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鸭毛绒及其高值化利用研究

鸭毛绒及其高值化利用研究

1星价 ¥58.8 (6.0折)
2星价¥58.8 定价¥9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808828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04
  • 出版时间:2021-10-01
  • 条形码:9787518088287 ; 978-7-5180-8828-7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关于肉鸭鸭毛绒高值化利用的一本专著。书中从肉鸭鸭毛绒结构和改性原理入手,讨论了鸭毛绒结构与性能的相关科学问题。对比研究了不同生长周期鸭毛绒的结构与性能,着重论述了鸭毛绒表面调控技术、鸭毛绒提取物的共混改性技术,以及利用这些技术制备环境修复材料、生物基抗菌材料、固定化酶等高附加值功能材料,可使读者全面了解鸭毛绒高值化利用的研究进展。 本书对从事生物基功能纤维材料制备和应用研究的科技工作者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羽毛绒的结构与性质
1.1.1 形态结构特征
1.1.2 基本结构
1.1.3 理化性能
1.1.4 羽毛绒的结构与性质
1.2 提取角蛋白方法的进展
1.2.1 机械法
1.2.2 化学法
1.2.3 生物法
1.2.4 其他方法
1.3 羽毛绒的高值化利用
1.3.1 保暖填充材料
1.3.2 吸附材料
1.3.3 吸声材料
1.3.4 动物饲料
1.3.5 纤维材料
1.3.6 生物医用材料
1.4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1.4.1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本研究的意义
参考文献
第2章 不同生长周期鸭毛绒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2 测试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元素含量分析
2.3.2 化学结构分析
2.3.3 结晶度分析
2.3.4 表面形貌分析
2.3.5 热稳定性分析
2.3.6 保暖性分析
2.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3章 含环氧基羽毛接枝共聚物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2 实验方法
3.2.3 测试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GMA在羽毛表面接枝聚合的过程
3.3.2 羽毛表面接枝聚合的影响因素
3.3.3 改性前后羽毛的化学结构分析
3.3.4 改性前后羽毛的表面形貌分析
3.3.5 改性前后羽毛的热稳定性分析
3.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4章 植酸改性含环氧基羽毛接枝共聚物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4.2.2 实验方法
4.2.3 测试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羽毛吸附材料的制备过程
4.3.2 化学结构分析
4.3.3 结晶度分析
4.3.4 热稳定性分析
4.3.5 影响羽毛吸附材料吸附量的主要因素
4.3.6 羽毛吸附材料的吸附动力学曲线
4.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5章 含聚丙烯酸丁酯刷的羽毛接枝共聚物的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5.2.2 实验方法
5.2.3 测试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羽毛表面接枝聚合的影响因素
5.3.2 改性前后羽毛的化学结构分析
5.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6章 羽毛规整接枝聚丙烯酸叔丁酯的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6.2.2 实验方法
6.2.3 测试方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羽毛大分子引发剂的合成
6.3.2 羽毛接枝共聚物的合成
6.3.3 羽毛接枝共聚物的表征
6.3.4 热稳定性分析
6.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7章 含聚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羽毛接枝共聚物的研究
7.1 引言
7.2 实验部分
7.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7.2.2 实验方法
7.2.3 测试方法
7.3 结果与讨论
7.3.1 羽毛大分子引发剂的合成
7.3.2 Feather-g-PDMAEMA的合成
7.3.3 Feather-g-PDMAEMA的表征
7.3.4 热稳定性分析
7.3.5 抗菌性能分析
7.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8章 P(MA-co-AA)/FP复合纳米纤维膜固定过氧化物酶的研究
8.1 引言
8.2 实验部分
8.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8.2.2 实验方法
8.2.3 测试方法
8.3 结果与讨论
8.3.1 丙烯酸甲酯-丙烯酸共聚物的聚合
8.3.2 羽毛多肽含量对酶载体形态的影响
8.3.3 化学结构分析
8.3.4 力学性能分析
8.3.5 亲水性能分析
8.3.6 对牛血清蛋白的吸附
8.3.7 酶载量和活性的影响因素
8.3.8 固定化纳米纤维膜的化学结构和形貌
8.3.9 固定化酶反应动力学
8.3.10 固定化酶的*适催化pH和温度
8.3.11 固定化酶的稳定性
8.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9章 P(GMA-co-MA)/FP复合纳米纤维膜固定脂肪酶的研究
9.1 引言
9.2 实验部分
9.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9.2.2 实验方法
9.2.3 测试方法
9.3 结果与讨论
9.3.1 含环氧基P(GMA-co-MA)-g-PEO共聚物的制备
9.3.2 羽毛多肽含量对酶载体形态的影响
9.3.3 化学结构分析
9.3.4 力学性能分析
9.3.5 吸水性能分析
9.3.6 酶载量和活性的影响
9.3.7 化学结构和形貌分析
9.3.8 动力学参数
9.3.9 固定化脂肪酶的*适催化pH和温度
9.3.10 固定化脂肪酶的稳定性
9.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10章 固定化脂肪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研究
10.1 引言
10.2 实验部分
10.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10.2.2 实验方法
10.2.3 测试方法
10.3 结果与讨论
10.3.1 合成产物表征
10.3.2 甲醇与水的体积比对产物收率的影响
10.3.3 固定化脂肪酶用量对产物收率的影响
10.3.4 反应温度和时间对产物收率的影响
10.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11章 结论与展望
11.1 主要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刘新华,中江学者特聘教授一档,教学名师,武汉大学化学系高分子专业毕业,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博士论文审评专家,安徽省科技厅、芜湖市专家库专家。主持并完成了“聚丙烯共混无微漏输液袋”、“铸型尼龙纳米复合材料关键技术研究开发” 、“纳米材料在锦纶6帘子布中应用技术的开发”、“宽温域高速流体动力油封专用料及制品” 4个国家重点技术创新项目及“肉用仔鸭羽毛绒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2016年安徽省重大科技专项等7个省级项目。到目前为止,已获得安徽省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排序分别为和第三,安徽省科学技术三等奖2项及其它类奖励7项。从2018年至今,一作或通信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12篇(中科院JCR一区3篇、中科院JCR二区期刊论文3篇),EI收录论文9篇;以发明人,获17件发明授权,其中6件实现产业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