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学科视野下的茅盾翻译思想研究(社版)

跨学科视野下的茅盾翻译思想研究(社版)

1星价 ¥39.6 (5.5折)
2星价¥39.6 定价¥72.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902663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32
  • 出版时间:2018-02-01
  • 条形码:9787569026634 ; 978-7-5690-2663-4

本书特色

本书除“绪论”和“结论”,本书共分为四章。**章为“纵向考察:茅盾翻译思想的发展变迁”,第二章为“横向聚焦:茅盾翻译思想与翻译实践的互动”,第三章为“追根溯源:茅盾翻译思想的形成原因”,第四章为“反思探讨:茅盾翻译思想的现实启示”。本书主要有以下发现:茅盾翻译思想处在发展过程中;总体而言,茅盾翻译思想与翻译实践之间具有良性的互动关系;茅盾翻译思想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受到了社会因素、政治因素、文化因素以及同时代其他译者的影响;茅盾的翻译思想不仅与西方的翻译理论有契合之处,而且提出时间甚至比西方早;茅盾翻译思想对当今的中国文学文化“走出去”和当下的翻译质量危机问题的解决都有重要的现实启示意义。

内容简介

  中国伟大的翻译家茅盾(1896-1981)对翻译事业的贡献不仅体现在其三十多年的翻译实践活动中,还体现在其六十多年的翻译理论建树上。茅盾经历了新旧中国两个时代,见证并参与了中国翻译理论的构建过程,其翻译思想是中国翻译史研究不可或缺的内容。茅盾翻译思想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深远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进行全面、系统和深入的研究。  《跨学科视野下的茅盾翻译思想研究》基于翻译学学科理论和方法,通过社会学、文化研究和传播学的跨学科视角,综合采用历时研究与共时研究、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纵向考察了茅盾翻译思想的发展变迁,横向聚焦了茅盾翻译思想与翻译实践的互动关系,深入探寻茅盾翻译思想形成发展的原因,反思探讨茅盾翻译思想对当下翻译研究的现实启示。这对中国传统译论向现代译论的转化、中西方译论的对话、翻译理论与实践的互动等都具有重要现实启示意义。

目录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不足
三、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
四、研究视角、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五、研究特色与创新

**章 纵向考察:茅盾翻译思想的发展变迁
**节 “取精用宏”:茅盾翻译思想的不变之轴
一、“以供己用”:“五四运动”时期茅盾的翻译目的观
二、“精华凝练”:土地革命时期茅盾的翻译目的观
三、“化为自己的血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茅盾的翻译目的观
四、“吸收其精华来滋养自己”:新中国成立后茅盾的翻译目的观
第二节 “直译”:茅盾翻译思想的发展之脉
一、“单字的翻译正确”“句调的精神相仿”:“五四运动”时期茅盾的翻译方法观
二、“不要歪曲了原作的面目”:土地革命时期茅盾的翻译方法观
三、“要能表达原作的精神”:新中国成立后茅盾的翻译方法观
第三节 “艺术创造性的翻译”:茅盾翻译思想的演变之征
一、“神韵”:“五四运动”时期茅盾的翻译标准观
二、“风韵和力”:土地革命时期茅盾的翻译标准观
三、“既需要译者的创造性,而又要完全忠实于原作的面貌”:新中国成立后茅盾的翻译标准观
第四节 “批评与自我批评”:茅盾翻译思想的变化之象
一、“译书的批评”:“五四运动”时期茅盾的翻译批评观
二、“推荐好的‘媒婆’,批评‘说谎的媒婆’:土地革命时期茅盾的翻译批评观
三、推荐和批评译作: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茅盾的翻译批评观
四、“全面的深入的批评”:新中国成立后茅盾的翻译批评观
第五节 译研结合:茅盾翻译思想的变迁之核
一、“博览深求”:“五四运动”时期茅盾的译研结合观
二、“诵读宜博,而研究则宜专”:土地革命时期茅盾的译研结合观
三、“阅读的范围是愈大愈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茅盾的译研结合观
四、“先了解全面而后深入一角”:新中国成立后茅盾的译研结合观
第六节 小结

第二章 横向聚焦:茅盾翻译思想与翻译实践的互动
**节 茅盾翻译思想与小说翻译实践的互动
一、茅盾的小说翻译选材
二、茅盾的小说翻译目的
三、茅盾的小说翻译方法
四、茅盾的小说翻译批评
五、茅盾的小说翻译研究
第二节 茅盾翻译思想与戏剧翻译实践的互动
一、茅盾的戏剧翻译选材
二、茅盾的戏剧翻译目的
三、茅盾的戏剧翻译方法
四、茅盾的戏剧翻译批评
五、茅盾的戏剧翻译研究
第三节 茅盾翻译思想与诗歌翻译实践的互动
一、茅盾的诗歌翻译选材
二、茅盾的诗歌翻译目的
三、茅盾的诗歌翻译方法
四、茅盾的诗歌翻译研究
第四节 茅盾翻译思想与散文翻译实践的互动
一、茅盾的散文翻译选材
二、茅盾的散文翻译研究
第五节 茅盾翻译思想与其他体裁翻译实践的互动
一、茅盾翻译思想与科普翻译实践的互动
二、茅盾翻译思想与政论翻译实践的互动
三、茅盾翻译思想与文论翻译实践的互动
四、茅盾翻译思想与妇女问题作品翻译实践的互动
第六节 不同时代读者对茅盾翻译实践的评价
一、茅盾同时代读者对茅盾翻译实践的评价
二、20世纪八九十年代读者对茅盾翻译实践的评价
三、21世纪读者对茅盾翻译实践的评价
第七节 小结

第三章 追根溯源:茅盾翻译思想的形威原因
**节 社会因素对茅盾翻译思想的影响
一、家庭环境对茅盾翻译思想的影响
二、教育环境对茅盾翻译思想的影响
三、工作环境对茅盾翻译思想的影响
第二节 政治因素对茅盾翻译思想的影响
一、“为人生”:“五四运动”时期政治因素对茅盾翻译思想的影响
二、“为阶级”:土地革命时期政治因素对茅盾翻译思想的影响
三、“为抗战民主”: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政治因素对茅盾翻译思想的影响
四、“为建设”:新中国成立后政治因素对茅盾翻译思想的影响
第三节 文化因素对茅盾翻译思想的影响
一、乌镇地域文化对茅盾翻译思想的影响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茅盾翻译思想的影响
三、外国文化对茅盾翻译思想的影响
第四节 同时代译者对茅盾翻译思想的影响
一、孙毓修对茅盾翻译思想的影响
二、周作人对茅盾翻译思想的影响
三、鲁迅对茅盾翻译思想的影响
四、曹靖华对茅盾翻译思想的影响
五、戈宝权对茅盾翻译思想的影响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反思探讨:茅盾翻译思想的现实启示
**节 东方与西方:茅盾翻译思想与西方翻译理论的契合
一、茅盾翻译思想与文艺学派翻译理论的契合
二、茅盾翻译思想与语言学派翻译理论的契合
三、茅盾翻译思想与文化学派翻译理论的契合
第二节 问题与反思:茅盾翻译思想对中国文学文化“走出去”的现实启示
一、与汉学家鼎力合作:茅盾翻译思想对译介主体的现实启示
二、避免一厢情愿推销:茅盾翻译思想对译介内容的现实启示
三、重视国外出版机构:茅盾翻译思想对译介途径的现实启示
四、照顾国外读者水平:茅盾翻译思想对译介受众的现实启示
五、促进中外文化交流:茅盾翻译思想对译介效果的现实启示
第三节 危机与途径:茅盾翻译思想对当下翻译质量危机的现实启示
一、端正翻译态度
二、提升译者素养
三、注重翻译选材
四、提倡艺术创造性翻译
五、鼓励翻译中的集体互助
六、加强翻译批评与自我批评
七、培养翻译力量
第四节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茅盾年谱(1896-1981)
附录二 茅盾翻译理论时间表(1919-1981)
附录三 茅盾翻译实践时间表(1917-1948)
致谢
展开全部

节选

  《跨学科视野下的茅盾翻译思想研究》:  五、茅盾的小说翻译研究  茅盾在小说翻译研究中,主要通过译作序跋、外国作家评传、译者按语和译者加注的形式,告诉中国读者关于外国作家和作品的相关背景知识。“一部严肃、认真的译作,往往都有(由)两个部分组成,即‘主件’——原作本文的翻译和‘配件’——译序、译后记和译注等。无论是原作本文的翻译,还是译序、译后记和译注,它们都是译者对原作细心研究的结果。”1可见,茅盾的小说翻译研究不仅有利于中国读者更好地了解原作者和作品,而且还有利于中国读者更好地了解译者及译作。  首先,茅盾在翻译的86篇小说中,对其中63篇小说的翻译都加上了译者序跋,通过译者前言和后记等形式介绍原作者的生平和文学地位、该小说的创作背景、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译者的翻译选材、翻译目的、翻译方法、翻译方式、翻译困难以及翻译批评等。茅盾在小说翻译中用译作序跋的形式给中国读者打开了一扇朝向该小说的窗户,让中国读者对原作者和作品有了更多了解,并对译者在翻译中的甘苦也有了更多认识。茅盾在小说翻译中的译研结合既尊重了原作者和作品,也照顾了中国读者的认知能力和接受水平。  茅盾在瑞典斯特林堡的《他的仆》的译后记里说明自己的翻译目的是希望大家在人心迷乱的社会里和在新思想的狂潮中,深入思考一下夫妇之间的关系。茅盾在俄国高尔基的《情人》译者前言中介绍了高尔基的生平、作品主题思想和艺术风格。在法国莫泊桑的《一段弦线》的译者前言中,茅盾比较了莫泊桑与契诃夫的异同,对比了法国文学和俄国文学的差异。茅盾在波兰热罗姆斯基的《诱惑》译者序跋中,介绍了原作者的身世、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并批评了自己的翻译能力。在俄国萨尔蒂科夫的《一个农夫养两个官》的译前记里,茅盾提到了原作者的身世和时代特征。  在法国巴比塞《为母的》的译前记中,茅盾告诉了中国读者巴比塞的生平、著作特色,以及巴比塞和罗兰的异同。在《巴比塞的小说(名誉十字架)》中,茅盾详细介绍了巴比塞的反战思想和艺术风格,指出当时中国还不曾翻译介绍过新理想派的小说,所以想通过翻译该小说来让中国读者耳目一新。茅盾在法国巴比塞的《错》译者附注中,强调了巴比塞在法国文学中的重要地位,并说明了该小说的出处。在美国爱伦·坡的《心声》译者识里,茅盾介绍了爱伦·坡的生平、著作内容和艺术特色,并对自己的翻译提出了批评。茅盾在波兰热罗姆斯基《暮》的译后记里,谈到了小说主题思想;在瑞典斯特林堡的《强迫的婚姻》译后记里,探讨了小说的内容和结构。茅盾在印度泰戈尔的《髑髅》译前记里,提及泰戈尔的人生观和主要作品;在瑞典拉格洛夫《圣诞节的客人》的译前记中,介绍了作者生平和著作特色。  茅盾在匈牙利拉兹古《一个英雄的死》的译后记中,介绍了拉兹古的生平、罗兰对拉兹古及其作品的评论,以及茅盾翻译该小说的原因。在瑞典斯特林堡的《人间世历史之一片》的译后注中,茅盾提到了斯特林堡的思想和著作特色。在瑞典瑟德尔贝的《印第安墨水画》的译后记中,茅盾谈到了原作者的生平、文学地位、著作内容和艺术特色。在波兰佩雷茨的《禁食节》的译后记中,茅盾介绍了佩雷茨的生平、文学地位、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在捷克尼鲁达的《愚笨的裘纳》的译后记中,介绍了原作者生平、地位、主要著作、小说出处。茅盾在匈牙利米克沙特的《旅行到别一世界》的译后记中,介绍了米克沙特的生平、著作、文学地位、小说出处,并对自己的翻译能力提出了批评。茅盾在俄国乌斯宾斯基的《看新娘》的译前记中,谈到了该小说奇异的风俗习惯和艺术风格;在阿根廷梅尔顿思的《伧夫》译后记中,提到了阿根廷的语言、人种和生活;在克罗地亚雅尔斯基的《茄具客》译后记中,介绍了斯拉夫族的文学家,该小说的出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茅盾在捷克捷赫的《旅程》译后记中,谈到了捷赫的生平、文学地位、著作,该小说的代表性……  ……

作者简介

  王志勤(1976-),四川宜宾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5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2006年受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全额资助,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学习,2008年获得应用语言学专业文学硕士学位。2017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目前在西华师范大学任教,从事英语教学、翻译与跨文化研究。已主持四川省社科联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十余个,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