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觉泵和其他思考工具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53674599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8,493页
- 出版时间:2018-11-01
- 条形码:9787553674599 ; 978-7-5536-7459-9
本书特色
有效思考,让你聪明,有效且正直地思考,让你智慧!哲学也可以反套路、反伎俩,一眼识破唬人的说辞。
《直觉泵和其他思考工具》集世界著名哲学家丹尼尔·丹尼特50年思考之精华,化繁为简、返璞归真,让你借助直觉的力量,不用数学就能思考难且复杂的问题。
批评他人的正确姿势是怎样的?怎么做到既不“过少解释”、又不“惹恼行家”?除了奥卡姆剃刀,你是否知道“奥卡姆扫把”?
哲学家陈嘉映、叶峰、苏德超,知识大V万维钢、吴伯凡,心理学家傅小兰、周晓林,经济学家汪丁丁,媒体人王烁、段永朝,《自私的基因》作者理查德·道金斯,人工智能之父”马文 明斯基全力推荐!
湛庐文化出品。
内容简介
本书诞生于大学新生的课堂, 力图做到“人人能懂”。使用大量方便的、辅助性的思考工具, 去拓展想象力、保持专注力, 让我们妥当、优雅地思考真正的难题。利用各种思考工具, 让你拨开各种思想的层层迷雾, 你会发现, 那么多明摆着的观点其实根本就不是那么“明摆着”的。达尔文的进化论不仅只是一种理论, 也可以打造成直觉泵等思考利器, 破除种种事后追溯的思维陋习。
前言
[译者后记]
记得刚入学攻读哲学硕士、正经开始接触西方哲学的时候,专业课老师就常常教导我们:国内的西方哲学学习,翻译原著文本是必需功课。但众多师兄师姐会拿经验告诉你,真正展开一项翻译工作其实大多都有些“费力不讨好”,因为它非常耗时耗力,却又不能真正算作自己的学术成果。所幸《直觉泵》一书的整个翻译过程虽然艰辛漫长,但并不苦闷。丹尼尔对诸多问题的思考亮点频繁闪现、充满原创性,让我们每天通过译读能感受到一些实在的收获。而对于一些掌舵方向的“大问题”,比如在当下哲学环境中,如何正确看待科学与哲学的关系,如何做哲学、学习哲学等等,虽然文中没有作为专门问题提出,但内容阐述中透露出来的那些成熟稳健的相关思考,即便对于已经学习和研究过西方哲学多年的学生甚至学者,也都是有所助益的。
相比于其他还算按部就班的哲学作品,丹尼特此书的风格其实可算是一次新尝试。就像他在前言中所说,本书要写成一本人人都能读懂的哲学书,所以在他一贯的初稿试讲测试中,他排除掉了讨论班中所有哲学专业的学生和研究生,只留下十几个没有太多知识背景的本科新生,他们可以对书中任何不懂的细节提出疑问,并不断要求丹尼特给出清晰通俗的解释。可能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直觉泵》中能看到很多有意思的设想、疑问和隐喻,很多细节问题的剖析也都向外伸展得非常细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可能会因为能跟随一位大思想家一步步完成每一次漂亮的论证和推理而感到欣喜,但也难免会因为脱离其思想主干太远、不明所以而生出苦恼。
毕竟我们都能看到,丹尼特不是真的在写一本“工具书”,而事实上,本书内容基本涵盖当代心灵哲学研究所有关键的概念和论题,包括意识、意向性、意义、自我、自由意志等等,所以,稍微对哲学有点关心的读者都更渴望能直接看到丹尼特坚持的观点和立场。但这种“看似的偏离主题”其实并不真正构成什么舛误,相反,更专业些的学者们会告诉你,那些看似拓展说明的细节、案例或者假设其实在心灵哲学的大背景中都有所针对,所以自然携带着作者的主导观点和立场信息。另外,丹尼特在进化论基础上坚持自然主义的心灵理论,由进化论铺展开来的对客观存在与意义世界的统一解释几乎就是自然主义说明的一种标准进路。所以,那种囊括各种可能性、无限伸展的表达方式实则也是丹尼特心灵哲学在进化论指导下阐明心灵状态的一种展现。
感谢我的两位老师,陈嘉映老师和叶峰老师。翻译过程中当然会遇到困难,但让人更苦恼的是,时不时要面临赤裸裸的智力挑衅,《直觉泵》中太多反直观的优质论证让人不得不承认,大脑与大脑间可能真的存在智力差距。做陈老师的学生到2018年这个月正好整十年,学生当得久了,心情轻松些了,自然是要把这些懊恼说与自己的老师听听。而陈老师的一句“只要熟悉了还是可以得心应手”也让我如愿瞬间重拾自信、脱离苦海。陈老师总是这样,不经意间就慷慨分发我们些小小“法宝”,估计如果使用得当,再用个十几二十年也不见得会显老旧。
其实在邀请叶老师为此书写序之前,我与叶老师并不十分熟悉,因为分属不同的学科方向,几年时间的博士学习期间,我甚至没有系统选修过老师任何一门课程。所以我猜想,那天叶老师在接到来自学生邀请的这份“苦差事”时大概都有些惊异,才会弱弱问我,如果他来写序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实质性的帮助?我顿时有感而发,把这部著作的表述特点和可能给读者带来的一些混淆统统说出,没想到叶老师听后便立马答应下来。不久后,收到老师一篇非常出色、近万字的导论性序言。感激、感动。
还要感谢我们的编辑老师简学、赵地和王子涵,不管是在翻译阶段还是在修改阶段,几位编辑对我们的纠结、拖沓、犹豫和举棋不定都表现出了超乎常人的耐心和宽容。金岳与我是嘉映老师在首都师范大学招收的**批硕士研究生,有过一年上无师兄师姐、下无师弟师妹的独特时光,同门情谊格外深厚;徐韬天生性情稳重、聪明敏锐,中英文水平俱佳,也有一些西方哲学辑写和翻译的经验,是我俩的首位直系师弟,更是不可多得的合作伙伴。整个翻译过程我们配合默契、有商有量,非常愉快顺畅。 此书在翻译过程中尽量保留了丹尼特原本行文中轻松流畅的表述风格,希望读者们喜欢;对于文中不足,请多多包涵,也欢迎大家的指导和建议。
冯文婧
2018年8月
目录
推荐序二 哲学家的法宝 (万维钢)
推荐序三 这是真正的批判性思维训练营 (叶峰)
前 言 我要写一本人人都能读懂的书
引 言 什么是直觉泵
**部分 通用思考工具
01 犯错儿—— 犯“好”错儿才有价值
02 归谬法——发现错误命题的妙招
03 拉波波特法则——批评他人的正确方式
04 史特金定律——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无意义的事情上
05 奥卡姆剃刀——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06 奥卡姆扫把——有意隐瞒对自己不利的证据
07 外行做媒——既不“过少解释”,又不“惹恼行家”
08 跳出系统——打破惯性思维的好方法
09 古尔德的 3 种思考工具——“不如说”“故意堆积”和“古尔德两步”
10 小心“当然”这个词 ——一种让你无需思考就认同的花招
11 反问——让你不好意思说“不”
12 什么是“深马”——爱就一个字
**部分小结
第二部分 关于意义和内容的思考工具
13 特拉法尔加广场上的谋杀案——意义和内容都是我们大脑的“意向性”产物
14 生活在克利夫兰的一位兄长——一种观念只能生长在一堆观念之上
15 “爸爸是名医生”——理解是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清晰的
16 常识映像和科学映像——反映世界的两个不同视角
17 常识心理——人们无需正规教育就拥有的一种能力
18 意向立场——解释实体行为的一种策略
19 人与“次人”的区别——自上而下的认知能力分解
20 大脑中的小人儿委员会——认知科学的好理念
21 近似算子——达尔文渐进主义的启示
22 神奇组织——不要为逃避难题而求助于“魔法”
23 身陷机器人控制室——初长成的大脑不是一块“白板”
第三部分 关于计算机的思考工具
24 计算机施展魔法的7个秘密——部分之和大于总体的*好实例
25 虚拟机——模仿硬件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26 算法——有效解决问题的策略机制
27 让电梯实现自动控制——机器取代人类的逻辑
第三部分小结
第四部分 更多关于意义的思考工具
28 红发人那事儿——大脑中的认知机制
29 彷徨的双币机、孪生地球以及巨型机器人——原初意向性和派生意向性存在明显的边界吗
30 彻底翻译与蒯因式填字游戏——不存在绝对正确的翻译
31 语义引擎和句法引擎——大脑只是通过句法引擎模仿语义引擎
32 沼泽人遇上母牛鲨——哲学家*喜爱的直觉泵
33 两个黑盒子——究竟是什么让红灯闪烁
第四部分小结
第五部分 关于进化论的思考工具
第五部分小结
第六部分 关于意识的思考工具
第六部分小结
第七部分 关于自由意志的思考工具
第七部分小结
第八部分 做个哲学家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结 语 加倍努力地使用这些工具吧
附录一 未写入本书正文中的几个直觉泵
附录二 寄存器机练习题的答案
素材来源
参考文献
译者后记
节选
什么是直觉泵
你不能空着手做木工活,更不能空着脑袋思考。
——博 · 达尔布姆
思考是件难事。有些问题艰难得让你一思考就头疼。我的同事、神经心理学家马塞尔·金斯伯恩(Marcel Kinsbourne)说,思考之所以困难,是因为通向真理的崎岖小径与诱人的捷径争持不下,而捷径往往只是条死胡同。我们在思考时所做的大多数努力就是在抵御诱惑。我们不断受到它们的纠缠,还必须为了手头上的任务硬着头皮想下去。唉……
有一则关于约翰 ·冯 ·诺依曼的轶事。冯 ·诺依曼是一位数学家也是一位物理学家,他将阿兰 ·图灵的想法,也就是所谓的图灵机,变成了真正的电子计算机,现在我们称之为冯 ·诺依曼机,例如你的笔记本电脑或智能手机。冯 ·诺依曼是一位大师级的思想者,以能够在头脑中闪电般地进行大量计算而闻名。像所有著名的故事一样,关于他的故事当然也有许多版本。按照我这个版本的说法,有一天,一位同事拿了一道智力题给他,这道题有两种解法,一种是需要复杂计算的繁琐解法,另一种是比较巧妙的解法,是那种“啊哈”式的解法。这位同事有一个理论:遇到这道题时数学家会采用那个繁琐的解法,而更懒但更聪明的物理学家会停一下,然后找出巧妙的解法。那么,冯 ·诺依曼会采用哪种解法呢?
你们应该听说过这样一道难题:有两列火车相距 100千米,在同一条轨道上相向行驶,一列火车的速度是每小时 30千米,另一列的速度是每小时 20千米。当两列火车相距 100千米时,一只鸟以 120千米的时速开始从火车 A飞向火车 B,到达后再飞回火车 A,如此往复直至两列火车相撞。当两列火车相撞时,鸟一共飞了多远?“ 240千米。”冯 ·诺依曼脱口而出。“该死的,”他的同事说,“我猜你会用那个难的方法呢,求无穷级数。 ”“啊!”冯 ·诺依曼拍着自己的脑门尴尬地叫道,“原来还有一种简单的方法呀! ”(提示:两列火车相遇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有些人是天生的天才,就像冯 ·诺依曼,他们可以轻松解开*棘手的谜团;而另一些人虽然步履蹒跚,却天赋“意志力”,这一英雄式的品质使他们能在追逐真理的道路上坚持到底。然后,就剩下我们这种人:没太多天分还有点懒。可是我们仍渴望理解周遭的事物。该怎么办呢?我们可以使用大量的思考工具。这些方便的、辅助性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拓展想象力、保持注意力,让我们妥当甚至优雅地思考真正的难题。
这本书就收集了我所喜爱的种种思考工具。我不只要描述它们,还将用它们引领你们的头脑轻轻穿过那令人不适的领地,直达关于意义、心灵和自由意志的本源之域。我们将从一些对各种问题都适用的简单而普遍的工具开始,其中一些我们已然谙熟了,而另一些尚未得到充分的关注和讨论。然后,我会让大家了解一些为特别目的而设计的工具,它们可以破除这样或那样误导人的想法,这些想法就像深深的车辙,连专家有时也会狼狈地深陷其中。我们也会认识并拆解种种不好的思考工具,因为一不小心,那些拙劣的说服技巧就会把我们引入歧途。无论你们是否能够安然抵达我所设定的终点,是否决定与我一起在那里驻留,这趟旅程都将用全新的思考方式武装你,让你得以思考这些主题、思考思想本身。
物理学家理查德 ·费曼( Richard Feynman)可能是比冯 ·诺依曼更富传奇色彩的天才,他的确天生就有一个世界级的大脑。他也爱做有趣的事,我们都该感激他,因为他特别乐于给我们透露那些使自己的生活变得更轻松的诀窍。不论你有多聪明,但凡有简单的方法可用,你就会变得更聪明了。他的自传《别闹了,费曼先生!》(Surely You’re Joking, Mr. Feynman!)和《你干吗在乎别人怎么想?》(What Do You Care What Other People Think?)应该被每个有抱负的思考者列入他们的必读书目,因为这两本书给了我们很多启示,比如关于如何驾驭*棘手的问题,甚至还有在想不出什么更好的点子时如何花言巧语地把听众侃晕的方法。在受到他书中许多有益观点的启发,并且看到他在分享自己的大脑如何工作这件事上所表现出的真诚之后,我决定在同一个话题上试着谈谈自己的想法。它们没有多少自传性质,但却志在说服你们在思考那些论题时采用我的方法。我没什么诀窍,只是不厌其烦地诱导你们放弃对一些信念的固执,我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展示我想的是什么以及为什么这么想。
像所有工匠一样,铁匠也需要工具,但有句实际上已经没多少人知道的老话说得好:“只有铁匠的工具自己造。”木匠不为自己制作锯子和锤子,裁缝不给自己制作剪子和针,水管工不给自己制作扳手,但是铁匠能以铁为原料制作锤子、钳子、铁砧和凿子给自己用。那么思考工具呢?谁制作了它们?它们是用什么制成的?哲学家制作过一些*好的思考工具,不用任何材料而仅凭观念,即信息的有效结构。笛卡尔给我们带来了笛卡尔坐标系,如果没有坐标系中的 x轴和 y轴,那么由牛顿和莱布尼兹同时发明的*卓越的思考工具——微积分就几乎不可设想。帕斯卡为我们带来了概率论,这样我们才能简便地计算各种赌注的概率。天才的数学家托马斯 ·贝叶斯( Thomas Bayes)给我们带来了贝叶斯定理,它是贝叶斯统计思想的基石。不过,本书所着重讨论的大多是更简单的思考工具,不是数学和科学所用的精密、系统化的机器,而是头脑的工具。它们是:
标识。有时,在你翻来覆去思考某个事物时,给它取个生动的名字,会有助于理解这个事物。正如我们将会看到的,在所有标识中*有用的是警示性的标识或者“警报”,它们让我们对可能的错误来源保持警惕。
例示。有些哲学家认为,如果在哲学工作中使用例子的话,即便不完全是耍花招,至少也是不必要的。这颇像小说家在他们的小说中避免加入插图一样。小说家以用文字实现所有表达为荣,而哲学家则自豪于能够以严密的形式呈现仔细摆弄过的抽象概括,尽其所能地使其接近数学证明。他们干得不错,但可别指望我会把他们的作品推荐给我的学生,只有少数特别优秀的学生除外。他们的书原本不必这么难。
类比与隐喻。将一个复杂事物的特征与另一个你自以为熟知的复杂事物的特征相对照,是一种非常有力的思考工具。但由于它过于有力,一旦思考者们的想象被一个靠不住的类比所困,他们就会误入歧途。
脚手架。你可以只用一架梯子来盖屋顶、刷房子或者修理烟囱。你把梯子挪到这儿、爬上去,再挪到那儿、爬上去,每次只能在一个地方干活;但如果你事先搭起一些坚固的脚手架,你就可以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灵活而安全地走动,*后干起活来反而更方便。本书所提到的一些特别有价值的思考工具就类似于脚手架,虽然把它们搭好需要费一些时间,但一旦搭好,就可以将很多问题一并解决,根本不用像挪梯子那样搬来搬去。
直觉泵。就是那种被我称为“直觉泵”的思想实验。
毫无疑问,思想实验是哲学家们钟爱的思考工具之一。如果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巧妙的演绎推理得出一个问题的答案,谁还需要实验室呢?从伽利略到爱因斯坦还有后来的那些科学家们都用思想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所以思想实验并不为哲学家独享。有些思想实验像严格的论证一样是可分析的,常常具有归谬法( reductio ad absurdum)的形式,也就是一方往往利用对方的前提推出一个形式上的矛盾或者一个荒谬的结果,以此来说明对方的推论存在缺陷。
我*喜欢的一个思想实验来自伽利略,这个实验证明了在忽略摩擦的情况下,重的物体的下落速度并不比轻的物体快。他论证说,如果重的物体下落的速度比轻的物体快,那么重的石头 A的下落速度就大于轻的石头 B,如果我们把 B系到 A上,那么在下落时 B就会像一个赘物那样拖慢 A的速度。但是, A和 B系在一起之后的总重量大于 A,因此两者一同下落的速度也要大于 A自身的下落速度。于是,我们得出结论:把 B和 A系在一起之后,它们的下落速度既大于又小于 A的下落速度。这就出现了一对矛盾。
另一些思想实验没有这么严格,却往往同样有效:有些思想实验的小故事设计得令人感到心有灵犀、拍案叫绝,无论辩护的是哪个论题,人们看过都会觉得“是,当然,一定是这样 !”我把这些思想实验称作“直觉泵”。我在**次公开评论哲学家约翰 ·塞尔( John Searle)的思想实验“中文屋”(Searle, 1980; Dennett, 1980)时发明了这个术语,有些思想家认为我的这个术语有贬低或轻蔑的意味。但是恰恰相反,我爱直觉泵!也就是说,有些直觉泵是极好的,有些是有问题的,完全不可靠的只是少数。
几百年来,直觉泵在哲学中占据统治地位。它们是哲学家版的《伊索寓言》,早在哲学家出现之前,人们就已经把寓言视作一种极好的思考工具了。如果你曾在大学里学过哲学,或许已经接触过这类经典之作,比如柏拉图在《理想国》当中所提到的“洞喻”:在洞穴中,人们被锁链拴住,只能看到真实事物投射在墙壁上的影子。再比如他在《美诺篇》(Meno)中所讲的苏格拉底教一个奴隶男孩学习几何的故事。还有“笛卡尔的恶魔”,在恶魔的欺骗下,笛卡尔相信了一个完全虚假的世界,这是*早的“虚拟现实”思想实验。以及霍布斯的“自然状态”,在这种自然状态下,人的生活是卑污、残忍和短寿的。虽然它们不如《伊索寓言》中的《狼来了》《蚂蚁和蚂蚱》那么著名,但也广为人知,其中的每一个都能调动起我们的某些直觉。柏拉图意在用“洞喻”启发我们思考感觉与现实的本质,以奴隶男孩的故事为例来向我们说明先天的知识;恶魔是一台终极的“怀疑发生器”;而霍布斯关于“自然状态”的寓言旨在让人意识到,我们只有订立契约才能从自然状态中走出来。它们是哲学中永恒的旋律,余味深长,让学习哲学的人们在多年之后仍能相当生动而准确地记住它们,即便他们已经淡忘了那些复杂难解的论证和分析。
一个好的直觉泵比任何一种论证和分析都更为有力。我们将要思考种种当代的直觉泵,包括那些质量不合格者。我们的目标是理解它们好在哪儿、它们是如何工作的,以及我们如何使用甚至制作它们。
相关资料
丹尼特推荐各种思考工具,根本意图是帮助我们从流俗的看法中跳脱出来,其实,所谓“哲学”,干的就是这个。
——陈嘉映
哲学家,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读完这本书,你的思维水平会有一个不可逆的提高。再听到别人一本正经的愚蠢言论,你会受不了。想起以前自己说过的那些随意的话,你会感到脸红。
——万维钢
科学作家,“得到”APP《精英日课》专栏作者
2007年,朗润园十周年庆典,邀请了十位曾获得过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其中一位是实验经济学家弗农 ·史密斯,需要我作陪。席间,我列举了一些跨界科学家的名字,希望听他评论。出乎意料,他只读过丹尼特的书,而且受益良多。我也喜欢丹尼特,并收藏了他的主要作品。《直觉泵和其他思考工具》以及 2017年出版的 From Bacteria to Bach and Back: The Evolution of Minds,尤其值得收藏。因为,这些是丹尼特 50年悠闲思考的精华概述。前者试着推荐几十件不用数学但依赖隐喻的(批判性)思考工具给普通读者,后者则是他毕生心灵哲学的一次总结,他很可能继续发表新的总结。
—— 汪丁丁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这是一本可以帮助思维训练的书籍。正是在分析、质疑中才能锻炼自己的分析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的能力。相信丹尼特本人会很欢迎你去反驳他,指出他的论证中的弱点。
——叶峰
哲学家,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本书旨在提供一本“人人都能读懂的书”,使人们掌握思考思想本身的有效工具。作者如数家珍地介绍了“归谬法”、“拉波波特法则”和“史特金定律”等 12种通用思考工具,又依次介绍了关于意义和内容、计算机、进化论、意识和自由意志等的思考工具。作者兼具哲学家和认知科学家的理论素养,也有很深的文学功底,尤其擅长使用比喻,使得本书读起来十分生动有趣。我愿将本书推荐给大家阅读参考。
—— 傅小兰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
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学系主任,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
丹尼尔·丹尼特将人类思想中闪耀的星星摘下来,放进此书,送给读者。他通过使用思想实验和思维工具,将深奥的哲学问题阐述得浅显易懂,即便只有基本的文化教育的读者,也能跟随此书思考有关心智、生命和自由意志的问题。读者甚至可以把它作为一本工具书,通过学习书中提到的诸多思想、逻辑工具,训练在科学研究、辩论和谈判等思想过程中的拳脚功夫。
—— 周晓林
北京大学脑与认知科学中心主任,
浙江师范大学心理与脑科学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直觉泵和其他思考工具》这本书很烧脑,要反复看很多遍,才能领会全书 77个思想实验的精妙之处。丹尼尔·丹尼特是一位个性鲜明、富有科学家精神的著名哲学家,他的书,应当满分推荐!
—— 段永朝
苇草智酷创始合伙人,财讯传媒首席战略官
丹尼尔·丹尼特是现代进化论科普大家,也是醉具科学家气质的哲学家之一。他创造的“直觉泵”这个概念告诉我们:在没有证据、数据的地方,我们可以用故事说话,从公认的直觉开始做思想实验,看它将我们带到何方。我强烈推荐《直觉泵和其他思考工具》这本书!
—— 王烁
财新传媒总编辑
通过把当代科学的底层观念和传统哲学的深刻问题结合起来,丹尼特正在改变我们的直觉。他精通多个知识门类,致力于基础观念的澄清和革新,他比任何人都更接近传统意义上的伟大哲学家。
—— 苏德超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这是我读过的醉好的一本书。
——理查德·道金斯
著名生物学家,畅销书《自私的基因》作者
丹尼尔·丹尼特是我们这个时代醉杰出的哲学家之一,他就是下一个伯特兰·罗素。与传统哲学家不同,丹尼特还精通神经科学、语言学、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和心理学。他正在重新定义和革新哲学家的角色。
——马文·明斯基
“人工智能之父 ”,图灵奖得主
作者简介
丹尼尔 丹尼特(Daniel C. Dennett)
世界著名哲学家、认知科学家,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塔夫茨大学讲席教授。2001年,荣获被誉为“心灵哲学诺贝尔奖”的让 尼科奖。
2016年获评全球50位具影响力的哲学家。“人工智能之父”马文 明斯基称赞他为“下一个伯特兰 罗素”。
2010年当选圣塔菲研究所首届*为尊崇的访问学者席位——米勒学者,跨学科开展认知科学和进化生物学研究。
与理查德 道金斯、萨姆 哈里斯、克里斯多夫希钦斯并称“新无神论四大骑士”。
-
内向者的沟通课
¥20.6¥42.0 -
富爸爸穷爸爸
¥31.2¥89.0 -
学理:像理科大师一样思考
¥15.8¥48.0 -
影响力
¥34.4¥79.9 -
底层逻辑:看清这个世界的底牌
¥32.4¥69.0 -
畅销的原理:为什么好观念、好产品会一炮而红?(八品)
¥14.0¥45.0 -
投资人和你想的不一样
¥23.4¥65.0 -
文案高手
¥10.8¥36.0 -
麦肯锡高效工作法(八品)
¥10.9¥52.0 -
逆势突围
¥18.4¥68.0 -
麦肯锡逻辑思考法
¥18.4¥49.8 -
麦肯锡底层领导力/(英)克劳迪奥·费泽,(英)迈克尔·伦尼,(英)尼古莱·陈·尼尔森
¥21.8¥68.0 -
鹤老师说经济:揭开财富自由的底层逻辑
¥17.6¥65.0 -
事实
¥42.1¥69.0 -
学会提问
¥46.9¥69.0 -
李诞脱口秀工作手册
¥16.0¥42.0 -
费曼学习法(用输出倒逼输入)
¥18.5¥45.0 -
领导学全书柯维领导培训中心
¥18.4¥68.0 -
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谈判课
¥18.6¥69.0 -
央企真相
¥15.7¥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