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45219838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436
- 出版时间:2023-09-01
- 条形码:9787545219838 ; 978-7-5452-1983-8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广大读者★车墩墩,野地里蹲!一位上班族毫不梦幻的“田园生活”! 这里是上海郊外小镇——车墩。一个“墩”字又土又憨,两个“墩”字就有点可爱,欢迎来到乘坐金山小火车即可抵达的乡下世界车墩墩。
“我”是三十岁上班族,搬离闹市,住进车墩墩,从此靠小火车通勤,周末野地里遛达,看云看花看动物,观察万物。难道这就是都市社畜版“田园生活”?
看,大白鹭在土里干架,村头狗忙着结帮,蜈蚣兀自钻进人的袖口,爷叔阿姨竖起脏话牌子骂偷菜的人。原来,城外的田园没那么“甜”,但城外的郊野依然“野”!
★看鸟,观虫,*后观人。对身边万物的理解,从观察开始。
2018年元旦,一辆依维柯载着“我”的所有家当,迎着新年的朝阳,从热闹的上海市内老社区来到了外环线以外的车墩镇。这里离城市很近,发展的脚步时刻在逼近;又仿佛被城市抛弃,留下了很多隐秘的角落。它又俗又野,却充满生趣。“我”像一条野狗般探索。起初只看鸟,不看别的,更不想看人。渐渐地,也看虫、看花、看天、看水、看火车、看船,发现万物皆可观察。于是,“我”开始重新看人。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讲述上海城郊车墩镇地区自然生态观察及乡野生活的纪实作品。全书按季节共分为春、夏、秋、冬四章,每章介绍当季可观察到的自然现象及野生生物活动,随着季节的更迭,在地理范围上也呈现出作者不断扩大的自然探索区域——从在车墩镇的居住小区,逐渐走至周边村庄观察,再经由松浦大桥等交通连接点,去到更远处的河道、江景区等。全书的纪实文字活泼有趣,介绍了车墩镇的常见鸟类、兽类和昆虫,如戴胜、白鹭、獐、白带螯蛱蝶等,此外还有该地区充满乡野气息的村庄、街市、铁道、河道等人文风貌,生动记录了当代城市郊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风景。
目录
序 像野狗一样生活 ...........1
**章 春
钻林子 ...........11
豆荚爆弹 ...........13
充气娃娃 ...........16
自行车 ...........18
翻墙头 ...........20
古木神社 ...........24
铁路 ...........27
松浦大桥 ...........36
獐 ...........40
大老龟 ...........44
高尔夫球场 ...........48
师傅 ...........55
新农村 ...........61
写给金眶鸻的信 ...........67
华阳老街 ...........71
小青龙 ...........75
文字游戏 ...........79
果蔬店 ...........81
种番茄 ...........85
烟 ...........88
斑鸠爱情 ...........90
从怕虫到爱虫 ...........94
蜈蚣 ...........97
猛禽过街 ...........102
小鸟胸针 ...........105
燕子 ...........107
影视小镇 ...........114
音乐之声 ...........117
春花盛开的原野 ...........120
第二章 夏
路杀 ...........127
萤火虫 ...........133
打坐 ...........137
野兔 ...........139
种草坪 ...........141
钓鱼佬 ...........146
花裙子大姐 ...........149
捞鱼 ...........151
车墩大神 ...........154
象棋 ...........158
掏内脏 ...........160
死了两次的天牛 ...........163
翠鸟 ...........165
养老院 ...........167
海市蜃楼 ...........170
饰纹姬蛙 ...........172
蚁狮 ...........174
小区儿童观察 ...........178
流浪猫 ...........184
被人嫌弃的虫虫邻居 ...........188
昆虫旅馆 ...........191
棺头蟋 ...........195
护雏 ...........198
黑枕黄鹂 ...........201
蝙蝠 ...........203
阳台种树 ...........205
水塔 ...........209
摇橹船 ...........214
老鹿时代公园 ...........216
一片稻田里能有多少鸟 ...........220
第三章 秋
秋天的颜色 ...........229
狗言狗语 ...........233
水闸 ...........237
网船浜没有船 ...........246
打铁桥村哪儿有打铁桥 ...........249
长溇村的门牌 ...........251
蜂箱 ...........254
新米 ...........258
松鼠跑酷 ...........261
黄鼠狼过河 ...........263
露营潮 ...........265
貉扩散 ...........269
振兴街按摩店 ...........276
台风 ...........280
沙浴澡堂 ...........284
河道硬化 ...........288
码头边的男人 ...........291
渣土车去哪儿啦? ...........298
“大鹅”干架 ...........304
垃圾 ...........307
流浪汉 ...........310
小摊 ...........312
故乡的原风景 ...........316
黑雪 ...........320
第四章 冬
观鸟一点都不疗愈 ...........325
鸥 ...........330
人鸟之争 ...........334
捕鸟网 ...........338
动物生活秀 ...........343
秘密场地 ...........347
村气候 ...........351
看什么看? ...........356
掉渣 ...........360
捡东西 ...........362
月光 ...........368
阳台观星 ...........371
商店街 ...........375
马桥豆腐 ...........379
火苗之歌 ...........384
粪便的探究 ...........388
芦苇 ...........397
沈海高速 ...........399
墓园 ...........402
妖怪 ...........407
过年 ...........410
集市 ...........413
双子座流星雨 ...........419
节选
充气娃娃 在村里不同的地方散步的时候,至少碰到过四个废弃的充气娃娃。
它们大都躺在水渠边上,位于不怎么深的位置,可以想象它们的主人在夜深人静时匆匆来丢弃的样子。乡村中青年男性的性生活状态,由此也可以窥见冰山一角。
它们都是一副很骇人的样子。因为放了气,粉红色的塑料皮身子皱巴巴地堆叠在一起,粘着泥巴。还保留着形状的则是头和手,头部可以看出并不怎么精致的五官和散乱的“头发”(通常还能看出外边一层发丝的黏合线,以及内部光秃秃的头顶)。
一开始难免觉着这些人形的东西阴森森的,后来也就习惯了。一次次经过的时候,还可以观察它们因为风和雨逐渐改变形状的样子。
有那么一次,从两片松林之间穿过,偶遇一团松树下的充气娃娃。从它身边经过时,娃娃突然“哇”地叫了一声。我顿时吓得魂都飞了,盯着娃娃的侧脸,有半分钟都没敢再动弹一下。
好在我内心还是相信科学的。想来那时正是蛙类开始变得活跃的时节,水沟里肯定躲着不少。而充气娃娃的出现,正好给蛙提供了一个不错的藏身之处。刚才的声音,十有八九就是一声蛙鸣。
散落在小树林里的充气娃娃,很多年都没有变过位置。直到树林被整个掘掉,充气娃娃才随着土方车被运到别处去了。
直到现在,我也还没有见过光鲜亮丽的充气娃娃。 大老龟 高桥村的生态涵养林下,尽管禁止种菜,还是挡不住阿姨爷叔们的务农热情。
被围墙围住的地方,搭两把梯子就能进去。拎一把菜刀,噼里啪啦地砍点树枝,就能造出一道篱笆来。粗树枝或者小树干一捆扎,塑料棚一盖,就是一个完美的工具棚,仿佛划分着每位耕作者的领地。为了方便从水沟里打水,就在水边挖出阶梯的形状来;要堆肥,就找块空地挖一个四四方方的坑。
每个来种菜的人都专注地弯着腰,一门心思扑到脚下的黄土地上。野兔在他们身后悄悄走过,黄鼠狼从菜地和水沟旁穿过,迁徙路过的鸟儿就在他们头顶的枝头鸣唱。但是种菜的人,他们的眼睛只看着地里的宝贝……只有蛇,蛇是不会被他们放过的。
春天的时候这些小菜地里*热闹,仿佛一夜之间变成黄的、白的、粉的一片片—油菜、萝卜、蚕豆。
尽管这些菜地不能属于任何人,也不合规,甚至可能会随着郊野的开发随时消失,但菜地的开垦者们还是严正捍卫着自己的“财产”。每一个“擅闯”菜地的人(比如我),都要迎接他们突然直起腰来,直勾勾上下打量的待遇。
不过,一部分偷菜人的执念,似乎和种菜人的执念不相上下。有人拔了菜,还录了短视频,发到网上,乐呵呵地说“纯天然绿色蔬菜,不要钱”。针锋相对的两拨人拉开了一场无声的战争。
为了震慑偷菜的人,阿姨爷叔们自制了很多警示牌。口气轻的,就写菜都打了药、有毒;口气重的,就说会毒死人全家。
还有钉在松树上、文采比较飞扬的:凡偷盗者,不知其人姓名,辛丑年庚子月,愿灶君令偷盗者,头撞、烧、额烂、颊腐,此依神取之法。
有一块牌子让我印象深刻:是一块不知道从什么纸箱上撕下来的瓦楞纸板做成的,上面用黑色记号笔写着“偷菜者 大老龟”,字下方用简笔画潦草地画了一只圆滚滚的龟,比起威慑和辱骂,倒是有几分可爱。
直到现在,我也没能弄清楚“大老龟”到底是哪个地区骂人的话。
种菜的人没能拦住偷菜的人,“禁止开荒”的牌子也没能拦住种菜的人。林下开垦的菜地从零零星星发展到连成了大片。小树林下的地不够用了,于是菜地的扩张就连靠着马路的一块小土丘都没有放过。
小树林里发现捕鸟网后不久,林边小路的小土丘上插了一块崭新的牌子,写道:
张网捕鸟
属违法行为
车墩镇人民政府
此时正值春天,小土丘上种的油菜花已经窜得比牌子还高。宣传牌被挤兑在一边,显得很可怜。
再过一阵子我去看,牌子已经被油菜团团包围了。
再过一阵子, 大概是种地的人觉得碍事, 把牌子撅倒了。
后来,后来那块牌子就不见了。 小青龙 2021年11月26日,在办公室楼下捡到一条“小青龙”。这是白带螯蛱蝶的幼虫,翠绿色的身子,仔细看还有一些精致的黄白色小点,头上支棱着四只“角”,样子非常可爱。
捡到的时候它还很瘦,不知道从哪里掉在硬邦邦的路面上,没什么精神。我猜是被鸟之类的袭击了,从树上落了下来。冬天要到了,我觉着它可能要幼虫越冬,就拿走养了起来。
小青龙跟着我一路颠簸回到了家,被我装进一个昆虫观察盒里。
它的寄主是上海随处可见的樟。可能是因为冬天的小区和街道绿化暂时没有打药,还可能是因为我专逮着车站旁的断头小路上看似无人维护的一棵树薅,也可能是因为每次采来的叶子都仔细洗过,总之,小青龙吃着外面采来的叶子平安过了冬。
一开始它没什么精神,后来仿佛是习惯了这个环境,一整个冬天都在大吃特吃。蝶蛾幼虫啃叶子时,会发出一种非常治愈的声音,抱着盒子可以听见那种细小的“嗒嗒嗒”声。
叶子每次薅上六七片连在一起的一把,用湿透的纸巾包起断面,可以供小青龙吃上一个星期。小区里的樟树剪枝的时候,我过去挑了顶上*嫩的几把,处理好放在冰箱里冷藏,可以保存很久。
次年3 月,瘦弱的小青龙已经吃得很胖,身子鼓胀,皮撑得紧紧的。因为它本来就是以末龄幼虫的形态越冬,所以并不需要再蜕皮长大。准备好后,就该化蛹了。
化蛹前是接连几天“排宿便”的过程,小青龙一直排到身子都透明了,放在光下看像绿宝石一样。这样看来,排宿便确实是可以让人(虫)变美的。然后,它吐了些丝,倒吊着把身体末端固定好,头抱了上去,卷成圆胖的一团—这就是预蛹了。
就这样又过了两晚,我起床一看,它已经变成了一个大致是圆筒形的蛹。这天已经是3月18日。
之后又过去了将近一个月,发生了很多事。我因为它迟迟没有羽化问过朋友,得到的回答是“湿度问题”。4月12日,上海下起了这年春天的**场大暴雨。小青龙像是和天气约好了似的,在4月14日的凌晨悄悄羽化了。
养虫过程中*有乐趣的变态发育观察阶段结束了,是时候放它出去繁衍后代了。雨停了,等风也没有那么大了,我把小青龙羽化的蛱蝶拿到阳台上。它马上感觉到了外面的空气,从盒子盖上跳下来,扑棱了几下翅膀,露出翅膀正面漂亮的橘色部分,然后一闪身,飞了出去。
我目送着它,还没来得及感慨过去小半年的时光,不到两秒钟,旁边的树里闪电般地冲出一只白头鹎,把刚起飞的蝶叼去了。
我大张着嘴,说不出话来。过了一会儿,我回到房间里,接下来的一整天都觉得心里空落落的,简直就像自己也度过了忙忙碌碌却毫无意义的一生。
那天晚些时候,我整理了小青龙的“遗物”:淡褐色半透明的蛹壳,化蛹时蜕下来皱巴巴的皮和支棱着四个角的头壳,还有它沿着盒子壁吐的一层丝。
小青龙的这一生,都是为了*重要的繁殖任务,花了许多时间和过程去成长,好不容易启程去寻找配偶了,却在起跑线上戛然而止。然而,对于正在育雏季的白头鹎来说,一只肥美的昆虫是不可多得的食物,也许被叼去助力了哪个新生命的成长。
那么,生命就像是硬币的两面:一面是,自然界里充满无意义的死亡;另一面是,每一个个体的死亡都有意义。 种番茄 我在植物方面,的确没什么天赋。
开始认真种点东西的契机,是某次参与了自然导赏的培训班,课后得到一棵番茄幼苗作为作业。
**次准备认认真真地种东西,难免有点兴奋和期待,买了花箱、土和肥料,撕开久等了的育苗袋,把那几乎是一整团的根须埋进土里去,开始每天浇水,每天记录番茄苗的成长状态。
因为是新手,所以并没能下得去手修剪枝条,而是任由幼苗在阳台强烈的阳光下自由生长。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番茄苗长得张牙舞爪,颇为吓人。支架也上得晚了,我只能勉强拉住每根枝条,把它们就近搭在旁边的横杆上。
得知别的同学家的番茄苗陆续开花后,我有点着急,以为自己种出来个哑巴。直到终于看到自己的番茄苗也开出了黄色的小花,才松了一口气,美滋滋地数了一圈——八九朵!可真多!
花一开起来,势头就猛得不得了,之前不知道藏在哪里的花苞,仿佛一夜之间冒出来似的。后来,花的数量达到两位数,又到了三位数,*后实在是数不清了。
结果时的场面更是失控。因为枝条又乱又长,结果以后太沉,支架撑不住,很多枝条干脆折断了。我不得不从外面捡来一些木棍木片之类的,用绳子把枝条绑在上面,额外做了许多撑在花箱外面的支架。
至于番茄,我到头来没吃到几个。那些熟透了的,总是先被白头鹎发现并啄了去。那段时间小狮子的乐趣之一,就是透过客厅的窗户看着白头鹎飞上阁楼的阳台,然后跟我打报告,看我气急败坏地抄起(手边任意一个)家伙冲过去。
白头鹎吃得很浪费,每颗果子啄不到一半就放下,任其血肉模糊地挂在枝上。我摘下那些被啄过的番茄,很心疼地不舍得扔,把它们堆成一小堆放着,徒劳地期待白头鹎能来把剩饭吃干净。其间,我也捡过漏,摘了些半红不绿的给自己吃。酸,酸得人龇牙咧嘴,酸劲儿过了,就恶狠狠地骂几句白头鹎。
后来有一夜大风大雨,第二天早上我去清理那一片狼藉,拾起一截断枝,发现断面上趴着一只东方星花金龟。它一动不动,我还以为是死了,就拿到眼跟前看,结果把它惊飞了。我闻了闻气味还挺刺激的番茄枝断面,感慨这只花金龟口味真独特,嗅觉也真灵敏,不知道它是从多远的地方“闻”讯而来。
这株番茄的种植过程,从头到尾就是这么迷迷糊糊。对了,*迷糊的是,我一直以为自己种的是大番茄,直到结果时才意识到,这是小番茄! 从怕虫到爱虫 我小时候很怕虫。如果哪本书里有毛毛虫的图片,那么我连那一页都不敢翻开,如果不小心碰到了,指尖就像触了电一样,之后会感觉麻麻的,仿佛被图片上的虫子蛰了一下。
小时候,家附近的坡道两旁放着两排盆栽的一串红,小朋友们都喜欢去摘花,吸里面甜甜的花蜜,我也不例外。有一次摘了一朵花,摸着不对劲,感觉软软的,再一看,是一条绿色的虫子趴在上面。我当即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站在原地愣了一会儿,然后飞速跑回家,一遍一遍地洗手,但还是感觉手上怪怪的。
对广义的虫子开始有点改观,还是要到观鸟以后。看鸟要去野外,野外到处都是虫子。望远镜里看到的山雀,有时它们嘴里叼着的绿色大豆虫清晰可见。望远镜里看到的乌鸫,嘴里也会同时叼着好几条蚯蚓。这种时候我会在心里疯狂念叨:你们可叼紧了啊,千万千万不要飞来掉在我身上!
去村里钻林子,有时不可避免会被没提前看清的蜘蛛网糊一脸,蜘蛛也会因此爬到身上。一开始我嫌弃得龇牙咧嘴,后来因为实在喜欢观鸟,渐渐开始接受虫子们就在那里的客观事实,只要不和它们有太多直接接触就可以。
一次买来炒蛋的青椒,清洗的时候掰开里面,发现一条圆胖的绿虫子。当下就想把这个青椒扔掉,但又对这条虫子有点好奇,只是不敢触碰。于是隔着青椒皮,打算轻轻地捏它一下。可是青椒皮很厚,导致我手感不准,没拿捏好轻重。虫子很猛烈地吐了,一股汁液喷了我一脸。我缓缓放下虫子,拿了张纸巾擦了擦被汁液模糊的眼镜片。看看纸巾上面,是绿色的。
可能是因为它绿得很清新,让我一下子觉得虫子不恶心了。
**次摸虫,则是在一次夜观活动里摸了一只天蛾幼虫。看来无论对于人与人来说,还是对于人虫之间来说,直接的皮肤接触都是让关系快速升温的方式。但因为怕对虫子造成过多打扰,我只迅速摸了一下。
这次的触电感和小时候完全不一样:它很软,皮肤干燥柔滑。我心里产生了一些毛茸茸、软绵绵的情绪,仿佛我刚才摸过的是一只小猫咪。
后来经常夜观夜巡的一位老师问我,要不要养养看。此前我从没动过养虫子的念头,但其实又怕又好奇,于是老师给我的几只虫就都没有拒绝。
进了家门,也就意味着关系发生了质变。近距离地朝夕相处,让我开始发现鳞翅目幼虫身上的颜色、条纹、斑点等充满了无限趣味,我开始幻想身着尺蠖条纹T恤和弄蝶幼虫风格的全套日常搭配的模样,觉得虫子真应该成为时尚灵感来源的宝藏。它们爬起来的样子确实还是有点瘆人,但是,看得越多,就越觉得可爱起来。
尤其从毛毛虫到蝴蝶的神奇变态发育过程,会让人感叹,它们身上藏着宇宙起源的秘密也不奇怪! 萤火虫
**次发现小区里有萤火虫的时候,像是发现了什么宝贝,藏起来不想给别人看。
蹲在草丛边看萤火虫时,要是有遛狗的人经过,我就会站起身来,假装对路灯杆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在萤火虫的繁殖高峰期,小区东北角*黑暗的那个角落,很小的一片竹丛里,会有一个个黄绿色的小光点升起来,忽闪忽闪的,交错飞舞,让人忍不住低声说“哇”。
那个角落后来被曾经抱怨小区灯光太暗的邻居评价说,正经人谁去那里,除了小偷。
萤火虫持续看了四年,它们大部分都躲在小区里没装路灯的角落,偶尔潜伏在居民常走的道路旁。一盏昏暗的灯光下,一团路边的草丛里,竟然连续两年都有萤火虫在闪烁。饭后遛狗和遛弯的人不断从旁边经过,似乎谁都没发现这些小绿点。还有几次,晚上下楼扔垃圾,在小区绿化带的灌木丛底下,也发现有萤火虫荧荧地闪着光。
作为生活在同一个小区里的“邻居”, 它们低调得过分了。
每到春末夏初,我都会美滋滋地琢磨着“该有了吧”,然后夜里在小区里转一转。找着了,就在心里惊呼“有了有了”,像见着来赴约的老朋友一样。
有几次,我自己找着萤火虫以后,就冲回家去,告诉家人或者来玩的朋友,说“你(们)快来快来”,他们会问“真的吗真的吗”,然后下了楼,一起感叹“哦哦哦”。
安安静静地看到第四年,小区的业委会在宣传栏里贴出了照明改善计划和支出明细,紧接着,所有幽暗的黄色灯都被换成了刺眼的白灯,各处绿化带里还加装了高度不及腰的矮灯。小区的夜晚开始变得更亮敞,新一年萤火虫的繁殖期也到了。
我开始担心起来,脑袋里面冒出很多想法。其中之一是,拆些纸板箱做成矮灯的“帽子”,晚上下班回来悄悄地套在矮路灯上,把灯光罩住,早上去上班的时候再把它们摘掉。不过看了看遍布小区的摄像头,这个想法*后并没有实施。
黑暗的角落还在持续被照亮。也许是出于安保需求,小区的几个摄像头底下都装了强光LED灯,能不能把人脸拍清楚我不知道,我只见到每个路过的人都被照得眯起了眼。
“有了有了”变成了“少了少了”,有些角落继而变成了“没了没了”。
后来,我提出要在5月至9月期间关闭那些居民并不涉足的角落里的路灯。只是大家对萤火虫的兴趣止步于几句惊叹,转而更关心小区的房价是不是涨了,隔壁小区是不是涨得比这里多,某块荒地会不会建什么带动房价的东西,等等。我试着说,朝“生态小区”这个方向宣传,说不定也可以带动房价。
几番拉扯和在小区热心人的帮助下,一天晚上我下班回来,惊喜地发现角落里的灯关掉了,热切地重燃“有了有了”的希望。
不过,也许是因为这件事太小且并不重要,它很快就又被遗忘了。没两个月,矮路灯又亮了起来,以至于我在社区组织小区萤火虫和夜间生物观察活动时,明明*近几天踩点时都灭着的矮灯,这天却又亮了起来。我感慨了一句“怎么又打开了”,这时一位默默跟在队伍末尾的爸爸,脱下活动招募时嘱咐大家一定要穿的长袖外套(防止蚊虫叮咬),罩在矮路灯上。顿时,灯光暗了,萤火虫很快亮了起来。孩子们说:“有了有了!”
渐渐地,我开始接受小区的萤火虫迟早要消失的事实,但也不是任由它们默默消失。在社区里组织活动,就是为了给它们的存在留下一点痕迹和思考。虽然人数相当有限,但有那么一些孩子,在看腻了活动刚开始看的那些蝉和甲虫以后,从叽叽喳喳地追问“什么时候开始看萤火虫呀”“真的有萤火虫吗”“不可能有萤火虫吧”,变成“妈妈你看, 萤火虫”!
当时给每个参与活动的小朋友打印了一张表格,里面有颇为不精确的往年萤火虫数量和留下的空白栏,让小朋友去到每一个地点,自己数了萤火虫以后填进去。两栏数据能差出一位数来。数据后面还有一栏空白,是让小朋友们观察周围的环境,猜猜看,导致萤火虫减少的可能因素。大家都很快注意到,是从哪个方向照过来的哪盏灯的灯光。
也许这些孩子长大以后,在生活的某一个瞬间,能突然想起来这么一件事:小时候,在一个什么小区里面,看见过萤火虫。后来,它们没有了。
作者简介
周颖琪,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英美文学硕士,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会员,2021年“百家游学会”自然导赏晋才班学员,观鸟爱好者,上海野鸟会会员。著有原创自然绘本《哥哥的秘密基地》(即将出版),翻译自然科普类图书《天气的秘密》《当一只鸟是什么感觉》《生命的演化历史》等13种。住在乡下,火车通勤,周末遛弯,看云观鸟。
-
十三邀2:偶像是生意,是符号,是忍辱负重(八品)
¥26.4¥60.0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19.3¥55.0 -
孤独海子:海子经典诗选
¥18.9¥45.0 -
理想青年:朱光潜谈修养
¥18.1¥49.0 -
我是一只骆驼
¥19.2¥32.0 -
祖国旅店
¥21.6¥49.0 -
藏族民间故事-中国少数民族经典民间故事
¥22.1¥63.0 -
诗经演
¥14.0¥39.0 -
汉字里的中国
¥17.1¥45.0 -
又得浮生一日闲
¥18.4¥49.8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32.4¥49.8 -
茶馆
¥10.8¥36.0 -
我与地坛
¥27.2¥28.0 -
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57.1¥68.0 -
美好的生活:失败与想象力不可或缺(中英文对照)
¥14.8¥39.9 -
熊镇.2
¥17.4¥49.8 -
一曲难忘
¥15.1¥35.0 -
活出生命的本真
¥16.7¥45.0 -
有苦有甜过生活
¥15.8¥45.0 -
二十六篇:和青年朋友谈心
¥18.5¥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