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高宗乾隆-中华帝王传奇

包邮清高宗乾隆-中华帝王传奇

¥29.9 (7.5折) ?
1星价 ¥29.9
2星价¥29.9 定价¥39.8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436750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01
  • 出版时间:2018-08-01
  • 条形码:9787514367508 ; 978-7-5143-6750-8

本书特色

  清高宗乾隆,清朝第六位皇帝,入关之后的第四位皇帝。乾隆二十五岁登基,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任三年零四个月太上皇,实际行使国家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  乾隆统治下的清朝,没有大刀阔斧进行改革,但是他平衡政权、平叛安邦、锐意进取也不容忽视。当然,他重用奸臣和坤、包容腐败、大兴文字狱,也为他的一生留下了污点。

内容简介

  《中华帝王传奇 清高祖乾隆/国学经典文库》共分为十五章,以时间发展为主要线索,详实、全面地讲述雍正皇帝的生平事迹。将乾隆在位期间在政治、经济、文化、对外交往等方面的成果展现出来,同时也分析了他的过失,如他实行文字狱而阻碍国家发展,以及阻碍科技和文化发展,在这个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开始衰落,为国家日后挨打埋下了祸患。总之,《中华帝王传奇 清高祖乾隆/国学经典文库》不但评功,也在评过,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个真实客观、立体化的乾隆皇帝。

目录

**章 少年弘暦的成长之路
弘暦在雍亲王府中诞生
被八字决定的命运
少年弘暦深得康熙喜爱
细节泄露天机,内定太子要低调

第二章 即位初扫除前任不利影响
《乐善堂文钞》的舆论准备
继任皇位,确立执政基调
要立威,要杀人
推行新国策要快更要有效
扫除遗留的苗疆问题
与准噶尔部息兵议和

第三章 善加利用,清除党祸
抑制宗室皇亲
前朝遗老
等待合适时机清结党
鄂尔泰虽死,鄂党仍存在
对张廷玉势力的打击
给“鄂党”*后致命的一击
一朝天子一朝臣

第四章 排除困扰,冀为成康
初举木兰秋狝
粮食问题的严重性
应对粮食问题的举措
粮价上涨原因的讨论
钱贵银贱的问题及其对策
解决八旗生计的措施
保守的矿冶政策

第五章 乾隆盛世的辉煌
黎民颂盛世,乾隆看盛世
十全老人“千叟宴”
乾隆帝的奇珍异宝
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编纂《四库全书》的功与过.

第六章 一生中的卓越功勋
对大小金川的平定
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
战前清缅关系
两战两败的清缅战争
清缅战争被迫议和
与缅甸议和的活动
廓尔喀**次入侵
抗击廓尔喀第二次入侵
强化西藏管理的善后措施
出兵助黎氏复国
从扶黎改为亲阮

第七章 乾隆皇帝与和砷的渊源
和坤颇具传奇的一生
和砷家族与皇室的联姻
乾隆宠信和坤的七大理由

第八章 多种手段除贪务尽
和坤与议罪银
腐败集团化
尹壮图的奏折
大规模动荡的前奏
帝王私欲

第九章 铁血手腕平定边疆
讨伐达瓦齐
平定阿睦尔撒纳叛乱
对准噶尔地区的善后措施
对乌梁海人的直接管理
大小和卓木叛清
平叛和卓从挫折到胜利

第十章 清政府闭关锁国的外交
马戛尔尼入觐
处理英商洪任辉事件
欢迎土尔扈特部的回归
遏制沙俄吞食野心

第十一章 闻风丧胆的文字狱
盛世有危机
平民告御状
“越级上访”不能开先例
祸水东引,文字狱大案
吴英上书,逞才获罪
兴文字狱,令人难解
流言四起,暗藏危机
《字贯》字典悖逆案
思想文化需整顿
假借修书查禁书
毁灭证据消记忆

第十二章 乾隆皇帝多次出巡
南巡前的准备
乾隆六下江南
南巡闹剧:农夫溜须“满朝皆忠臣”
乾隆祭祀孔子的原因
兴建园林,是功还是过

第十三章 长寿皇帝*终的归宿
熟虑身后事,秘密立太子
太上皇乾隆终去世
乾隆去世,和坤垮台
展开全部

节选

  《中华帝王传奇 清高祖乾隆/国学经典文库》:  弘暦在雍亲王府中诞生  康熙五十年(1711)八月十三日子夜,雍亲王胤禛忐忑不安的心顿时兴奋起来。他得知格格钮祜禄氏生下了一个男孩儿,后因排行第四,取名弘暦,也就是后来在中国历史上执政长达六十三年的乾隆皇帝。  在此之前,胤禛已得四子。长子弘晖,是皇后乌喇那拉氏所生,但不幸八岁夭折。齐妃李氏为胤禛生有三子,即弘昐、弘昀、弘时。弘昐未满二周岁殇逝,还不曾叙齿排行;弘昀排行第二,十一岁也死去了;眼前就只有八岁的三子弘时。胤禛与几个兄弟一样觊觎皇位,口上说:“储贰之事,避之不能,尚有希图之举乎!”却暗中以四川巡抚年羹尧与十三弟胤祥等为核心秘密谋划。在诸王争夺王储斗争白热化期间,胤禛又给康熙老皇帝增添了一个孙子,这肯定会为他在康熙内心的天平上增加一个砝码。  清朝的前几位皇帝,对于他们历来都有些奇怪的传说。比如,顺治因失去董鄂妃而出家当了和尚;雍正为了夺取皇位,害死其父康熙,篡改遗诏。而对于乾隆皇帝的身份也是颇具纷争,清季陈某,署名“有妫血胤”,所撰《清秘史》中《弘暦非满种与易服色之不成》篇写道:  “康熙间,雍正与陈氏尤相善,会两家各生子,其岁月日时皆同。雍正闻乃大喜,命抱以来,久之始送归,则竟非己子,且易男为女矣。陈氏殊震怖,顾不敢削辨,遂力秘之。”其中陈氏是指浙江海宁陈元龙,有一男二女。儿子陈邦直,生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比弘暦大十七岁;徐德秩生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于雍正十一年(1733)任梧州知府,其妻是海宁陈元龙次女,与徐德秩同龄。也就是说,陈元龙次女比弘暦大二十四岁,可见《清秘史》所云“会两家各生子”,雍正以女易陈元龙之子云云,纯属无稽之谈。《清秘史》序用的黄帝纪年,不用清朝年号,显示了作者浓厚的排满思想,因此杜撰弘暦非满血统属于天方夜谭。  被八字决定的命运  在康雍乾三帝皇位的继承上,迷雾重重,其中之一便是乾隆的生辰八字对康熙胸中帝位传承决策的*终形成有不可估量的重要影响。  乾隆出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八月十三日子时,其生辰八字是“辛卯(康熙五十年)、丁酉(八月)、庚午(十三日)、丙子(子时)”。  批语是:庚金生于仲秋,阳刃之格,金遇旺乡,重重带劫,用火为奇*美。时干透煞,乃为火焰秋金,铸作剑锋之器。格局清奇,生成富贵,福禄天然。地支子、午、卯、酉,身居沐浴,*喜逢冲,又美伤官,驾煞反成大格。  书云:子午酉卯成大格。文武经邦,为人聪秀,作事能为。连运行乙未,甲午,癸巳。身旺,泄制为奇,俱以为美。“乾隆八字”深藏于宫中,清亡之后开始整理内阁大库档案,首批向社会公开的珍贵档案之一便是“乾隆八字”。  “乾隆八字”有一段批语云:“此命富贵天然,这是不用说。占得性情异常,聪明秀气出众,为人仁孝,学必文武精微。幼岁,总见浮灾,并不妨碍。运交十六岁为之得运,该当身健,诸事遂心,志向更佳。命中看得妻星*贤*难,子息极多,寿元高厚。柱中四方成格祯祥,别的不用问。”  “柱中四方成格”,指柱中全见“子午卯酉”,按命理说,称为“四位纯全格”,是天赋甚厚的强势命造。上述这个“乾隆八字”的批示是算命先生于康熙六十一年(1722)所写的,这上面有“今岁壬寅(康熙六十一年岁次壬寅),流年天喜星坐命,天福星守照,四季祯祥,喜福安宁”这段话可以为证。  这一年,弘暦虚岁十二,身份是雍亲王第四子、康熙百数十个皇孙之一,奉命批八字的星相术士只能据命理而论,几乎都是夸赞之词。中国古代的命相之理,有一套固定的推算方法。按命相理论,乾隆的八字,天干庚辛丙丁,火焰秋金,是天赋甚厚的强势命造,术语称为“身旺”;地支子午卯酉,局全四正,男命得之,为驷马乘风,主大富贵。  这与众不同的八字,也许正是让康熙决定将弘暦在宫中养育的原因。  正是这年春天,乾隆以皇孙身份首次谒见康熙,乾隆的生辰八字也在这次由康熙携回。现存“乾隆八字”的批语即当在三月十二日至二十五日所批。据说有人曾在故宫档案“乾隆八字”批语上见过康熙的批语“此命富贵天然”一段,但《掌故丛编》“乾隆八字”时并未以按语或加注的形式说明康熙曾亲自批语,因此“乾隆八字”批语极可能是康熙命精于相术者所批。批语中说“此命富贵天然”“为人仁孝”“寿元高厚”云云,已囊括了古代所谓“五福”:寿、富、康宁、攸好德、考终命。从命相看,这个皇孙的命已好得不能再好,又有“子息极多”这样的占语,自然康熙对其另眼看待。而“幼岁总见浮灾”难免令康熙放心不下,因此有三月二十五日再幸圆明园之行。乾隆被养育宫中,应该是从此开始。乾隆入宫后,在皇祖身边度过了不到八个月的短暂时光,这中间康熙一再说乾隆“福祉深厚”“福过于予”“伊命贵重”云云,其根据只能是“乾隆八字”。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