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浮生六记
读者评分
4.9分

浮生六记

平平淡淡的柴米夫妻,将清贫的日子过成了一首诗。

¥9.7 (2.6折) ?
1星价 ¥19.4
2星价¥19.4 定价¥3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7048511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43
  • 出版时间:2018-06-01
  • 条形码:9787547048511 ; 978-7-5470-4851-1

本书特色

中国文学史上至美情书中国唯美爱情珍品文白精译汪涵、董卿、杨绛、鲁迅、林语堂、俞平伯、沈从文诚意推荐,国文国学珍品民国清代文学扛鼎之作随笔白话原文爱情畅销书排行榜小说。
汪涵推荐,林语堂、俞平伯推崇备至的经典文学,“晚清小红楼梦”,沈复写给芸娘的绝美情书。
散文诗意般译文,民国本精校原文欣赏,附沈复一生年表。
◎名人推崇备至俞平伯一生挚爱《浮生六记》,称其“俨如一块纯美的水晶,只见晶莹,不见衬露明莹的颜色;只见精微,不见制作精微的痕迹。”林语堂视《浮生六记》为知己,称:“读沈复的书每使我感到这安乐的奥妙,远超乎尘俗之压迫与人身之痛苦。”汪涵:“我们要学会用美的眼光,去发现周遭的一切。”◎中国文学中一个*可爱的女人这是林语堂对沈复妻子陈芸的评价。陈芸聪明伶俐,幼时自学便能背诵《琵琶行》,嫁与沈家后的平凡贫困生活,夫妻二人仍能保持苦中作乐的闲情雅致,陈芸为夫典钗换酒,或女扮男装逛庙会,无不流露出天真又活泼的纯净情操。

◎“晚清小红楼梦”《红楼梦》的包罗万象让许多人望而却步,而《浮生六记》则以沈复和陈芸平凡而细致的生活,寥寥数笔即勾勒出清代江南的生活画卷,吟诗、登山、逛庙会……饱尝人间烟火。

◎散文式译本译文采用散文笔法,同时仔细分段,加以标题,更适合现代快节奏阅读习惯,随手翻开一页,即可阅读某一独立段落。在保留古典文学韵味的同时,又兼具通俗性,毫无阅读障碍。
《浮生六记》俨如一块纯美的水晶,只见明莹,不见衬露明莹的颜色;只见精微,不见制作精微的痕迹。然而我自信这种说法不至于是溢美。想读这书的,必有能辨别的罢。
——俞平伯我相信淳朴恬适自甘的生活——如芸所说“布衣菜饭,可乐终身”的生活,是宇宙间*美丽的东西。在我翻阅重读这本小册之时,每每不期然而然想到这安乐的问题——读了沈复的书每使我感到这安乐的奥妙,远超乎尘俗之压迫与人身之痛苦。
——林语堂吾国文学,自来以礼法顾忌之故,不敢多言男女间关系,而于正式男女关系如夫妇者,尤少涉及,盖闺房燕昵之情意,家庭米盐之琐屑,大抵不列于篇章,惟以笼统之词,概括言之而已。此后沈复《浮生六记》之《闺房记乐》,所以为例外创作。
——陈寅恪
我们要学会用美的眼光,去发现周遭的一切。
——汪涵

内容简介

《浮生六记》六卷, 以慰生死隔离之相思。《浮生六记》有着落花流水的时光散漫, 庭园梦境的从容静寂, 与布衣蔬食的晨光之美。从初见的怦然心动到婚后的举案齐眉 ; 从谈诗论画到赏月弄花, 平平淡淡的柴米夫妻, 将清贫的日子过成了一首诗。他们遭逢家庭变故, 半生坎坷, 颠沛流离, 却一直相扶相依, 不离不弃。

目录

译文
◎ 卷一闺房记乐
◎ 卷二闲情记趣
◎ 卷三坎坷记愁
◎ 卷四浪游记快
原文
◎ 卷一闺房记乐
◎ 卷二闲情记趣
◎ 卷三坎坷记愁
◎ 卷四浪游记快
◎ 卷五中山记历
◎ 卷六养生记道
展开全部

节选

至乾隆庚子正月二十二日花烛之夕,见瘦怯身材依然如昔,头巾既揭,相视嫣然。合卺后,并肩夜膳,余暗于案下握其腕,暖尖滑腻,胸中不觉怦怦作跳。让之食,适逢斋期,已数年矣。暗计吃斋之初,正余出痘之期,因笑调曰:“今我光鲜无恙,姊可从此开戒否?”芸笑之以目,点之以首。
  廿四日为余姊于归,廿三国忌不能作乐,故廿二之夜即为余婉款嫁。芸出堂陷宴,余在洞房与伴娘对酌,拇战辄北,大醉而卧,醒则芸正晓妆未竟也。
  是日,亲朋络绎,上灯后始作乐。
  廿四子正,余作新舅送嫁,丑末归来,业已灯残人静。悄然入室,伴妪盹于床下,芸卸妆尚未卧,高烧银烛,低垂粉颈,不知观何书而出神若此,因抚其肩曰:“姊连日辛苦,何犹孜孜不倦耶?”芸忙回首起立曰:“顷正欲卧,开橱得此书,不觉阅之忘倦。《西厢》之名闻之熟矣,今始得见,莫不愧才子之名,但未免形容尖薄耳。”余笑曰:“唯其才子,笔墨方能尖薄。”
  伴妪在旁促卧,令其闭门先去。遂与比肩调笑,恍同密友重逢。戏探其怀,亦怦怦作跳,因俯其耳曰:“姊何心舂乃尔耶?”芸回眸微笑。便觉一缕情丝摇人魂魄,拥之入帐,不知东方之既白。
  芸作新妇,初甚缄默,终日无怒容,与之言,微笑而已。事上以敬,处下以和,井井然未尝稍失。每见朝暾上窗,即披衣急起,如有人呼促者然。余笑曰:“今非吃粥比矣,何尚畏人嘲耶?”芸曰:“曩之藏粥待君,传为话柄,今非畏嘲,恐堂上道新娘懒惰耳。”余虽恋其卧而德其正,因亦随之早起。自此耳鬓相磨,亲同形影,爱恋之情有不可以言语形容者。
  而欢娱易过,转睫弥月。时吾父稼夫公在会稽幕府,专役相迓,受业于武林赵省斋先生门下。先生循循善诱,余今日之尚能握管,先生力也。归来完姻时,原订随侍到馆。闻信之余,心甚怅然,恐芸之对人堕泪。而芸反强颜劝勉,代整行装。是晚,但觉神色稍异而已。临行,向余小语曰:“无人调护,自去经心!”
  及登舟解缆,正当桃李争妍之候,而余则恍同林鸟失群,天地异色。到馆后,吾父即渡江东去。
  居三月,如十年之隔。芸虽时有书来,必两问一答,中多勉励词,余皆浮套语,心殊怏怏。每当风生竹院,月上蕉窗,对景怀人,梦魂颠倒。先生知其情,即致书吾父,出十题而遣余暂归,喜同戍人得赦。
  登舟后,反觉一刻如年。及抵家,吾母处问安毕,入房,芸起相迎,握手未通片语,而两人魂魄恍恍然化烟成雾,觉耳中惺然一响,不知更有此身矣。
  时当六月,内室炎蒸,幸居沧浪亭爱莲居西间壁,板桥内一轩临流,名曰“我取”,取“清斯濯缨,浊斯濯足”意也。檐前老树一株,浓阴覆窗,人画俱绿。隔岸游人往来不绝。此吾父稼夫公垂帘宴客处也。禀命吾母,携芸消夏于此。因暑罢绣,终日伴余课书论古,品月评花而已。芸不善饮,强之可三杯,教以射覆为令。自以为人间之乐,无过于此矣。
  ……

作者简介

沈复(1763年—1832年),字三白,号梅逸,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清代杰出的文学家。
十九岁入幕,后辗转于全国各地,亦曾以卖画维持生计。沈复与陈芸感情甚笃,但命运坎坷,嘉庆八年,陈芸去世,沈复前往四川入幕,后情况不明。
译者简介:
一水间,盐城市作家协会会员,散文协会会员。偏爱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的唯美,欣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豪迈。喜欢读书写字,尤其是在半夜灯下潇潇雨时。擅长古典舞,迷恋昆曲。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