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权能研究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权能研究

1星价 ¥112.2 (7.1折)
2星价¥112.2 定价¥158.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2825717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404
  • 出版时间:2023-12-01
  • 条形码:9787522825717 ; 978-7-5228-2571-7

内容简介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发展的本质任务和要求,也是新时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农业人口市民化权能是该群体市民化潜力与前景的直接指示,表征了农民工在经济、社会、文化和公共服务权利上融入城市社会的潜力和现实基础。当前我国农民工市民化权能的整体基础和现状如何?处于何种阶段和发展水平?作为时代变迁和经济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标志,当农民进城的历史指针开始指向“第三代候鸟”往返流迁的轮回时,农民工的*终归宿究竟为何?当市民化权能在农民工内部存在明显的能力与意愿差异时,接纳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是否需要统一的标准或规范?在地方提供待市民化人口所需的配套公共服务的财政保障能力有限的约束下,需要什么样的市民化策略来破解市民化的权能欠发展和成本难筹措困境?本书围绕农民工市民化权能测量和“权能发展不平衡、公共成本有约束”条件下的市民化目标瞄准两个核心问题,通过建构系统的市民化权能理论与分析框架,发展出一套农民工市民化权能的测算技术,并运用实地问卷调查获得的**手资料开展实证估计和测算,全面评估和呈现了我国典型农民工的市民化权能条件和基础,揭示了农民工市民化在实际中所呈现的城市分层嵌合特征,并以特定城市为例,探究在财政投入约束下市民化承载容量的时间图谱,以及与该容量相对应的市民化优先瞄准对象的权能甄别标准,为推进农业转移人口有序市民化在目标策略上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操作化技术和时间路线图。

目录

**章 导论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 外文献述评 三 研究问题及相关概念 四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五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农民工市民化及其权能评价要素设置的理论分析 一 关于农民工市民化性质、方式和动力的理论考察 二 农民工市民化中的公共责任论 三 农民工市民化权能评价要素构成的理论阐析 四 农民工市民化权能四个维度评价要素间的关系理论 五 结论 第三章 农民工市民化权能评价体系及其指标确权——基于层次分析法专家群决策的分析 一 农民工市民化权能评价具体指标设置及指标释义 二 农民工市民化评价指标确权——基于层次分析法专家群决策 三 农民工市民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特征分析 四 农民工自身对市民化所需条件及标准的设定 五 结论 第四章 农民工市民化权能水平及其结构的实证研究——基于武汉市1852份调查问卷的分析 一 数据来源及样本的基本特征 二 农民工市民化权能评价指标的操作化 三 农民工市民化权能的测算:基于核密度估计方法 四 “典型”农民工市民化权能的匡算:基于平均值法的估计 五 农民工市民化各融合权能相互关系的实证分析 六 结论 第五章 市民化的多元形态:农业转移人口的城市分层融合结构及其影响因素 一 农业转移人口的城市分层融合:来自移民的分层融合理论与经验研究的启示 二 农民工市民化中分层融合结构的理论架构 三 农民工城市分层融合类型的划分 四 农民工城市分层融合影响因素的实证估计 五 农民工市民化多元形态和城市分层融合的学理与政策含义 第六章 农民工市民化的优先瞄准对象:基于市民化权能特征和公共投入约束的政策锚定 一 公共投入约束下市民化优先瞄准策略的逻辑起点 二 农民工市民化优先瞄准对象政策锚定的基本假设与技术原理 三 新增市民化人口的财政人均投入成本和投入容量测算——以武汉市为例 四 公共投入约束下新增市民化人口的 容量测算——以武汉市为例 五 公共投入约束下农民工市民化优先瞄准对象的锚定结果 六 结论与政策启示 七 结论 第七章 总结及余论 一 研究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二 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武汉市外来务工人员市民化权能与评价调查问卷 附录二 农民工市民化权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专家咨询说明 附录三 农民工市民化权能评价指标及权重专家咨询调查表 附录四 农民工市民化权能指标确权的专家群决策AHP判断矩阵及权重计算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