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命与传承——中国农业大学扎根河北曲周 46 年服务乡村振兴纪实

使命与传承——中国农业大学扎根河北曲周 46 年服务乡村振兴纪实

1星价 ¥137.2 (7.2折)
2星价¥137.2 定价¥190.5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552355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12,599页
  • 出版时间:2020-06-01
  • 条形码:9787565523557 ; 978-7-5655-2355-7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 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 中国农业大学46年扎根河北曲周服务乡村振兴纪实 ; 爱国奋斗 科学报国 —— 有这样一群大学生: 我是这样变成“农民”的等。

目录

上篇 媒体关注
新华社
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中国农业大学46年扎根河北曲周服务乡村振兴纪实
“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中国农大师生扎根田野书写奉献之歌
爱国奋斗科学报国
有这样一群大学生:我是这样变成“农民”的
西瓜地里体验人生的精彩——中国农业大学扎根河北曲周系列故事之一
“爱折腾”的老支书——中国农业大学扎根河北曲周系列故事之二
研究生“包地”种葡萄——中国农业大学扎根河北曲周系列故事之三
“农民教授”李晓林——中国农业大学扎根河北曲周系列故事之四
靠“减产”挣钱——中国农业大学扎根河北曲周系列故事之五
人民日报
46年,从“盐碱地”到“米粮川”——来自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的蹲点调研
用行动诠释责任(快评)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人民论坛)
[半亩方塘]曲周故事:一捧威土(视频)
[半亩方塘]曲周故事:一株心苗(视频)
[半亩方塘]曲周故事:一座小院(视频)
中国农业大学扎根曲周的故事——辛德惠:生命绽放在盐碱地上
中国农业大学扎根曲周的故事——闲不住的老支书
中国农业大学扎根曲周的故事——“先要把自己变成农民”
*美的科研誓言是报国(人民论坛)
中国农业大学扎根曲周的故事——王九菊和她的科技小院
中国农业大学扎根曲周的故事——探索绿色发展之路
[公益广告]创新为民科学报国(1)
[公益广告]创新为民科学报国(2)
[公益厂告]创新为民科学报国(3)
[公益厂告]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

下篇 传承弘扬
展开全部

节选

  《使命与传承:中国农业大学扎根河北曲周46年服务乡村振兴纪实》:  薪火相传:“在田野中书写‘青春答卷’”  初夏,天刚蒙蒙亮,曲周槐桥乡相公庄村一处院落已从寂静中苏醒。  院子并不大,几间整洁的砖房前整齐地种满了刚刚冒出嫩芽的满天星、鸢尾花和辣椒苗,几株梨树、枣树和苹果树郁郁葱葱。  一切看起来就像个普普通通的农家院,只有墙上“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的校训提示人们,这是一个中国农业大学的科技小院。  来自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的研究生贺敬芝和张俊娜就生活在这里,每天骑着三轮车进果园,下田地,做农业减肥增效试验;和乡亲们一起给果树施肥剪枝、打药防病;晚上回家后还要进行数据分析,写工作日志……  在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特色实践育人机制下,像贺敬芝和张俊娜这样的专业硕士,3年的硕士培养,有2年都在田间地头完成。  科技小院确立了“住一个科技小院,办一所农民田间学校,培养一批科技农民,研究一项技术,建立一个示范方,发展一个农业产业,推动一村经济发展,辐射影响一个乡镇,完成一系列论文,组织好一系列活动”的研究生培养“十个一”模式。  学生们吃住在农家,饭菜简单,厕所简陋。他们还要干农活,学习田间试验技术,进行农户访谈,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帮助农村孩子补习,与村民一起举行联欢会.观察分析农村的各种问题……  张宏彦告诉记者,农大的学生中有不少是城里的孩子,而农村学生中,也不都经常下地干活,农业知识更多来自书本。  通过科技小院的培养模式,实现了科研与实践的双向互动,学生也在不断历练中成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具有“三农”情怀的人才。  让白花花的盐碱地改变颜色,这是写在泥土里的论文;让田野处处洋溢丰收的喜悦,这是交到农民手中的答卷——老一辈农大人的精神薪火相传,一代代农大师生在田野上书写爱国与奉献、拼搏与奋斗、严谨与求实的青春篇章。  2009年6月,从小在城市长大的曹国鑫**次真正走进农村,并在这里一住多年。  曹国鑫是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2009级研究生,也是科技小院的**批人驻者。  刚刚来到村里时,他极不适应:“这里没有安静的图书馆,没有便利店、咖啡馆和快餐厅,没有招手即停的出租车,没有舒适、优越的条件。总之,年轻人的生活元素在这里损失了大半,甚至是一无所有。”  但,这样的失落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  2009年7月,一场罕见的大风造成曲周大面积玉米倒伏。按照农民的传统做法,是赶紧将玉米扶正。然而,这次倒伏发生在玉米抽雄前,不会影响授粉等过程,且可以自行恢复,如果人为扶正,反而容易造成玉米茎部折断,导致减产甚至绝收。  在老师的带领下,曹国鑫等迅速组成队伍,向农民传授相关知识,进行技术推广。  “被吹倒的玉米站了起来,我们与村民之间的感情也因为这场风被拉得更近了。”曹国鑫回忆说,“这个收获的秋天,我心中的满足感与幸福感早已赶走了城市的优越感”。  在一个个实际问题的解决中,科技小院的学生们迅速成长起来,从“一问就倒”,变成了“百问不倒”。  “以前走在路上很怕遇到乡亲们,很多问题都答不上来。后来我们把问题都记录下来,通过各种途径找答案、求结果,现在基本上常见的问题都能解答。”贺敬芝跟果农一起疏果、套袋,研究果树“落叶病”,在摸索、实践中增长见识。  正因为这样在实践中锤炼出来的能力,每到就业季,科技小院的学生们就成了“香饽饽”。  “很多同学还没毕业,就已被‘预订’。”李晓林告诉记者。  2009年以来,科技小院已培养了数百名实践能力突出、综合素质高的农科应用型研究生人才。其中,选择去农业相关行业岗位工作的高达90%。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