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家的魔法-人类学史论集
豆瓣8.1分,收录八篇于1974—1991年间发表的人类学史论文,可为读者提供了解人类学家、人类学史的窗口。
- ISBN:9787108063502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549
- 出版时间:2019-03-01
- 条形码:9787108063502 ; 978-7-108-06350-2
本书特色
科学技术民族语言文化政治等概念对个人生存影响何在?人类学或能给出答案。本书从历史的眼光审视人类学“神话”,讲述人类学巨擘鲍亚士与马林诺斯基的思想方法以及田野工作的兴起及其符码化与神秘化过程。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八篇于1974—1991年间发表的人类学史论文,主要关注两位在现代民族志田野工作的发展和人类学学科制度化过程中影响深远的人物:鲍亚士与马林诺斯基,并讲述作为人类学基本方法的田野工作的兴起,及其符码化与神秘化过程。涉及人类学史的几个重要主题:人类学的“浪漫原始主义”;人类学与更大的社会政治场域的关联与冲突;其“科学”志向与获取“素材”的主观方式之间的张力,等等。
作者利用诸多不同时间、地点的民族志作家的田野报告及未出版的手稿进行深入研究,以历史的眼光对人类学“神话”进行审视,为我们提供了对人类学“文化”的深刻洞见。
目录
序
第1章 民族志作家的魔法:从泰勒到马林诺斯基的英国人类学田野工作
第2章 美国印地安语言研究的鲍亚士计划
第3章 人类学作为“文化斗争”:弗朗兹·鲍亚士生涯中的科学与政治
第4章 美国人类学的观念与制度
第5章 慈善家与濒危文化:洛克菲勒基金会与英美人类学博物馆时代的终结
第6章 马克莱、库巴利与马林诺斯基:人类学黄金时代的原型
第7章 1920年代的民族志感悟与人类学传统中的二元论
第8章 人类学史上的范式传统
跋
参考文献
引用手稿及来源
节选
《人类学家的魔法》序
我在1968年应芝加哥大学人类学系之邀到该系任教,也在历史系蒙赐一个教席。到1974年,当一批历史学家拒绝同意人类学家推荐我担任正教授时,我只好辞去了在历史系的教职,才算缓和了当时的僵局——虽然在那以后我还保留着一个“准成员”的边缘身份。在那时,我从非正式渠道听说,历史学家们的一个拒绝理由是,虽然我也能画画插图,但算不上一个“大手笔”。这种评论颇叫人尴尬,但也不全是空穴来风。我没有什么专著。有几部是没有完成的(Stocking 1991c),有两部出版的也都不是传统的历史叙事,虽然它们探讨的都是重大主题。正如副标题显示的,**部,《种族、文化与进化》,是一系列“人类学史论文集”(Stocking 1968a);第二部,《维多利亚时代人类学》(Stocking 1987a)也可以这样解读,虽然它的“多重语境化”在结构上可能比有些读者预想的更有一体性。
在这些论著出版间隙的二十年间,我还写了一些论文,其总量要超过一本专著不少。但是,它们的影响却分散在各种专业期刊和文集当中(如Stocking 1973a)。因为有些论文收入了我从1983年起为威斯康星大学出版社编的“人类学史”系列,将它们收集起来编成单卷本,再收入一些发表在他处的文章,听起来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案。这样一本书不仅对只读过其中几篇文章的读者,对以前从不知道它们的更广的读者也是有用的。
虽然这些文章处理的是两种国别人类学传统的分散事件,但我在编选时已经考虑过它们彼此重叠的一致性了。它们跨越了人类学史上的一个世纪,在此百年间,一种以旅行记录为基础、在机构和思想上都散见的话语*终变成了一门以系统民族志考察为根基的专业学科。在这个时间跨度内,它们主要关注两个人物,他们不但在现代民族志田野工作的发展和人类学的学科制度化过程中影响深远,在各自的国别传统中也无出其右者:弗朗兹?鲍亚士(Franz Boas)和布劳尼斯娄?马林诺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考虑到他们都已经有全面的传记,这些文章因是利用未出版的手稿材料而做的深入研究,故可一时充当他们的著作和生平的指引(又见Stocking 1968a,1984b,1986b)。除了研究以学术为基础的田野工作传统的发展以外,它们也处理人类学史上的不同重要主题,虽然是以递归性微观的方式:人类学的强大神话面向及其一以贯之的浪漫原始主义;人类学在更大社会政治场域中的含混、反讽和悖论;人类学对各种自然科学研究和人文科学研究不无问题的整合;以及其一般化科学志向和主观获取的“素材”之间无所不在的张力。为了给这些以事件为主的文章提供一个背景或概观,我选入了一篇涵盖整个人类学史的尝试之作,虽然考虑到它的评论性质而只能将它置于卷末,但有些读者也许愿意先读它,将它看作一种路引,而不是总结。
不过,还有另外一组主题,在正文中不易看出,而在每篇论文卷首的小序中则较为显眼。这些主题涉及我自己与人类学学科的边缘关系,以及我作为人类学的主要史学家在数十年间扮演的角色。虽然我是应人类学家之邀前往芝加哥大学的,我以前在伯克利分校的教职却是在历史系,我也始终自认是一个历史学家。我在1960年到伯克利分校教授美国社会史,转向人类学史多少事出偶然,虽然在我以美国社会科学家和种族理论为题的博士论文中已经不无迹象。在我到芝加哥大学不久,我应邀参加社会科学研究会主办的人类学史会议(Hymes 1962)。邀请函是A. I. 霍洛威尔寄来的,我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时就参加了他的人类学史席明纳,他还是我的博士论文导师之一,他是这个会议幕后的领导人物。回想起来,显然,这次会议——在与会者中,我是人类学群体中的四个历史学家之一——既给了我一个平台,也给了我一些听众。
在同一时期,《行为科学史杂志》的创刊给我的史志事业开辟了一个更广的天地。虽然我那时并不这么想,但如今却不一样了,我在1965年写的编者评论文章《论行为科学之历史编纂学中的现时主义和历史主义的缺点》可以视为一种尝试,我在这篇文章中提出,当前的学科信条已经严重扭曲了对学科过去的理解,我试图开出一张方法论处方,为公正的专业史学家划出一方领地(参见Stocking 1966,1967)。从那以来,我的工作领域是道德、社会、行为或人文科学的学术史,并在总体上延伸到科学史。但如果说我将自己的专业身份定位在这个方向上,我的主要学术关怀却基本上受制于我就职之处,也就是公认的本国*知名的人类学系。
即便不说是独一无二的,这种氛围也可以说是非同寻常,足以让我有别于大多数人文科学学科的史学家。许多史学家都有他们自己的基本认同,或者是思想史学家,或者是文化史学家,以自己之所有,供他人之所无(Stanton 1960);他们不会跨行触碰其他领域的题目,因之,他们也没有高远的信条去捍卫或改变他们为之写作历史的学科,虽然历史主义的相对化思潮,尤其是在近期的模式中,也许还能在总体上带来一些颠覆性的效果。另外一种史学家只是一些思想史爱好者,主要是为他们本行的人文科学学科成员写作,其实很多时候都是出于党同伐异的明确目的(Harris 1968)。由于自1960年以来,科学史家在数量上急剧增加,这两种类型并没有穷尽学科史学家的全部,但他们都极力划定我所进入的思想竞技场(GS 1967)。
与**个群体相反,在科系的认同上,我当然是一个人类学家;虽然我将自己的工作看作更广的人文科学史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学却始终是我的首选,而人类学家也是我的基本听众。但与第二个群体相反之处在于,我认为我的历史编纂学是一门全日制职业手艺——相对来说没有利益纠葛,宽泛地说语境化,更多地指向过去而非现在。我的主要人类学参照点仍然坐落在我的博士论文涉及的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早期——与我的同人们正好相反,他们的参照点是在他们在校教育期间形成的,也许又在间隔的岁月中受到重塑。另一方面,由于我的阅读大多是在人类学的过去,也在指导学生,听取申请,论文答辩,院系会议和走廊谈话等日常层次上,我一直置身于人类学学科的日常生活中,而大概只有思想上的耳濡目染,我对其当前的关怀才有了一些切身体悟。如果说,在过去的岁月中,这个位置在某些方面可以说是得天独厚的,它也带来了问题——但无论如何也不是什么芝加哥中心论的。
其困难的一个标志是,我实际上从未能写出一部芝加哥大学人类学系的历史。我曾经想过,将我的系视为20世纪人类学发展的一个缩影,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语境中观察其具体而微的思想与制度生活。但虽然我可以方便地使用大量手稿材料,可以访问健在的对象,我还收到几百份校友问卷的答卷,有些真是丰富之极,但我发现几乎不可能超越第三章——这大约也是我目前的有些同事开始成为主要角色的时间节点。过去的问题和人物开始不可避免地牵涉到当前的问题和人物;一旦不再是一个依据静默死者的文献来写作的历史学家,我开始更敏锐地感到了我的学科边缘地位。我可以想象自己是一个无涉利益纠葛的现场观察者,在系会上观察潜在分裂问题的两造,并经常在需要投票时弃权。但在事实上,我也是一个共谋的话事人,也会操心本系的现状和我的位置,而这已经在我对其过去的研究中有所显示了。*终,所有我写成的不过是一份图书馆展览目录;虽然我努力想以一种非庆祝的方式严肃地写出一部系史,但它事实上无非是作为五十周年系庆的一部分公开印行罢了(Stocking 1979a)。
我对系史研究的困难在一般学科层次上也有反响。我是经由人类学史这扇后门溜进人类学的,而没有经由其当前的关怀这个前门,并且自认*终是一个历史学观察者而不是一个人类学参与者,但我对这个学科的近期历史并不感到十分满意,在界定其将来时也犹疑不决——我只好自我安慰说,如果它明天关门的话,我自己的历史志业也就再也不需要素材了。但毋庸多说,从我在1960年代后期进入人类学以来,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那些年正是所谓“人类学危机”开始爆发之时:一系列彼此纠结的问题纷至沓来,如现场观察的、方法论的、认识论的、理论的、伦理的和人口地理学的,与其他社会科学门类的焦虑一样,紧跟在欧洲殖民主义终结之际,在国外,后殖民时代的战争此起彼伏,在国内,则是激进社会运动风起云涌(参见Stocking 1982b,1983b)。但毫无疑问,今日的人类学在许多方面都截然不同于“今日人类学”——这是1952年一个研讨会的名称,它仍然是我刚刚接触这个领域时的一个基本参照点(Kroeber 1953)。
虽然在研究生期间我只研修过霍洛威尔的两门人类学课程,我*近(在主持“危机前”和“再发明”人类学席明纳的过程中)已经意识到我自己的思想取向究竟在何种程度上受到1950年代实证主义社会科学的界定,它对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洲文明研究计划发生过重大影响。一边在伯克利教授史学,一边修改我的博士论文时,我放弃了历史学必须系统地采纳社会科学方法的看法,在那以后,我成了一个在对1950年代实证主义的思想批判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人类学系的一员。但在我自己的思想中仍有大量实证主义成分,由此,我对人类学的科学化潮流怀有某种思想上的同情之感,也在对近期所谓的文学化相对主义怀有同情理解的同时又不无疑虑之心。仿佛是在应答一位成长于50年代的巨擘的类似犹疑之感(Geertz 1984),我有时候情不自禁地想,我也许就是一个“反-反-反-相对主义者”;而对其他人,也许要减少一个或几个对偶前缀词。
我与某些当代人类学思潮的暧昧关系在涉及“后现代主义”时更为明显。在多少有些不甘地承认它是当代文化生活的一种现状时,我更不愿接受它是一种理解过去的立场。在我于1988年至1989年到盖蒂中心从事艺术与人文科学史研究前,我只是模模糊糊知道这种现象(如果它可以用单数的话)。但居住在洛杉矶,与艺术史家一道消磨时光,和乔治?马尔库斯共享思想友谊(他是人类学新思潮*有影响力的代言人),我却无法对之视而不见,自那以后,我对它有了直接的体察(参见Stephens 1990)。然而,在被要求给它下一个定义时,我不由得想引用一位朋友几年前在美国人类学会上复述某位杰出的后现代建筑师在鸡尾酒会上的解颐妙语。据说这位无比可靠的权威声称,POMO(后现代)的确定标准是双重的:“历史任你来装扮”;“东钻西窜如傻狗”。在挪用这一对说法比拟我自己的反复无常时,我后来有时刻薄地将之改成“时空乱”(anachronism)和“无厘头”(non sequitur)。但当我随后把这些说法传给一个崇信后现代的历史学家时,他回赠了一种更贴切的译法,“拼贴”(pastiche)和“去中”(decentering)(参见Megill 1989)。
虽然在这种连续的逸闻式翻译过程中,后现代主义的风味越来越淡了,但从几个特别的观点来看,我似乎领悟了这一现象的基本方面。而从我自己的口味来说,从“傻狗”到“无厘头”再到“去中”,多少有些颠来覆去,而从“历史任装扮”到“时空乱”再到“拼贴”,则仍然将**条标准关在一座现时主义的反历史牢笼里面。虽说我对历史陌生化(de-familiarization)的方案怀有同情之心,但在与今天那些早早就已经稔熟于解构种族、阶级和性别的学生相处时,又让我感到,历史学家的使命有时必须被理解为一种再熟悉化(refamiliarization)的工作。在这种情境下,历史主义虽曾以过去的差异性和断裂性呈现在我面前,如今却又必须坚持一致性和连续性。
与此同时,我近来越来越意识到,我自己的历史学不但不是去中的,在今日还很有可能被称作是教条式的。虽说我的博士论文在一开始是用准定量方法研究几百个社会科学家的著作(而不是少数“代表人物”),但从那以后,我的工作却大都关注人类学主流传统中的主流范式观的主要人物(参见Stocking 1983b)。我没有刻意拯救那些被忽视的范式方案的先驱人物,他们曾经销声匿迹,如今又重返人间(Vincent 1990);也没有从那些一直被当作人类学研究对象之“他者”的立场,以历史的眼光检视人类学(Fabian 1983)。所有这些,以及其他替代性历史,都能取得丰硕的成果,绝对有必要加以历史编纂学的和批评性的考察。但我自己的工作基本上只研究了学科发展主线上广为人知的人类学家。以历史的方式重温他们的理解,这在我看来仍是有效的、必要的方法。我赢得的一次*佳褒奖来自鲍亚士晚年的一位门徒,他对我说,“你把鲍亚士还给了我们”。——在他死后多年间,他的工作被很多人,甚至至今有时候仍是如此,视为几乎没有正面的理论价值之后(例如Wax 1986),我终于将他还给了圣典(canon)。
然而,近年来,圣典问题又在另一个意义上出现了,这与我的身份有关,也与我的史学研究的内容有关。在作为一个外人进入人类学后,我得到了一席之地,成为一位本族历史编纂学家,而我的工作也一度赢得赞誉多于批评。但*近,批评的声音开始指向这个领域的“教长”或“元老”;我的工作被指责是非理论的或归纳性的(Jarvie 1989),缺少与当前人类学论争的关联性(Kuper 1991),还有,从人类学史中驱逐了人类学家(Winkin 1986)。
我无意在此作全面答复,也不是表明我没有捍卫一般理论取向,或想要直接以历史的方式阐明当前的理论问题,我只想说,我在1965年倡导的纲领性“历史主义”早已因我在人类学家群体中的居留而得到了证实,并经受住了进一步的历史编纂学反思。这些都让我更欣赏当前学术兴趣在定义历史研究领域中的角色,各种培育历史感悟力的方式,以及评价它的不同标准(参见Stocking 1982c)。这都反映在我自己的写作中和我参与的各种编辑角色中。
在为“人类学史”系列(HOA)丛书选择焦点时,一个重要的考虑是它们如何与当前的学科关怀形成共鸣(Stocking 1983a)。如果有些关怀(田野工作的不确定特征,结构功能主义重估,民族志研究的殖民场景)在1980年代被认为过时了,但它们在1960年代以来曾经是问题,至少其中有一个关怀(博物馆和物质文化的角色[Stocking 1985])引发了一波持续高涨的兴趣。不只如此,这个丛书系列被特意安排为一次人类学家和历史学家的合作事业,双方都在编委会中有实质性的代表,每一卷都收入了两个群体的文稿。
共鸣和代表的目标受制于在这个少人耕耘的领域中材料的可用性。“人类学史”系列没有约过稿,但在准备某一卷时,都会尽力搜集与主题相关的“现成”文稿,准备出版,此外无他。我们不是从候选作者群中选出一些,请他们恰到好处地撰写共鸣性的和代表性的文章,以全面地处理某卷主题的所有方面,我们通常都是搜集分散在某个一般主题领域内的论文,然后赋予它们一种事后的统一性。
但除了这些外在的制约,想在一个缺兵少将的领域中实现共鸣和代表性的企图也一直受制于编委会对“历史学家的技艺”的看法,我们推崇一种以历史的特殊来处理一般问题的方法,以及文学风格的表述方式。虽然人类学评论家、福柯主义者、解构主义者和新历史主义者大都仍未将“人类学史”当作一个合适的会所,它仍然面向“文学化的”而非“科学化的”人类学思潮敞开,以至一位作为前者在美国当代人类学界之喉舌的法国评论家也注意到了这一点(Jorion 1985)。同样,虽然它一直没有全面地致力于人类学批评,其主导方案的历史化倾向却始终间接地为那个会所做着贡献。这就是全部,尽管我自己对其中某些问题不无暧昧。
在此对“人类学史”系列的编辑策略作这份简要补充,无非意在表明,我自己的历史编纂学是怎样与从我进入这个领域后兴起的各种思潮发生关联的——对这些思潮,我更愿意称之为“新现时主义”(neopresentism)(与“新历史主义”[neohistoricism]这个标题正好相反,后者事实上只适用于某些思潮)。至少,这种初始的自我解构过程会给更有现时主义风格的评论者提供某些指引。但我希望,它也表明了某种精神,我曾以此自励,开展人类学史的研究——到如今,弹指间数十载韶光已逝,也许我还能继续前行若干岁月。如果有人问,cui bono?(何人得益?)那么,我只想说,众人拾柴火焰高,每个阵营的学者都会受益无穷。
除了这些一般的历史编纂学反思外,还应该对这卷文集本身多说几句。我为每篇文章所撰的小序提供了更具体的语境,说明了它的缘起,也简要地说明了其历史编纂学的或内容方面的特定问题。我没有打算对文章本身加以修订或更新,但有少许删节,少许略嫌密集的插话式补充,并偶然提到一些相关的近期人类学史工作。不过,可以肯定地说,我没有打算全面更新参考文献;对于更详尽的近期文献索引,读者诸君可以查阅各期《人类学史通讯》,以及保罗?埃里克森汇编的书目(Erickson 1984-1988),《伊希斯》(Isis)的年度评论书目也可资利用。我尽可能以删减或交互参照的办法,以消除或减少这些文章在引用同一些历史材料时的冗余之弊;但假如这有可能造成行文或论证的断裂时,我只能保留这种重复。
在为人类学家写作时,我很久以来就已经做了一种调整,即采纳(在“人类学史”系列中有所微调)他们的纪录片风格,有简短的随文注,数量有限的实质性脚注,以及一份引用书目名单。虽然这很适合人类学模式(而不是只考虑作者的方便),但它与传统历史学文献注释不同。对于那些对我在“方法论价值”标题下所称的学科话语分化(见第279页)有兴趣的读者也许不无意义。在此我没有进一步探索这些意义,我只是提到,除了(以内在的时空乱方式)打断行文或论证的流程外,随文注很可能不适合手稿材料的识别。但是,鉴于文献重建是一个重头戏,我保持了我已经习惯的做法——我只能尽可能地压缩插入打断式的随文注,并在此因缩减文献而可能带来的阅读负担,提前向那些对某些问题感兴趣的学者说声抱歉。
在原来的每篇文章中,都有向个人和机构的谢词,他们为我的研究提供了意见和帮助,或者是允许我引用手稿材料。无须一一重复所有的谢词,在此一并谢过,并提请读者在某些细节上查阅原初版本。对于他们对这卷文集的贡献,谨向在芝加哥和在其他地方给予各种帮助的同人们深致谢忱;安东尼?皮卡雷洛帮我编制了索引;贝蒂?斯坦因贝格在编辑文稿方面一如既往地大力支持。*后,内子卡罗尔二十多年来一直给予我足够的自由追寻缪斯——即便有时我会迷路,并在我无路可走时忍耐了我的焦躁。
作者简介
乔治·史铎金(George W. Stocking Jr., 1928—2013),芝加哥大学人类学系斯坦-弗莱勒荣誉教授。著有《种族、文化与进化:人类学史论集》《维多利亚时代的人类学》《泰勒之后:英国社会人类学1888—1951》,编有“人类学史”系列。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26.6¥38.0 -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18.0¥45.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9.6¥32.0 -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
¥6.2¥15.0 -
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
¥30.3¥52.0 -
字海探源
¥23.4¥78.0 -
乡土中国
¥14.6¥26.0 -
与内心的恐惧对话:摆脱来自亲人的负能量
¥34.1¥48.0 -
你能写出好故事-写作的诀窍.大脑的奥秘.认知的陷阱
¥9.8¥32.8 -
中国人的精神
¥9.9¥29.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9.1¥36.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2.7¥39.8 -
焦虑心理学:不畏惧、不逃避,和压力做朋友
¥11.4¥38.0 -
理解生命
¥10.5¥32.8 -
始于极限:女性主义往复书简(八品)
¥22.4¥59.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2.1¥36.8 -
非暴力沟通心理学 : 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
¥9.0¥36.0 -
上大演讲录(1922-1927卷)(九品)
¥14.0¥52.0 -
那时的大学
¥8.4¥28.0 -
汉字王国
¥11.5¥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