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研究丛书图形与几何系列:长方体的认识.表面积和体积教学研究/一课研究丛书
- ISBN:978750418218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57
- 出版时间:2014-01-01
- 条形码:9787504182180 ; 978-7-5041-8218-0
内容简介
《长方体的认识、表面积和体积教学研究》紧紧围绕小学数学中“长方体的认识”、“长方体的表面积”和“长方体的体积”这三节课,从上位数学知识(解决一桶水的问题)、课标(从高的纲领性文件中明确这节课的定位)、教材比较(教学的蓝本,需要认真研读)、学情(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设计(教学前的准备)等方面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深度、系统研究,以帮助小学数学教师实现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领域中重、难点课的有效教学,并启发其进一步思考教学,为其开展教学研究提供了可参照的蓝本和思路。适合教师阅读和培训。
目录
1 上位数学知识研究
1.1 上位数学知识与解读
长方体的概念是怎样定义的?
正方体的概念是怎样定义的?
如何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定义?
长方体和正方体概念属于哪种定义方式?
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特征?
长方体和正方体如何表示?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其他知识
1.2 上位数学知识对长方体认识教学的启示
长方体的本质属性是什么?
选择哪些实物或图教学比较好?
正方体和长方体有什么关系?
画图对学生理解概念有帮助吗?
容易表达错误或不确切的语言有哪些?
2 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研究
2.1 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对长方体认识的教学要求
何时开始在小学进行长方体认识的教学?
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是如何安排教学年级的?
1949年至今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提出了哪些教学要求?
2.2 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研究对教学的启示
教学年段放在五年级或六年级进行比较合适
加强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在活动中感知长方体的特征
3 教材比较研究
3.1 如何安排教学年级?
3.2 采取了哪些引入方式?
3.3 采取了怎样的编排顺序?
3.4 呈现了哪些研究方式?
3.5 怎样呈现长、宽、高等概念?
3.6 怎样处理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4 学生课堂前测分析
4.1 问题的提出
4.2 前测的设计、对象与过程
前测的设计与目的
前测的对象
前测的过程
4.3 前测的结果与分析
学生能否识别生活中形状是长方体的物体?
学生能否用数学语言来概括长方体的特征?
学生能否明确长方体的特征?
学生是否建立了"高"的概念?
学生能否分清长方体和正方体与其展开图之间的关系?
5 教学设计研究
5.1 教学设计综述
教学设计是如何进行课堂引入的?
教学设计是怎样教学面、棱、顶点的特征的?
教学设计采取了哪些操作活动?
教学设计带给我们哪些教学启示?
5.2 同课异构
从发展思维的角度如何设计教学?
从动手操作的角度如何设计教学?
6 学生常见错误研究
6.1 学生常见错误的理论分析
6.2 练习中的典型错误及原因分析
6.3 预防错误发生的策略
7 校本教研活动方案
7.1 活动目标
7.2 活动内容、形式与时间
7.3 活动前准备
中篇 长方体表面积的教学研究
1 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研究
1.1 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对长方体表面积的教学要求
1.2 课程标准f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解读
让学生初步形成三维空间观念
理解表面积的意义是学生掌握表面积计算方法的关键
让学生在经历过程中得到发展
让学生在联系生活中体会学习长方体表面积计算的价值
1.3 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研究对教学的启示
注重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注重学习计算长方体表面积的操作过程
注重拓展课堂教学的空间
注重数学思考
2 教材比较研究
2.1 如何安排教学年级?
2.2 知识范围和要求是什么?
2.3 怎样设置章节?
2.4 选取了哪些素材?
2.5 采取哪些呈现方式?
2.6 怎样表述表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7 呈现了哪些计算方法?
2.8 提供了哪些思考、交流的空间?
2.9 怎样编排练习?
2.10 介绍了哪些数学史知识?
3 教学设计研究
3.1 教学设计综述
教学设计是如何确定教学目标的?
教学设计是如何突破重点、难点的?
教学设计是怎样进行计算公式推导的?
教学设计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3.2 同课异构
教学设计一
教学设计二
4 学生课堂前测分析
4.1 前测的设计、对象与过程
前测的设计与目的
前测的对象
前测的过程
4.2 前测的结果与分析
学生是怎样理解表面积概念的?
有多少学生会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
学生是如何比较物体表面积的大小的?
4.3 前测对教学的启示
5 学生常见错误研究
5.1 学生作业中常见的题型有哪些?
5.2 学生作业中有哪些错例?
5.3 错误原因是什么?
对计算公式所表示的实际意义理解不够
对表面积计算与图形的实际联系不够
对立体图形的空间观念比较薄弱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够扎实
时题目的意思不够理解
题目本身叙述不够确切明白
5.4 有哪些防止学生计算错误的策略?
联系实际,注重长方体特征教学
让学生理解公式所表示的实际意义
一题多练,变式训练
一题多想,促进空间观念发展
培养学生检查作业等良好习惯
分层设计练习
6 教与学的评价研究
6.1 评价标准
知识与技能的评价标准
过程与方法的评价标准
情感与态度的评价标准
教师的教学行为评价标准
6.2 评价方法
7 学生思维测试分析
7.1 问题的提出
7.2 测试的问题、对象和过程
测试的问题
测试的对象
测试和访谈过程
7.3 测试的结果与分析
是否提供立体图对学生解题有很大影响
是否提供立体图会影响学生解题的策略选择
数学成绩与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策略选择有关
7.4 测试对教学的启示
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学
有意识地训练有困难的学生画图
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使其抓住要点解决问题
下篇 长方体体积的教学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节选
《长方体的认识、表面积和体积教学研究/图形与几何系列·一课研究丛书》: 面、棱、顶点三者的教学是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关键。不同的教学设计采取了不同的方式。 (1)整体观察、共同探索 这一方式主要是引导学生整体观察,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对学习任务进行研究,从而得出结论。 牛献礼(2000)老师在“长方体的认识”的教学设计中,以长方体火柴盒为观察物,四人小组合作围绕教师提供的思考题展开讨论:①长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都是什么形状?相对的面大小之间有什么关系?②长方体有几条棱?可以分成几组?怎样分?相对的棱的长短怎样?③长方体有几个顶点?学生一边观察,一边讨论,教师巡视。这样的教学环节,有利于学生用整体的观念去思考问题,学生可以基于一个主要问题展开思考,然后逐渐形成知识脉络。在研究思考中完善知识结构。 ……
作者简介
徐雪霞,教育硕士,小学高级教师,杭州天地实验小学数学教师,数学教研组组长。杭州市上城区教坛新秀、优秀教师。曾获杭州市上城区第壹届“新秀奖”,杭州市上城区第二届“能手奖”。多篇论文及案例在省、市、区评比中获奖或在刊物上发表。 吕琼华,大学本科,小学高级教师,杭州天地实验小学数学教师,上城区数学学科兼职教研员。杭州市教坛新秀,上城区十佳教学能手、优秀教育工作者。近年来承担各级各类公开课30余节,曾获杭州市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多篇论文,课例及录像课在省、市、区评比中获奖或在刊物上发表。 严虹,大学本科,中学高级教师,杭州市小营小学教师。杭州市教坛新秀、教改之星、优秀教师,上城区数学学科带头人。曾参与《整体化教学设计探索》《为学习与发展而评价——小学生电子档案袋的研究与实践》等书的编写。多次主持或参与省、市、区级课题的研究,成果多次获奖。20余篇论文及案例在各级各类评比中获奖。
-
谈文学
¥6.0¥20.0 -
三国演义-(全二册)
¥8.1¥30.0 -
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本
¥5.6¥15.0 -
趣谈楹联-典藏版
¥5.0¥19.8 -
中学文言文解惑
¥6.8¥22.5 -
朝花夕拾
¥4.2¥16.8 -
飘
¥11.9¥35.0 -
老人与海
¥8.8¥28.0 -
道德经
¥15.4¥48.0 -
妙品汉字-典藏版
¥5.9¥18.0 -
毛姆短篇小说集
¥21.7¥38.0 -
小王子
¥10.4¥29.8 -
红与黑:插图全译本
¥9.7¥36.0 -
爱的教育
¥5.4¥13.8 -
聊斋志异-(无障碍阅读本)
¥7.0¥26.0 -
悉达多-一首印度的诗
¥18.9¥32.0 -
艺术卷-[五代-现代]-图解中国文化
¥5.0¥19.8 -
寂静的春天(四师推荐精装版)
¥12.6¥42.0 -
写作课
¥16.1¥46.0 -
世说新语
¥8.9¥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