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边缘社区组织建设研究

城市边缘社区组织建设研究

1星价 ¥34.6 (7.2折)
2星价¥34.6 定价¥4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1019562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80
  • 出版时间:2018-07-01
  • 条形码:9787010195629 ; 978-7-01-019562-9

内容简介

  《城市边缘社区组织建设研究》以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为例,结合城市边缘社区的区位分布、安置时间、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区域发展特征,采用典型抽样方法,将重庆都市功能拓展区范围内的北碚区SXK、XTHY和HXJY社区,沙坪坝区大学城LY、WL和QD社区,渝北区JX社区等7个各具特点的典型性城市边缘社区作为样本。根据重庆市城市边缘社区治理框架体系,将城市边缘社区组织划分为三种类型:自上而下嵌人型组织(社区党组织、物业管理公司)、自下而上内生型组织(社区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和社会组织)和自外而内进驻型组织(驻区单位和社会工作机构)。城市边缘社区的治理格局,实质就是社区内组织运行机制的交互表现。城市边缘社区内不同组织在体制和功能上分别具有各自的关系系统和运行逻辑,基于理性行为者的选择,在社区治理格局中大限度的维护自身利益以实现行动指向,并彼此协调以达到权力的相互强化,从而维持社区内权力结构的平衡状态。

目录

**章 绪论
**节 研究的缘起
第二节 选题的意义
第三节 研究文献述评
一、城市边缘区研究
二、城市边缘社区研究
三、城市边缘社区组织研究
四、文献述评
第四节 城市边缘社区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治理理论
二、行动理论
三、冲突理论
四、公民社会理论
五、社会资本理论

第二章 研究设计
**节 基本概念阐释
一、城市边缘社区
二、社区组织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资料收集方法
二、资料分析方法
第三节 研究区域
一、北碚区城市边缘社区
二、渝北区城市边缘社区
三、沙坪坝大学城城市边缘社区
第四节 研究的逻辑思路及结构框架
一、逻辑思路
二、结构框架

第三章 城市边缘社区的形态演变及特征
**节 城市边缘社区的形态演变
一、1978年以前:较为纯粹的城市、农村社区阶段
二、1978-1991年:城市边缘社区萌芽阶段
三、1992-2011年:城市边缘社区快速发展阶段
四、2012年至今:城市边缘社区规范化发展阶段
第二节 城市边缘社区的特征
一、社区生成的被动性
二、社区居住的类城性
三、社区结构的多元性
四、社区治理的过渡性
第三节 小结

第四章 国外城市社区组织建设的经验借鉴
**节 欧美国家城市社区组织建设的模式
一、英国:社区自治与多元化服务
二、俄罗斯:中央集权下的地方自治
三、美国:居民自治
第二节 亚洲国家城市社区组织建设的运行机理
一、日本:政府与社区组织的合作
二、印度: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合作式管理
三、新加坡:政府主导下的社区组织建设
第三节 拉美国家典型的城市社区组织建设经验:巴西贫民区的治理
第四节 不同国家城市社区组织建设的共性经验
一、政府的合理引导
二、财政的大力支持
三、组织的通力协作
四、居民的积极参与
第五节 不同国家的经验对中国城市边缘社区组织发展的借鉴与启示
一、科学规划城市边缘社区建设
二、充分发挥各类社会组织的作用
三、高度重视基层社区治理的协调
四、努力扶持社区内在力量的培育
第六节 小结

第五章 城市边缘社区的组织形态
**节 城市边缘社区组织形态的变迁
一、组织结构的多元化
二、组织职能的异质化
第二节 城市边缘社区组织体系架构
一、自上而下嵌入型组织
二、自下而上内生型组织
三、自外而内进驻型组织
第三节 城市边缘社区组织运行的逻辑
一、作为社区各项事务领导的党组织
二、作为政府“代理人”的社区居民委员会
三、作为政府“合伙人”的物业管理公司
四、作为业主利益“捍卫者”的业主委员会
五、居民自发组建的社区内生性组织
六、参与社区共促共建的驻区单位
七、提供专业服务的社会工作机构
第四节 城市边缘社区组织网络的关系逻辑
一、社区党组织与居民委员会之间边界关系模糊
二、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管理公司的关系
三、居民委员会与社会工作机构的协作关系
第五节 小结

第六章 城市边缘社区组织建设中的公众认知与公众参与
**节 数据的获取及样本特征
一、数据的获取
二、城市边缘社区居民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城市边缘社区组织建设中公众认知的基本现状分析
一、居民对城市边缘社区生活满意度的测量
二、居民对城市边缘社区组织建设的认知与评价
第三节 城市边缘社区组织建设中公众参与的回归模型构建
一、模型设定与结构
二、变量选择与说明
三、模型运行结果与数据分析
四、结论与讨论
第四节 居民对城市边缘社区组织发展的诉求
第五节 小结

第七章 城市边缘社区组织融入城市治理的现实困境
**节 制度空缺:政策设计机制不完善
一、政策制度导向不明
二、规划真空,政策惯性模糊
第二节 经济困境:后安置时代经济维系存在的困境
一、社区周边产业布局相对单一
二、社区利益分配不均,集体资产不透明
三、虚耗与等待:居民经济生活写照
第三节 利益矛盾:文化冲突导致多重矛盾的发生
一、传统乡土习俗与新型市民文化的碰撞
二、居民身份的困惑
第四节 治理缺陷:多元治理格局下的管理困惑
一、居民主体参与不足
二、政府引导指向不明确
三、社区党组织职责不清晰
四、社区居民委员会定位不准确
五、业主委员会作用空间受限
六、物业管理公司模式半行政化
七、社区社会组织培育不健全
八、驻区单位与社区互动乏力
第五节 小结

第八章 城市边缘社区组织的结构优化与制度创新
**节 城市边缘社区组织演绎的逻辑
一、以政府为主导
二、以城市化发展为导向
三、以居民需求为导向
第二节 城市边缘社区组织发展的目标与基本思路
一、发展目标
二、基本思路
第三节 城市边缘社区组织发展的策略
一、组织理念创新——引导居民主动参与
二、组织结构创新——优化组织结构体系
三、组织管理创新——构建双向互动关系
四、组织功能创新——推动供给主体的社会化
五、组织体制创新——重构主体职能与行动选择
第四节 小结

第九章 城市边缘社区融入城市的保障机制
**节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城市边缘社区融人城市打好基础
一、现有征地制度的不健全
二、完善征地拆迁补偿安置办法
三、制度定位城市边缘社区
第二节 科学规划社区发展,促进城市边缘社区融人城市
一、社区选址和空间规划科学化
二、社区组织建设和定位明晰化
三、社区产业规划新型化
第三节 完善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失地农民提供基础保障
一、推行城乡互通的医疗保障体系
二、促进分类养老保障体系的构建
三、探索符合失地农民多元化需求的就业保障体系
四、完善城乡一体化的*低生活保障体系
五、塑造无差异化的户籍保障体系
第四节 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局限
一、研究样本区域的广度不够
二、理论模型需要进一步验证
三、微观层面有待深入研究
第三节 后续思考
一、社区公共精神成为城市边缘社区居民的核心价值
二、市场和资本成为城市边缘社区资源配置的常态机制
三、社区内生性社会组织成为城市边缘社区治理的主要载体
四、城乡一体化实质性的融合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城市边缘社区组织建设调查问卷
附录二 访谈提纲
展开全部

节选

  《城市边缘社区组织建设研究》:  在分析不同国家城市社区组织建设的具体做,法和相关经验的基础上,探索中国城市边缘社区组织建设的未来发展路径。  第五章城市边缘社区的组织形态。首先着眼于城市边缘社区组织结构演进了变迁的描述。然后在样本社区调研的基础上,对城市边缘社区的组织架构进行了归类,对社区组织在社区运行中的职能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组‘织在城市边缘社区治理网络中的关系博弈进行了剖析。要做到城市边缘社区的可持续发展,社区内各组织职能效用的良性运行是前提条件,而组织内在逻辑关系的协同合作则是必要条件。  第六章城市边缘社区组织建设中的公民认知与公众参与。这部分主要是从微观实证调查的层面对城市边缘社区组织运行现状进行解析,具体包括居民的主要特征(性别与年龄分布、受教育程度、经济收入状况、职业状况、居住年限等方面信息);城市边缘社区组织建设中的公众认知(居民在城市边缘社区的生活状态,主要包括对集中安置居住方式的满意度、社区支持网络、社区环境、社区生活服务的评价等内容);居民对城市边缘社区组织态度和认知(对不同组织的性质、组织开展工作的方式和内容、组织之间关系的平衡等方面的测量);居民对城市边缘社区组织未来发展的期待等。通过建立回归模型探讨城市边缘社区组织建设中公众参与状况。通过问卷调查获取城市边缘社区组织运行的真实状态,从而为深层次地解释转型期城市边缘社区治理面临的困境打下铺垫。  第七章城市边缘社区组织融人城市治理的现实困境。分别从制度空缺、经济困境、利益矛盾和组织内在管理缺陷等四个维度对城市边缘社区组织融入城市治理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障碍进行了阐述。城市边缘社区的生成本质上是被动城市化的政策使然,由于缺乏必要的匹配制度,导致社区建设从管理体制转换到规划设计均处于无序的状态。产业布局的单一、后安置时代经济生活的困惑导致城市边缘社区居民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生存动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织与冲突,人际关系和思维方式转变带来的不调适都给城市边缘社区的发展带来阻碍。前三个维度是城市边缘社区组织融入困境的外部因素,组织内在管理缺陷则是关键性的制约因素,主要包括居民主体参与不足、政府引导指向不明确、社区党组织职责不清晰、居民委员会角色定位不准确、业主委员会生存空间受限、物业管理公司官方色彩过浓、社会组织培育不健全、驻区单位参与不充分。第八章城市边缘社区组织的结构优化与制度创新。结合居民视角与组织运行的现状,提出城市边缘社区组织结构优化与制度创新的路径。首先从政府导向、城市化发展导向和居民需求导向层面分析了组织结构演绎的逻辑。其次就城市边缘社区组织发展的目标与基本思路进行了诠释。然后分别从组织理念创新——引导居民参与、组织结构创新——优化组织结构体系、组织管理创新——政府与社区组织双向互动关系构建、组织功能创新——推动供给主体的社会化和组织体制创新——重构主体职能与行政选择等五个方面构建城市边缘社区组织发展的策略。  第九章城市边缘社区融入城市的保障机制。城市边缘社区组织要想真正地适应城市的发展,成为城市实质意义上的一部分,不仅需要社区组织自身的努力和创新,还需要建立起城市边缘社区融人城市的保障机制。本章从完善的法律法规、科学合理的社区规划(空间规划、组织规划、产业规划)和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医疗保障、养老保障、就业保障、*低生活保障、户籍制度保障)等几个层面就保障机制建立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第十章结论与展望。该章针对城市边缘社区形态演变、组织格局、保障体系等共性问题进行了归纳梳理,对本项研究的局限性进行了反思。在此基础上提出后续研究展望,指出社区公共精神成为城市边缘社区居民的核心价值,市场和资本成为城市边缘社区资源配置的常态机制,社区内生性社会组织成为城市边缘社区治理的主要载体。*终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完成,城市边缘社区将不复存在,城乡一体化进程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融合。  ……

作者简介

  宋辉,男,华中农业大学管理学博士,西南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城市社会学、农村改革与发展和城乡社区治理。近年来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重点项目及一般项目3项,在《光明日报(理论版)》《资源科学》《理论探索》《求实》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