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笔与评论-刘泽华全集

随笔与评论-刘泽华全集

1星价 ¥77.4 (4.9折)
2星价¥77.4 定价¥15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201152196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57
  • 出版时间:2019-10-01
  • 条形码:9787201152196 ; 978-7-201-15219-6

内容简介

  刘泽华,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史学家、南开大学荣誉教授,1935年2月出生,2018年5月8日病逝于美国西雅图,享年83岁。自1960年大学三年级破格留校任教后,刘先生在南开大学历史系、历史学院执教四十余载,直至2003年退休。刘先生曾任南开大学历史系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中国社会史中心主任等校内外多种重要学术职务,受聘于多家高校及科研单位并担任客座教授,退休后被授予“南开大学荣誉教授”称号。刘先生著作较多,理论观点自成一体,所提出的“王权支配社会”“王权主义是传统思想文化的主脉”“中国传统政治思想是一种‘阴阳组合结构’”等命题和论断,准确而深刻地把握住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与政治实践的特点,具有重要的理论创新性,学术影响极大。在几十年的教学与科研进程中,刘先生带起了一支专业素质较强的学术团队,以他的学术观点为灵魂,系统梳理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脉络,找寻传统与现代政治理念间的异同,致力于剖析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诸多症结,具有鲜明的学术个性、敏锐的问题意识和强烈的现实关怀,被誉为“王权主义学派”或“刘泽华学派”。先生可谓是中国政治思想史领域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目录

政治思想散论

略论苟子的经济思想及其重农倾向

论墨子政治思想的几个问题

试论孔子的富民思想

老子“道”的虚无性和神秘性

中国传统人文思想中的王权主义

“政治”概念大于“阶级”概念

崇圣、忠君与屈原政治人格的悲剧性

“人为贵”与“王为尊

“民本”与“君本”的组合

孟子:柔性的君主专制主义

漫谈中国的王权主义

再说王对道的占有——回应陈启云先生并质疑

中西古代政治学说之比较

君主“无为”的驭臣之术:君逸臣劳和治要抓纲

传统士人的二重品性与思想文化特点

简说“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

简说传统礼仪与贵贱等级制

先秦法家人性好利说与社会转型(上)

先秦法家人性好利说与社会转型(下)

简说法家的以人为本

简说法家一断于法

法家眼中的以人为本

读史三札

统而不死

具有变革精神的儒生

“拍”掉了自主性

李斯与董仲舒

权与理

人格独立与“横议

尊君与人格尊严何者为重?

以独尊儒术为界

战国时期的争鸣

法治底线与道德高调

主奴综合意识

王权支配社会的几个基本理论

“天子”的概念

帝王的谥号

非圣无法

腹诽罪

圣人从众与从善

说“天地君亲师”崇拜

简说精华与糟粕

齐法家与秦晋法家之比较

君命无二与以道义事君

“民贵君轻”的思想渊源



20世纪80年代随感录

小序

(一)为人人生

(二)为学思维方式教师

(三)道德人格问题

(四)人生、生活的态度

(五)真理与认识问题种种

……

论国学

时评
展开全部

节选

《刘泽华全集 随笔与评论》:一、我国政治体制现代化问题在讨论政治体制现代化时,首先涉及一个问题:政治是否等于阶级?对于这个问题我想应有一个新的认识。在阶级社会中,政治是具有强烈的阶级性的。但政治又不完全等同于阶级,政治的内容应大于阶级。政治生活中有一些是具有社会性的。它既有阶级性,又有社会性。这种社会性超出了阶级的局限,是人类社会共同创造的产物。从历史上看,政治也包括在人类发展的成果之中。不能在政治和阶级之间画等号。比如说,在各个国家的不同时期,都有一个通过政治方式来调节人和自然的关系的问题,运用一些立法及一些公共措施来保证两者之间的谐调,这些就很难说是阶级的。又如,交通秩序是靠某种强力行为维持的,而这种强力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成政治的行为,但难以将此都看成阶级的。人生活在社会上总要遵守某些秩序,否则这个社会就难以维持。可见,所谓政治,应该说既包括基本政治制度,又包括管理制度。如果这样看政治,那么在如何估计我国当前政治的实际状况以及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时,就可以把眼界放宽些。要不要在实行经济现代化的同时,实行政治现代化?从一般常识上来说,既然经济决定政治,经济现代化也必然带来一个政治现代化,不可能经济现代化而不要政治现代化。问题在于现在我国政治是否已经现代化了。对此现在有两种估计:一种估计认为,我们的经济虽然落后,但我们的政治是先进的;另外一种估计认为,虽然经济和政治发展可以不平衡,但大体上又是同步的。我个人倾向于后一种估计。即是说,一方面要看到我们的政治和经济有着不平衡,我们确实在经济上相对于一些现代化国家是落后的,而政治上,从社会制度讲是比他们先进的。我们是社会主义制度,他们是资本主义制度。但另一方面,我们还应充分认识到,在我们不太发达的经济基础上,不应把我们的政治上的先进性估计得太高。在不太发达的经济基础之上能够建立发达的政治制度,我想在道理上是难以讲通的。政治既然是阶级的又是社会的,我们对现代发达国家政治的估计,就不能笼统地从阶级定性的角度来判断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制度都是落后。在当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也有许多和其先进经济相适应的先进的政治制度。比如涉及国家职能中对现代生产的现代化管理问题,这一点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相当突出的。它有阶级性,但还有社会性的一面。基于这种估计,我认为,在我们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达到政治现代化的问题上,首先要总结我们自身实践发展的经验,包括成功的和失败的两方面经验作为改革的依据。同时,外国政治制度中先进的东西,如西方较为发达的民主制度、行政管理、现代化的文官制度等也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我们的政治现代化,既要立足于我们自己的实践,又要参考外国政治制度中先进的东西。把这二者结合起来,我们的政治现代化可能在更广阔的道路上前进。如果我们闭关自守,认为我们一切都是*先进的,无须向外国学习,那么我们就很难改革。不加分析,笼统地认为在政治上我们已经走到世界的*前列,其中可能有相当多的盲目性。当然,离开了我们的实践照搬照抄,那也很难实现政治现代化。……

作者简介

  刘泽华,河北石家庄人,中国当代史学大家,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著名学者和思想家。曾任南开大学历史系主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首届主任、“985工程”三期建设重点项目“中国思想与社会创新基地”主任,兼任国内多所高校客座教授及多个专业学会理事。开创了当代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的“王权主义反思学派”,亦即“刘泽华学派”,体现了当代中国学人的学术主体人格与史家风骨,在海内外史学界及政治学界享有盛誉。代表作:《先秦政治思想史》(1984)《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反思》(1987)《士人与社会(先秦卷)》(1988)《士人与社会(秦汉魏晋南北朝卷)》(1992)《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1992)《中国政治思想史》三卷本(1996)《中国的王权主义》(2000)《洗耳斋文稿》(2003)《王权思想论》(2006)《中国政治思想史集》三卷本(2008)《中国政治思想通史》九卷本(2014)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