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味欺诈-食品造假与打假的历史
读者评分
4.9分

美味欺诈-食品造假与打假的历史

1星价 ¥26.6 (7.0折)
2星价¥26.6 定价¥38.0
商品评论(7条)
947***(三星用户)

无塑封,纸张粗糙发黄,封皮不熨帖,尾货无疑。 本书参考文献和引文索引虽多,却不枯燥。单看各章目录似乎没有严密的行文顺序,实则分别阐述了近代食品造假(西欧各国为主)、著名食品打假者、食品法规完善过程、现代“人工”食品生产营销及市场选择、当代食品造假案例(涉及三鹿奶粉、人造鸡蛋)等几块内容。前半本书看乐子,后半本书照镜子。

2023-12-24 13:37:48
0 0
一期一***(三星用户)

有趣,了解更多与食物相关的故事

2023-11-27 14:42:09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8055989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79
  • 出版时间:2016-03-01
  • 条形码:9787108055989 ; 978-7-108-05598-9

本书特色

   1820年一本名叫《论食品掺假和厨房毒物》的小册子,使它的作者阿库姆成为当时伦敦*著名的化学家。书中揭露了用黑刺李的叶子冒充茶叶,用白黏土制成含片,在胡椒中掺入灰尘垃圾,泡菜用铜染绿,糖果用铅上色等等。或许食品掺假造假的历史比这更久远,然而从1820年至今,食品造假与打假一直持续到今天。作者告诉人们,奸商的伎俩,展示造假的各种手段,揭露了助长奸商涌现的风气,讲述打假英雄的故事,以及“科学”蒙骗与科学监查之间的激烈对抗,为建立值得信赖的食品标准所做出的不懈努力。

内容简介

    是的,我们的餐桌上交织着各种谎言,对此你可能已经心知肚明。你是否感慨人心不古,向往着古人的纯真善良你是否羡慕西方从未出现过有毒食品登上大雅之堂的事情?《美味欺诈》将告诉你,食品造假古已有之,且遍布世界。     这本书揭示的正是这样一个充斥着卑鄙与贪婪的黑色故事,通过造假历史、食品政策、烹饪揭秘等内容的有趣混搭,比·威尔逊向我们展示了造假的各种险恶手段、助长奸商涌现的风气、科学蒙骗与科学监查之间的激烈对抗、为建立值得信赖的食品标;隹所付出的不懈努力。同时也歌颂了那些食品侦探、打假英雄,他们调查厨房里的黑幕,用毕生的精力告诉人们,他们吃下去的究竟是什么。故事生动有趣,意味直指人心。 作为工业化城市中流行的顽症,食品造假在英美两国也曾风行一时。彼时彼地的人们,同样也是苦不堪言。两国如何应对、情况如何好转,不仅值得借鉴,更可引人深思。 

目录

前言**章 德国火腿和英国芥末第二章 一箪饭,一瓢饮第三章 政府芥末第四章 粉色人造黄油与纯番茄酱第五章 假冒食品与合成食品第六章 印度香米和婴儿奶粉结语 21世纪的掺假食品鸣谢参考书目
展开全部

节选

  **章 德国火腿和英国芥末  食物掺假的历史以1820年为界可分为两个阶段——前阿库姆时代与后阿库姆时代。1820年,现代西方世界首次针对食品中添加有毒物质或添加剂的行为进行查处和打击,而这正是由于一本小册子的面市——((论食品掺假和厨房毒物》(A Treatise on AduIterions in Food,and Culinarypoisons),由德裔化学家弗雷德里克·阿库姆(Frederick Accum,1769—1838)撰写。说这本书改变了一切可能有些夸张:此书出版后,骗子们依然制假售假,逍遥法外;有关食品的法律法规也并没有因此而进行任何改动。一开始阿库姆本人被授予了各种荣誉,后来却遭人侮辱。但他的文章还是让人们认清一个事实:几乎所有现代化工业城市中出售的食品或饮品都不如看上去那样美味,其制作方法也和我们想象的不同,而且食物是可以杀人的。  弗雷德里克.阿库姆出生在威斯特伐利亚(Westphalian),却选择成为一名伦敦人。他热爱食物,推崇品质优良的健康面包(全麦面包,而不是白面包)、烟熏火腿、浓郁芬芳的黑咖啡,以及用熟透的桃子、樱桃、菠萝、榅椁果、李子和美味的橘子制成的果酱或蜜饯。阿库姆对食物的态度和法国美食家不同,他们无论吃什么东西都要先用鼻子闻一下,一见到鹌鹑配松露就吃到顾不得讲话。  ……

相关资料

     我国的人权报告总是首先强调生存权,或者说,就是以吃饱肚子为*大的人权。此话当然不假。*近的xx花革命,是个极佳的反例,显示出人民觉得没吃饱饭,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就这方面而言,我国吃不饱肚子的人已经很少,当然是一大成绩。但人嘛,饱暖以后不一定思淫欲,至少也想着变变花样。自认烹饪水平天下**的国人,在这方面花的心思更多。餐饮业兴盛、养殖业乃至饲料业的繁荣,都是人人可见的事实。不过,不知不觉之间,吃坏肚子的问题就冒出来了。而在近10年时间之中,该问题愈演愈烈,涉及食品种类、范围越来越广,甚至包括奶粉、大米等吃饱肚子必须的食品,让每个还想主张自己生存权的人都不得不卷入其中。这种时候,看看《美味欺诈》,对于我们树立较好的饮食观念,避免被毒物/废物戕害,颇有帮助。由于作者的背景,书中事基本发生在过去的英国和美国。不过,太阳底下无新事,看过此书的读者,一定会认识到,里面描述的种种,放在当今的中国会有多么契合。       面对现实的残酷,还是来看看本书给出的、防范食品造假的应对之道吧。将监管者应当考虑的部分抛开,仅就升斗小民的能力而言,要做的其实也不复杂,那就是,了解你的食品。将作者在全书*后给出的技巧抄列如下,再加部分注释: 一、购买完整的、新鲜的食品(未加工、粗加工的食品是好的,深加工的食品是不好的;土豆比薯片好,大米比米粉好,鲜鱼比鱼松好;如果就是爱吃深加工食品,那就自求多福吧); 二、从信任的人那里购买(认识种菜的人,了解他们的生产环境*好,当然在大城市里这很不实现;作为替代方案,去小毛驴市民农园那样的地方种自己的菜,不失为一种锻炼身心和保障饮食的两全之策); 三、自己做饭(手艺如何无所谓,要自己做才能了解食物的性状,以及在不同烹饪方式下的变化;推论,尝试不熟悉的食材总是要冒风险的;另一个推论,口味太杂不利于健康); 四、敢于揭穿骗术(在现实中揭穿也许成本太高,不过在网上吆喝一下并不费事,人民也会感谢你的); 五、*后又是*重要的,相信自己的感觉! 名家推荐(豆瓣网知名网友评论)

作者简介

比·威尔逊(Bee Wilson):英国著名食品作家和历史学家,多年来在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担任思想史研究员。她曾在英国时政周刊《新政治家》(New Statesman)担任了五年的美食评论家,自2003年起,每周都在《每日电讯报》(Daily Telegraph)的美食专栏发表文章,其作品屡次获奖。2004年她出版了**本个人著作《蜂群》(The Hive)。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