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文言对读-语文太重要
读者评分
4分

高中文言对读-语文太重要

1星价 ¥14.4 (3.8折)
2星价¥14.1 定价¥3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1条)
lif***(一星用户)

对发货问题不是特别满意

对发货问题不是特别满意,9月30号的订单没有及时发出,遇到10月1日至5日不发货,然后不知怎么的5号过后依然过了3,4天依然没有发货,购买商品的期待就这么耗尽了。。。希望卖家提高效率。。。

2016-10-16 15:39:36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3967908
  • 装帧:78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92
  • 出版时间:2015-08-01
  • 条形码:9787543967908 ; 978-7-5439-6790-8

本书特色

本书内容包括三部分,即:记叙性散文、说理性散文和实用性散文,将古代相同文章收录在一起,采取两两对读的形式,有司马迁 、范晔 、欧阳修 、陶渊明 、苏辙 、周 容、陆陇其 、归有光 、张惠言 、王若虚 、刘基、袁宏道 、袁枚、张岱、颜之推 、顾炎武 、王世贞 、王安石 等人的经典名篇。正文后有注释、知识、导读、借鉴的功能知识窗,有利于学生对古文的阅读理解,提升古文素养。

内容简介

我国古代的散文源远流长,有不少传诵的名篇,编织着中国历史精彩纷呈的大千世界,反映出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刻画出绚丽多姿的自然风貌、妍媸俱呈的人生百态,以及深刻微妙的精神境界,许多经典作品,成为伟大的中华文明的载 体。 在传播与普及古代散文的工作上,历代的有识之士发挥自己的智慧创造性地做了许多努力:通过选本,撮其精要,然后逐步深入,扩而大之。时间推移到二十一世纪,古代散文的传播与普及,*富有挑战性的工作,莫过于将古典文本引入现代语境,让古代散文在现代语境重放光彩。语文教材在这一方面承担着重要的任务,但除语文教材以“树木花卉”、“亭台楼阁”、“山水情思”、“传统美德”、“家园亲情”、“浩然正气”、“人生与艺术境界”(注:此七大主题为上海现行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单元的主题,另还有以体裁分类的五大主题)等主题组织选文与实施教学之外,有没有更好地拓宽我们高中学生学习古代散文的途径及进入古代散文的路径,这是摆在我们语文教学工作者面前艰巨的任 务。 作者在多年的古典诗文阅读教学中实践与探究,发现“比较阅读”是为古典诗文特别是古代散文学习的有效抓手。通过从课内文章到课外文章的比较,加深对课文文本的研究与学习,通过同一主题下不同文章的比较分析,形成不同专题的阅读与学习,而在研究与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探究能力提升了,探究意识也增强了,古文阅读与欣赏的能力自然水涨船高。在此基础上,编写这本“佳偶”式的古代散文读本。“古代散文”者,乃除广义诗歌、小说、戏剧外之古代文学作品也;“佳偶”者,富有比较价值之两篇文本也,置于一处如**配偶也。 从浩如烟海的古代散文佳作中精选了66篇构成了33组。至于体裁的分类,根据“以内容为主、以形式为辅”的原则,将古代散文分为三大类和14小 类: **类:记叙性散文,包括传记、行状、纪事、碑志、记游、状物、杂记(共选18组); 第二类:说理性散文,包括立论(政论、史论、文论、杂说)、驳诘(共选8组); 第三类:实用性散文:包括书牍、序跋、奏议、赠序、哀祭(共选7组) 每一小类中包含文章若干篇,每两篇构成一组(对)。同组文章要有某种内在的关联性,具有“对话”价值——或者体裁相同而内容不同甚至观点相反,或者体裁相同而写法各异,或者内容相同但观点迥异写法不一。学生通过阅读、鉴赏、探究、辨析这一组组有内在联系富有较强对话价值的文章,去感受不同形式(语言的、文体的)带给他们的语言或思维上的冲击,进而提升他们的阅读鉴赏力和思辨 力。 在编写体例上,我们将两篇能构成**“对话”关系的文章编成一组,每组由以下七个部分构 成: 1. 原文:选文一般采用通行版本,个别也参照其他版本;对某些文字有歧义者,择善而从;有的文章考虑到篇幅较长,一般作节选,并在注解a中说 明; 2. 注释:注释也采用通行版本;对于通假字和异体字,由于较为复杂,统一以“‘×’同‘×’”的格式加 注; 3. 知识:列出两篇文章所涉及到的重要的文学、文化常 识; 4. 导读:两篇文章的比较阅读与鉴赏,或比较主题,或比较写法,或比较结构,或比较语言,有时兼顾全面,有时侧重一方,篇幅短小而 精悍,重在指导和引 路; 5. 借鉴:列出两篇文章中重要观点、思想,重要的写作素材、写法、结构特点,以简洁而明显的语言告诉学生这些观点、思想、写法、素材可以用于作何样的文章,如何运用,以体现读写结 合; 6. 思考:列出3—4道思考题,前两道为文意的分析与理解,后1—2道为鉴赏与评价的探究 题; 7. 译文:结合通行译文由编写者重新翻译,找不到通行译文的则由编写者依据“信、达、雅”的原则逐句认真翻 译。 我们认为,这33组66篇选文能帮助学生构建古代散文的基本图谱,能形成由课内文章到课外文章的拓展关系,扩大高中生的阅读视野,培养鉴赏能力和发展智力。同时,通过一组相关作品的比较,对厘清阅读过程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学会对具体作品进行抽象归纳以至重新条理 化。 席勒曾言:“永远束缚在整体中一个孤零零的断片上,人也就把自己变成一个断片了。”人对自身的认知如此,人对文学作品的学习与阅读亦是如此。只有通过对有着某种联系的,不同作家、不同作品的比较,才能更为准确地掌握这个作家突出的精神风貌,这篇作品独异的艺术特色,从而探求出我们人类独有的精神产品——文学创作和鉴赏的规律 来。

目录


前言
一 记叙性散文
一 传记 / 000
□项羽本纪?垓下之围 司马迁
□高祖本纪?高祖论杰 司马迁
○冯谖客孟尝君 《战国策》
○信陵君窃符救赵 司马迁
□屈原列传 司马迁
□张衡传 范 晔
○伶官传 欧阳修
○宦者传 欧阳修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六一居士传 欧阳修
○方山子传 苏 轼
○巢谷传 苏 辙
□芋老人传 周 容
□崇明老人记 陆陇其
二 纪事
□巨鹿之战 司马迁
□赤壁之战 司马光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 000
○触龙说赵太后 《战国策》 / 000
□先妣事略 归有光
□先妣事略 张惠言
○焚驴志 王若虚
○卖柑者言 刘 基
三 碑志
□柳子厚墓志铭 韩 愈
□潮州韩文公庙碑 苏 轼
四 记游
□前赤壁赋 苏 轼
□后赤壁赋 苏 轼
○超然台记 苏 轼
○放鹤亭记 苏 轼
□沧浪亭记 苏舜钦
□沧浪亭记 归有光
○游黄山记 徐宏祖
○游黄山记 袁 枚
□西湖杂记 袁宏道
□西湖七月半 张 岱
五 状物
□桂 周去非
□菊 李 渔

二 说理性散文
一 立论
□非攻 墨 子
□谋攻 孙 子
○学记 《礼记》
○进学解 韩 愈
□朋党论 欧阳修
□朋党论 司马光
○六国论 苏 洵
○六国论 苏 辙
□刑赏忠厚之至论 苏 轼
□刑赏论 曾 巩
○留侯论 苏 轼
○留侯论 魏 禧
□慕贤 颜之推
□廉耻 顾炎武
二 驳诘
□读《孟尝君传》 王安石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王世贞
三 实用性散文
一 书牍
□答李翊书 韩 愈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柳宗元
○狱中上母书 夏完淳
○与妻书 林觉民
二 序跋
□梅圣俞诗集序 欧阳修
□陈无异寄生篇序 袁中道
○兰亭集序 王羲之
○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 李 白
三 奏疏
□论积贮疏 贾 谊
□论贵粟疏 晁 错
四 赠序
□送石处士序 韩 愈
□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韩 愈
五 哀祭
□祭十二郎文 韩 愈
□祭妹文 袁 枚
附:思考题参考答案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黄玉峰:1946年12月生于浙江绍兴。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华东师大中文系硕士生导师,上海市写作学会副会长和上海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教学生活得像个“人”》《说苏轼》《说李白》《说杜甫》等。 李建生,上海市崇明中学语文教研组长,崇明县语文学科带头人,第三期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后备人选。曾获“全国特色教育优秀教师”、“上海市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二等奖”、“崇明县中小学十佳教学之星”等荣誉称号。在《语文学习》《中学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教学通讯》等刊物发表教育教学文章近百篇,参编著作多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