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赏识你的学生(最贴心的教育艺术)

赏识你的学生(最贴心的教育艺术)

1星价 ¥28.6 (6.8折)
2星价¥28.6 定价¥42.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415351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49
  • 出版时间:2010-12-01
  • 条形码:9787504153517 ; 978-7-5041-5351-7

本书特色

本书是孟繁华老师给广大教师提出的要求——请赏识你的学生。 “漂亮的孩子人人喜爱,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赏识和喜爱优等生是每个教师都能轻而易举做得到的,但是,面对数量更多的“中等生”甚至“差生”,如何发现他们的优点,给他们信心,赏识并关爱他们,是每一个教师的必修课。阅读本书,不仅帮助智慧地解决教育现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面对“中等生”甚至所谓的“差生”的各种问题,而且能提升读者心灵的温度,做一个智慧的、温暖的老师。 本书处处充满了智慧和温度,又落在实处。有问题有对策,有科学的方法也有无私的爱。

内容简介

一个好的老师,足以廉顽立懦,改变人的一生!对那些自认为拿了一手“坏牌”的学生,教他们用实践证明坏牌不一定输;对那些标榜“我本差生”“我们是弱智”的学生,就让他们把老师难住作为乐趣吧,也不要吝啬多夸夸他们将来会如何如何有出息;对那些动不动就说“我不能”“我不会”的学生,带着他们一起来给“我不能”举行葬礼吧! 全书精选70篇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爱、赏识、鼓励、支持,教读者站在学生的视角,站在“差生”的立场,看到每一个鲜活的个体,成为那翅膀下面的风,托起学生,拨亮他们前行的路。

目录

**章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

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3

一位母亲写给世界的信/7


第二章老师,您听我说

老师,您听我说/13

这条小鱼在乎/17

一支铅笔有多少种用途/20

新一代书生/23

坏牌不一定输/25

要帮助,不要教训/27

第三章每个人都是天才

我以性命担保她行/33

我曾是智障者/42

每个人都是天才/47

熊家的儿子/51

谁错了/53

特迪的礼物/55

“老师是一只青蛙”/59

翅膀下面的风/61

信念/64

“我也可以当诗人了”/67

第四章一生的感谢

师恩浩荡/73

一束鲜花/76

华盛顿先生/79

让孩子摆脱噩梦/84

报复与报答/93

难忘的八个字/100

我本差生/103

优点单/107

他要感谢那只手/111

幸运的77/113

美丽的回报/117

布伦托老师,您给了我自信/120

我心中永远的神/124

第五章就这样被你感动

就这样被你感动/129

有种水果叫香蕉/133

为“我不能”举行葬礼/137

关于吻猪的诺言/141

爬行上班的小学校长/143

难忘的体罚/145

老师的眼泪/148

她跪下了左腿/150

迟到的理由/153

特级教师/156

再加两个苹果/158

春天在雪花的后面/161

老师无法拒绝美/163

老师的泪/166

粉笔盒里的“特殊奖品”/169

第六章师心深处

老师的忏悔/175

女教师的祈祷/177

临别赠言/179

大师的学生/182

美丽的歧视/184

从3分到73分/187

宽容让我如此美丽/190

我们是弱智/193

内疚/196

不会唱歌的人/199

喜欢教书/202

两毛钱/205

“收服”顽皮老龚/207

开火车/210

特批作文/213

王奕当上了班长/215

没白背的“黑锅”/218

“老师不好”/221

四颗红枣/224

“兵法”实践/226

第七章恨,铁就能成钢吗?

恨,铁就能成钢吗?/231

谁刺痛了谁/236

不敢忘记/239

难愈的伤痛/241

自尊无价/243

后记

教育的意境/246


展开全部

节选

  《赏识你的学生》:如果在几年前,你问我“了解自己的孩子吗”,我会斩钉截铁、大言不惭地回答:“恐怕在20万个父亲中,你才能找到一个像我这么了解孩子的人!”说这样的大话是有根据的。在女儿的整个初中阶段,我们父女俩之间经常进行有趣的谈话,老谋深算的我,常使女儿惊讶地大叫:“怎么我心里想什么你都知道呀?”女儿进入高中后,我算是领教了什么叫“高考战车”。每天5点半,她就要起床,自己匆匆吃点东西,6点多就出门了。晚上,我们只有晚饭的十几分钟可以聊聊,吃完饭她就回到自己的房间,关门,做作业直至深夜。我和女儿从容谈话的时间急剧减少。我渐渐感到“信息短缺”,以往“特别了解”女儿的信心开始动摇了。事实上,除了议论一下每次测验或考试的成绩,我们几乎来不及再聊点别的。在女儿上高二时,没有和我商量,她告诉我“要分文理科班了,我报了文科”。我心头一震,心想“大事不好”,这意味着女儿对自己的理科前景作出了否定评价。在理性上,我是坚决反对中学分什么文理科的(我甚至认为大学本科阶段也应该是“通才教育”),谁有权这么早就强迫一个孩子只能学什么呢?凭什么这么早就认定一个孩子不具有多种发展的可能呢?一个十六七岁的孩子,怎么可能对自己“适于”学什么作出正确判断呢?我小心翼翼地问女儿:“你为什么这样选择呢?”女儿说:“老师说我没有数学脑子……”这话让我怒火中烧,一个为人师者,怎么可以这样摧毁学生的自信呢?“再想想怎么样?我认为老师说得没有道理,你很正常,并没有偏科……”“你说没用,反正我得选一个!”我默然无语。家长和学生,竟只能这样屈服于现存的教育制度而毫无反抗的余地——哪怕它是如此荒唐!我读过不少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书,深知“评价”和评价的方式在一个孩子成长中的作用。因此,哪怕孩子在某次考试中成绩不好,我也总是说:“这没关系,没准儿比全对还好,因为错过的东西印象更深!”但是我也感到,家长的鼓励对孩子的影响越来越小,因为你不“专业”、不“权威”,孩子做不出来的题,你通常也做不出来;你指导的作文,通常还会被判低分。很明显,在学校里,老师对孩子的评价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有时我深感恐惧:我几乎已经完全不了解女儿了——每天能和她有效相处的时间不超过半小时,她一天要在学校待10个小时,要说“了解”,恐怕没有人能比老师更了解孩子了。可是很遗憾,无论是每学期一两次的家长会,还是学期结束时老师给孩子的评语,都丝毫不能增进家长对孩子的了解。我相信与我同感的家长很多,那家长会实际上就是“动员会”,动员家长与学校一起来给学生施加压力,无论哪一科的老师说话,都是形势多么多么“严峻”,希望家长“督促、督促、督促”——每次家长会后,都有几个被点名留下的男人女人,那笃定是没有好果子吃的……每个学期结束后,成绩单上照例有老师的评语,本来就是一个使家长了解孩子的大好机会,可惜,每次都是那寥寥二三十个字,几乎是年年相同的套话——两三个词儿的优点和两三个词儿的缺点——有一次的评语绝对是学生的字体,看来老师自己根本就没有写评语的兴趣,干脆让学生干部代劳了。有一次女儿回家后很不情愿地告诉我,班主任老师让我晚上10点钟给她打电话。我诚惶诚恐地掐着表准点打过去,不出所料,那是一大堆“必须及时改正”的缺点——老师大义凛然,刀刀见血,听得我头皮直发麻!女儿问:“老师说我什么了?”我犹豫了一下:“嗯,没什么了不起的……”考虑到老师对家长说话多少还客气一点,我难以想象这些话当面对女儿说出来时是个什么气势,我不能再雪上加霜。尽管我对女儿很有信心,觉得她是一个心智很正常的孩子,品行也没有什么必须矫正的缺陷,但她的理科成绩确实有江河日下的趋势,老师对女儿的评价开始影响我。也许女儿真是缺乏理科方面的才能?也许她真是缺乏逻辑思维能力?也许她学习真的不够努力?我自己都感到在给女儿打气时有些言不由衷了。终于有一天,女儿迟疑地对我说:“爸,我厌学了……”“是吗?”我沉默无语,内心涌起一股可怕的绝望。我明白错不在女儿,是什么让她苦苦挣扎到高三,却突然丧失了自信和学习兴趣?她曾是一个多么快乐和不甘人后的女孩儿呀……所有这些,大概就是当有可能脱离这种教育的机会来临时,我和女儿都没有犹豫的原因。……

作者简介

  孟繁华,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入选北京市社会科学“百人工程”中青年学者,兼任全国中小学教师远程教育研究中心评估部主任,全国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会理事等社会职务。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