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中国小说史略

中国小说史略

1星价 ¥15.9 (3.2折)
2星价¥15.4 定价¥49.8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8757347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38
  • 出版时间:2019-05-01
  • 条形码:9787538757347 ; 978-7-5387-5734-7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部小说史专著, 书中对从上古神话到清末谴责小说的中国历代小说进行了精辟的论述, 总结了中国小说的历史发展和成就, 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学术著作。

目录

题记.............................................. 1
序言.............................................. 2
**篇史家对于小说之著录及论述................... 3
第二篇神话与传说................................ 8
第三篇《汉书·艺文志》所载小说.................. 15
第四篇 今所见汉人小说........................... 19
第五篇六朝之鬼神志怪书(上).................... 27
第六篇六朝之鬼神志怪书(下).................... 35
第七篇《世说新语》与其前后...................... 40
第八篇 唐之传奇文(上)......................... 47
第九篇 唐之传奇文(下)......................... 55
第十篇 唐之传奇集及杂俎......................... 62
第十一篇宋之志怪及传奇文........................ 68
第十二篇宋之话本............................... 76
第十三篇宋元之拟话本............................ 84
第十四篇元明传来之讲史(上).................... 91
第十五篇元明传来之讲史(下)................... 100
第十六篇明之神魔小说(上)..................... 110
第十七篇明之神魔小说(中)..................... 116
第十八篇明之神魔小说(下)..................... 123
第十九篇明之人情小说(上)..................... 131
第二十篇明之人情小说(下)..................... 138
第二十一篇明之拟宋市人小说及后来选本............ 144
第二十二篇清之拟晋唐小说及其支流............... 153
第二十三篇清之讽刺小说......................... 162
第二十四篇清之人情小说......................... 168
第二十五篇清之以小说见才学者................... 180
第二十六篇清之狭邪小说......................... 191
第二十七篇清之侠义小说及公案................... 202
第二十八篇清末之谴责小说....................... 212

后记............................................ 223
附录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224

展开全部

节选

**篇 史家对于小说之着录及论述  小说之名,昔者见于庄周之云“饰小说以干县令”(《庄子·外物》),然案其实际,乃谓琐屑之言,非道术所在,与后来所谓小说者固不同。桓谭言“小说家合残丛小语,近取譬喻,以作短书,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辞。”(李善注《文选》三十一引《新论》)始若与后之小说近似,然《庄子》云尧问孔子,《淮南子》云共工争帝地维绝,当时亦多以为“短书不可用”,则此小说者,仍谓寓言异记,不本经传,背于儒术者矣。后世众说,弥复纷纭,今不具论,而征之史:缘自来论断艺文,本亦史官之职也。  秦既燔灭文章以愚黔首,汉兴,则大收篇籍,置写官,成哀二帝,复先后使刘向及其子歆校书秘府,歆乃总群书而奏其《七略》。《七略》今亡,班固作《汉书》,删其要为《艺文志》,其三曰《诸子略》,所录凡十家,而谓“可观者九家”,小说则不与,然尚存于末,得十五家。班固于志自有注,其有某曰云云者,唐颜师古注也。  《伊尹说》二十七篇。(其语浅薄,似依托也。)  《鬻子说》十九篇。(后世所加。)  《周考》七十六篇。(考周事也。)  《青史子》五十七篇。(古史官记事也。)  《师旷》六篇。(见《春秋》,其言浅薄,本与此同,似因托之。)  《务成子》十一篇。(称尧问,非古语。)  《宋子》十八篇。(孙卿道:“宋子,其言黄老意。”)  《天乙》三篇。(天乙谓汤,其言殷时者,皆依托也。)  《黄帝说》四十篇。(迂诞依托。)  《封禅方说》十八篇。(武帝时。)  《待诏臣饶心术》二十五篇。(武帝时。师古曰,刘向《别录》云:“饶,齐人也,不知其姓,武帝时待诏,作书,名曰《心术》。”)  《待诏臣安成未央术》一篇。(应劭曰,道家也,好养生事,为未央之术。)  《臣寿周纪》七篇。(项国圉人,宣帝时。)  《虞初周说》九百四十三篇。(河南人,武帝时以方士侍郎,号黄车使者。应劭曰:其说以《周书》为本。师古曰,《史记》云:“虞初,洛阳人。”即张衡《西京赋》“小说九百,本自虞初”者也。)  《百家》百三十九卷。  右小说十五家,千三百八十篇。  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孔子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然亦弗灭也,闾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缀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狂夫之议也。  右所录十五家,梁时已仅存《青史子》一卷,至隋亦佚;惟据班固注,则诸书大抵或托古人,或记古事,托人者似子而浅薄,记事者近史而悠缪者也。  唐贞观中,长孙无忌等修《隋书》,《经籍志》撰自魏征,祖述晋荀勖《中经簿》而稍改变,为经史子集四部,小说故隶于子。其所着录,《燕丹子》而外无晋以前书,别益以记谈笑应对,叙艺术器物游乐者,而所论列则仍袭《汉书·艺文志》(后略称《汉志》):  小说者,街谈巷语之说也,《传》载舆人之颂,《诗》美询于刍荛,古者圣人在上,史为书,瞽为诗,工诵箴谏,大夫规诲,士传言而庶人谤;孟春,徇木铎以求歌谣,巡省,观人诗以知风俗,过则正之,失则改之,道听途说,靡不毕纪,周官诵训掌道方志以诏观事,道方慝以诏避忌,而职方氏掌道四方之政事与其上下之志,诵四方之传道而观其衣物是也。孔子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  石晋时,刘昫等因韦述旧史作《唐书·经籍志》(后略称《唐志》),则以毋煚等所修之《古今书录》为本,而意主简略,删其小序发明,史官之论述由是不可见。所录小说,与《隋书·经籍志》(后略称《隋志》)亦无甚异,惟删其亡书,而增张华《博物志》十卷,此在《隋志》,本属杂家,至是乃入小说。  宋皇佑中,曾公亮等被命删定旧史,撰志者欧阳修,其《艺文志》(后略称《新唐志》)小说类中,则大增晋至隋时着作,自张华《列异传》、戴祚《甄异传》至吴筠《续齐谐记》等志神怪者十五家一百十五卷,王延秀《感应传》至侯君素《旌异记》等明因果者九家七十卷,诸书前志本有,皆在史部杂传类,与耆旧高隐孝子良吏列女等传同列,至是始退为小说,而史部遂无鬼神传;又增益唐人着作,如李恕《诫子拾遗》等之垂教诫,刘孝孙《事始》等之数典故,李涪《刊误》等之纠讹谬,陆羽《茶经》等之叙服用,并入此类,例乃愈棼,元修《宋史》,亦无变革,仅增芜杂而已。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二十八)以小说繁伙,派别滋多,于是综核大凡,分为六类:  一曰志怪:《搜神》,《述异》,《宣室》,《酉阳》之类是也;  一曰传奇:《飞燕》,《太真》,《崔莺》,《霍玉》之类是也;  一曰杂录:《世说》,《语林》,《琐言》,《因话》之类是也;  一曰丛谈:《容斋》,《梦溪》,《东谷》,《道山》之类是也;  一曰辩订:《鼠璞》,《鸡肋》,《资暇》,《辩疑》之类是也;  一曰箴规:《家训》,《世范》,《劝善》,《省心》之类是也。  清乾隆中,敕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纪昀总其事,于小说别为三派,而所论列则袭旧志。  ……迹其流别,凡有三派:其一叙述杂事,其一记录异闻,其一缀缉琐语也。唐宋而后,作者弥繁,中间诬谩失真,妖妄荧听者,固为不少,然寓劝戒,广见闻,资考证者,亦错出其中。班固称“小说家流盖出于稗官”,如淳注谓“王者欲知闾巷风俗,故立稗官,使称说之”。然则博采旁搜,是亦古制,固不必以冗杂废矣。今甄录其近雅驯者,以广见闻,惟猥鄙荒诞,徒乱耳目者,则黜不载焉。  《西京杂记》六卷。《世说新语》三卷。……  ??右小说家类杂事之属……  《山海经》十八卷。《穆天子传》六卷。《神异经》一卷。……  《搜神记》二十卷。……《续齐谐记》一卷。……  ??右小说家类异闻之属……  《博物志》十卷。《述异记》二卷。《酉阳杂俎》二十卷,《续集》十卷。……  ??右小说家类琐语之属……  右三派者,校以胡应麟之所分,实止两类,前一即杂录,后二即志怪,第析叙事有条贯者为异闻,钞录细碎者为琐语而已。传奇不着录;丛谈辩订箴规三类则多改隶于杂家,小说范围,至是乃稍整洁矣。然《山海经》《穆天子传》又自是始退为小说,案语云,“《穆天子传》旧皆入起居注类,……实则恍忽无征,又非《逸周书》之比,……以为信史而录之,则史体杂,史例破矣。今退置于小说家,义求其当,无庸以变古为嫌也。”于是小说之志怪类中又杂入本非依托之史,而史部遂不容多含传说之书。  至于宋之平话,元明之演义,自来盛行民间,其书故当甚伙,而史志皆不录。惟明王圻作《续文献通考》,高儒作《百川书志》,皆收《三国志演义》及《水浒传》,清初钱曾作《也是园书目》,亦有通俗小说《三国志》等三种,宋人词话《灯花婆婆》等十六种。然《三国》《水浒》,嘉靖中有都察院刻本,世人视若官书,故得见收,后之书目,寻即不载,钱曾则专事收藏,偏重版本,缘为旧刊,始以入录,非于艺文有真知,遂离叛于曩例也。史家成见,自汉迄今盖略同:目录亦史之支流,固难有超其分际者矣。  第二篇?神话与传说  志怪之作,庄子谓有齐谐,列子则称夷坚,然皆寓言,不足征信。《汉志》乃云出于稗官,然稗官者,职惟采集而非创作,“街谈巷语”自生于民间,固非一谁某之所独造也,探其本根,则亦犹他民族然,在于神话与传说。  昔者初民,见天地万物,变异不常,其诸现象,又出于人力所能以上,则自造众说以解释之:凡所解释,今谓之神话。神话大抵以一“神格”为中枢,又推演为叙说,而于所叙说之神,之事,又从而信仰敬畏之,于是歌颂其威灵,致美于坛庙,久而愈进,文物遂繁。故神话不特为宗教之萌芽,美术所由起,且实为文章之渊源。惟神话虽生文章,而诗人则为神话之仇敌,盖当歌颂记叙之际,每不免有所粉饰,失其本来,是以神话虽托诗歌以光大,以存留,然亦因之而改易,而销歇也。如天地开辟之说,在中国所留遗者,已设想较高,而初民之本色不可见,即其例矣。  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一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艺文类聚》一引徐整《三五历记》)  天地,亦物也。物有不足,故昔者女娲氏炼五色石以补其阙,断鳌之足以立四极。其后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故天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满东南,故百川水潦归焉。(《列子·汤问》)  迨神话演进,则为中枢者渐近于人性,凡所叙述,今谓之传说。传说之所道,或为神性之人,或为古英雄,其奇才异能神勇为凡人所不及,而由于天授,或有天相者,简狄吞燕卵而生商,刘媪得交龙而孕季,皆其例也。此外尚甚众。  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上射十日而下杀猰。……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淮南子·本经训》)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淮南子·览冥训》。高诱注曰,姮娥羿妻。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未及服之。姮娥盗食之,得仙,奔入月中为月精。)  昔尧殛鲧于羽山,其神化为黄熊以入于羽渊。(《春秋左氏传》)  瞽瞍使舜上涂廪,从下纵火焚廪,舜乃以两笠自扞而下去,得不死。瞽瞍又使舜穿井,舜穿井为匿空,旁出。(《史记·舜本纪》)  ……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文学家和思想家。1918 年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文学史上**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等。作品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等五十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众多的读者。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