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别处买的 评论下。手头现在正好有《古代汉语常识》《中华古历浅说》 ,可能第1本看了之后我看这个第2本可能会更好,因为在前者的目录后面的末几章是关于立法的 (咳咳 但是我这两本还没有开始看,但是感觉两者搭配稍微可能会好吧)
- ISBN:9787101146868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65
- 出版时间:2020-09-01
- 条形码:9787101146868 ; 978-7-101-14686-8
本书特色
从事与古代汉语相关专业的学习与研究这么多年,忽然发现眼界所及,虽然有几种有关古代汉语知识普及方面的书籍,但很难找到一种适应于初学古代汉语者的入门之书,尤其能让广大中小学阶段的青少年感兴趣、看得懂、看进去的古代汉语常识方面的图书。
古汉语源远流长,有关资料又浩如烟海,需要从中选取*主要、*有用的知识告诉给读者,特别是一些初学者,基于以上考虑,我们组织相关学者,从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有关古代汉语的相关论述中,精心选择出十四篇这些方面的文章,经过适当地加工和重组,成《古代汉语常识》。
这是一本简明扼要、深入浅出地介绍古代汉语常识的书。本书由汉语发展史鸟瞰、什么是古代汉语、为什么要学习古代汉语、怎样学习古代汉语、古代汉语的文字、古今字义、古代汉语的词汇、古代汉语的语法、古语的死亡残留和转生、文言的学习、为什么学习古代汉语要学点天文学、中国古代的历法、天文和历法的关系、理想的字典等十四个板块构成,包括文字学、音韵学、词汇学、语法学、训诂学、修辞学以及与学习古代汉语密切相关的天文、历法等方面的内容。
该书既适合于初学者自学,也可供中学生、大学生阅读和教师们参考。即使是一些专业研究工作者,也能从中获取一些有益的启示。
内容简介
古汉语源远流长,有关资料又浩如烟海,需要从中选取很主要、很有用的知识告诉给读者,特别是一些初学者,王力《古代汉语常识十四讲》正是这样一本简明扼要、深入浅出的介绍古代汉语常识的书。本书是王力先生生前若干文章、讲话的结集,包括:汉语发展史鸟瞰、什么是古代汉语、为什么要学习古代汉语、怎样学习古代汉语、古代汉语的文字、古代汉语的词汇、古代汉语的语法、为什么学习古代汉语要学点天文学、中国古代的历法、天文和历法的关系等十大板块。既适合于初学者自学,也可供中学生、大学生阅读和教师们参考。即使是一些专业研究工作者,也能从中获取一些有益的启示。
目录
一、汉语发展史鸟瞰………………………………………… 1
(一)语音的发展… ………………………………………… 2
(二)语法的发展… ………………………………………… 7
(三)词汇的发展… ………………………………………… 13
二、什么是古代汉语………………………………………… 17
三、为什么要学习古代汉语………………………………… 19
四、怎样学习古代汉语……………………………………… 22
(一)历史观点的树立… …………………………………… 22
(二)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 ……………………… 26
(三)词汇学习的重要性… ………………………………… 31
(四)语法的学习… ………………………………………… 37
(五)学习的具体措施… …………………………………… 39
(六)读什么、怎么读… …………………………………… 41
五、古代汉语的文字………………………………………… 44
(一)字形和字义… ………………………………………… 44
(二)繁体字… ……………………………………………… 48
(三)异体字… ……………………………………………… 53
(四)古字通假… …………………………………………… 55
六、古今字义………………………………………………… 56
(一)代… …………………………………………………… 58
(二)替… …………………………………………………… 60
(三)购… …………………………………………………… 62
(四)售… …………………………………………………… 64
(五)爱… …………………………………………………… 66
(六)怜… …………………………………………………… 67
(七)勤… …………………………………………………… 68
(八)劝… …………………………………………………… 70
七、古代汉语的词汇………………………………………… 72
(一)古今词义的差别… …………………………………… 73
(二)读音和词义的关系… ………………………………… 79
(三)用典… ………………………………………………… 83
(四)礼貌的称呼… ………………………………………… 87
八、古代汉语的语法………………………………………… 90
(一)词类、词性的变换… ………………………………… 91
(二)词序… ………………………………………………… 101
(三)虚词… ………………………………………………… 103
(四)单、复数… …………………………………………… 124
(五)句子成分… …………………………………………… 126
(六)句子的构成—判断句… …………………………… 129
(七)句子的构成—倒装句… …………………………… 133
(八)句子的词组化… ……………………………………… 136
(九)双宾语… ……………………………………………… 138
(十)省略… ………………………………………………… 139
九、古语的死亡、残留和转生……………………………… 141
(一)死字、死义… ………………………………………… 142
(二)转生… ………………………………………………… 144
(三)错别字的原因… ……………………………………… 147
十、文言的学习……………………………………………… 149
(一)词汇… ………………………………………………… 154
(二)语法… ………………………………………………… 158
(三)风格… ………………………………………………… 161
(四)声律… ………………………………………………… 164
十一、为什么学习古代汉语要学点天文学………………… 169
(一)经部… ………………………………………………… 171
(二)史部… ………………………………………………… 174
(三)子部… ………………………………………………… 175
(四)集部… ………………………………………………… 178
(五)结语… ………………………………………………… 181
十二、中国古代的历法……………………………………… 183
(一)年、岁… ……………………………………………… 184
(二)月… …………………………………………………… 186
(三)晦、朔、望、朏、弦、旬… ………………………… 187
(四)日、时、刻、分、秒… ……………………………… 189
(五)四时、节、候… ……………………………………… 191
(六)赢缩… ………………………………………………… 195
(七)定朔、定气… ………………………………………… 196
(八)闰月… ………………………………………………… 197
(九)岁差… ………………………………………………… 198
十三、天文和历法的关系…………………………………… 200
(一)年… …………………………………………………… 201
(二)岁… …………………………………………………… 201
(三)月… …………………………………………………… 202
(四)节气… ………………………………………………… 203
十四、理想的字典…………………………………………… 207
(一)中国字典的良好基础… ……………………………… 209
(二)古代字书的缺点和许学的流弊… …………………… 215
(三)近代字书的进步… …………………………………… 225
(四)现存的缺点… ………………………………………… 228
(五)理想的字典… ………………………………………… 236
节选
十三、天文和历法的关系
历法主要分为阳历、阴历两种。阳历以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365.24219日)为一年。古人不知道是地球绕太阳,只说是太阳绕黄道行一周,叫做一周天,平年365天,闰年366天。一年分为12月。阴历以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29.53059日)为一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12个月为一年,一年354天或355天。国际通用的是阳历,伊斯兰教用的阴历,我国旧时用的是阴历,但设置闰月,使年的平均日数和太阳年的日数相符,所以我国古代的历法实际上是阴阳合历。阴历一年叫做年,阳历一年叫做岁, “年”和“岁”是不同的。
下面我们把年、岁、月、节气分别加以叙述。
(一)年
平年有12个月,闰年有13个月。平年有354日或355日,闰年一般是383日,有时是384日。为什么要有闰月呢?闰月是为了解决阴阳历的矛盾,也就是年和岁的矛盾。阴历平年354天,太阳年是365 天,一年相差11 天,积三年就该来一个闰月。闰月一般是29天,那么,354×3+29=1091天,而三个太阳年是1095 天,又嫌闰得太少了,所以到第五年再闰一次(《周易·系辞》“五年再闰”)。又嫌太多了,所以后来定为十九年七闰。
为什么平年354天,而有时候又是355天呢?这和月球的运行有关。月球绕地球一周是29.53059日,大致说来是29天半,两个月合起来是59天,所以阴历规定大月和小月相间。但是两个月合起来还剩余0.06118日,所以再过一个时候该是一连两个大月。这样一来,就有355天了。
(二)岁
岁就是太阳年。 《尚书·尧典》:“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可见中国人在远古时代就知道太阳年。
《尚书》说366日,是说的一个约数,实际上是365 日,更严格地说是365 日,也就是365.24219日。阳历也有闰年,但不是闰月,而是闰日。每四年一闰,但又多了一点,所以后
来规定凡以400能除尽的年不置闰。
《尚书》说“以闰月定四时成岁”,这一点很重要。中国古代以正月、二月、三月为春天,四月、五月、六月为夏天,七月、八月、九月为秋天,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为冬天。假使三年不置闰,则三月已是夏天。假使三次失闰,则正月、二月、三月都变为夏天,时令不正了,所以说“以闰月定四时”。
阳历一年也有十二个月,但是“月”只是虚名,大月31日,小月30日(只有二月是28日),和月球绕地球一周的29.53059日是不相符合的。
(三)月
中国古代所谓月是朔、望月。所谓朔,是指从地球中心来看,月面中心和日面中心在同一黄道经度上,这时的月亮是看不见的。每月的*后一天叫做晦,每月的**天叫做朔。所谓望,是指从地球中心来看,月面中心和日面中心正好相差半个周天,也就是说,月亮和太阳正好隔着地球遥遥相对,这时看起来月亮是*圆的。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叫做望(1984年11月8日即阴历十月十六日是望日,一般字典只说每月十五日是望日,是不对的),望的次日叫做既望。
顺便讲一个有趣的故事。古代汉语有个“朓”字。《说文》:“晦而月见西方谓之朓。”(《月部》)其实晦是每月*后一天,是不会月见西方的。这是由于汉代历法还不精密,应该连续两个大月而没有规定,几次失误,必然导致“晦而月见西方”。后来历法精密,就没有这种奇怪的现象了。
闰年有十三个月。*初的时候,闰月是放在*后一个月的,后来改为放在没有中气的那一个月。什么叫做中气呢?阴历每月有两个节气,第二个节气叫做中气,没有中气则那个月只有一个节气了。如甲子年是闰十月,这月十五日是大雪,只有这个节气,而大雪本来该在上半月的,所以说闰月无中气。
(四)节气
我们说中国古代历法是阴阳合历,是因为年、月用的是阴历,而节气用的是阳历。中国把太阳年分为二十四等分,叫做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是: 正月:立春、雨水
二月:惊蛰、春分
三月:清明、谷雨
四月:立夏、小满
五月:芒种、夏至
六月:小暑、大暑
七月:立秋、处暑
八月:白露、秋分
九月:寒露、霜降
十月:立冬、小雪
十一月:大雪、冬至
十二月:小寒、大寒 这二十四个节气不是上古规定的,而是逐渐形成的。大约在西汉时代已有二十四个节气, 《淮南子·天文训》已有了二十四节气的名称。
太阳年分为二十四等分,那么,每一个节气的时间长度 =15 天,基本上是每十五天一个节气,这样定的节气叫做平气。但是,太阳周年视运动实际上是不等速的。北朝齐时张子信发现了“日行在春分后则迟,秋分后则速”(《隋书·天文志中》)。后来依照太阳视运动的速度来分节气,叫做定气。依照定气,就不是平均每节气十五天。例如冬至前后太阳移动快,一气只有十四天多;夏至前后,太阳移动慢,一气可近十六天。直到今天,我们的日历上注的也是定气。
中国的节气,*初只有春、秋两季。播种的季节叫春,收获的季节叫秋。后来才分为春、夏、秋、冬四季。春的中心是春分,夏的中心叫夏至,秋的中心叫秋分,冬的中心叫冬至。简称分至。
节气由四分法演变为八分法,即所谓“分、至、启、闭”。 《左传·僖公五年》:“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分,指春分、秋分;至,指夏至、冬至;启,指立春、立夏;闭,指立秋、立冬。这是节气的八分法。
古人凭什么天象来测定节气呢?凭的是中星的位置。二十八宿在黄道周围运转,顺次经过天空的*南方,叫做中星。古人就凭这些中星来定节气。 《尚书·尧典》说: 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殷”是中的意思);
日永星火,以正仲夏;
宵中星虚,以殷仲秋;
日短星昴,以正仲冬。 仲春,指春分。中,指昼夜平分。日,举昼以见夜。星鸟,指鹑火(柳九度至张十六度),这是春分昏的中星。仲夏,指夏至。永,长,指昼长夜短。星火,指大火,即心宿,这是夏至昏的中星。仲秋,指秋分。中,指昼夜平分。宵,举夜以见日。星虚,指虚宿。仲冬,指冬至。短,指昼短夜长。星昴,指昴宿。
由于岁差的关系,节气的中星也随时代而转移。晋虞喜发现太阳循黄道向西退行每五十年一度,叫做岁差(何承天定为一百年,唐刘焯定为七十五年。实际上是约七十二年移动一度)。 《后汉书》以冬至中星为奎六度,虞喜发现晋代的冬至中星已在壁宿。
懂得岁差,对于理解古书很有好处。 《诗经·豳风·七月》:“七月流火。”若依《尚书·尧典》所说,夏至中星是大火(心宿),六月就该流火了,为什么要等到七月呢?余冠英先生说 :“每年夏历五月,黄昏时候,这星(心宿)当正南方,也就是正中和*高的位置。过了六月就偏西向下了,这就叫做流。”这是误解。由于岁差的关系,到了六月,中星才是心宿。所以《礼记·月令》说 :“季夏之月,日在柳,昏火中。”朱熹《诗集传》注云 :“火,大火,心星也。以六月之昏加于南方,至七月之昏,则下而西流矣。”朱熹的解释是正确的。
以上讲的是天文和历法的关系。古书中有许多涉及历法的地方,我们学习古代汉语要懂一点历法,而要知道历法又必须懂一点天文。这就是我这一讲的目的。
作者简介
王力(1900—1986),字了一,广西博白人。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翻译家、散文家、诗人,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1926年考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师从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等。1927年赴法国留学,获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研究涉及语法学、词汇学、音韵学、语言学史等领域,在国内外具有深远影响。著有《诗词格律》《中国语文概论》(又名《语文讲话》)《古代汉语常识》《中国音韵学》《古代汉语》《中国语法纲要》《中国现代语法》《同源字典》《汉语史稿》《龙虫并雕斋琐语》等四十余部。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31.9¥38.0 -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26.1¥45.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9.6¥32.0 -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
¥8.7¥15.0 -
与内心的恐惧对话:摆脱来自亲人的负能量
¥17.8¥48.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2.7¥39.8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9.0¥36.0 -
你能写出好故事-写作的诀窍.大脑的奥秘.认知的陷阱
¥9.8¥32.8 -
理解生命
¥10.5¥32.8 -
始于极限:女性主义往复书简(八品)
¥22.4¥59.0 -
那一定是心理问题:科学识别身体和心理发出的求救信号
¥32.0¥52.0 -
焦虑心理学:不畏惧、不逃避,和压力做朋友
¥11.4¥38.0 -
记忆错觉-记忆如何影响了我们的感知.思维与心理
¥23.9¥39.8 -
乡土中国
¥19.2¥26.0 -
中国人的精神
¥9.9¥29.0 -
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
¥39.5¥52.0 -
上大演讲录(1922-1927卷)(九品)
¥14.0¥52.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1.0¥36.8 -
非暴力沟通心理学 : 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
¥9.0¥36.0 -
自卑与超越
¥13.8¥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