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卑与超越2

自卑与超越2

1星价 ¥12.6 (3.5折)
2星价¥12.6 定价¥36.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6821855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192
  • 出版时间:2019-02-01
  • 条形码:9787516821855 ; 978-7-5168-2185-5

本书特色

《自卑与超越(2)》是阿德勒博士经典之作,在生活中成就自我,《自卑与超越》完全实践版。 告别自卑、抑郁症、强迫症、拖延症、叛逆、懦弱性格,适用职场交往、人际关系、恋爱、婚姻、家庭、亲子教育、社会适应,在行动中摆脱自卑,真正掌控你的人生! 阿德勒的心理学比一般人所承认的要更伟大,因为其他的理论家大多曾受到他的著作影响。 ——美国心理学教授 舒尔茨 阿德勒的心理学在心理学历史上是一个沿着我们今天应该称之为社会科学的方向发展的心理学体系。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 墨菲 在我看来,阿德勒一年比一年显得正确。随着事实的积累,这些事实对他关于人的形象的看法给以越来越强有力的支持。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 马斯洛

内容简介

《自卑与chao越2》是一本自我成长心理指导书。在这本书中,作者阿德勒博士针对亲子教育、职业交往、婚姻与家庭等社会性问题,给出了战胜自卑情结的策略和心理调整方法。阿德勒指 出,要正面人生的三大主题——社会关系、职业、恋爱与婚姻。与《自卑与chao越》一书相比,本书所探讨的话题及案例更为广泛和贴近现实生活:优越感、生活风格与生 活风格、态度与动作、问题儿童的教育、成年人与孩子的社会适应性、社会意识常识等。这本立足于实际应用的心理学巨著应该被更多人知道,被更多人阅读,激励更多人走向成功。

目录


目 录
**章 个体心理学原理 / 001
第二章 自卑情结 / 019
第三章 优越感 / 035
第四章 生活风格 / 051
第五章 个人的早期记忆 / 065
第六章 外在行为表现与态度 / 081
第七章 梦及其解释 / 095
第八章 问题儿童及其教育 / 109
第九章 社会问题与社会适应 / 129
第十章 社会感、常识与自卑情结 / 143
第十一章 恋爱与结婚 / 155
第十二章 性欲与性的问题 / 169
第十三章 结论 / 181


展开全部

节选

我们所说的自卑情结和优越感,只是表示一种过度的自卑心理和寻求优越感的努力,这一点我们要弄清楚。明了这一点,我们就不会错误地以为自卑情结和优越感是存在同一个人身上的两种矛盾的倾向了。因为很明显地,优越感的努力和自卑的心理,和普通的情操一样,是相辅相成的。假如我们不觉得自己的现状有什么缺点,我们便不会努力追求优越感。所谓情结,既然是从自然的情操发展出来的,情结中是不会比情操多出什么矛盾点的。优越感的努力是永远不会停止的。实际上个人的心理、精神,也就是由优越感的努力所构成的。我们已经说过,生命是一种目标的达到或者形式的完成,使得这种形式能够完成的,就是优越感的努力。优越感的努力像一道瀑布,凡是它碰到的东西,都跟它流下去了。假如我们看看懒惰的孩子,看见他们那种毫无生气、遇事不感兴趣的样子,我们一定会说他们是不活动的。但是他们也有一种优越感的欲望,并且因为有了这种欲望,他们会说:“假如我不是这样懒,我早已做了总统咧。”我们可以说,他们的活动和努力是有条件的。他们自视很高,以为在有用的生活方面多多做番事业并不难,只要……自然,这是一种欺诳,是一种幻想,但是我们都知道,人类是常常可以在幻想中求得满足的。没有勇气的人,尤其如此。他们有了幻想,自己便非常之满足了。他们觉得自己不很厉害,所以他们常常走弯路——常常想躲避困难。从躲避困难中,从不愿奋斗中,他们便得了一种感觉:以为自己比别人强,比别人聪敏。其实并不是那么一回事。我们知道,有些偷东西的孩子是有着心理优越感的。他们自己以为愚弄了别人,别人不知道他们在偷东西。他们自以为只是动了动手,就获得了一笔钱。犯罪的人也有这种感觉,他们以为自己是比别人优秀的英雄。我们已经说过,从某一方面看来,心理优越感是一种自私狭隘的表现。它不是常识,不是社会共识。一个杀人凶手以为自己是个英雄,那种想法就是一种精神态度。他对于人生问题的解决,一味逃避,可见他是个没有勇气的人。所以,犯罪是优越感的结果,不是什么基本的原始的罪恶的表现。我们从神经症病人的身上也可以看出同样的症候。比如他们如果失眠,到了第二天便没有精神去办事。他们因为失眠,便以为自己不能去做事了,因为失眠之后,绝不能像不失眠那样做得好的。他们悲伤地说:“只要我不失眠,我什么事不能做呢!”有些抑郁的人,有着焦躁的问题,也有这种情况。他们因为自己焦躁,对于别人便一味地压制。事实上他们之所以利用自己的焦躁去压制别人,是因为他们总是希望跟别人在一起,无论到什么地方去都得有人陪着。他们要强迫身边的人按照他们的希望去生活。那些有忧郁症和癫狂病的人,常是全家注意的中心人物。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出自卑情结所发挥的能力。他们不停地诉苦,一会儿说自己觉得身体抵抗力下降了,一会儿说自己瘦了。实际呢,他们的身体非常健康,只不过他们把健康当作支配别人的筹码。这种事情并不奇怪,因为在我们这种社会文化里面,弱小是可以成为强大的(事实上,假如我们问问自己,在我们的文化里面哪种人是*强有力的,*聪明的答案一定是婴儿。婴儿能支配别人,可是不被别人支配)。现在让我们研究研究优越感与自卑情结的关系。我们可以举一个有着优越感的问题儿童为例,一个粗鲁的、傲慢的、好勇斗狠的孩子,他总想装得比实际上显得伟大些。我们都知道,脾气暴躁的孩子总想突然攻击别人,使别人受他们的支配。他们为什么这样暴躁?是因为他们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可以达到自己的目标。他们觉得自卑。我们常常可以发现好勇斗狠的、有侵略性的孩子具有一种自卑情结和一种克服自卑情结的愿望。他们的行动像是用脚趾站在地上,把自己的身体抬高好使自己显得高大一点,希望由这样简而易行的方法去达到成功、骄傲和优越感的目标。我们对于这种孩子,应该想个帮助他们的办法。他们之所以做出那样的行为,是因为他们不懂得人生原是统一的。他们不知道万事万物全都有个自然的秩序。我们不应该因为他们不愿知道这种道理便去责备他们,因为假如我们去问他们,他们一定还会坚持认为自己只会比别人厉害,不会比别人差的。所以我们应该用种友好的态度,把我们的看法向他们解释,使他们渐渐地了解。假如有人爱在别人的面前表现自己的本领,那完全是因为他们自己觉得不如别人的缘故。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没有力量,不能在有用的生活方面和别人去竞争,所以,他们便站到脱离现实的方面去了,他们无法真正融入社会。他们不能适应社会,并且不知道怎样才能解决人生的社会问题。所以我们常常看见这类人在儿童时期总是和父母老师闹别扭的。像这样的事情,我们必须了解他们的情境,并且使情境能被孩子自己所了解。自卑情结和优越感的并存的情况,我们在一些神经疾病里面也可以看出来。有着神经疾病的人常常流露他们的优越感,但是并不知道自己有自卑情结。关于这一点,有个强迫症患者的病史,可以帮助我们做点解释。一个家庭中有一对年龄相近的姐妹,姐姐很美丽很受人喜爱,而妹妹对于这一点就很在意。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就能看到,一个家庭里面如果有一个人的地位比别人高,别人就会过得很不愉快。无论那个佼佼者是谁,父亲也好,子女中的一个也好,母亲也好,结果都是一样的。家庭里面别人的处境会很糟糕,有时候他们简直会觉得烦躁得受不了。别的孩子于是都生出一种自卑情结,努力向优越感走去。如果他们不只注意自己,同时还能注意别人,那么,他们的人生问题还可得到满意的解决。但是一旦他们的自卑情结变得很严重的时候,他们便会觉得自己的周围充满了敌人,他们便会只去注意自己,不大注意别人,因而他们便不能具有相当分量的社会共识。他们怀着一种感觉去解决人生的社会问题,但是那种感觉对于人生的社会问题的解决,并不能给他们什么帮助。因此,他们为了寻求解脱,便放弃努力干脆走到人生的消极方面去了。我们知道,这种解脱并不是真的解脱,只不过是放弃了解决问题,把希望放在别人的帮助上,看上去好像是一种解脱罢了。他们和乞丐一样,什么事情都要靠别人的帮助,在他们看来,自己是利用了自己的弱点过得轻松一些。

作者简介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年),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1912年,阿德勒创办《个体心理学杂志》,开始把自己的理论应用于 儿童的抚养和教育。他和他的学生们在维也纳三十多所中学开办的儿童指导诊所取得了巨大的成功。1926年他访问美国,受到教育界人士的热烈欢迎和追随,1927年他受聘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1976年,阿德勒S.T.E.P.父母培训课程在美国创立,成为风靡西方的教育经典。其代表作有《自卑与chao越》《自卑与chao越2》《儿童教育心理学》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