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试评价改革研究丛书: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研究(精装)

包邮考试评价改革研究丛书: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研究(精装)

¥61.0 (7.6折) ?
1星价 ¥61.0
2星价¥61.0 定价¥80.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7223227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21
  • 出版时间:2022-03-01
  • 条形码:9787572232275 ; 978-7-5722-3227-5

本书特色

学业水平考试可以衡量学生是否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习水平,是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制度。本书对国内外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或同类型考试进行了介绍和剖析,供相关学者研究、参考。

内容简介

新时代背景下,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区本化实施应当通过完善制度设计落实主体责任,通过信息闭环反馈来精准治理问题,以共同体意识强化区域协同,以双向合力诱发充沛动力,以长效机制构建确保愿景呈现。这是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常态化、规范化实施的必需,也是深化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的必然。 本书历经五年沉淀,共有七个章节,内容涉及普通高中阶段综合素质评价区本化实施之为什么、是什么、应然如何、实然如何、如何持续等相关问题,是在全面实施综合素质评价之际,对区域层面,即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的“中间层”何能与何为的思考与探讨,以期为教育改革提供绵薄之力。

目录

**章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发展历史
**节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历史溯源
一、高中毕业会考的探索期(1932年之前)
二、高中毕业会考的确立期(1932—1944)
三、高中毕业会考的停滞期(1945—1982)
四、高中毕业会考的重建期(1983—2004)
第二节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当代发展
一、学业水平考试的过渡期(2004—2008)
二、学业水平考试的推进期(2008—2014)
三、学业水平考试的完善期(2014至今)
第二章 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基本认识
**节 学业水平考试相关概念解读
一、考试
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三、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与会考、高考的关系
第二节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定位分析
一、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功能定位
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测量学性质定位
三、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级别定位
第三章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要素分析
**节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内容
一、考试内容的科目与分类
二、合理确定学业水平考试内容的要求
第二节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类型与方式
一、学业水平考试的类型
二、学业水平考试的方式
三、科学选择学业水平考试方式的要求
第三节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命题
一、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依据
二、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程序
三、提升学业水平考试命题专业化的要求
第四节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成绩评定
一、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评定的方式
二、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的评定方式
三、科学评定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要求
第五节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结果使用
一、学业水平考试结果的使用去向
二、正确使用学业水平考试结果的要求
第六节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组织管理
一、常见的考试组织机构及其职能
二、学业水平考试组织管理的主要类型
三、确保学业水平考试组织管理实效的要求
第四章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境外视点
**节 境外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析
一、英国中学普通教育证书考试
二、法国业士文凭考试
三、德国文理中学毕业文凭考试
四、美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五、俄罗斯国家统一考试
六、日本全国大学入学中心考试
七、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学文凭考试
第二节 境外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主要特点
一、组织管理的统一性
二、考试内容的一致性
三、考试科目的可选择性
四、考核方式的多样性
五、成绩呈现的等级制
六、考试实施的专业性
七、考试功能的多样性
第五章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践探索
**节 学业水平考试的制度设计
一、国家学业水平考试的制度设计
二、上海市学业水平考试的制度设计
三、浙江省学业水平考试的制度设计
第二节 学业水平考试的基本经验
一、学生选择权得到进一步彰显
二、学生学业负担有一定程度的减轻
三、高中校本化课程开发与建设取得成效
四、高中教学组织形式得以改革创新
第三节 学业水平考试的内在困境
一、学业水平考试的选择价值弱化
二、等级考的赋分科学性值得商榷
三、选课走班凸显配套保障机制不健全
四、学业水平考试的专业化建设亟待突破
第四节 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选考制度的顶层设计
二、提高学生选择科目的能力
三、完善选课走班配套保障机制
四、推进学业水平考试的专业化建设
第六章 新高考背景下学业水平考试对高中教育的影响
**节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教育学意义
一、全科全考:避免严重偏科
二、“精准助学”:优化教学管理
三、赋予学生选择权,尊重“专业性向”
四、“不分文理科”:跨跃“两种文化”鸿沟
五、避免录取依据的单一化,增强高中与大学教育的关联度
第二节 新高考背景下学业水平考试对高中教育的挑战
一、行政班建制存废的忧虑
二、学生自主选课选考的能力不足
三、学生学业指导的缺席
四、学科教师队伍的结构性失衡
五、正常教学秩序受到冲击
第三节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学校应对学业水平考试的策略
一、理顺行政班与走班制度的内在关系
二、推进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
三、建立学生发展成长导师制度
四、构建区域性教师流动机制
五、增强高中学校的课程供给能力
第七章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展望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刘志军,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教育部教育学类教指委委员、教育部基础教育教指委考试命题专委会委员。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