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大学话题圆桌

大学话题圆桌

¥36.1 (3.6折) ?
1星价 ¥51.5
2星价¥51.5 定价¥99.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2504261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68
  • 出版时间:2021-09-01
  • 条形码:9787522504261 ; 978-7-5225-0426-1

本书特色

话题讨论者均工作在高校,对我国高等教育的过去和现在都有切身的体会和思考,他们的谈话对促进高校教育教学及管理改革有很强的借鉴作用。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教育之计、办学之道、育人之策、人才之路、教学之法、科研之规等6个方面,聚焦了近9年来高等教育的热点话题,荟萃了众多专家学者的观点看法以及进行精要点评。“话题圆桌” 紧紧围绕“关注现实, 与时代同步, 为高等教育立言” 这一立意,每期就一个或两个高等教育热点问题组织专家学者、管理人员等进行讨论,既讲明道理,又发表言论、解疑释惑,有锐气、接地气,很终为问题的解决提供多种角度和思路。通过对这些热点问题的探讨,也从侧面反映了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进程,见证了高等教育前行的跨越。

目录

目录


教育之计

《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的喜与忧

我看十九大:数一数内涵发展的关键要素

我看十九大:说一说体量与质量的辩证法

大家谈:全国教育大会

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北京在行动

回顾高教40载——见证与期待

在文明的多样性和互鉴中:高等教育的角色

教育公共性和自主性之我见

高等教育现代化——中国经验

教育规划(2010—2020年)这十年

疫情之下——高等教育变革

疫情之下——心理防疫

高教代表、委员“两会”声音

“两会”代表、委员谈高教

教育评价如何成为教育发展的“方向盘”

“体美”价值的“再认识”

教育如何引领“时代”


办学之道

大学之变,从校长的“两课”说起

高考英语改革,您怎么看?

以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

大学章程的制定与落实,我们有话要说

“规”的开始,也是“归”的起点

高校理事会《规程》之我见

学科评估“成建制引进”须克服“水土不服”

依法治校之感与思

不“破”不“利”

我们离一流有多远?

高校管理该如何应对“吐槽”?

学术环境“绿色发展”靠什么

如何实现大学“供给侧改革”

确立高校宣传工作的“价值观”

理性对待专业“冷热不均”

警惕伸向象牙塔的“金融黑手”

《规划》画下了什么道?

中国国际生“稳居”首位的喜与忧

大学筹融资,愁啥?

给大学捐赠,图啥?

大学的“文化担当”

“零门槛”=“没门槛”?

教师职称评审,学校“咋当家”?

我眼中的2017年高等教育“大事件”

大学的第五功能——国际交流与合作

如何打好特色学科牌?

负面新闻来势汹汹,我怎么看?

高校科研应导向哪里?

专业设置:“前景”与“钱景”

自主招生:选才的科学性与公平性

网络安全:监管与断网的博弈?

“双一流”建设服务国家战略“再出发”

高校校园管理的“治慧”

中国大学,酒香也要会吆喝

西湖大学:热闹与门道

优质资源如何突破大学“围墙”

学校如何应对教师的“个人表达”

“四新”建设中——如何把握学科创新的规律和导向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中,新专业如何乘势而上
育人之策

做个让学生点赞的教师

教师的考核评价如何让教师点赞

思政课如何叫好又叫座

大师远去精神永在

就业质量报告“初长成”

研究生质量“再思量”

新生教育如何“出新”

大学能否成为“安静的象牙塔”

“创新精神”成为国家标准之后

政府官员上大学讲台讲什么?

如何实现大学毕业生精准就业?

“一个人的毕业照”折射了什么?

如何看待“慢就业”

如何构建“中国式师生关系”

校风,风往哪儿吹?

思政力量,“响”从何来?

毕业季与变形计

补上生命教育这一课

青年亚文化,我们怎么看?

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

百年“五四”——青春与迷茫

百年“五四”——青春有担当

创新创业教育的中国经验

创新创业教育的——国际视野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师生谈

疫情之下——“乘风破浪”的毕业季

疫情之下——高招的“守”与“变”

特殊开学季——教师的“教思”

特殊开学季——教师的寄语

给学生一个怎样的毕业典礼?

毕业记忆

毕业遇到疫情,高校如何做好“摆渡人”?


人才之路

招才、引才的困惑与出路

“红七条”之我见

“教师难当”,职业背后的挑战

人师之苦

人师之甘

教学与科研的“相爱相杀”

专业如何“自由转”?

如何实现“高乐高”

人才分类评价怎么“分”?

人才流动的“爱恨情愁”

新时代@未来更美好——教师篇

新时代@未来更美好——育人篇

人才之道不止于“抢”

激励之道聚焦于“人”

“焦虑”之下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

宣传部部长读书会——从《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汲取智慧力量

思政课教师职业发展的“喜”与“忧”


教学之法

论文,论道?

休学,创业?

师生,治学!

“三培计划”助力人才培养

上课不玩手机的“挑战”

高科人员离岗创业的“梦想”与“成真”

等级制带来的期盼

创新创业教育如何“落地”

“逃客”逃课为哪般?

改革一年,高校思政课建设的新变化

考试作弊的“罪”与“罚”


科研之规

高校科研评价的“困境”与“破局”

科研诚信约定,“孰”成?

“中国芯”,差点啥?

科技=创新?

科学家与科学“潮”

破除“SCI至上”后,“青椒”们何去何从?

科研也需“防腐计”

“焦虑”之下的高等教育——科学研究

构建科研成果收益分配“新常态”


附录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主持专栏,这九年
不经意间,九年过去了。
这九年,值得回忆的经历很多很多。主持《北京教育》(高教版)“话题圆桌”栏目的点点滴滴,是其中*值得回忆的经历之一。
已经记不清楚当时是在怎样一个具体的情景中接下这项任务的了。只是记得从2013年*后一个季度起,每个月下旬的工作日历上又多了一项:为“话题圆桌”栏目组稿。每期杂志一个或者两个话题,每个话题大体约四位作者。一般都是在几天之内,根据选题的内容确定作者,把选题告诉他们,然后催或者不催,总之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把作者的稿子全部发给编辑部。
选题,是一个栏目能否成功的关键。每到一个月的下旬,编辑部的微信都会不约而至。我知道,任务来了。大多情况下,都是编辑部经过反复认真的讨论,确定好“话题圆桌”讨论的题目后告诉我。也有的时候,编辑部给的是两个题目,让我从中进行选择。这些题目都非常具有话题性,有供作者各抒己见的空间,而且还具有时效性、时宜性,或者是针对重大事件请作者及时议论,或者是重要的时间节点让作者发声。当然,这些话题都直击高等教育界的热点或者焦点,题目本身往往就成了这个栏目的亮点。如果拿到的题目我拿不准时,就会向编辑们请教,以便准确把握编辑部确定题目的初衷,并在约请作者时做适当的解释。我虽然没有直接参加过编辑部的讨论,但我想那个过程一定是非常严肃和特别认真的。正是编辑部确定的这一个个选题,为这个栏目奠定了成功的基石。当然,还要感谢编辑部的后期编辑。我发给编辑部稿子之前,虽然会做一定的修改或完善,但肯定没有达到正式刊用的要求。字数多了,需要删节和压缩。一些内容还需要核对和修改。这些工作显然并不轻松,而且也非常重要。
这九年我能够坚持做下来,主要归功于编辑部。他们对工作的热情和执着,对我的包容和谦让,都成了我继续努力的动力。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我和编辑部的合作是非常愉快和轻松的。九年来没有过任何摩擦和不悦。每次联系时,编辑的微信用的都是谦辞和敬语。遇有个别作者没有及时提交稿子的情况,编辑们也会保持一贯的耐心。我知道,这会给他们后续工作带来很大麻烦。在媒体融合时代,除了每期杂志刊用之外,杂志微信公众平台的及时推送,对“话题圆桌”的内容进行了非常好的二次传播,对于扩大栏目影响、团结作者起到了积极作用。而这些显然又增加了编辑们的工作量。
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有的话题是编辑部直接组稿的,但刊发时却在主持人那里依旧署了我的名字。无功得名,受之有愧。
总之,要感谢编辑部的诸位同仁,他们是真正的幕后英雄。
作者,是栏目成功与否的根本。没有这些作者的付出,这个栏目将一事无成。写过稿子的人都知道,写大文章不易,写短文字亦难。这区区几百字,同样是作者深思熟虑的结果,同样是他们厚积薄发的呈现。专栏的作者中,有些是高校负责人,百事缠身,公务繁忙,但每次约稿从不拒绝。他们的谦逊常常使我忘记了他们的领导者身份,一次次约稿、一次次提醒,有时还会冒昧地催促,但他们从无怨言,真的非常感谢他们。这些作者中,有不少是知名学者,是写大文章的专家,能够在限定的很短时间内,屈就写400字左右,实在是难为他们了。但他们没有推辞,而是非常认真地按时完成,真的非常感谢他们。这些作者中,有不少是高校党委宣传部的部长们。他们在一线奋斗,常常是“5+2”、白加黑,忙得不亦乐乎。每次约稿对他们来讲,的确是增加了负担。他们总是非常爽快地答应,而且在百忙中挤时间撰稿。我常常“倚老卖老”,有时催稿还不大客气。他们不急不恼,十分宽容,而且下次约稿时依然十分爽快。他们是这个栏目的主力和中坚,真的非常非常感谢他们。由于我的疏忽,有时一忙起来就忘记了约稿,或者确定的作者无法履约,就需要临时救场者。这时求助的作者真的就是救星。如果不是他们出手相助,杂志真的要开天窗。真的非常非常感谢他们。由于某种原因,组来的稿子未能刊用,虽然这种情况极少发生,但我还是要对这几位作者再多说几遍“对不起”,尽管他们没有抱怨,但我还是感到非常内疚,真的非常非常感谢他们。
这九年,约了多少位作者我没有细细统计过。但我知道,他们每一位都是无比真诚的,由衷地感谢他们。没有他们,就不会有这个栏目的九年。
还需要感谢的是那些从未谋面的读者们。没有他们的阅读和默默关注,这个栏目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我要对所有读过这个栏目的读者们真诚地说一声感谢。
人生能有多少个九年?一件事能够坚持九年,虽然算不上奇迹,但也非常难得。因此,需要用一种形式更好地将其保存起来。于是就有了出版这本书的想法。非常感谢《北京教育》李艺英主编、于洋主任和每一位编辑的赞成和支持。虽然如今是碎片化的时代,但当这些短文荟萃在一本书里时,或许会凝聚成更大的力量,或许会给读者带来更多的思考。
感谢这九年!
感谢主持“话题圆桌”专栏的这九年!

作者简介

铁铮,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党建思政、新闻传播、意识形态、生态文明、文化遗产、自然保护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有大量论著发表。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主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