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海底两万里
读者评分
5分

海底两万里

¥7.1 (2.5折) ?
1星价 ¥10.1
2星价¥10.1 定价¥2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5条)
ztw***(三星用户)

包装完整,印刷清楚。

2021-08-15 19:51:45
0 0
玥玥要***(二星用户)

图书挺好的,一次性买了很多书给孩子看,还有我自己看的,比较多,就不一一评价了,书的质量都不错,就是其中有一些书没有塑封,有些脏,显旧,其他都很满意。客服也很好!

2021-06-03 12:58:56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4609286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84
  • 出版时间:2017-08-01
  • 条形码:9787554609286 ; 978-7-5546-0928-6

本书特色

  本书讲述了一个险象环生而又美妙绝伦的海底旅行的故事。法国博物学家阿罗纳克斯教授与同伴在参与追捕海上“怪物”时,不幸被这只“怪物”——由尼摩艇长指挥的潜水艇俘获,从此便跟随这位神秘而充满智慧的尼摩艇长开启了漫长的海底旅程。

内容简介

★教育部推荐书目,语文必读。
★特邀北京市特级教师王俊鸣老师为本系列图书撰写序言、著名翻译家李玉民老师撰写前言。
★多位名校特级教师联合推荐。
★本系列图书精选了国内近现代经典名著,以及宋兆霖、李玉民、陈筱卿、高中甫、罗新璋、李辉凡、张耳等多位著名翻译家的国外经典名著权威译本。深入浅出全方位解读经典,以专业品质为青少年打造高价值读物。
★提倡经典精读,引导青少年回归阅读本质。
★ “现代科幻小说之父”儒勒•凡尔纳的海洋三部曲之二。
★惊险神奇的海底之旅,奇妙的海底世界,逼真的美妙幻想。

前言

  青少年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
  语文特级教师王俊鸣
  欧阳修说过:“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高尔基也说过:“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古往今来,无数中外名人都在强调着读书的重要意义。现今,语文课程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一门课程,更应借助课外阅读的开展和指导,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积淀学生的人文底蕴,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人的和谐发展。
  一、课外阅读可以陶冶情操读书重在阅读过程中的思考以及读书之后的心得,领悟某种书籍对自己成长的意义。读到一本好书,找到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心灵会感到幸福,从而强化道德、理想意识,净化心灵,一生朝着理想的目标奋斗不已。
  二、课外阅读是储备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少年儿童时期,正是求知欲汹涌勃发的年龄,一本稍微有趣的读物,就能点燃对书籍的强烈好奇。书是历史、自然、人类灵魂的记载。读书,不仅能开拓视野,增添知识信息,了解和认识世界,还能满足少年儿童天然具有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当他们长大或工作时,会发现这些丰厚的积存能让自己大受裨益。
  三、课外阅读有益于积累和构建文化学生通过阅读在脑海里点滴积累的有意义的东西,就形成了自己的文化。课堂教学是学生积累和吸取优秀文化营养的主要窗口,但学生文化的积累和文化的建构更多的还要依靠课外阅读。在阅读中,各种信息、文化因子在头脑里聚集、碰撞、渗透、积淀,逐步建构自己的文化。要提高语文能力,就不能只囿于课本里的几篇文章。只有在长期的课外阅读过程中日积月累、潜移默化,才能吸收文化,感悟、积累、运用语言,形成文化的积淀,逐步建构自己的文化。
  四、课外阅读有利于帮助学生构建智力背景阅读是智力和思维发展的源泉,广泛大量的课外阅读,可使学生获得知识底子、智力基础,乃至情感、审美基础。可以说课外阅读能够改变人生。很多书如果只读一遍的话,可能你读完了就会忘记书中的内容。但是读书时的思考与感悟却会留在脑海里,读书时的某段韵律会深深刻在记忆里。你看过的书、见过的人、经历过的悲欢离合,*后都变成了你自己。
  五、提高素养,培养高尚情操和健全人格要使孩子有着宽广的胸襟,有着真善美的高尚情操和健全人格,应该从哪儿做起?能够肯定地说就是从读书做起,从文化的教育做起。课外阅读不单是学生求知、开智的便捷手段,而且是提高学生素养、培养人格精神的有效途径,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与精神品格形成过程中的功能是巨大的、潜移默化的。阅读的很美妙的一个地方在于,可以感受这么多的美好际遇。
  以上简单归纳了一下阅读的意义,但读书的意义并不全在此,还在于那些书里传达出的道理,让你在成长的道路上愈发坦然。书中的知识变成你日后骄傲的资本,让你成长为*好的自己。读书只是成长的一种方式,要把书中隐藏的变成自己展露的,这才是阅读的终极目标和*好的回报。
  精读经典作品收获精品人生
  著名翻译家李玉民
  文通天下,名字不错。文即作品,天下即人,人文相通,即人文精神,这也正是这套推荐书目的宗旨。
  在一个场合我设问过,中华文明*大的奇迹是什么?不是长城,不是秦俑帝陵,也不是难以计数的流散到国外的文物瑰宝,而是承载着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华民族受用不尽的汉语。
  汉语这种意合文字,奇妙无穷:稍一解释文通天下,就全连接起人文精神和这套丛书编选的宗旨。
  这套丛书收录的鲁迅等国内大家的作品,都是汉语的璀璨结晶。同样,外国文学经典,一经好的翻译家用汉语创作出来,就成为能与原著相媲美、汉语版的经典作品了。好的翻译是一种特殊的创作,达到质的飞跃。
  这套丛书的编选,恰恰符合新课标的要求:“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提供给青少年整本的好读物。
  当然,这也只是沧海一粟。“读好书”,首先是读,读才能通,通往精品人生。要走向精品人生,别无选择,阅读是唯一可行之路。
  读书因人而异,而每个人心目中都可能有自己的经典。所谓经典,在这里也是相对而言的。像雨果、司汤达、托尔斯泰、狄更斯、勃朗特、马克·吐温、海明威等大家的作品,是公认的世界性经典。也有一些作品,在我国读的人多了,也就被列入经典。个性阅读以乐趣为本,并非价值评估,不好一视同仁。
  个性阅读中,了解世界和认识自己,是互动而并行不悖的。好读书是起点,读好书是关键,读书好是收获。编选者只管出版一批好书,但无法预判哪盏明灯照亮哪颗心灵,只能是开放性的,由读者自选。
  无论拿起哪本书,都不要急于放下。一颗心灵的开窍,一种人生的转折,往往是一两句话触发的,可遇而不可求,不可放过可遇之机。
  我并非坐空论道。惭愧吾生也早,以为人生便是逐波大潮。到了不惑之年,方受到“超越你自己”这句话的启发,才开始自主人生,自称“80后”。1980年至今,读好书和译好书,每天收集我的快乐时光,组成我不断升值的人生。
  青少年的心灵,春天的花蕾,只待曙光的抚弄而绽放。
  授权书-实例.jpg

目录

**部分
**章 飞逝的巨礁 002
第二章 赞成与反对 005
第三章 随先生尊便 009
第四章 内德·兰德 013
第五章 向冒险迎去 019
第六章 全速前进 024
第七章 不知其种属的鲸鱼
031
第八章 动中之动 038
第九章 内德·兰德的怒火
044
第十章 海洋人 049
第十一章 鹦鹉螺号 057
第十二章 一切都用电 061
第十三章 几组数字 066
第十四章 黑 潮 072
第十五章 一封邀请信 081
第十六章 漫步海底平原
087
第十七章 海底森林 091
第十八章 太平洋下4000 里 095
第十九章 瓦尼可罗群岛
100
第二十章 托雷斯海峡 106
第二十一章 陆上几日 110
第二十二章 尼摩艇长的闪电
115
第二十三章 强制性睡眠
121
第二十四章 珊瑚王国 126
第二部分
**章 印度洋 134
第二章 尼摩艇长的新建议
140
第三章 一颗价值千万的珍珠
148
第四章 红 海 156
第五章 阿拉伯隧道 163
第六章 希腊群岛 169
第七章 地中海上的48 小时 179
第八章 维哥湾 182
第九章 失踪的大陆 190
第十章 海底煤矿 198
第十一章 马尾藻海 205
第十二章 抹香鲸和长须鲸
211
第十三章 大冰盖 218
第十四章 南 极 224
第十五章 大事故还是小插曲
231
第十六章 缺 氧 236
第十七章 从合恩角到亚马孙河
245
第十八章 章 鱼 250
第十九章 墨西哥湾暖流
259
第二十章 北纬47 度24 分,西经17 度28 分 268
第二十一章 大屠杀 271
第二十二章 尼摩艇长*后的话
278
第二十三章 尾 声 283
展开全部

节选

**章飞逝的巨礁
  1866年出了一件怪事,是一个没人说得清也无法说得清的怪现象,大家可能还都记忆犹新。且莫说港口居民被种种流言弄得心神不定,内陆民众惊叹不已,就连海上的人们也都感到震惊。欧洲和美洲的商人、船东、船长、船老大、各国的海军军官,以及这两大洲的各国政府,都对这件事表示了高度关注。
  确实,一段时间以来,有好些船只在海上与一个“庞然大物”相遇。那是一个长长的梭子状物体,有时泛着磷光,比鲸鱼的个头儿大,而且速度也比鲸鱼快得多。
  在1867年的头几个月里,怪物的事似乎已经被遗忘,不会再被人提起。但是,就在这个时候,一些新的情况又出现在公众的面前。这一次,已经不再是什么有待解决的科学问题了,而是一个必须加以避免的真真切切的危险。这个问题的性质变了。那怪物在变,变成了小岛、巨岩、暗礁,却是个能飞逝的、难以捉摸的、无法确定的暗礁。
  1867年3月5日,蒙特利尔海洋航运公司的莫拉维扬号夜航至北纬27度30分、西经72度15分的海面上,右舷尾部撞上了一块礁石,可任何海图上都没有标明这一带海域有此礁石。当时,“莫拉维扬”号借着风力并凭借自身那400马力的动力,正以每小时13节[1]的速度在行驶。如果不是船体材质坚硬的话,可以肯定,莫拉维扬号必定是连同其从加拿大搭乘的237名乘客一同沉入海底了。
  意外发生在早晨5时前后,天刚破晓。负责值班的海员们立即向船尾跑去。他们仔仔细细地搜索海面,但什么也没发现,只是看到3链[2]远的地方,有个已碎成浪花的大漩涡,犹如平静的洋面受到了猛烈的撞击。出事地点被准确地测定、记录下来,而“莫拉维扬”号也无任何损坏,便继续航行。它是撞到了一处暗礁呢,还是撞到了遇难船只的残骸?无从得知。但是,等回到船坞进行检查时,才发现船的一部分龙骨已被撞裂。
  这件事本身是极其严重的,但是,如果不是几个星期后又发生了类似的事故的话,也许这事也就像其他的许多事故一样,被人忘掉了。而新的这一次事故,由于受损船只的国籍以及它所属的那家公司的名望的缘故,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英国船东丘纳德的大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位精明的实业家于1840年开办了一家邮船公司,用3艘400马力、1162吨的轮式木船,开辟了利物浦和哈利法克斯之间的邮政业务。8年后,他的公司设备增加了,拥有了4条650马力、1820吨的邮船。又过了2年,他又增加了2条马力更强、吨位更大的船只。1853年,刚刚获得继续经营邮政快递特许权的丘纳德公司,又增加了多艘船只:阿拉伯号、波斯号、中国号、斯科蒂亚号、爪哇号、俄罗斯号。这些全都是速度一流的快船,而且还是继大东方号之后,在海上航行的*大的船只。这样一来,该公司便拥有了12艘船,其中8艘是外轮驱动的,4艘是螺旋桨式的。
  我之所以简略地介绍了这些情况,是想让大家清楚地知道,这家举世闻名的经营有方的公司,在海上运输方面是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的。没有任何一家远洋航运公司经营得比它更好,没有一家比它更加卓有成效。26年来,丘纳德公司的船只横渡大西洋2000次,没有一次延误,没有丢失过一封信一个人,也没有损失过一艘船。因此,尽管法国与之进行了强有力的竞争,但旅客们仍旧对它情有独钟。这一点,从官方的统计资料中也看得出来。因此,丘纳德公司的一艘*好的汽轮发生了意外,引起巨大的反响,也就不足为奇了。
  1867年4月13日,海上风平浪静,风向甚宜,斯科蒂亚号正行驶在西经15度12分、北纬45度37分的海面上。船只开足1000马力,以13.43节的航速行驶着。驱动轮正常地拍击着水面。此时,船只吃水深度为6.7米,排水量为6624立方米。
  下午4时17分,旅客们正在大厅里用晚餐,突然间,斯科蒂亚号左舷轮的后部轻微地震动了一下。
  不是斯科蒂亚号撞上了什么东西,而是被什么东西撞上了;像是被钻孔器似的锋利的工具戳了一下,而不像是被钝器击打着了。撞击似乎非常轻,所以船上的人都没有因此而有所不安。但是,大家却听见货舱监运员跑到甲板上来,大声喊道:
  “船要沉了!船要沉了!”
  安德森船长立即下到底舱。他发现5号舱被海水浸入,而且浸水速度很快,说明破口处窟窿很大。所幸,这间舱内没有锅炉,否则锅炉必然被淹灭。
  安德森船长立即下令停船,并派一名水手潜入水中查看损毁情况。不一会儿,情况便弄清楚了,原来船体吃水线以下部分有一个直径2米的大洞。这么大的洞涌进的海水是无法堵得住的,因此,斯科蒂亚号只好在它的几个驱动轮被淹没了一半的情况下,继续行驶着。此时,它距克利尔岬300海里,所以晚了两三天才驶回利物浦,进了公司的船坞。这两三天可让利物浦的人惊恐得够呛。
  斯科蒂亚号被架上了干船坞,工程师们开始对它进行检查。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吃水线下2.5米的地方,破了一个有规则的等腰三角形。铁皮上的裂口很整齐,即使使用打孔钻也无法打出这么规则的洞来。如此看来,弄穿船底的钻孔工具肯定不是用一般的淬火技术制作的。而且,这个工具以巨大的力量冲出来,穿透4厘米厚的铁板,还得倒退出来,这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近的这次事故情况就是如此,其结果又让公众的情绪激动了起来。自此,以前的那一次次海难的不明原因,全都归结到这个怪物的身上了。这个怪诞的大动物因而便承担起所有沉船事故的责任。可是,沉船事件数目很大,根据维里塔斯署[3]统计的每年3000艘受损的船只中,因失去联络而被当作连人带货全部失踪的蒸汽船或机帆船,其数目不下200艘!
  因此,不管公正还是不公正,反正这个大怪物成了这些船只失事的罪魁祸首了。由于这个大怪物的存在,各大洲间的航路变得日益危险,公众坚决要求,应不惜一切代价,把这个可怕的大怪物从海洋里清除掉。
  第二章赞成与反对
  这些事件发生的时候,我正对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贫瘠土地进行完一番科学考察回来。我是作为巴黎自然史博物馆的客座教授,由法国政府委派,前去参加这项科学考察工作的。我在内布拉斯加州工作了半年,采集了不少的重要标本,然后,于3月末到了纽约。我预定于5月初返回法国。回国前的这段时间里,我便对我所采集的矿物和动植物标本进行了分类整理。斯科蒂亚号发生意外的时间正好是这个时候。
  我到纽约时,这件事被传得沸沸扬扬。
  可能的答案只有两个,人们因而分成了观点极其对立的两大派,一派认为是一种力大无穷的怪物,另一派则认为是一艘动力强大的“海下”船。可是,这后一种假设尽管还算说得过去,但经过对新旧两个大陆的调查,它也站不住脚了。因为某个人要想拥有这样的一种机械,那是不可能的。他是在什么地方建造它的?是什么时候造的?造这么个庞然大物,他又怎么能保守得住秘密呢?
  只有一国政府才可能拥有这种破坏力巨大的机器。在人们想尽办法提高武器杀伤力的悲惨时代,某个国家背着别国研发这种可怕的武器是有可能的。继夏斯勃枪[4]发明之后,又发明了水雷,水雷之后又出现了水下撞锤,随后又是各种各样的你攻我击的对抗性武器的出现。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我抵达纽约后,有些人便专程前来征询我对此事的看法。我曾在法国出版过一部两卷四开本的著作——《海底的秘密》。该书深受学术界重视,而我也因此成为博物学中这一极其神秘的科学的专家。别人当然要征询我对此事的看法了。只要是能够否定事情的真实性,我绝对是要持否定态度的。可是没多久,我被逼无奈,只好明确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而且,《纽约先驱论坛报》也给“巴黎自然史博物馆教授、尊敬的皮埃尔·阿罗纳克斯先生”发了约稿函,请求对此事发表看法。
  我只好也说说自己的看法,因为我无法保持沉默,所以就说了。我从政治学和科学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论述,写了一篇内容翔实的文章,于4月30日发表在该报上。在此,我把拙文的摘要抄录如下:
  我对各种不同的假设逐一地加以研究之后,由于所有其他的假设都被排除掉了,所以我不得不承认有一种力量大得惊人的海洋生物存在。
  我们对海洋深处毫无所知。探测器下不到那么深的地方。海洋深处到底是什么情况?海面以下12海里到15海里的地方到底有什么或者可能有什么生物存在着?它们的机体是什么结构?对此,我们几乎一无所知。
  不过,摆在我面前的这个问题,可以用两难推理[5]加以解决。
  要么我们对生活在我们这个星球上的各种各样的生物有所了解,要么我们并不了解。
  如果我们对它们并不全都了解,而大自然又仍然对我们保守着某些鱼类学中的秘密的话,那么,承认某些鱼类或鲸类新类别甚至新品种的存在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这种新的鱼类,其器官基本上“不适合漂浮”,它们生活在水下探测器无法达到的海底深处。因为某种特殊原因,或一时兴起,或纯属任性,它们偶尔也会浮出水面。
  反之,如果我们了解所有这类生物,那就该从已经分类了的海洋生物中去查找我们所说的那个动物。在这种情况下,我就会倾向于它属于一种巨大的独角鲸什么的。
  一般的独角鲸或海麒麟,身长通常为60尺。把它扩大5倍,甚至10倍,再根据其增加的长度赋予它相应的力量,同时增强其攻击能力,这便是我们所要查找的那个动物了。它将具有香农号的军官们所确定的长度,具有撞击斯科蒂亚号的触角和撞坏一只汽船铁壳的力量。
  确实,据一些博物学家的看法,独角鲸有一把象牙质的利剑或一支骨质的戟,那是一颗坚如钢铁的大牙。有人在鲸鱼身上发现过这种长牙,那是独角鲸成功地攻击了其他鲸鱼之后所留下的。还有人在船体吃水线下拔出了这类牙齿,它们像锋利的钻头戳穿木桶似的把船底凿穿。巴黎医学院陈列室里就收藏着一颗这样的巨齿,长2.25米,根部宽48厘米!
  那么,假设把这种动物的攻击武器的威力加大10倍,那它的力量也得加大10倍,再让它以每小时20海里的速度游动,用它的速度乘以它的重量,便可求出它所造成的海难所需要的冲击力了。
  因此,在获取更多的资料之前,我认为那是一头独角鲸。它体形庞大,身上长着的并非一支戟,而是像驱逐舰或战舰的金属冲角一类的武器。它既具有舰船的重量,又具有与它们相同的动力。
  这一无法解释的现象就这么做了解说,要么干脆就说,不管大家是瞥见、看到、感觉到或觉察到什么,反正这纯属无稽之谈。这种可能性也不能排除。
  我的文章引起激烈的争论,反响很大。有不少人是赞同我的观点的。而且,该文的结论也给人留下了遐想的空间。人的头脑就喜欢这种对超自然生物的奇思异想,而海洋正可以为这种遐想提供空间,因为海洋是这类庞大的生物赖以生存繁衍的*佳场所,与之相比,陆地上的动物,如大象和犀牛,简直小得可怜。海洋里生活着人们已知的一些*大的哺乳类动物,因此也可能还隐藏着人们尚不知晓的一些硕大无朋的软体动物,一些看着会让人毛骨悚然的甲壳类动物,比如100米长的大虾或200吨重的螃蟹什么的!这有什么不可能呢?从前,各个地质纪的陆地动物,如四足兽、四手兽、爬行类、鸟类,都是用大模具造出来的。造物主用巨型模具把它们制造出来,经年累月,斗转星移,模具在逐渐地变小。既然地核几乎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而海洋却始终不变,那么,在深不可及的海洋深层,为什么就不可能留存另一个时代的巨大物件的模具呢?海洋的年即地核的世纪,而世纪则是地核的千年,那么,海洋为什么就不能在其中保留着那些巨大生物的*后的一些变种呢?
  如果说有些人只是把这件事当作一个有待解决的纯科学问题的话,那么另有一些人,特别是美英两国的一些更注重实际的人,则主张把这个可怕的怪物从海洋中清除掉,以保证横渡大洋的交通运输的安全。
  公众舆论形成之后,美利坚合众国率先发表了声明。纽约已做好准备,组织起一支远征队,前去清除独角鲸。一艘名为亚伯拉罕·林肯号的快速驱逐舰已做好准备,争取尽快远航。各武器库的大门已向法拉格特舰长敞开,他正积极地装备自己的舰艇。
  7月3日,终于有了消息,说是从加利福尼亚的旧金山驶往上海的一艘轮船,三个星期前,在太平洋北部水域,又看见了那头独角鲸。
  这则消息令人大为振奋。法拉格特舰长奉命立即起航,一天都不许耽搁。食物已经装上了船,燃料舱里装满了煤。全体船员已各就各位,只等点火、加温、起锚!真可谓刻不容缓,马不停蹄,毫不延宕!说实在的,法拉格特舰长心里也痒痒的,巴不得尽快起航。
  亚伯拉罕·林肯号准备驶离布鲁克林码头的3小时前,我收到了一封信,内容如下:
  纽约第五大道饭店
  巴黎博物馆阿罗纳克斯教授:
  如果你愿意随亚伯拉罕·林肯号一同远征,代表法国参加这次探险的话,合众国政府将乐观其成。法拉格特舰长已为您准备好了一间舱室。
  顺致
  敬意
  海军部部长J.B.霍布森
  ……

作者简介

  作者:陈筱卿,著名法语翻译家,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法语专业,现为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代表译作:儒勒•凡尔纳的“海洋三部曲”等六部作品;法布尔的《昆虫记》;玛丽•居里的《居里夫人自传》;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拉伯雷的《巨人传》;卢梭的《忏悔录》等。

译者:陈筱卿,著名法语翻译家,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法语专业,现为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代表译作:儒勒•凡尔纳的“海洋三部曲”等六部作品;法布尔的《昆虫记》;玛丽•居里的《居里夫人自传》;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拉伯雷的《巨人传》;卢梭的《忏悔录》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