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评论(12条)
***(三星用户)

很有意思的一本书,物美价廉,值得收藏。

2024-08-26 13:55:39
0 0
ztw***(二星用户)

很喜欢这本书,忘记是看到哪句话决定买这本书的了。总之内容很美。

2024-07-09 15:32:44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9813794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480
  • 出版时间:2018-09-01
  • 条形码:9787559813794 ; 978-7-5598-1379-4

本书特色

32开平装,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文学纪念碑”是以经典作家传记为主要特色的口碑丛书,已成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品牌丛书之一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在77岁高龄撰写的日记,带有明显的自传性质,涵盖了他对自己一生的总结

米沃什见证了一个世纪的巨大变革,本书是他晚年散文写作的重要成就

来自欧洲小国的流亡者米沃什,记录了作为流亡者在异国他乡生活的矛盾心态

记录了作者与一些作家之间交往的经历,犀利地点评了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

双封面裸脊锁线装帧,使书能180读平铺,方便阅读

友情提示:书口印有特价章(即出版方所盖的特价标记),介意的读者慎拍

这本日记记录了这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1987年至1988年一年的日常生活,包括养花、参会、讲课、度假、访友等等,且同样关注他记忆中的经历——在维尔诺的青春;在华沙和巴黎与作家群体的交往;六十年代在伯克利的生活;他花在诗人和诗歌上的时间,就像他花在日常生活实际事物上一样。在记述当下的感受时,米沃什不断回到自己知道的那些遥远的往事和人物,在书里,过去和现实交织在一起的。米沃什视自己为一个猎人,尽管是不同意义上的猎人:他狩猎的目标是整个看不见的世界,而且倾尽一生,在词语里试图捕捉这个世界,用词语击中它。

现在与历史交织,米沃什试图解释他所成为的这个人与记忆中他曾经所是的那个年轻人之间的断裂。穿梭在对现在的观察和对过去的重建之间,他试图回答一个未被阐明的问题:考虑到他的诗人个性和历史环境,他是否体面地度过了一生?“这是一部独特的日记,展示了一位成熟诗人生命中的一年,提供了一个感知今日世界问题的典范。”


切斯瓦夫·米沃什(Czeslaw Milosz)

波兰著名诗人、散文家、文学史家。1911年出生于波兰diyi共和国的立陶宛。“二战”期间在华沙从事地下反法西斯活动。“二战”后在波兰外交部供职,曾在波兰驻美国及法国使馆任文化专员和一等秘书。198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在对他的授奖词中说:“他在自己的全部创作中,以毫不妥协的深刻性揭示了人在充满剧烈矛盾的世界上所遇到的威胁。”

内容简介

本书是米沃什在1987年8月初至1988年7月底这一年时间的日记。在记述当下的感受时,米沃什不断回到自己知道的那些遥远的往事和人物,在书里,过去和现是交织在一起的。米沃什视自己为一个猎人,尽管是不同意义上的猎人:他狩猎的目标是整个看不见的世界,而且倾尽一生,在词语里试图捕捉这个世界,用词语击中它。

目录

1987年8月|1

1987年9月|45

1987年10月|87

1987年11月|142

1987年12月|205

1988年1月|228

1988年2月|288

1988年3月|316

1988年4月|325

1988年5月|355

1988年6月|391

1988年7月|405


书目|435

索引|437

译后记|465

展开全部

节选

















作者简介

切斯瓦夫·米沃什(Czeslaw Milosz),波兰著名诗人、散文家、文学史家。1911年出生于波兰**共和国的立陶宛。“二战”期间在华沙从事地下反法西斯活动。“二战”后在波兰外交部供职,曾在波兰驻美国及法国使馆任文化专员和一等秘书。198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在对他的授奖词中说:“他在自己的全部创作中,以毫不妥协的深刻性揭示了人在充满剧烈矛盾的世界上所遇到的威胁。”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