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物馆观众:身份与博物馆体验:identity and the museum visitor experience

博物馆观众:身份与博物馆体验:identity and the museum visitor experience

1星价 ¥56.2 (7.2折)
2星价¥56.2 定价¥7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818407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242页
  • 出版时间:2022-05-01
  • 条形码:9787308184076 ; 978-7-308-18407-6

本书特色

Explorer 探索者  参观博物馆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兴趣和好奇心,渴望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容易被学习新事物的机会吸引。  Facilitator 促进者  参观精力主要聚焦于社交互动而非展览。通常以满足他人的需求为目标。关注自己在乎的同伴感兴趣和享受的事物。  Eperience Seeker 体验寻求者  致力于打卡“必去之地”和“必看之物”,努力走遍博物馆寻找富盛名的珍宝,通过“收集”获得一段美好体验。  Professional/Hobbyist专业人士/爱好者  带着充足的先验知识参观博物馆,有明确的目标,更注重展览的内容。拒绝随波逐流,是严苛的评判者和挑剔的观众。  Recharger 充电者  希望借由参观博物馆逃避日常生活的压力,远离拥挤的人群。向往在安静、充满美感的隅休憩片刻。使身心得以恢复。

内容简介

  此书是全球知名博物馆学研究专家约翰·H.福克(John H.Falk)教授的经典之作。经过多年对博物馆观众的研究,福克教授总结出了观众在博物馆的经历模型。在他看来,这个模型是带有预言性的,其中身份(identity)因素在观众参观中非常重要。在书中,他还区分了5种观众类型,并且分析了驱使他们多次参观博物馆的内在因素。  《博物馆观众:身份与博物馆体验》对博物馆如何塑造、呈现个人和群体的身份的理解,具有独到见解。无论是对观众还是对博物馆从业人员,该书均具极高的阅读价值。

目录

**部分 理论
01 引言:博物馆和观众
02 博物馆
03 观众
04 参观
05 满意度
06 记忆
07 博物馆观众参观体验模型

第二部分 实践
08 从理论到实践
09 吸引和培养观众
10 让博物馆为观众服务
11 机构价值与责任
注释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答:哦,我还不知道,比如去主日学校,或者差不多的这些。  问:为什么会去那里呢?  答:我去那些地方,因为那是我工作的一部分,当我喜欢某些东西时,我就会带着[我的孩子]也去那里。  问:你提到了基督教。那也是你的爱好吗?  答:是的。你是说基督教,教堂?是的,是这样。我所有的空余时间都在做这些。我参与基督教电视台的工作,我在空闲时间就是做这些。如果我带孩子去主日学校那样可能会更好。这也很好地利用了他们的时间。  菲利普很明确地表示他去科学中心只是为了他的孩子,支持他孩子的学习,而不是主要和家人共度美好时光。他想要孩子们学习到一些特定的科学知识,从而能够改变他们的一些行为——得到更多锻炼。菲利普也乐意承认其他的人可能还有其他参观科学中心的动机。但对他来说,带着孩子一同前往的唯一原因就是让他们学习(Learn)(注意:我特地在此用了大写字母“L”,强调“学习”的传统的、狭义的定义)。鉴于他不确定孩子们学到了多少,他只对这次体验部分满意。尤其要指出的是,菲利普觉得科学中心的设计妨碍了学习;那里面有太多的展品,而没有足够的重点,特别是在环境问题上。为什么菲利普觉得后面这个话题对他的孩子来说很重要,在采访中没有明确说明。*后,他表示虽然他仍然希望这次参观在某种程度上对孩子们的学习有价值,但是他认为可以更好地利用时间,比如,学习更多的宗教知识。  他关于主日学校的评论反映了菲利普带孩子们去科学中心等校外环境中学习的某种观点。他并不希望他的孩子将科学作为一种抽象的知识体系来学习,而是作为一种具有特定结果的事实来学习,比如,锻炼能够带来一个健康的身体,对环境的欣赏产生了对上帝创造物的更多欣赏。在某种程度上,菲利普好像把科学中心的参观类比于去主日学校——两者都帮助他的孩子做出更好的道德选择。尽管当一个称职的家长,为孩子们的“肥胖”做一些事情本身就是非常必要的,但这似乎不是菲利普定义自己的方式。他对基督教充满热情,通过教会工作来表达。他拥有成为一名好家长这个“小我(i)”身份,他应当帮助教育他的孩子。带着孩子去科学中心正是表达了这一个身份相关的动机。然而,他*终质疑自己的决定,因为他并不确定他的孩子们是否达到了他从家长动机出发所要求的学习。可以假设,如果他的孩子们在知识和行为方面表现出预期的变化,那么菲利普也许会有不同的感受。在目前这样的情况下,似乎他近期不可能带孩子们再去科学中心了,尽管科学中心是免费开放的。  不同于我们在前面的章节里所描写的其他博物馆观众,菲利普对科学中心*能为孩子们提供什么没有一个完善的心理概念。他之前的经验和对类似科学中心这样的场所的理解,使得他对这次的体验有了一个稍微不准确的模型。科学中心是一个教育机构,但其所支持的“看起来”和“感觉起来”的学习体验类型和菲利普为他的孩子们所设想的那些完全不同。他的学习模式更符合学校教育的形式。教堂的主日学校的课程符合他的模式,但是科学中心更加自由自在、自由选择的性质并不符合。菲利普对“实际的”科学中心的参观体验的印象和他“想象的”科学中心的参观体验并不一致。尽管他承认孩子们可能学习到了一些东西,也意识到孩子们确实很享受整个参观过程,但是这些观察结果与他的“好家长”的自我维度不一致。值得注意的是,菲利普作为一个好家长的自我认同建构并没有因为他的博物馆参观体验而改变。两年之后,他仍然无法将自己参观博物馆的经历与他对博物馆的期望相调和,尤其是他认为孩子们对所经历的东西缺乏学习。这就导致了菲利普对整个参观体验的不满意,以及他很有可能不会在短时间内带家人去参观另一个博物馆。  不像大多数的博物馆观众,菲利普认为他的博物馆参观目标没有全然得到满足。我试图说明,从菲利普的预期来看,这主要因为他对科学中心能够提供什么缺乏了解。菲利普一直都在质疑他先前的参观经历,这些没有被摘录。他几乎一无所获,这可能可以解释他在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时,很难理解展品。但是,他理解展品的困难也是博物馆观众群体不断扩大时出现的问题。我在之后的第九章会更加详细地讨论,这个模型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见解,也就是如何吸引新的和历来代表性不足的个体来参观博物馆。但这个模型也表明了博物馆所要面临的挑战。在菲利普的例子里,我们可以推断,他对博物馆应提供什么的误解,部分原因在于缺乏相关经验,部分原因在于文化方面。即使菲利普对类似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的学习有一个较深的认识,他或许还是会选择其他的地方度过自己的休闲时间。因为他有着什么是好家长及“学习”应该是什么样的信念。破坏他科学中心之旅的并不是菲利普对一个好家长的自我概念,而是他对博物馆所能提供什么,以及如何利用它们来满足重要的身份相关需求的观念。

作者简介

  [美]约翰·H.福克(John H.Falk),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教授,从事自由选择学习与博物馆教育研究,成果享誉全球。2006年,被“美国博物馆联盟”评选为过去100年全球100位有影响力的博物馆研究人员之一。2010年,获得“美国博物馆联盟”颁发的高荣誉John Cotton Dana奖。他与林恩·迪尔金(Lynn Dierking)合著了《博物馆体验》(The Museum Experienc)、《博物馆学习》(Learning from Museums);与贝弗利·谢泼德(Beverly Sheppard)合著了《知识时代的繁荣:博物馆和其他文化机构的新商业模式》(Thriving in the Knowledge Age:New Business Models for Museums and OtherCultural Institutions);此外还编辑了大量书籍,包括《实践中的原则:作为学习机构的博物馆》(In Principle-In Practice:Museums as Learning Institutions)等。    郑霞,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副教授,浙江大学“仲英青年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法国波尔多二大联合培养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博物馆认知与传播、博物馆观众研究。    林如诗,浙江大学图书馆馆员,浙江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数字人文、文献资源建设。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