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底层群体的生存状态与救助机制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1615175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12
- 出版时间:2014-12-01
- 条形码:9787516151754 ; 978-7-5161-5175-4
本书特色
课题组在对苏州、南通、淮安、南京四市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基础上,细致描述了当前城市底层群体(经济底层、越轨底层)的生存状态、心理基本特征,深入分析了其生存困境的成因。发现了底层群体的生存规律:其个体人力资本越弱,个体的经济地位就越低;其社会关系越弱,越陷入一个相对封闭的人际关系中;其拥有的社会资源越少,对子女社会流动的支持越小;其越感到自己无助,就越依赖外部支持。总体上,底层群体的生存离不开政府的救助,在价值上、目标上、组织上、空间条件上,不是一个反抗群体。本课题对以往忽视的越轨底层群体的生存状况与心理状况进行了研究。发现了底层群体对待矛盾困难的主要心理反应与处理方式。创造了越轨底层、社会戒备等新概念,提出了底层社会群体的生产与传递机制、关于底层群体的理论命题等新理论,对救助政策进行微调的新建议。
内容简介
课题组在对苏州、南通、淮安、南京四市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基础上,细致描述了当前城市底层群体(经济底层、越轨底层)的生存状态、心理基本特征,深入分析了其生存困境的成因。发现了底层群体的生存规律:其个体人力资本越弱,个体的经济地位就越低;其社会关系越弱,越陷入一个相对封闭的人际关系中;其拥有的社会资源越少,对子女社会流动的支持越小;其越感到自己无助,就越依赖外部支持。总体上,底层群体的生存离不开政府的救助,在价值上、目标上、组织上、空间条件上,不是一个反抗群体。本课题对以往忽视的越轨底层群体的生存状况与心理状况进行了研究。发现了底层群体对待矛盾困难的主要心理反应与处理方式。创造了越轨底层、社会戒备等新概念,提出了底层社会群体的生产与传递机制、关于底层群体的理论命题等新理论,对救助政策进行微调的新建议。
目录
**章 绪论
**节 研究底层社会群体的意义
一 我国城市底层社会群体的产生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 国外关于底层的研究
二 国内关于底层的研究
三 文献简评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 核心概念界定
二 研究思路
三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城市底层群体生存状态
**节 基本情况
一 样本概况
二 经济生活形态
三 家庭形态
四 政治参与形态
第二节 城市底层群体的生存特征
一 素质特征
二 自然生理特征
三 职业特征
四 经济特征
五 社会生存特征
六 心理特征
第三节 城市底层群体的社会特征
一 社交特征:生活圈子较封闭,社会交往资源贫乏,外部支持性资源少
二 交往条件:无法站在对等地位交流
三 社交心态:对向上型人际交往的抗拒
四 社会地位:群体的边缘化
五 群体意识:“我群”的显现
第三章 城市底层群体的心态分析
**节 相关文献回顾
一 社会心态的概念
二 社会心态的表现
三 社会承受力
第二节 城市底层群体的承受力
一 经济承受力
二 政治承受力
三 心理健康
四 城市底层群体的不同社会心态
第三节 越轨底层群体的社会心态
一 对越轨的归因与认知
二 社会交往心态
三 对政府的社会心态
四 对前途的心态
五 对越轨底层群体的理论探讨
第四章 城市底层的阶层认同与社会流动
**节 阶层认同的文献回顾
一 阶层认同的研究现状
二 社会流动研究回顾
第二节 城市底层群体的阶层认同
一 底层群体的阶层认知
二 底层群体的阶层定位
三 阶层认同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三节 城市底层群体的社会流动
一 变量说明
二 城市底层群体的代际流动
三 城市底层群体的代内流动
四 向上流动的希望与可能
第五章 底层群体面临的生存矛盾与困境
**节 生存矛盾的表现
一 家庭内部层面的矛盾
二 家庭外部层面的矛盾
三 底层群体*突出的矛盾问题
第二节 对生存矛盾的应对方式
一 大多数人对矛盾的忍耐
二 大部分底层群体的理性维权
三 大多数人获得过政府帮助
四 极少数人有条件的抗争
五 改变现状的期望
第三节 城市底层群体的日常适应形式
一 制度带来的代价
二 城市底层群体的适应认知
三 城市底层群体的日常适应形式
第六章 城市底层群体生存矛盾影响因素分析
**节 研究变量说明
一 自变量
二 因变量
第二节 生存矛盾影响因素分析
一 回归分析的估计结果及解释
二 主要结论
第三节 影响生存矛盾的社会结构因素
一 经济体制变革
二 社会政策变化
三 越轨群体的安置政策
四 城市底层群体认识偏差
第七章 城市底层群体生存矛盾的化解
**节 当前国内外化解底层群体矛盾的措施
一 国外化解底层群体矛盾的措施
二 国内化解底层群体矛盾的措施
三 特殊人群的社会帮教措施
四 对底层群体救助措施的反思
五 扶助底层群体的基本思路
第二节 化解底层群体矛盾的社会救助制度改革
一 城市低保制度的改进
二 其他救助制度的改进
第三节 化解底层群体生存矛盾的措施
一 改进就业措施
二 通过社区化解底层群体的生存矛盾
三 通过社会组织与社工化解底层群体的生存矛盾
第四节 越轨底层群体的矛盾化解
一 重点解决特殊人群的困难
二 政策支持
第八章 对城市底层群体的理论探讨
**节 本书的主要结论
一 城市底层群体的基本特征
二 城市底层群体的社会心态
三 城市底层群体产生、传递机制
第二节 对城市底层群体的理论概括
一 对城市底层群体的基本判断
二 对社会底层群体的再认识
三 城市底层群体生存的理论命题
第三节 对城市底层群体的继续讨论
一 城市底层群体中是否存在贫困亚文化
二 底层群体中是否存在代际传递的机制
三 底层群体是否放弃主流文化
四 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调查问卷
附录二 访谈提纲
附录三 访谈对象一览表
作者简介
朱力,法学博士,现为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中国社会学会理事、江苏省社会学学会副会长、南京市社会学学会会长。先后出版《走出社会矛盾冲突的漩涡》(2012),《转型期中国社会问题与化解》(2012),《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等著作、教材15部。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等课题30余项。发表论文与理论文章200余篇。是社会学学科高被引前20名学者和有学科显示度学者。现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社会矛盾的趋势分析与化解对策研究”的首席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当代中国社会问题。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18.6¥38.0 -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15.8¥45.0 -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
¥5.3¥15.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3.7¥32.0 -
与内心的恐惧对话:摆脱来自亲人的负能量
¥34.1¥48.0 -
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
¥25.0¥52.0 -
乡土中国
¥12.2¥26.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7.2¥39.8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9.0¥36.0 -
你能写出好故事-写作的诀窍.大脑的奥秘.认知的陷阱
¥13.5¥32.8 -
始于极限:女性主义往复书简(八品)
¥33.6¥59.0 -
那一定是心理问题:科学识别身体和心理发出的求救信号
¥19.2¥52.0 -
理解生命
¥10.5¥32.8 -
焦虑心理学:不畏惧、不逃避,和压力做朋友
¥16.3¥38.0 -
中国人的精神
¥14.8¥29.0 -
记忆错觉-记忆如何影响了我们的感知.思维与心理
¥23.9¥39.8 -
字海探源
¥23.4¥78.0 -
上大演讲录(1922-1927卷)(九品)
¥14.0¥52.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1.0¥36.8 -
非暴力沟通心理学 : 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
¥15.5¥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