结构特征 2.3.1 东北地区 2.3.2 华北土石山区 2.3.3 西北黄土区 2.3.4 西北土石山区 2.3.5 西北高寒区 2.3.6 西南长江三峡库区 2.3.7 长江三角洲地区 2.3.8 华东山地丘陵地区 2.3.9 中南地区 2.3.10 华南地区 2.4 典型地区根系层结构特征 2.4.1 华北土石山区 2.4.2 西北黄土区 2.4.3 西北高寒区 2.4.4 西南长江三峡库区 2.4.5 长江三角洲地区 2.4.6 中南地区 2.5 典型地区生态系统结构特征分析 2.5.1 华北土石山区 2.5.2 西北黄土区 2.5.3 西北土石山区 2.5.4 西南长江三峡库区第3章 森林生态系统对降水输入过程的调控机制 3.1 林冠层水分传输 3.1.1 林冠截留特征 3.1.2 穿透雨特征 3.1.3 树干茎流特征 3.1.4 降水再分配特征 3.2 地被物层水分传输 3.2.1 枯落物蓄积量 3.2.2 枯落物层持水过程 3.2.3 枯落物持水能力 3.2.4 枯落物滞缓径流能力 3.3 林冠层与枯落物层水文功能影响因素分析 3.3.1 林冠层水文功能影响因素分析 3.3.2 枯落物层水文功能影响因素分析 3.4 林冠结构与林冠层水文功能的耦合分析 3.4.1 非空间结构因素 3.4.2 空间结构因素 3.4.3 林冠层结构与水文功能的多因素耦合分析 3.5 地被物层结构与地被物层水文功能的耦合分析 3.5.1 *大拦蓄量 3.5.2 有效拦蓄量 3.6 森林植被对降水输入过程的调控特征 3.6.1 林冠截留特征 3.6.2 森林植被结构对降水输入过程的影响第4章 森林生态系统蒸发散与耗水规律 4.1 土壤蒸发过程特征 4.1.1 土壤蒸发过程 4.1.2 不同林分土壤蒸发特征 4.1.3 土壤蒸发日变化 4.1.4 不同季节土壤蒸发特征 4.2 植被蒸腾过程特征 4.2.1 乔木蒸腾日变化特征 4.2.2 植被蒸腾生长季月变化特征 4.2.3 林分蒸腾特征 4.3 蒸散发特征 4.3.1 林木蒸散动态分析 4.3.2 蒸散耗水分配 4.3.3 不同林分类型蒸散发季节特征 4.4 蒸散发影响因素分析 4.4.1 影响因素 4.4.2 环境因子分析 4.4.3 不同季节影响因素分析 4.4.4 特殊天气对林木液流速率的影响 4.5 生态系统结构与土壤蒸发的耦合分析 4.6 生态系统结构与林木蒸腾的耦合分析 4.6.1 林分叶面积指数对林木蒸腾的影响 4.6.2 郁闭度与蒸散发的关系 4.6.3 生物量与蒸散发的关系 4.6.4 不同林分结构因子与林木蒸腾的综合分析 4.7 生态系统结构与林分蒸散发的耦合分析 4.8 小流域生态系统蒸散发特征 4.8.1 小流域林地蒸散发量的季相变化 4.8.2 小流域森林生态系统耗水量估算 4.9 森林生态系统耗水规律 4.9.1 不同研究区森林生态系统耗水规律 4.9.2 森林植被对生态系统耗水规律的影响机制第5章 森林植被对水资源形成过程的影响 5.1 森林植被对坡面水资源形成过程的影响 5.1.1 坡地径流及其组分特征 5.1.2 坡面产流分析 5.1.3 暴雨径流特征 5.1.4 坡地径流及其组分形成过程 5.1.5 坡地径流及其组分影响因素分析 5.1.6 坡地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坡地径流及其组分的耦合关系 5.2 森林植被对小流域水资源形成过程的影响 5.2.1 小流域径流及其组分特征 5.2.2 小流域径流及其组分影响因素分析 5.2.3 小流域森林生态系统特征与径流及其组分的耦合关系 5.3 森林植被对水资源形成过程的影响 5.3.1 森林植被对坡面水资源形成过程的影响 5.3.2 森林植被对小流域水资源形成过程的影响第6章 森林植被的水资源影响评价和区域特征分析 6.1 大流域/区域森林植被对径流的影响 6.1.1 大流域/区域径流特征 6.1.2 大流域径流影响因素分析 6.1.3 典型流域森林植被对径流变化的影响 6.2 大流域/区域森林植被对水资源影响特征第7章 区域森林植被对水资源影响的机制 7.1 森林植被对降水输入过程的影响机制 7.2 森林植被对生态系统耗水规律的影响机制 7.3 森林植被对水资源形成过程的影响机制 7.3.1 森林植被对坡面水资源形成过程的影响 7.3.2 森林植被对小流域水资源形成过程的影响 7.4 森林植被对区域水资源变化的影响第8章 森林植被与水资源协调管理技术方案与对策 8.1 森林植被对水资源影响的区域特征 8.1.1 中国林水关系特征 8.1.2 地区发展对林业的多功能要求 8.2 森林植被与水资源协调管理技术方案 8.2.1 森林覆盖率 8.2.2 植被建设技术模式 8.2.3 造林技术 8.3 森林植被与水资源协调管理对策 8.3.1 森林植被与水资源协调管理的基本原则 8.3.2 典型森林的经营管理模式与*优结构设计 8.3.3 典型地区森林植被与水资源协调管理对策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余新晓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院长,教育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林业局水土保持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
本类五星书
本类畅销
-
花史左编
¥20.4¥68.0 -
花卉-一部图文史
¥79.8¥145.0 -
图说生姜高效栽培
¥17.9¥29.8 -
瓜类蔬菜制种技术
¥2.2¥7.5 -
冬瓜保护地栽培
¥2.2¥6.0 -
芙蓉鸟的饲养与繁殖
¥1.2¥4.0 -
作物种质资源学
¥396.0¥528.0 -
耕织图前世今生(上下)
¥66.6¥98.0 -
土壤改良与耕地质量提升技术
¥16.9¥26.8 -
云南小粒种咖啡栽培技术
¥7.4¥9.8 -
果树修剪知识与技术
¥21.5¥29.8 -
中国当代文学会议研究
¥96.8¥129.0 -
四千年农夫 中国、朝鲜和日本的永续农业
¥51.0¥68.0 -
中药饲料添加剂
¥111.8¥149.0 -
常见中药材生产管理技术
¥61.9¥86.0 -
新编肉牛饲料配方600例(第2版)
¥22.0¥40.0 -
牛津通识读本----农业
¥21.5¥39.0 -
(精)中华古树名木(全2册)
¥270.0¥628.0 -
黄瓜、南瓜、苦瓜栽培关键问题解析
¥28.7¥39.8 -
奶牛布鲁氏菌病和结核病防治技术
¥49.0¥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