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生命-当代北京的养生
美国知名的中国研究学者冯珠娣,与“张一帖”医家第十五代传承人张其成合作研究,从千年的文化传统中探寻北京城市文化及市民的养生之道。
- ISBN:9787108064561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44
- 出版时间:2019-04-01
- 条形码:9787108064561 ; 978-7-108-06456-1
本书特色
一中一西两位学者,经过长期的田野工作,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合作完成了这样一本杰出的研究著作。该书从养生这一具体现象入手,探讨了北京市民对良好生活状态和现实政治社会秩序的理解,旁及北京城市文化和城市建设问题。北京养生活动的现代表象之下,有着古老文化传统的回响,“生生不息”的身体生命观,在我们的生活世界中仍然焕发着蓬勃的生命力。
内容简介
关于养生,本书呈现出了为人熟知的表象之下,那些或细微、或宏阔的生活画卷,个体生命、北京城市文化和中国政治社会发展历程在此巧妙交织在了一起。
目录
导 言 生命的定义
养生与《万物·生命》
关注点:(生命)政治
关注点:翻译
关注点:历史和时间性
关注点:传统
关注点:合作
**章 城市生活
市井生活
“城市是一部作品”
清晨遛弯
晚间散步
奥运北京,中国北京
人民与城市:景观之外
遗址
第二章 生存之道
医疗市场化
媒体塑造的生命
快车医学
阅读与经验
为读者而写作
长寿:理论与实践
遵从生命之时节
一年四季
第三章 日常生活
养生常识:两位典型的北京人
养生——积极的社会贡献
莫生气
气功
平衡甘苦
总结
第四章 生命意义
文化、差异与体现
草木
生命是一个过程
气与生命之源
气化的空间性
生命的形成
驱逐死亡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结 语
传承、文化、乌托邦、生命:吃饭时的谈话
注 释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冯珠娣(Judith
Farquhar),芝加哥大学人类学系及本科学院Max Palevsky 讲座教授,是中国研究的世界级知名学者,著有《认识实践:遭遇中医临床》(1994 年)、《饕餮之欲:当代中国的食与色》(2002 年)。主编有《身体以外:阅读物质生活的人类学》。在三十多年的学术生涯中发表了大量有关中医哲学、日常保健、身体生命的学术文章,在芝加哥大学人类学系讲授的课程包括中国研究、医学人类学、人类学研究方法论和社会理论等。曾两次获任美国国家人文中心的驻访学者。2016—2019 年担任芝加哥大学北京中心学术主任。
张其成,1958 年10 月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张一帖”医家第十五代传承人,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后。现为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全国政协委员,国际易学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世界中联中医药文化专委会会长,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医哲学专委会会长,北京国际医药促进会会长。主要从事中国哲学与中医哲学、中医文化与中医养生的教学与研究。学术著作荣获2017 年“*受欢迎的中医药十大好书”,“2017 年十大国学好书”,美国东亚人类学学会优秀著作奖,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奖,多项畅销书奖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14.1¥38.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19.0¥56.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1.7¥32.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2.9¥36.8 -
性心理学
¥19.7¥58.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1.3¥45.0 -
张舜徽集清人笔记条辨
¥13.4¥32.0 -
乡土中国
¥12.2¥26.0 -
语文闲谈
¥12.2¥29.0 -
遇见天堂鸟
¥13.5¥45.0 -
中国人的名·字·号
¥9.0¥28.0 -
看不见的伤痕(八品-九品)
¥22.1¥69.0 -
非暴力沟通心理学 : 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
¥9.0¥36.0 -
理解生命
¥9.8¥32.8 -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
¥14.7¥46.0 -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18.5¥45.0 -
自卑与超越
¥14.7¥39.8 -
汉字王国
¥11.5¥46.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4.4¥39.8 -
非暴力沟通(修订版)
¥40.1¥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