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我意识与反讽(经典写作课)

自我意识与反讽(经典写作课)

1星价 ¥31.5 (7.0折)
2星价¥31.5 定价¥45.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2016896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192
  • 出版时间:2021-12-01
  • 条形码:9787020168965 ; 978-7-02-016896-5

本书特色

★ 德国当代文坛巨匠马丁·瓦尔泽精读歌德、托马斯·曼、卡夫卡 ★ 北大德语教授黄燎宇倾情翻译

内容简介

本书是德国当代作家马丁?瓦尔泽“法兰克福诗学讲座”的五次演讲结集。 马丁?瓦尔泽对20世纪盛行的、主要肇始于托马斯?曼的反讽概念提出了质疑,他细致梳理出一个文学渊源:从弗里德里希?施勒格尔对资产阶级-浪漫主义反讽所下的定义,到这一种反讽的很好之作,即托马斯?曼《托尼奥?克吕格尔》。马丁?瓦尔泽认为,在这里,反讽是确立主人公身份的手段,主题与反主题相互驳斥,而主人公不会偏袒哪一方,他站在所有对立面之上。然而,这样的文学只能产生反讽式角色,却与苏格拉底式反讽迥然不同,黑格尔说:“苏格拉底的悲剧反讽是他针对现存道德的主体反思活动。这种反讽不是高高在上的自我意识,而是无拘无束的目的,把人引向真正的善、引向普遍理念。”

目录

现实中的浪漫反讽

此反讽非彼反讽

虚无是怎样炼成的

纯粹的反讽

自我意识与反讽

注释


展开全部

节选

十八世纪的九十年代,也许是我们德国人纸上谈兵的历有趣的十年。纸上谈兵,是因为缺乏现实可能性;纸上谈兵只是一条通向现实的迂回之路。在当时,这几乎司空见惯。有的事情已经时机成熟,但却水到渠不成,所以它变成一种意识,暂时作为意识存在,直到它终发挥影响。让这十年激荡不平的,是法国大革命。革命之前,人们高谈阔论长达半个世纪之久。其话题是人类自我完善的可能性,有人还宣布人类将走出咎由自取的被监护状态。话音刚落,我们的邻居就走出来了。于是,人们或是受到鼓舞,或是深感厌恶,或是二者兼有。若有必要,我们可以根据昔日留下的白纸黑字制作各类联名书,将昔日的知识分子划分为赞成派和反对派,或者是在这跌宕起伏的十年里从革命走向反革命的第三派。弗里德里希?施勒格尔喜欢用烟花绽放、火星乱窜的断片表达思想。在这十年即将结束时,他在一则断片中总结道:“法国大革命、费希特的《全部知识学的基础》、歌德的《威廉?迈斯特的学习年代》是这个时代的三大趋势。谁对我们将三者相提并论持有异议,谁对悄无声息的和非物质的革命不屑一顾,谁就尚未把自己提升达到人类历史达到的新高度新广度。即便是在我们贫乏的文化史上,也有过一些喧嚣的大众不太留意的小书,这些小书却比大众所做的一切都更为重要。” 在这十年里,没有谁比弗里德里希?施勒格尔更为频繁地使用“革命”一词。 他的本书(写于1795年,发表于1797年)题为《希腊文学研究》,其研究重点几乎都在现代文学。当时的现代文学,是指从但丁到当代的文学。他将“客观描写”奉为文学圭臬。他把客观等同于美,把“矫饰”和“单纯的有趣”定义为客观的对立面。他认为,歌德作品“已真正实现客观描写”;由此,“审美教育已进入新阶段”,而新阶段只能通过一次“物理意义上的革命”重新摧毁 。相反地,那种被施勒格尔称为“伟大的道德革命”的事业必须进行下去,以便自由借助教育战胜自然。如果人们能够躲过“物理意义上的革命”。 启蒙思想家有关人的无限完善的可能性的理论再好理解不过,他写道,可是“一旦将其用于历史就可能引起严重的误解……” 他大力宣传教育。他处处看见“对客观表达的需求蠢蠢欲动” 。“进行一场重要的美学教育革命的时机似乎已经成熟,这场革命将使客观表达在现代人的审美培养中占据统治位置。” 他写道:“一部完美的审美立法将是这场审美革命的份机关报。” 这位二十三岁的年轻人已经找到自己在新时代所扮演的角色:“我们不用为现代人四处寻觅美育的立法力量。它已经确立。这就是理论。” 这应该是“一种客观的美学理论” 。它的榜样就是“希腊文学自始至终的客观性。” 现代文学可以一如既往地追求个性,但它还应“发现希腊人在个性中保持客观的秘密。” 这种艺术要为教育服务,应该允许人们做道德、审美和思想判断,但“政治判断是一切视角中的视角。”但是一切政治思想都“仿佛必须努力让自身成为多余” 。康德创造了条件,我们可以首次期待美学理论得出“主观的结论” 。他一再强调:“发动一场重要的美学教育革命的时机已经成熟。” 更为重要的是:一年前费希特的《全部知识学的基础》出版了。施勒格尔写道:“……自从费希特发现批判哲学的基础之后,就有了一个可靠的原则,可以对康德实践哲学的基础进行纠正、补充或者将其付诸实践。对于建立一个实践和理论美学科学的客观体系的可能性,人们再也无法提出合理的怀疑。”

作者简介

马丁·瓦尔泽 1927年生于德国博登湖畔的瓦瑟堡,二战期间在德军防空部队服役,战争结束后,马丁?瓦尔泽先后在雷根斯堡和蒂宾根攻读文学、哲学、历史,1951年获博士学位。1957年,发表处女作《菲城婚事》,从此成为职业作家;1978年,出版《惊马奔逃》,在德国文坛引起轰动;1998年,出版了自传体小说《迸涌的流泉》,描写一个生活在第三帝国下的十岁男孩的成长经历。除了长篇小说,还著有诸多中短篇小说、剧本、文学评论以及政论、随笔。曾获多种文学奖项,包括四七社文学奖、黑塞奖、毕希纳奖、德国书业和平奖等。他与海因里希?伯尔、君特?格拉斯等同属战后德语文学的代表人物。其作品兼具现实关怀和神秘倾向,并数度在德国引起强烈争议。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