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中日贸易隐含碳研究

包邮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中日贸易隐含碳研究

¥60.3 (7.7折) ?
1星价 ¥60.3
2星价¥60.3 定价¥7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346405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14
  • 出版时间:2018-04-01
  • 条形码:9787520346405 ; 978-7-5203-4640-5

本书特色

本书较为系统地研究了中日双边贸易动态变化情况,发现双边贸易关系从非均衡依赖→均衡依赖→非均衡依赖过渡;贸易格局已从产业间贸易向产业内贸易过渡。在此基础上对双边贸易“隐含碳”进行分析,特别是对中国从日本进口再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加工再出口产生的碳排放以及进口直接消费的碳排放作了详细分解;对中国出口到日本的“隐含碳”排放影响因素作了分解。*后,基于公平性原则,构建了细分的“共同责任”模型,对两国的碳排放责任作了划分。

内容简介

本书较为系统地研究了中日双边贸易动态变化情况,发现双边贸易关系从非均衡依赖→均衡依赖→非均衡依赖过渡;贸易格局已从产业间贸易向产业内贸易过渡。在此基础上对双边贸易“隐含碳”进行分析,特别是对中国从日本进口再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加工再出口产生的碳排放以及进口直接消费的碳排放作了详细分解;对中国出口到日本的“隐含碳”排放影响因素作了分解。很后,基于公平性原则,构建了细分的“共同责任”模型,对两国的碳排放责任作了划分。

目录

**章  绪论 …………………………………………………………… (1)

    **节  研究背景 ………………………………………………… (1)

        一  全球气候变化显著 ……………………………………… (1)

        二  国际贸易对CO 排放影响巨大 ………………………… (3)


        三  多边合作促进减排 ……………………………………… (4)

        四  中日贸易重要性凸显 …………………………………… (6)

        五  中日碳排放巨大 ………………………………………… (8)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11)

        一  理论意义 ………………………………………………… (11)

        二  现实意义 ………………………………………………… (11)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

        一  研究思路 ………………………………………………… (12)

        二  研究方法 ………………………………………………… (13)

    第四节  结构框架 ………………………………………………… (13)

        一  技术路线 ………………………………………………… (13)

        二  主要内容安排 …………………………………………… (15)

    第五节  创新点 …………………………………………………… (16)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17)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18)

    **节  古典国际贸易与环境 …………………………………… (18)

        一  涉及环境因素的古典贸易理论 ………………………… (19)

        二  国际贸易对环境的影响研究…………………………… (22) ----------------------- Page 10----------------------- 2 中日贸易“隐含碳”研究

        三  国际贸易中的碳排放研究……………………………… (24)

        四  评述 ……………………………………………………… (29)

    第二节  国际垂直专业化对环境的影响 ………………………… (29)

        一  垂直专业化的动因研究………………………………… (29)

        二  垂直专业化的测度 ……………………………………… (31)

        三  垂直专业化对环境的影响 ……………………………… (31)

        四  环境规制对垂直专业化的影响 ………………………… (33)

        五  评述 ……………………………………………………… (34)

    第三节  贸易“隐含碳”主要的测算方法研究…………………… (34)

        一  IPCC 法 ………………………………………………… (34)

        二  投入产出法 ……………………………………………… (35)

        三  生命周期法 ……………………………………………… (39)

        四  评述 ……………………………………………………… (39)

    第四节  三种碳排放责任对比…………………………………… (40)

        一  “生产者”责任原则……………………………………… (40)

        二  “消费者”责任原则……………………………………… (42)

        三  “共同责任”分担原则…………………………………… (44)

        四  三种碳排放责任的测算 ………………………………… (45)

        五  评述 ……………………………………………………… (47)

    第五节  碳排放的公平性研究 …………………………………… (48)

        一  碳排放公平性内涵 ……………………………………… (48)

        二  基于公平性的主要原则 ………………………………… (49)

        三  解决公平性争论的方法 ………………………………… (50)

        四  评述 ……………………………………………………… (50)

    第六节  小结 ……………………………………………………… (51)

第三章  中日贸易发展与气候变化 …………………………………… (52)

    **节  中日双边贸易发展 ……………………………………… (52)

        一  中日双边贸易量的变化 ………………………………… (52)

        二  中日双边贸易的依赖关系……………………………… (54)

    第二节  中日双边贸易商品结构变化 …………………………… (59)

        一  中国对日本进口商品结构分析 ………………………… (59) ----------------------- Page 11----------------------- 目    录 3

        二  中国对日本出口商品结构分析 ………………………… (59)

        三  总体分析 ………………………………………………… (60)

    第三节  垂直专业化下中日双边贸易模式的动态演变 ………… (60)

        一  垂直专业化下中日双边贸易模式演变的理论

基础 ……………………………………………………… (61)

        二  垂直专业化下中日双边贸易模式演变的现实

条件 ……………………………………………………… (65)

        三  垂直专业化下中日双边贸易模式演变的实证

研究……………………………………………………… (66)

    第四节  中日两国应对气候变化所做的努力 …………………… (74)

        一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所做的努力 ………………………… (74)

        二  日本应对气候变化所做的努力 ………………………… (76)

    第五节  小结 ……………………………………………………… (79)

第四章  中日贸易“隐含碳”测算……………………………………… (82)

    **节  投入产出法介绍 ………………………………………… (82)

        一  地区投入产出…………………………………………… (82)

        二  区间投入产出…………………………………………… (82)

    第二节  改进的投入产出模型构建 ……………………………… (85)

        一  现行模型测算的缺陷及对比…………………………… (85)

        二  改进的投入产出模型 …………………………………… (89)

    第三节  垂直专业化与投入产出模型的结合 …………………… (90)

        一  垂直专业化率与碳排放路径分析 ……………………… (90)

        二  垂直专业化率与投入产出的结合 ……………………… (92)

        三  改进的投入产出模型与垂直专业化下的投入产出

模型对比分析 …………………………………………… (93)

    第四节  数据来源及处理 ………………………………………… (94)

        一  数据库选取与数据来源 ………………………………… (94)

        二  数据处理 ………………………………………………… (96)

    第五节  测算结果与分析 ………………………………………… (99)

        一  中日能源结构 …………………………………………… (99)

        二  中日两国碳排放系数对比 …………………………… (104) ----------------------- Page 12----------------------- 4 中日贸易“隐含碳”研究

        三  中国垂直专业化率分析 ……………………………… (107)

        四  垂直专业化下中日贸易“隐含碳”总量分析 ………… (109)

        五  垂直专业化下中日贸易“隐含碳”行业分析 ………… (110)

        六  垂直专业化下中日贸易中间产品“隐含碳”

分析 …………………………………………………… (114)

    第六节  小结 …………………………………………………… (122)

第五章  中日贸易“隐含碳”影响因素分析及“污染产业” ...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陈楠,云南红河人,2016年获北京师范大学理学博士学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博士后、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气候变化经济学、低碳经济等。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和面上资助各1项。参与世界银行项目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项、科技部研发计划1项、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项目2项。在《统计研究》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