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培根铸魂 红色经典(全6册)

培根铸魂 红色经典(全6册)

¥92.6 (3.4折) ?
1星价 ¥132.3
2星价¥132.3 定价¥270.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9461713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1cm
  • 页数:6册
  • 出版时间:2021-11-01
  • 条形码:9787519461713 ; 978-7-5194-6171-3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11-14岁★特聘请资深顾问,进行严格把关 黄宏:国防大学教授、少将 他既是一位三次参加保卫边疆作战、立有战功的将军,又是一位著书 60多本,论文6次入选全国性研讨会,10余次获全国重大学术奖励,获得过6次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和全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的理论家。 曾任收复老山主攻团政委、中央政策研究室政治组负责人、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全军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 究中心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宣部2013年为四位理论家出了理论自选集,黄宏将军就是其中一位。 温素威:作家,媒体人,人民日报时政记者、主任编辑。 采访过多位各省市政要人员,深入了解两会精神,时事热点,为其撰写新闻稿件;深入中小学,对其研学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调研。形式多渠道宣传解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教育新政策新举措,深入报道教育战线先进典型。 ★专业的青少图书策划与创作团队,由儿童文学作家、资深编辑、优秀插画师组成,并由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担任顾问,迄今已出版文字作品逾百万字,内容涉及历史文化、青少科普、教育心理等诸多领域,在青少图书市场中拥有大量读者,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小英雄,大历史:讲述在大历史下,小英雄的成长故事,提炼出每个主人公的核心品格,注重德育培养,为青少年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 ★老故事,新面貌:本书写作方式贴合青少年的语言与阅读习惯,注重故事性与趣味性,娓娓道来,赋予老故事全新的面貌,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紧跟时代精神,彰显时代特色:所选红色人物不仅有过往的英雄烈士,还有现代在各行各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劳动者,无论内容还是内涵均十分丰富。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均有侧重:本书系不仅注重对青少年人文精神的培养,也注重对科学精神的弘扬。 ★形式创新,内容活泼:除了主目录,还设置“时光掠影”“历史小档案”“红色博物馆”“我的读后感”等灵活的小栏目,进行相关知识延伸,在普及知识的基础上,拉近与小读者的距离,增强趣味性。 ★图文并茂,时尚新颖:改变同类题材插图风格单一、老旧、缺乏童趣的问题,对人物造型、场景等进行精心设计,采用水彩板绘,提高审美意趣。

内容简介

《培根铸魂 红色经典》系列丛书,包括了李心田的《闪闪的红星》《两个小八路》、管桦的《小英雄雨来》、冯德英的《苦菜花》、刘真的《长长的流水》、王愿坚的《小游击队员》共六部作品。这些作品都是影响了几代人的著名红色作家的优秀教育读本,是永不过时的红色经典故事,既注重知识灌输,又加强情感培育,向少年儿童传达了勇敢无畏、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以及积极乐观、坚忍奋斗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将红色精神传承和发扬光大。 《闪闪的红星》 讲述了潘冬子在革命前辈的指引和帮助下,由一个普通的农家少年逐渐成长为坚定的革命者的故事。冬子豪爽、善良、智勇双全,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参加了革命队伍,入了党,成长为一名革命战士。战争胜利后,回到家乡,亲手抓住土豪胡汉三,为妈妈报了仇。全书情节感人至深、语言生动活泼,自问世以来,深受读者的喜爱,广为流传,主人公潘东子热爱祖国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儿童,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红色经典名著。 《两个小八路》 抗日战争期间,日寇在我华夏大地肆虐,人民为了不受欺辱,奋起抗争。1942年,八路军小通讯员孙大兴得知父亲英勇牺牲的消息,不慎跌落山崖摔伤。组织安排小卫生员武建华照顾孙大兴,将两人安顿在地下党员家中。孙大兴与武建华协助地下党员,出色完成打击敌人的任务。两个小八路在与敌人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中,不断接受党的培养教育,备受战争烽火的洗礼,飞快成长,像两只雏鹰翱翔在高高的蓝天上。让人唏嘘不已的是孙大兴不幸牺牲,但武建华接过了大兴的枪继续战斗! 《小英雄雨来》 抗日战争时期,冀东还乡河两岸各村的民兵、老年人、妇女、少年儿童,为保卫祖国家园与敌进行顽强的斗争,小雨来就是其中一员。雨来聪明、机智地掩护革命干部,在敌人的诱惑和刺刀威逼下视死如归,多次逃出魔爪的故事,歌颂了抗日根据地儿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地和敌人斗争的优秀品质。这是一部培养少年儿童爱国主义情操,塑造我们民族不屈性格的优秀教育读本,展现了中国人民在艰难困苦的战争岁月里自尊自强、用自己的生命保卫自己的家园、美好和善良的人性。 《小游击队员》 本书收入了王愿坚的多部中短篇小说,包括《小游击队员》《珍贵的纪念品》《党费》《粮食的故事》《赶队》《后代》《村野的火星》《七根火柴》《支队政委》《征途上》共十篇。有歌颂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英雄事迹的,有描写老革命根据地人民的斗争的,有塑造了老一辈革命家的形象的,讲述了在革命年代发生的各种感人肺腑的故事。全书语言活泼而朴实,故事感人至深,人物形象丰满生动,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这有助于少年儿童学习革命传统,并将其发扬光大。 《苦菜花》 这是作家冯德英创作于上世纪50年代中期的一部长篇小说,这部革命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在1965年被搬上银幕并红极一时。小说围绕着以英雄母亲冯大娘为首的八个女性形象展开,通过讲述那个特定历史时期女性的革命成长经历,反映胶东半岛昆嵛山区王官庄军民们的革命斗争事迹,并借此反映革命历史时期阶级斗争的残酷性、复杂性和艰巨性。作品所塑造的母亲——冯大娘的形象,是当代文学史上**个比较完整而丰满的革命母亲英雄形象,具有相当的典型意义。 《长长的流水》 本书是当代著名女作家刘真的著名儿童短篇小说集。作家以细腻的笔法,生动地描绘了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里,勇敢的小八路和“红孩子”们的学习、成长和战争经历。其中《长长的流水》《我和小荣》《难忘的路》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全书展现了一代少年儿童在艰苦岁月里乐观向上、不屈不挠和舍生忘死的民族精神,描绘了红孩子们艰难曲折、可歌可泣的成长历程。作品闪烁着光明、崇高和美好的爱国主义、理想主义、英雄主义光华,是一代代中国孩子必读的成长励志读本。

目录

《闪闪的红星》

《两个小八路》

《小英雄雨来》

《小游击队员》

《苦菜花》

《长长的流水》


展开全部

节选

《闪闪的红星》 一九三四年,我七岁。 我生长在江西的一个山村里,庄名叫柳溪。我五岁那年,听大人们说,闹革命了。我爹是个闹革命的,还是个队长。闹革命是什么意思呢?我人小,不大明白。一天,见我爹带着一些提着大刀和红缨枪的人到了地主胡汉三家里,把胡汉三抓了出来,给他糊了一个高高的纸帽子戴上,还用绳子把他拴起来,拉着他游乡。后来又听大人说,把地主的田也分了,以后穷人有田种,可以吃饱饭了。噢,我当时知道闹革命就是把田分给穷人种,让地主戴高帽子游乡。 我爹的名字叫潘行义,个子不很高,但身体很结实。他会打拳,还会耍大刀。他耍起大刀来,嗖嗖的,刀光一闪一闪,就好像几条放光的白带子把他裹起来一样。爹原来是个种田的庄稼人,他闹革命,是修竹哥指引的。 记得一天中午,我蹲在田头的树下看爹耕田,大路上走来了修竹哥。修竹哥姓吴,是在荆山教书的,他家就住在我们隔壁。他来到田头,见我爹累得满身大汗,便喊了声:“行义叔,歇歇吧!”爹说:“不行啊,牛是借人家的,吃饭前得赶着把田耕出来。”说着,又弓着腰,扶着犁向前耕。修竹哥说:“行义叔,你停停,我有事和你说。”爹听说有事,只好来到了田边:“什么事呀?” 修竹哥说:“荆山那儿办起了一个农民夜校,你上那儿上学去吧!” “嘿,上学!”爹连脚也没停,转身又往田里走,一边走,一边说,“都二十多岁的人了,还上学,我当什么事呢!” 修竹哥走过去拉住我爹:“行义叔,你听我说完呀,这个夜校,不光念书识字,还有人给我们讲天下大事哩!去听听吧,净讲些对种田人有好处的事。” 听了这些话,爹停下脚来关心地问:“能让种田人不再受罪吗?” “就是为了让种田人不再受罪。”修竹哥说着把两只手翻动了一下,“要让种田的、做工的都起来,把天地变个样。” “是要换个光景了。”爹直了直腰,擦擦额上的汗,“耕田没有牛,房子破了没钱修,不到五月里,地里的青谷就押给地主了,日子不能老这么过啊!” “对呀!”修竹哥说,“毛委员派人到我们这边来了,我们这里也要跟山南边学,要打土豪、分田地了。晚上一定去啊!” 爹听说毛委员派人到这里来了,脸上露出高兴的神色,说:“好,晚上我去。”说罢又耕田去了。 晚上,爹和修竹哥一起上农民夜校去了。从那以后,爹每天晚上都去,不久,就学会了讲很多革命道理,还学会了耍大刀、使快枪。又过了一阵子,便领着头在我们庄子里成立了赤卫队,当了赤卫队队长,领着头打土豪、分田地了。 爹当了赤卫队队长之后,人变得更好了,不大声大气地向妈妈说话,也不大向别人发脾气了。爹本来是不爱说话的,现在要是左右邻居谁家里有了什么事,他也去说说劝劝。妈妈整天脸上带着笑,爹叫她去做这做那,她都高兴地去做,天天跑来跑去的,实在是忙哩。妈妈上哪儿去,我都要跟着,妈妈嫌我赘脚,就向我说:“不要跟着我,到隔壁找椿伢子玩去。” 椿伢子是修竹哥的侄子,同我一样大,我俩常在一起玩的。 一天,妈妈又出去叫人做军鞋去了,我又去找椿伢子玩。 《两个小八路》 春天了。1942年的春天是寒冷的。 从指挥所的窗口望出去,大泽山像一头蹲着的雄狮。天色阴沉沉的。树木还光着枝丫,只有山沟里的野花,已经绽开了蓓蕾。丛生的野草挺着尖儿,像一簇簇锋利的短剑。 “啪!”“砰!”远处还传来零落的枪声。 “严峻的日子哟!”赵团长自言自语地说。他从窗口沉重地踱到桌子跟前坐了下来。战士们正在指挥所外边谈论着战斗的经过,手里还摆弄着从敌人手里缴获来的武器。但是每次打了胜仗以后的那种纵情的笑声,现在却一点也听不到。“孙连长牺牲了!”这个不幸的消息,紧紧地揪住了战士们的心。 赵团长双手捧着脸沉思起来。他的心头犹如压上了一块铅那样沉重。“你是党的好儿子,咱们阶级的好弟兄!”赵团长在心里庄严地说,“你为了咱们整个部队的胜利,勇敢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多么坚强的同志啊!……” “报告!” 赵团长猛听得一声清脆而带有稚气的叫唤,不禁身子一震。他抬起头来,小通讯员孙大兴直挺挺地站在他的跟前。 “报告团长,你给政委的信送到了!” 赵团长的脸色陡然变了。他激动地打量着孙大兴:这个孙连长的机灵的儿子,乌黑的眼珠闪着光芒,结实的胸脯挺得高高的,两条有劲的小腿并得紧紧的,身子站得笔直,活像一棵茁壮的小杨树。 “多像他的爸爸呀!”赵团长想,“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对这个十三岁的孩子来说,实在太沉重了!暂时还是别告诉他吧!” “没有别的事了吗?”孙大兴小心地问。他感到团长的神色和平常不大一样。 “噢,没有了!你去吧!”赵团长还没有拿定主意。 孙大兴举手敬了个礼,敏捷地转过身去。刚走到门口,赵团长却把他叫住了:“大兴,你别忙走。” “是!”孙大兴转过身来,疑惑地望着团长。 赵团长走过去拉着孙大兴的手,让这孩子坐在桌子前面的一张方凳上。他心里还在盘算:事情迟早要告诉他的。但是还是迟一点开口吧,即使迟一瞬间也好。*要紧的,得让这孩子心里有个准备…… 《小英雄雨来》 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道还乡河,河里长着很多芦苇。河边有个小村庄。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碧绿的芦苇上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因此,这村就叫芦花村。十二岁的儿童雨来就是这村里的。 雨来*喜欢这道紧靠着村边的还乡河。每到夏天,雨来和铁头、三钻儿,还有很多很多光屁股的小朋友,好像一群鱼,在河里钻上钻下,藏猫猫,狗刨、立浮、仰浮。雨来仰浮的本领*高,能够脸朝天在水里躺着,不但不沉底,还把小肚皮露在水面上。 妈妈不让雨来耍水。妈妈说河里有淹死的人,怕把雨来拉下去当替死鬼。 有一天,妈妈见雨来从外面进来,身上一丝不挂,浑身的水锈,被太阳晒得油黑发亮。妈妈知道他又去耍水,把脸一沉,叫他过来,扭身就到炕上抓笤帚。雨来一看要挨打啦,撒腿就往外跑。 妈妈紧跟着追出来。雨来一边跑着,一边回头。糟了!眼看要追上了。往哪儿跑呢?铁头正赶着牛从河沿回来,远远向雨来喊: “往河沿跑!往河沿跑!” 雨来听出铁头话里面有道眼,就折转身,朝着河沿跑。妈妈还是死命追着不放,到底追上了,伸手一抓,可是雨来浑身光溜溜像条小泥鳅,一下没抓住,扑通,扎进河里不见了。河水卷起很多圆圈,渐渐扩大。妈妈立在河岸上,眼望着水圈发愣。 忽然,在老远的地方,水面上露出个小脑袋来,一边像个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一边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里吹着气,望着妈妈笑。 二?夜校 秋天。 爸爸从集上卖苇子席回来,同妈妈商量:“看见区上工作的同志,说是孩子们不上学念书不行,起码要上夜校。叫雨来上夜校吧。要不,将来闹个睁眼瞎。” 夜校就在三钻儿家的豆腐房里。房子很破。教夜校的是东庄学堂里的女老师,她穿着青布裤褂,胖胖的,剪着短发。女老师走到黑板前面,嗡嗡嗡嗡说话的声音就立刻停止了,只听见哗啦哗啦翻课本的声音。雨来从口袋里掏出课本来。这是用夹板纸油印的,软鼓囊囊,雨来怕揉搓坏了,向妈妈要了一块红布,包了书皮。上面用铅笔歪歪斜斜写着“雨来”两个字。雨来把书放在腿上,伸出舌头舔舔指头,掀开书。女老师闪在一边,斜着身子,用手指点着黑板上的白字,念着: 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大家就随着女老师的手指,齐声轻轻地念起来: 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有一天,雨来从夜校回到家,躺在炕上,背诵当天晚上学会的书。可是,背不到一半就睡着了。 不知什么时候,门吱扭响了一声。雨来睁开眼,看见闪进一个黑影。妈妈划了根火柴,点着灯。一看,原来是爸爸出外卖席回来了。可是,怎么忽然这样打扮起来了呢?肩上披着子弹袋,腰里插着手榴弹,背上背着一支长长的步枪。 爸爸向妈妈说:“鬼子又‘扫荡’了,民兵都到区上集合。一两个月才能回来。” 雨来问爸爸:“爸爸,远不远?” 爸爸把手伸进被里,摸着雨来光滑滑的脊背,说:“这哪有准儿呢?说远就远,说近就近。” 爸爸又转过脸对妈妈说:“明天你到东庄他姥姥家去一趟。告诉他舅舅,就说区上说的,叫他快把村里民兵带到区上去集合。” 妈妈问:“区上在哪儿?” 爸爸装了一袋烟,吧嗒吧嗒抽着,说:“三天里头,叫他们在河北一带村里打听。” 《小游击队员》 珍贵的纪念品 像我们这样的老战士,大半都有这么个怪脾气——喜欢保存点儿珍贵的玩意儿:一块从自己身上开刀开出来的炮弹皮啦、老战友的来信啦等。因为这些东西都有一段不平凡的来历,留着可以做个纪念。像我,就保存着这么一条红领巾。 那是一九五三年的事。蒋军拼凑了两万兵力,二十多辆坦克,想偷偷地袭击我们的东山岛,阴谋配合美国在朝鲜对我们的进攻。我们马上给了他个迎头痛击,战斗了两天两夜,敌人连死带伤加被俘,丢下了三千多,剩下的被我们一气赶下海去了。我这个故事就发生在东山岛战斗开始的时候。战斗一打响,我们连的任务是阻击。就这么打一节、退一节,争取时间,*后坚守主阵地,让后面的主力部队来歼灭敌人。战斗正打得火热,连长到我跟前说:“于成年同志,你用这挺机枪做掩护,部队要转移到主阵地去!”他具体交代了任务,并且嘱咐我:“记住,看见部队上了四二五高地,你们就撤退!” 我和弹药手就留下了。起初,任务执行得倒也顺利,别看就这一挺机枪,敌人死得一片一片的,怎么也上不来。看见大部队已经安全地跨过了背后那个山嘴了,开始上山了,我刚要招呼弹药手撤,谁知道敌人鬼头鬼脑地从右边绕上来了,子弹朝我俩屁股打过来。这一来,我们撤就困难了。我伸手捅了捅弹药手说:“把子弹夹子留下,我掩护,你赶快顺着小沟撤下去!”我自己手端着机枪,一直向绕上来的敌人扫射过去。敌人被赶下去了,弹药手也平安地撤走了。可就在这时,我负了伤,一颗子弹打在大腿上,麻酥酥的,那血呀,像个小泉眼似的,呼呼直冒,不一会儿腿底下的土就湿了一大片。凭经验,我知道伤得不轻,十有八九是伤到骨头上了。我想包扎一下,谁知道一掏口袋,急救包没了,还是在前面山头阻击的时候,给三班长包伤口用了。这时候,敌人的小炮还一个劲儿地往这儿落。不行,得走!人死活不说,这挺机枪丢不得呀! 我把枪往怀里一抱,一骨碌就滚下了山坡,费了好大的劲儿,才爬过一条小沟,顺着沟沿往一块黑压压的甘蔗地爬。爬呀,爬呀,越爬越觉得没有力气,浑身发软,突然眼前一黑,就啥也不知道了。 不知道过了多久,我醒了过来。迷迷糊糊的,觉得腮上像爬着几个虫子,痒得很,伸手一摸,湿漉漉的。睁眼一看,原来我正躺在一个孩子的身旁。那孩子抱着我的肩膀,头伏在我的脸上抽抽噎噎地哭,泪珠吧嗒吧嗒掉到我脸上,又顺着流下来。咦!这是怎么回事? 那孩子见我醒了,连忙抽手把眼泪一抹,小声地叫了一声:“叔叔!” 我挣扎着坐起来,四周望了望:是在一块甘蔗田里,那甘蔗密密麻麻的,隔一垄就望不见人。我那挺机枪好好地架在甘蔗棵子上。我竭力回想是怎么到这个地方来的,这时才想到我那负了伤的腿,不由得朝伤口处望了一眼。冷不丁一看,把我吓了一跳:怎么血流得这么多!再仔细一瞅,才发现那并不是血,而是一块红布。那红布呀,鲜红鲜红的,就和我的血一样红。奇怪的是,那块红布竟扎得那么准,那么平帖,不歪不斜,不松不紧,就像卫生员包扎过的一样,怪不得血不流了呢。不用说,这一定是这个孩子干的事。 我仔细打量了一下,这是个女孩子,看样子有十二三岁,梳着两条小辫儿,黑黝黝的圆脸上稀稀落落的有几个雀斑,下巴上有一个黑痣子,长眉毛下面长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一看就是个机灵的孩子。可是她怎么在这个时候跑到这个地方来了?我刚要问,她倒先开口了:“叔叔,腿还痛不痛?” 《苦菜花》 秋天了。漫山遍野发了黄,是收割庄稼的时节了。谷子被饱满丰硕的大穗儿压弯了腰,随着微风,一起一伏地荡漾着。 庄稼长得真好啊!可是,人们的心里像铅块一样重,因为日本鬼子占了县城,汉奸、特务、伪保安队经常出来胡作非为,除了地租田赋之外,又加上了什么“维持费”“保安粮”等苛捐杂税,日子越过越难了! 在山坡上,一块狭长的谷地里,有两个女人,正在割谷子。谷根儿带起的尘土,飞扑到她们的眉毛上、头发上。天气还真有些热呢。她们不断用衣袖揩拭额上和流到脸腮上的汗珠,把滑到脸上的散发理到耳后去,也时常交换着一两句话语。但从不停止手中的活计。 割到了地头,她们站起来,其中一个年老的说: “娟子,歇会儿再割吧!” “你歇着吧,妈!俺不累。”娟子说着,擦擦额上的汗珠,又弯下了腰。 歇过一会儿,母亲走出树荫,看看太阳快到正南了,该回家吃午饭了。 她朝谷地里走去。 已经看不到女儿的影子了。她顺着女儿割出来的趟子走去,发现女儿的镰刀放在一堆割倒了的谷子上,人却不见了。 母亲焦急地向四周巡视一番也没找见,就大声叫道: “娟——娟子——” “妈,我在这呢。”娟子像是从天上掉下来的,突然出现在母亲身后,笑嘻嘻地说。 母亲急忙转过身来,爱惜并略带责备地说:“看你,上哪儿去啦?天晌了,没看见?”一见女儿头上粘有草狗子,忙用手给她摘掉。 娟子看看母亲,带点撒娇地说: “妈,你先回去好啦。俺,俺还有点事呢!” “咦!什么事,这么要紧,连饭都不吃啦?”母亲有些吃惊。又忙问道: “娟子,你才到哪儿去啦,这长时间才回来?!” “是德松哥叫我去有点事。妈,以后你就会知道……”娟子说着,头愈来愈低,声音愈来愈小,一只脚无意识地向后搓着土。 母亲见女儿的神情,心里愈来愈不好受,“娟子,你有什么事好瞒着妈呀?你,你可要正经……” “妈,你快不要瞎猜想啦,你还不知道自己的闺女吗?妈,你再说下去可把俺屈死啦,我也要哭了。妈,你相信我,俺做的全是正经事……妈,这以后——你就会知道啦。妈,就求你答应我,叫我过会儿再回家吧。” 母亲有些迷惑地看着女儿,轻轻把手放在女儿的肩上,抚摸着孩子的头发。她微微地点点头,轻声地说: “去吧。如今世道不安宁,兵荒马乱的,要早点回家。” 女儿的背影在视线中消失,母亲立刻又紧紧地锁上了眉头。 孩子大了,有什么心事能都说出来吗?这半年她不是有时候夜很深才回家吗?母亲知道娟子是在一个远门侄子——德松家里,同他妹妹兰子一起绣花。可是有时娟子回来讲的一些话,使母亲很纳闷儿。 “怎么样,老大娘走了吗?”当娟子回到会场——长满各种一人多高的草木的山洼里,七八双担心询问的眼睛看着她,正在说话的姜永泉,代表在座的每个共产党员的心情,问了一句。 娟子朝大家笑笑,点点头,就在兰子旁边坐下来。兰子看样儿比娟子还小些,长着一对机灵的灰色眼睛,两个圆脸腮老是红润润的,说起话来翻动着薄嘴唇。她抓住娟子的胳膊,急急地问: “娟姐,你给大婶说了吗?” 《长长的流水》 一?小藤篓的来历? 我有一个九寸长六寸宽的小藤篓,这小篓还盖着一个很结实的长方形的盖子。一提起这个小藤篓哇,话可长着呢,它是我娘结婚时候的嫁妆。我娘今年六十四岁,她十八岁结的婚,我算了算,这小藤篓*少也有四十六岁啦。可是,它仍然是九寸长六寸宽,盖着它那结实的盖盖,一点也不显得老。只是听娘说,她结婚时,姥姥用黑红色的油漆,把这小篓漆得油亮油亮的,几乎可以照出人影来,是送给娘装针线和零用东西的。可是现在,那黑红油漆已经不见了,只剩下一点模模糊糊的黑黄颜色。当然哪,那时候咱们中国还是清朝统治的时代,男人头上还有着一条长长的辫子呢!可是现在,咱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建国六年多了,中间经过了这么多年代,我的小藤篓见过各种各样的人,经历了许多许多事情。今天,我就替它来说一说,它所见到的一些人和经历的一些事情。 二?睡午觉? 从我五六岁的时候,这小藤篓就是我*好的朋友,现在,我已经二十六岁了,它还在我身边。一看见它,我就把我很小时候的事都想起来啦,所以,要说小藤篓的故事,就不能不说说我自己。 小时候,我*讨厌娘叫我睡午觉,本来是嘛,中午外面有许多好玩的事情。比如,在我们村子的南头,有两个又大又深的水塘,这塘里的鱼可多呢,每天中午,都有很多人抬着大网,下去捉鱼。一下子,捉上来一些大虾和螃蟹;又一下子,捉上来一些蹦蹦跳跳的大鲤鱼,真好看呀。我跟着渔网来回跑着,眼睛都不敢眨一眨,恐怕错过了看见大鱼的机会,气也不敢大声喘,怕吓跑了鱼。 有一天,我正在这么瞪着眼地看着,突然,两只大手从背后把我抱住了,我抬头一看,正是娘。她说:“好孩子,又热又长的天,不睡午觉会病的。”说着,她把我连拖带拉地抱回了家,替我把头放在我的小枕头上。她也枕着她的大枕头,躺下来,闭上眼睛,给我扇着扇子。一会儿,那扇子就扑哒一声,从她手里掉下来,她就呼呼地睡着了。可是我怎么睡也睡不着,水塘边一阵阵的叫喊声、大笑声,把我的心捉走了。我想:“一定又捉住了大鱼。”我忽一下坐起来,伸腿就想往外跑,可是,又怕娘醒了生气,怎么办呢?我忽然想起了一个好办法。我想:娘干活干得又累又困,要睡半天才能醒;我回到水塘边去好好地玩一会儿,在她醒来以前跑回家,偷偷躺在原来的地方,闭上眼睛,像真睡着了那样的喘着气,她一定以为我并没有出去,是一直睡到现在的。 三?掉进水里? 我悄悄地又回到水塘边上来,首先看了看那一对装鱼的大木桶,里边多了两条大鱼,可惜自己没有看见是怎么捉上来的。 这时候,一只喜鹊在枣树枝上“吱啊吱啊吱啊”地叫了两声。我抬头一看,它刚刚衔住一个*早熟的大红枣。我听奶奶说过:*早熟的红枣*甜。喜鹊扑棱一声衔着红枣飞走了,我就飞快地追着跑。我想,只要喜鹊一张嘴,那红枣掉下来就是我的。我追呀追,追到水塘边上,那红枣正好掉在水里。喜鹊向漂在水上的红枣伸长着脖子,叫了一声,我对它说:“你有翅膀,会飞,再到树上去找吧!这一个是我的了。”嘿!它真的飞走了。我高兴地跑到水边去捞红枣,真糟糕,那枣离水边太远了一点。我使劲往前探了探身子,中指的指尖刚刚能碰到,我又往前一使劲,只觉头重脚轻,扑通一声,我头朝下栽进水里去了。一下子,眼睛、鼻子和嘴,都被水堵住了,憋得我乱蹬乱抓了一阵,想站起来,可是手脚怎样也不管事了,那种难受的味道,除了我,谁都不会知道。突然,我的两只脚被一个人的大手紧紧地抓住了,他往高处一提,我头朝下离开了水。他按了按我的肚子,从我嘴里哗哗地吐出来好些水,我这才痛痛快快地喘出一口气。那人把我的头转到上边来,用粗粗的声音问:“还活着吗?”我点了点头说:“嗯!”他说:“唉哟,凤妞!可把我吓死了,我以为你已经死啦,你到这里来干什么?”我这才睁开眼睛,看见抱着我的是张五叔。我指了指水里说:“大红枣。”他“噢”了一声,放下我,拿起担水的扁担,两下子就把红枣扒过来:“给你吃去吧,你为它可受苦了。”我一面咬了一口那脆生生的红枣,一面想:“下次再捞红枣,我也找一根长棍子来,那就掉不进水里啦。”五叔说:“快回家叫你娘给你换衣服去。”他一说“回家”,我才忽然想起来,我是在娘睡午觉的时候偷跑出来的,本来打算在娘睡醒以前,再偷跑回去,讨厌的喜鹊,叫我忘记了时间。现在娘早就起床啦,我穿着这一身湿衣服,顶着满头的湿头发,怎么去见她?见了她怎么说呢?我越想越害怕,转身向村外跑去,想叫风和太阳快快帮我把衣服和头发弄干再回家,娘就不会知道我掉进水里啦……

作者简介

《闪闪的红星》《两个小八路》 李心田,当代作家,江苏睢宁人,中共党员。1950年毕业于华东军政大学,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从事部队文化教育和文艺工作。历任解放军第二十八速成中学教员、济南jun区文化部干事及前卫话剧团创作员、创作室主任、副团长、一级编剧。从1953年开始写作,发表过诗、小说、电影文学剧本等。 《小英雄雨来》 管桦,原名鲍化普。1940年入华北联合大学文学系学习,曾做过随军记者;1943年调到冀东军区尖兵剧社从事文艺创作;全国解放后,在中央音乐学院和中央乐团从事歌词创作;1963年调入北京市作家协会任驻会作家。代表作中篇小说《小英雄雨来》,长篇小说《将军河》等,由他作词的儿童歌曲《听妈妈那讲过去的事情》《我们的田野》《快乐的节日》等,传唱至今。 《小游击队员》 王愿坚,影编剧,作家。1944年到抗日根据地参加革命工作,在部队里当过宣传员、报社编辑和记者等。1952年任《解放军文艺》编辑。1954年开始写短篇小说。1974年与陆柱国合作改编《闪闪的红星》为电影文学剧本。1978年任八一电影制片厂编剧、文学部主任。后来又任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美术系主任。中国电影家协会第四、第五届理事。主要作品有《党费》《粮食的故事》《七根火柴》《妈妈》《支队政委》《路标》《足迹》《普通劳动者》《灯光》等。有些作品曾多次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影响深远。 《苦菜花》 冯德英,当代作家。1949年初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并先后入解放军通信学校学习,毕业后任报务员、电台台长、雷达指挥排排长职。2019年9月23日,冯德英长篇小说《苦菜花》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长长的流水》 刘真,中国当代作家。1948年开始写作文艺通讯、短篇小说。1952年到北京中央文学讲习所学习。1954年成为专业作家。作品有短篇小说、散文、散文诗。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集《长长的流水》《三座峰的骆驼》和《刘真短篇小说选》等。她的作品故事生动,语言清新流畅,风格细腻朴实,是中国当代颇有影响的女作家。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