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套期保值的有效性与绩效评价研究

包邮企业套期保值的有效性与绩效评价研究

1星价 ¥5.1 (4.3折)
2星价¥5.0 定价¥11.8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4955302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它
  • 页数:71页
  • 出版时间:2010-08-01
  • 条形码:9787504955302 ; 978-7-5049-5530-2

本书特色

《企业套期保值的有效性与绩效评价研究》:期货与金融衍生品系列丛书。

目录

摘要**章 课题研究背景和目标**节 研究背景第二节 研究目标及范围第二章 如何正确认识套期保值**节 企业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的需求分析第二节 本课题对套期保值的认定第三节 企业实施套期保值过程中的相关风险第四节 企业套期保值行为的有效性认定第三章 套期保值绩效评价体系及政策建议**节 企业套期保值绩效评价的相关说明第二节 套期保值绩效评价体系第三节 建立有利于区分套期保值与投机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结语附录 企业卖出套期保值的事后绩效评价体系
展开全部

节选

《企业套期保值的有效性与绩效评价研究》主要研究了中国企业利用国内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的相关问题。主要研究内容由以下五部分组成:1.企业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的起因;2.在充分讨论了套期保值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从企业经营的视角和实践出发,应如何认识和界定套期保值;3.总结归纳了企业在套期保值操作上可能面临的风险,并提出了应对措施;4.在套期保值的界定和套期保值操作相关风险控制的前提下,提出了套期保值有效性的认定准则;5.提出了与现阶段相适应的套期保值绩效评价体系。由于原材料采购定价和产品销售定价在时间上的不一致性,使得企业面临着价格波动风险。企业为了控制风险敞口,实现经营目标,需要对冲上述的价格波动风险。期货市场因为在进入门槛、市场流动性、价格发现的充分程度和权威性、市场信息的透明度、违约风险的可控性以及解除对冲关系的便利性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优势,从而成为企业对冲风险的首选场所和必然选择。企业是套期保值行为的主体,套期保值是企业众多经营工具中的一种,企业对套期保值这种经营工具的使用必然是出于更好地实现企业整体经营目标的考虑。因此,我们认为,从企业生产经营的角度来界定套期保值及其有效性,评价套期保值的绩效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关资料

插图:在上述五种对冲风险的途径中,谋求在产业链中的定价权无疑是*好的对冲风险的方式。如果可以做到在产业链拥有定价权或采用途径五的方式,就可以通过同时确定上游的原材料采购价格和下游的产品销售价格,从而做到“自然保值”。但是,这种方式又是进入门槛*高的一种方式。几乎每家企业都想获得定价权,可事实上仅有极少数企业能够获得绝对的定价权,从而能够将价格风险完全转移出去;一些企业可以获得部分的定价权,从而可以部分地转移价格风险;大多数的企业都是完全竞争市场下的价格接受者,无法将价格风险转移出去,只能通过各类衍生品市场来对冲转移价格风险。就市场的流动性、价格发现功能和市场信息的透明度及权威性而言,期货市场要明显优于远期市场和场外衍生品市场。就违约风险而言,期货市场上的保证金制度和每日无负债的逐日盯市制度及相应配套制度,使得期货市场上的违约风险要远小于远期市场和场外衍生品市场。另外,期货市场上人们可以很灵活地选择平仓时机,从而解除合约关系,而在远期市场和场外衍生品市场要解除合约关系则比较困难。在定价权难以获取的情况下,正是因为期货市场的上述优点,使得在期货市场上交易的期货品种可以满足企业对冲风险需求的条件下,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成为企业对冲价格风险的首选途径。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