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基础教育研究传统

新基础教育研究传统

1星价 ¥19.8 (6.2折)
2星价¥19.8 定价¥32.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346695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31
  • 出版时间:2015-01-01
  • 条形码:9787533466954 ; 978-7-5334-6695-4

本书特色

本书基于“新基础教育”近20年的研究历程及其成果,对其研究传统的性质、言说方式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与分析,并聚焦“新基础教育”的价值观传统、思维方式传统和研究方式传统三大传统,从内外两个层次回答三个问题:一是“新基础教育”形成了哪些研究传统,二是这些研究传统为当代基础教育改革、为教育学重建、为人的成长和发展带来了什么样的独特贡献,三是这些传统对中国特色和中国经验的贡献是什么。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新基础教育”研究传统的性质、言说方式、三大传统及其贡献,为教育理论工作者及基层教育实践者全面了解“新基础教育”的研究历程及其内在逻辑打开了一扇窗。

目录

引言:为什么言说“研究传统”\

一、“新基础教育”研究传统的性质\

(一)何谓“研究传统”?\

(二)“研究传统”的存在领域\

(三)“新基础教育”研究的性质\

(四)“新基础教育”研究传统的特殊性质\

二、“新基础教育”研究传统的言说方式\

(一)方法论视野下的“研究传统”\

(二)从“村庄”到“学校”\

(三)“新基础教育”:“在中国”与“在世界”\

(四)转向复调式写作\

三、“新基础教育”价值观传统\

(一)价值观:为什么和是什么\

(二)“生命”:“新基础教育”价值观传统的关键词\

(三)“新基础教育”的核心价值观\

四、“新基础教育”思维方式传统\

(一)关系式思维传统\

(二)整体综合式思维传统\

(三)动态生成式思维传统\

(四)复杂式思维传统\

五、“新基础教育”研究方式传统\

(一)研究的路径与载体传统\

(二)研究过程的传统\

(三)研究机制传统\

(四)评价机制传统\

六、“新基础教育”研究传统的贡献\

(一)在教育学之外\

(二)在教育学之内\

(三)“新基础教育”创造的“新传统”\

参考文献\

后记: 远未完成的学术构想\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李政涛(1969.5-)男,江西大余人,出生于陕西西安临潼。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德国柏林洪堡大学访问学者。浙江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主要从事教育学原理、教育人类学、“生命·实践”教育学的教学和研究。现任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副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新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