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津通识读本牛津通识读本:全球经济史(新版)/(英国)罗伯特.C.艾伦
读者评分
5分

牛津通识读本牛津通识读本:全球经济史(新版)/(英国)罗伯特.C.艾伦

1星价 ¥24.2 (6.2折)
2星价¥24.2 定价¥39.0
商品评论(1条)
qiy***(三星用户)

纸板和印刷都很好。书比较新,这本书很多大师推荐过。

纸板和印刷都很好。书比较新,这本书很多大师推荐过。

2019-12-11 22:04:07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4750448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44
  • 出版时间:2015-01-01
  • 条形码:9787544750448 ; 978-7-5447-5044-8

本书特色

国家为什么会有贫富之分?牛津大学教授罗伯特?C.艾伦探究了地理、全球化、技术进步、经济政策和制度之间的交互作用,并揭示出这些因素以何种方式决定了世界的贫富格局。他旁征博引,鉴古知今,借助大量的史料分析了影响经济增长的各大要素,阐释了为什么我们的世界一直处于不均衡之中。

内容简介

国家为什么会有贫富之分?牛津大学教授罗伯特?C.艾伦探究了地理、优选化、技术进步、经济政策和制度之间的交互作用,并揭示出这些因素以何种方式决定了世界的贫富格局。他旁征博引,鉴古知今,借助大量的史料分析了影响经济增长的各大要素,阐释了为什么我们的世界一直处于不均衡之中。

前言

 

序言

萧国亮



英国牛津大学教授罗伯特?C.艾伦是当今经济史研究中的一位大家,他涉猎的领域十分宽广,思想非常活跃,多有创新之作。如《从农场到工厂:苏联工业革命的再诠释》(2003年),如《近代英国工业革命揭秘:放眼全球的深度透视》(2009年)等,一经出版,读者蜂拥,好评如潮。现在我们面前的这本《全球经济史》是他专门为牛津大学的博雅教学(liberal education)而撰写的通识读物。博雅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知识渊博、举止优雅的通才,所以这本专门为经济史学科以外的人士开阔视野、增进知识、提高素质而编纂的《全球经济史》,是我迄今为止所见到的篇幅*小、涵盖面广,而又雅俗共赏的经济史著作。一言以蔽之,“短小精悍”!这本书可以轻松地在一个宁静的周末下午读完。

许多人或许都以为经济+历史,可能就是枯燥+乏味,倘若不想获一个专门的经济学博士头衔,大概鲜有人会去问津经济史的书籍。但是,《全球经济史》这本书将告诉你,这是一个多么大的误解!

2013年,欧美诸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少则三万多美元,多则十万多美元,而非洲的有些国家如刚果民主共和国、中非共和国等则只有三百多美元,与欧美发达国家相差100倍至300倍。我们的邻国朝鲜也只有五百多美元,中国(不含港澳台地区)是6,747美元,处于世界的第81位,可谓是中等收入。《全球经济史》将会告诉你,贫富差距起源于两百多年前的工业革命。两千多年的传统社会里,世界各国的经济状况差距甚小,当时也根本没有经济发展的概念,公元元年到公元1400年,全世界的经济年均增长率仅有0.05%,换言之,经济总量翻番需要1400年,所以在公元1400年之前,没有一个思想家发现了世界经济的增长与发展。15世纪以后,世界经济走上了增长之路,17世纪的荷兰曾是当时世界经济的领头羊,其经济年均增长率达到0.5%,这就是说,荷兰的经济总量每过140年就会翻一番。这样的状况促使亚当?斯密思考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这样的问题。17世纪下半叶,英国爆发了工业革命,英国的经济年均增长率达到2%,如此35年,经济总量就会翻一番。19世纪,后起的工业化国家如美国和德国,其经济年均增长率竟然达到4%左右,17.5年经济总量就要翻一番。而20世纪的东亚诸国如日本,韩国、新加坡和中国,其经济年均增长率破天荒地达到8%至10%,每过七八年经济总量就要翻一番。这就是后起的工业化国家能够超越发达国家的原因所在。至今没有工业化的国家依然沉睡在传统社会里,经济状况当然就与工业化国家出现了天壤之别。而在工业化道路上踯躅的国家,也就与发达国家渐行渐远了。

《全球经济史》还向我们诠释了工业革命起源于英国的原因:工业革命的基本特征是创新,而当时的英国有激励创新和实现创新的社会环境。与“欧洲的自由党人和当代经济学家”不同,罗伯特?C.艾伦并没有将英国的宪政等“奉为典范”。他认为,英国的宪法体系虽然有许多有利于经济增长的特点,但是远远谈不上民主,议会虽然能够限制王权,但是“谁又能压制议会的权力呢”?议会之下的英国政府具有强大的征税能力,所以在重商主义时代,能够将扩张的财政开支用于扩建陆军与海军,陆军的“主要任务是随时待命,镇压反对使用机械或倡导民主的群众集会,确保国内秩序稳定。海军的任务是拓展大英帝国的版图,促进贸易”。他还认为法国对私有财产的过度保护不利于其经济的发展,而英国议会有权剥夺私人财产和颁布私法法例,并无视财产所有人的意愿,实施圈地运动。除了学术界公认的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新教精神、教育发展以及地理环境等因素之外,罗伯特?C.艾伦就是这样独具慧眼地指出了政府的作用和殖民主义的原始积累对英国工业革命的意义。我不反对学生学习经济学原理之类的教科书,但是以为学了“三高”(即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宏观经济学和高级计量经济学)就可以通行天下,以为经济学的理论“放之四海而皆准”,那就大错特错了!读读这本《全球经济史》就会明白所谓的经济学理论距离经济史的实践究竟有多么遥远。比如,在流行的经济学原理或“三高”教科书中很难寻觅德国历史学派创始人李斯特的伟大踪影,因为他从德国和后发国家的民族主义利益出发批评亚当?斯密的理论,尤其是有关自由贸易的理论,提出落后国家要在工业化的道路上赶超,必须实现四个“目标”:一要废除内部关税并改善交通条件,建立全国性的统一市场;二要征收外部关税,保护民族工业;三要成立银行,稳定货币,提供商业贷款;四要建立大众教育体系,加快新技术的引进和发明。在《全球经济史》中,李斯特的上述理论与主张被罗伯特?C.艾伦奉为落后国家发展工业化的圭臬(即所谓的“标准模式”),美国、德国、日本等后起的工业化国家无不推崇李斯特的经济思想,执行李斯特的“标准模式”。对此,《全球经济史》作了较为详尽的叙述。

在解释工业革命和世界各国的工业化进程时,罗伯特?C.艾伦特别强调他的“高工资经济模式”。他认为,英国的殖民地贸易使整个英国(包括工人)获益,由此奠定了英国“高工资经济模式”的基础。高工资促使企业家进行技术创新,他们发明了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骡机”等等,来取代昂贵的劳动力。工业革命就是这样在英国兴起的。落后国家的工业化依然需要发挥“高工资经济模式”对机械化和工业化的刺激。罗伯特?C.艾伦说,像印度这样的人口大国,工资水平低下,使用机器进行生产(资本密集型)无法获利,因而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方式无法被取代。罗伯特?C.艾伦的这个“高工资经济模式”其实对今天的中国来说颇具启发意义。多少经济学家都在哀叹中国“人口红利”的消失,殊不知一方面,只有“人口红利”的消失,才能促进工资水平的提高,而工资水平的提高,才能促进生产过程中自动化的全面实现,才能提升产业结构的水平。另一方面,只有工资水平的提高才能促进大众消费,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生活质量的愿望。《全球经济史》对此的叙述颇详,解释颇精,无须我在这里赘述。

李斯特的“标准模式”在沙皇时代的俄国、明治维新以后的日本,以及拉丁美洲诸国——其实在这里需要补充一句“还有1949年以前的中国”(书里对中华民国时期中国工业化的叙述付之阙如,是一个小小的遗憾)——都不甚成功。这些奉行“标准模式”的国家虽然出现了工业化,但是经济增长的速度没有像美国与德国那样实现了英国速度(2%的年均增长率)的翻番,这样就不可能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根据我的研究,这种情况的持续,就会导致革命、战争与动乱。革命、战争与动乱之后,就出现了罗伯特?C.艾伦所谓的“大推进”式工业化模式。这个“大推进”模式的特点就是利用政府的力量,采取计划的机制,推行重化工业的优先发展,使经济增长速度达到年均增长6%的水平,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苏联1929年开始“大推进”式工业化,9%的年均增长速度保持了24年之久。1954年以后苏联的经济增长速度一再下滑,到苏联解体前夕,其经济增长速度几近为零!我认为这是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

日本的“经济奇迹”,大家耳熟能详,限于篇幅在此不能详解。但有一个问题特别需要在此申述。有经济学家喜欢拿日本1991年的房地产和股市泡沫破灭,经济陷入长期低迷作为警示,告诫国人。其实我认为这纯粹是借用“虚舟飘瓦”来危言耸听。罗伯特?C.艾伦说得好!日本经济繁荣的终结,“有更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支撑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各种条件已不复存在”。日本已经填平了与发达国家之间的鸿沟,“经济增长速度只能和世界技术前沿的拓展速度保持一致——每年增长1%至2%”。“日本经济增长放缓是不可避免的结果。”

《全球经济史》的*后一节是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当然,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中国经济保持了年均9.6%以上的增长速度,是前无古人的奇迹。罗伯特?C.艾伦说,中国经济如果继续保持增长(他认为年均6%就足够了),就必然赶上西方。“中国将再此成为世界上*大的制造业国家,在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和瓦斯科?达伽马完成航海探险之前,中国就是世界**。世界将重新回到起点。”这个结论,我相信是能够经受历史考验的。谓予不信,可拭目以待。

总的说来,罗伯特?C.艾伦的这本《全球经济史》篇幅虽然不大,但是对工业革命的发源地欧洲(特别是英国)、南北美洲、亚洲与非洲的经济发展状况都作了简明扼要的描述与阐发。现在,出版的书籍是越来越多了,但是具有阅读价值的好书似乎是越来越少了。罗伯特?C.艾伦的《全球经济史》是一本生动有趣,发人深省的好书,具有阅读价值,可以说老少咸宜,雅俗共赏。

所以,结论是:闲话少说,开卷有益。

是为序。



2014年12月18日于北京珑原螺蛳斋

目录

致谢

1 巨大的差异

2 西方的崛起

3 工业革命

4 富国之路

5 庞大的帝国

6 美洲

7 非洲

8 标准模式与后发工业化

9 “大推进”式工业化

后记

索引

英文原文
展开全部

节选

经济史是社会科学的核心。它的研究范围可以借用亚当?斯密的代表作来表述,那就是《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经济学家采取一种不考虑时间因素的经济发展理论来探究“原因”,而经济史学家则在历史变迁的动态发展过程中来寻找答案。近年来,经济史研究格外引人关注,因为其中*根本的问题(“为什么一些国家富裕,而另一些国家却陷入贫困?”)已经把视野拓展到全球范围。这和五十年前完全不同,当时的核心问题是:“为什么工业革命发生在英格兰,而不是法国?”近年来关于中国、印度和中东地区的研究强调世界各大文明内在的发展动力,因此我们如今要问的是:为什么过去的经济增长发生在欧洲,而不是亚洲或非洲?

关于远古时期的收入状况,我们所掌握的数据并不充分,不过在1500 年左右,似乎各国间的贫富差距并不大。在达伽马到达印度和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后,如今的贫富分化格局才基本开始成形。

我们可以把过去的五百年分为三个阶段。**个阶段从1500 年到大约1800 年,可称为重商主义时期。这一阶段始于哥伦布和达伽马的航海探险(正是这些航行*终促成了一体化的全球经济),终于工业革命。在此三百年间,美洲开始被殖民并向欧洲输出白银、糖和烟草;非洲人被运往美洲充当奴隶,生产上述产品;亚洲则将香料、纺织品和瓷器运往欧洲。主要欧洲国家不断获取新的殖民地,并采用关税和战争手段阻挠其他国家与殖民地开展贸易,企图以此来增加本国的贸易收入。以牺牲殖民地的发展为代价,欧洲制造业取得了进步,但当时经济发展本身并不是各国的兴趣所在。

第二个阶段出现在19 世纪,可称为赶超时期。在这一阶段,情况发生了变化。当拿破仑于1815 年兵败滑铁卢时,英国已经在工业领域内确立了领先优势,将其他国家都甩在身后。西欧各国和美国将经济发展作为首要任务,试图采取一系列政策来发展经济。这些政策包括四个部分:(1)消除内部关税,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建立统一的全国性市场;(2)建立外部关税,保护本国工业,应对来自英国的竞争;(3)成立银行,稳定货币并为工业投资提供资金;(4)建立大众教育体系,提升工人的能力。这些政策在西欧和北美取得了成功,这些地区内的各个国家和英国一起构成了如今的富国俱乐部。一些拉美国家没有完全采取这些政策,未能取得巨大成功。来自英国的竞争使得大多数亚洲国家没能走上工业化道路。自从英国的奴隶贸易于1807 年停止后,非洲改为对外输出棕榈油、可可粉和各种矿物。

到了20 世纪,曾经在西欧(尤其是德国)和美国取得成功的各项政策在不发达国家实行后,并没有取得显著效果。大多数技术都由富裕国家发明,由于这些国家的劳动力价格日渐昂贵,所以它们需要发明新的技术,通过投入更多资本来提高生产率。对于工资水平较低的国家来说,采用新技术常常不够划算,但要想追赶西方国家,它们需要这些技术。大多数国家一定程度上都采用了现代技术,但它们的发展速度还不足以赶超富裕国家。也有一些国家在20 世纪成功缩小了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差距,它们采取的是大推进式的发展模式,通过计划手段和投资协调来取得快速发展。

在研究一些国家如何变得富裕之前,我们必须先确定它们何时变得富裕。在1500 年至1800 年间,如今的富裕国家确立了微弱的领先优势,我们可以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衡量这一优势(参见表1)。1820 年,欧洲已经成为*富裕的大洲,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世界其他地区的两倍。当时*富裕的国家是荷兰,人均收入(国内生产总值)为1,838 美元。17 世纪,低地国家开始繁荣,其他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就是赶超荷兰。当时英国正在追赶的道路上。工业革命已经经历了两代人的发展,英国的富裕程度仅次于荷兰,1820 年人均收入达到1,706 美元。西欧和英国的附属地区(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美国)的人均收入为1,100 美元至1,200 美元。世界其他地区远远落后,人均收入为500 美元至700 美元。非洲是*贫困的大陆,人均收入只有415 美元。

从1820 年到现在,除个别国家外,收入差距在扩大。1820 年*富裕的几个国家随后发展*快。如今*富裕的国家人均收入为25,000 美元至30,000 美元,亚洲和拉丁美洲的大多数国家人均收入为5,000 美元至10,000 美元,而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人均收入只有1,387 美元。图1展示了地区间的差异,靠近右侧的地区在1820 年具备较高的人均收入水平,正是这些地区呈现出了*大的收入增长幅度。与之相比,靠近左侧的地区初始收入水平较低,同时收入增长幅度也较小。欧洲和英国的附属地区实现了17 倍至25 倍的收入增长。东欧和亚洲大多数国家的初始收入低于欧洲和英国的附属地区,它们的收入增长在10 倍左 右。南亚、中东地区和大部分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更为不幸,它们在1820 年时就更为贫困,在那之后它们也只有3倍至6倍的收入增长。它们与西方国家的差距拉得更大。“差异等式”总结了这一模式。

个别地区的发展并不符合收入差异模式。其中*重要的是东亚地区,因为只有这一地区扭转了原有趋势,改善了自身地位。日本在20 世纪取得的成就*大,因为它在1820 年时还是毫无争议的贫困国家,但它随后消除了与西方国家之间的收入差距。同样取得巨大进步的还有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苏联是另一个例外,不过它并没有完全成功。现在中国或许正在创造新的奇迹。

工业化和去工业化是造成世界各地收入差异的主要原因(参见图2)。1750 年,世界上的大多数产品由中国(占全世界总量的33% )和印度次大陆(25% )制造。亚洲的人均产量低于更为富裕的西欧国家的人均产量,但差距很小。到1913 年时,世界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和印度次大陆占世界制造业的比重分别下降到4% 和1% 。英国、美国和欧洲占到世界总产量的3/4 。英国的人均产量是中国的38 倍,是印度的58 倍。这不仅是因为英国的产量迅猛增长,中国和印度次大陆制造业的大幅衰落也是原因之一,因为西方各国的机械化生产将这两个国家的纺织业和冶金业驱逐出了市场。在19 世纪,亚洲各国从世界制造业中心变成了只会生产并出口农产品的典型的不发达国家。

图2展示了世界历史进程中的若干重大转折点。从1750 年至1880 年,英国工业革命是主要事件。在这一阶段,英国占世界制造业的份额从2% 上升到23%,正是来自英国的竞争摧毁了亚洲的传统制造业。从1880 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一阶段,标志性事件是美国和欧洲大陆(尤其是德国)的工业化。到1938 年,它们占世界制造业的份额分别提高到33% 和24% 。英国被这些竞争者抢占了部分市场,它所占的份额下降到13% 。从二战结束后到20 世纪80 年代,苏联占世界制造业的份额迅速上升,但随着苏联解体后各成员国陷入经济衰退,这一地区所占的比重又大幅下降。东亚奇迹见证了日本、中国台湾地区和韩国的崛起,它们占世界制造业的份额提高到17% 。从20 世纪80 年代起,中国大陆地区也一直在进行工业化。2006 年,中国大陆地区制造的产品占世界总量的9% 。如果中国大陆地区追上西方国家的前进步伐,那么世界格局将重新回到原点。



真实工资



国内生产总值并不足以充分衡量民众的福祉,还有许多因素有待考虑,比如健康、预期寿命和受教育程度。此外,缺乏数据时常给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带来困难。不管怎么说,用国内生产总值来衡量福祉可能会产生误导,因为它只计算了平均收入,而没有区分富人和穷人。计算“真实工资”(即人们的收入所能获得的生活水平)有助于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真实工资让我们得以了解普通人的生活水平,并且有助于解释现代工业的起源和发展,因为在劳动力*昂贵的地方,就会产生*大的动力来增加每个工人平均使用的机械数量。

我关注的是体力劳动者。要衡量他们的生活水平,就必须将他们的工资与消费品价格进行比较,并且必须对这些消费品价格进行加权平均,以计算消费价格指数。我所采用的指数是一个人维持“*低生活开支”所花费的成本(即维持生存所需的*少费用)。此时饮食有一半是素食。煮过的谷粒或者没有发酵的面包提供了生存所需的大部分卡路里,豆科植物成为富含蛋白质的有益补充,黄油或植物油提供了一点脂肪。在1500 年的时候,世界各地的典型食物就是这些。一个名叫弗朗西斯科?佩尔萨特的荷兰商人在17 世纪早期到过印度。他注意到,德里附近的人们“没有其他食物,只吃一点青豆和米饭做成的杂烩饭……他们在晚上才混着黄油吃杂烩饭,白天只嚼一点干豆子或者其他谷粒”。这些苦力“几乎没尝过肉的味道”。事实上,大多数肉类对他们来说是禁忌。

表2显示了一名成年男性在“*低生活开支”状态下的消费模式。他的饮食基于世界各地*便宜的谷物—在欧洲西北部是燕麦,在墨西哥是玉米,在印度北部是小米,在中国沿海地区是水稻等等。这些谷物的数量是选定的,这样的一份饮食每天产生的热量是1,940 卡路里。食物之外的开支只限于简单的衣物、少量燃料和蜡烛。大部分开支都用于食物,更确切地说,用于饮食结构中*核心的部分:碳水化合物。

关于生活水平,我们要关注的基本问题是:一名全职体力劳动者能否挣到足够多的钱,来维持一家人的*低生活开支。图3 显示了全职收入相比全家人*低生活开支的比率。如今,欧洲各地的生活水平差不多。上一次出现这样的情况还要追溯到公元1 世纪。当时的生活水平也很高:体力劳动者的收入大约是家庭*低生活开支的4倍。然而,18 世纪欧洲地区开始出现巨大的差异。欧洲大陆的生活水平下降,体力劳动者的收入只能购买表2中的物品(或同类产品)。在中世纪,佛罗伦萨的工人能吃上面包,但到了18 世纪,他们只能吃玉米糊,这是刚从美洲引入的新物种。

相比之下,阿姆斯特丹和伦敦的体力劳动者的收入依然是*低生活开支的4倍。不过,伦敦的工人在1750 年并不是把表2中的燕麦粥吃上4份,而是改善自己的饮食,吃上了白面包、牛肉和啤酒。只有在邻近凯尔特人的地区,当地英国人才吃燕麦。正如约翰逊博士所言,燕麦是“一种谷物,在英格兰通常用于喂马,但在苏格兰却是当地人的食物”。英格兰南部地区的工人收入颇丰,他们买得起18 世纪的奢侈品,比如珍本图书、镜子、糖或茶叶。

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样,各个地区的真实工资也呈现出巨大差异。图4显示了从1300 年至今伦敦体力劳动者的真实工资变化以及从1738 年至今北京体力劳动者的真实工资变化。1820 年,伦敦的真实工资水平已经是*低生活开支的4倍,此后这一比率一路攀升至50 倍—这一变化主要发生在1870 年之后。

作者简介

罗伯特·C.艾伦(Robert C. Allen),牛津大学经济史教授,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致力于经济史、技术革新和公共管理策略等方面的研究。著有《近代英国工业革命揭秘:放眼全球的深度透视》等。 序言作者萧国亮,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社会经济史研究所名誉所长。兼任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典志组副组长,清华大学华商研究所学术委员。自1980年以来,出版专著十部,发表论文一百余篇。主要著作有《皇权与中国社会经济》、《独特的“食货”之路——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世界经济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家庭金融知识大全》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