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 百家姓 弟子规 千字文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69927931
- 装帧:70g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306页
- 出版时间:2019-04-01
- 条形码:9787569927931 ; 978-7-5699-2793-1
本书特色
◎在蒙学读物里,发现中华传统教育的精气神。 ◎选用权*版本为底本,约请国学专家进行注释和翻译。 ◎注释准确简明,译文明白晓畅。
内容简介
《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千字文》是传统社会儿童启蒙经典读物。《三字经》在编写体制上它采用三言韵语,既便于记诵,又通俗易懂,全书或三字成句,或六字成句,或十二字成句,变化多样,生动活泼。历来备受推崇,被称之为“袖里通鉴纲目”“千古一奇书”“若能句句知诠解,子史经书一贯通”;《百家姓》以姓氏起源为主要内容,使得读者感受到每个姓氏背后的由来与历史,可读性非常强,通过一个一个熟识的姓氏,感受中华民族灿烂的发展历史;《弟子规》说的是对“弟子”们进行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规范和内容,它以《论语?学而篇》中的“弟子人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是中国传统国学中启蒙养正、教育子弟、修身养性、养成敦厚家风的**经典;《千字文》流行了1400多年,是世界上现存的出书*早、影响*大的识字课本。所含内容非常广泛,虽仅千字,却包括关于天地、历史、人事、修身、读书、饮食、居住、农艺、园林,以及祭祀等社会文化活动。除去文中关于“礼别尊卑”、“夫唱妇随”之类封建意识的宣传,可取之处甚繁。
目录
一、三字经
二、百家姓
三、弟子规
四、千字文
节选
一 人之初,性本善 【原文】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译文】 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评析】 人的本性在本质上并不存在多大的差别,然而在长大之后无论从性情、行为、品德、成就上却千人千面、大相径庭,这是为什么呢?答案是教育。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十分注重对人性的教育,无论是坚持“性善论”的孟子还是推崇“性恶论”的荀子,他们都主张用教育的方式来教化世人。孟子希望通过教育来保持人们的纯良本性不受混浊世情的污染,而荀子主张以礼仪的教化驱除人品行当中的劣根性。因为“性相近,习相远”,所以才要通过后天的修养去完善它,因此本段也是《三字经》立论的基础,是教育的基础,同时也是教育的准则。 无论善恶,人的天性本身并无什么不同,而等到慢慢长大之后,每个人的学习环境和所学习的内容不同,习惯和性情就有所差别了。努力学习的人,生活会越来越好;不努力学习的,就会日渐堕落。所以,人从小就应该受到良好的教育,好好学习、区分善恶,只有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的学识和修养,才能驱除先天的劣根性、保持纯良的本性,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二 苟不教,性乃迁 【原文】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译文】 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评析】 正像开头时所说的,后天的教育是一个人能否成才的关键。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头等重要的大事。人光有善良的本性是不够的,如果没有得到适当的启发和教导,善良的本性就会受到外在环境事物的影响而逐渐变坏。教育是人一辈子的事业,在人的一生中,教育是不能停止的。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因为“苟不教,性乃迁”,所以教育一天也松懈不得。 “教之道,贵以专”则是教育的原则。它包含两层含义,首先是对于教育者而言,教育要持之以恒,不能有丝毫的怠慢,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需要的是恒心和责任心,要想使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必须时刻注意对孩子的教育,专心一致,时时不能放松;同时,对于课业的选择,要以专精为主,不要希求广博,而现代的教育往往不是“贵以专”而是“贵以杂”,方法杂、内容杂,孩子们除了要接受学校的课程以外,还要去上各种各样名目繁多的辅导班,*后搞得精疲力竭,然而却收效甚微。其次,是对于受教者而言,学习只有专注才能获得真知,所谓“一心不可二用”,人的身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若不能做到“身心合一”,又岂能学有所成?因此,学者应以“专”字为主导,只有专注、专心、专一,才能修得精深的造诣。也只有在做到“专”的基础上才能获得“博”的可能。 三 昔孟母,择邻处 【原文】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译文】 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以割断织机上的布来教育他。 【评析】 父母是孩子*早的教育者,因此父母为孩子提供的学习环境和教育方法对其人生的发展方向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孟子之所以能够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大学问家,是和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的。“昔孟母,择邻处”讲述的就是环境对孩子身心成长的巨大作用。孟子的母亲,为了寻找一个对孟子有益的教育环境,不辞辛劳搬了三次家。孟子家原来住在一片坟地附近,那里时常会有送葬出殡的人家哭哭啼啼、吹吹打打。孟子看了以后就学人出殡打幡、哭丧祭拜。孟母非常担忧,孩子从小就学这些事,将来又怎么能成大器呢?于是就将家搬到了城镇居住,母亲的原意是让孟子多长一些见识,开阔眼界。但这里十天赶两个集场,喧闹异常。孟子回家后不是叮叮当当学打铁,就是比比画画学杀猪。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并不希望儿子成为铁匠或屠夫,于是决定再次搬家。这一次孟家搬到了学堂隔壁,周围都是读书人,具有浓厚的学习气氛。孟子每天都看到上学的人举止文雅、落落大方,也跟着读书识礼,见儿子如此勤学刻苦,孟母心中的石头总算落了地。 “子不学,断机杼”是孟母教子的故事。有一次孟子不好好学习,当他逃学回家时,他的母亲拿起了剪刀,将织布机上就要织好的布匹剪断。并且告诫他,求学的道理就像织布一样,必须将纱线一条一条织上去,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积丝才能成寸,积寸才能成尺,*后才能织成一匹完整有用的布;读书也是一样,要努力用功,并且持之以恒,经过长时间的累积,才能有所成就。否则就像剪断了的布匹一样,一旦中断就很难再续。 四 窦燕山,有义方 【原文】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译文】 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评析】 这同样是一个关于对子女教育的故事。五代时,有一位窦禹钧,家住北京燕山附近,人称窦燕山。他为人乐善好施,对子女的教育更是非常的重视。他遵照圣贤教诲的义理来教育子女,例如他的家庭之礼都按照古礼进行,家中男不乱入,女不乱出,男耕女织,和睦孝顺,他的五个儿子窦仪、窦俨、窦侃、窦尔、窦僖在其教导下均学有所成、深明大义,因此才有五子联科,光耀门楣。并获得侍郎冯道的题诗:“燕山窦十郎,教子以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后来,五个儿子又同成为北宋初年的名臣,这与父亲的教育方法和严格管束是分不开的。所以,子女能否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与家庭教育选择何种方式是密切相关的。 虽然,当今社会孔孟之道的教育方法似乎已经有些落伍,但是其正确的教育理念和精神对子女身心的成长依然具有不容小觑的指导作用和意义。因此,为人父母者要学会使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同时对子女的身心发展加以正确的引导,才能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作者简介
袁公明: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一直从事国学课程的教学工作。自由撰稿人,多年从事国学领域的研究,尤其对中华姓氏起源有着多年的研究。 现主要从事中华传统文化的家庭教育方面课程研发与授课工作。
-
山海经
¥21.1¥68.0 -
小王子
¥4.5¥15.0 -
好慢好慢的毛毛虫公交车+甜甜圈逃跑啦
¥25.0¥78.0 -
妖怪书店
¥14.7¥39.8 -
穿鞋子的猫-法国童话集
¥4.8¥13.8 -
怎样写作文-大师教我学知识
¥11.0¥25.0 -
写给孩子的趣味逻辑学
¥11.4¥38.0 -
格列佛游记/世界经典童话绘本
¥5.3¥15.0 -
流浪地球
¥11.7¥30.0 -
小鹿斑比/世界经典童话绘本
¥5.3¥15.0 -
秘密花园
¥13.7¥35.0 -
冬-森林报
¥6.8¥18.0 -
动物篇-趣味科普百科
¥9.3¥25.8 -
爸爸狗和儿子猫
¥12.2¥34.8 -
地图上的古诗词
¥13.3¥38.0 -
中国民间故事
¥9.1¥22.8 -
发脾气的棕熊
¥15.8¥45.0 -
2016-中国年度童话
¥12.8¥40.0 -
小王子
¥9.0¥20.0 -
绿山墙的安妮
¥13.9¥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