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773344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21
  • 出版时间:2015-05-01
  • 条形码:9787567733442 ; 978-7-5677-3344-2

内容简介

《国学课堂 荀子》,《荀子》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荀子的思想,为荀子及其弟子所著,共32篇,内容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荀子亲手所著的22篇;一类是荀子弟子所记录的荀子言行,共5篇;一类是荀子及弟子所引用的材料,共5篇。前两类是《荀子》一书的主体。《荀子》在哲学、伦理、政治、经济、军事、教育,乃至语言学、文学等方面皆有涉猎,并且很多是精妙的见解。荀子的思想偏向经验以及人事方面,他从社会发展变化的规律出发,重视社会秩序,反对神秘主义的思想,重视人为的努力。荀子继孔孟的“仁”、“义”思想提出了“礼”的思想,特别重视社会上人们行为的规范;荀子和孟子的“性善”说相反,提出“性恶”说,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想满足欲望,若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会发生争执,一个人必须学习“师化之法,义之道”才可以为善,所以强调后天的学习;在天人关系上,荀子反对天命、鬼神迷信之说,提出“制天命而用之””应时而使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在遵守社会秩序上,荀子强调尊重尊卑等级名分的必要性,主张”法后王”,即效法文、武、周公之道;在经济上,荀子主张节约社会开支,藏富于民,提出强本节用、开源节流等主张;在军事上,其核心思想是“仁义”,主张以德兼人,反对争夺。

目录

劝学**修身第二不苟第三荣辱第四非相第五非十二子第六仲尼第七儒效第八王制第九富国第十王霸第十一君道第十二臣道第十三致士第十四议兵第十五强国第十六天论第十七正论第十八礼论第十九乐论第二十解蔽第二十一正名第二十二性恶第二十三君子第二十四成相第二十五赋第二十六大略第二十七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荀子 (约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时赵国人。他是战国末期儒家学派中的大师,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教育家。荀子认为人生来就有欲望,若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会发生争执,因此提倡性恶论。性恶论常被拿来与孟子的性善论作比较。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