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分
包邮日本大学校发展研究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01015717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67页
- 出版时间:2016-05-12
- 条形码:9787010157177 ; 978-7-01-015717-7
本书特色
日本大学校创办于明治维新初期,始为高等教育机构;重建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担当起高等职业训练的角色。在日本近现代教育发展过程中,大学校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现象,见证了日本高等教育发生、发展以及体系构造变化的历史轨迹。王文利编写的《日本大学校发展研究》采用纵向梳理与横向分析交叉的方式,对近代以来日本大学校的历史嬗变和发展现状进行系统阐述,并结合个案剖析和比较研究,深入探讨日本大学校发展的历史经验、基本特征和影响因素,全面呈现出日本大学校的发展图景。
内容简介
大学校是近代以来法国、日本等少数国家所特有的学校类型,通常是独立于公共高等教育构架之外非隶属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教育训练机构。日本大学校的产生和发展几乎伴随近代以来日本教育改革的主要进程。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开启了日本近代化进程。经过1869年、 1879年、1886年日本几次颁布政令对大学校体系进行调整和改革,大学校仅在在军事教育领域,如陆军大学校(1882年)和海军大学校(1888年)得以保留。战后,日本大学校因其在职业训练中的特殊地位和为特殊行业、特殊领域培训专门人才的职能,为日本以效率为价值取向的行政改革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管理人才,为日本经济发展造就了一大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和经济管理者,成就了日本战后经济的复苏与辉煌。本书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系统梳理日本大学校发展演变的特征,揭示其教育训练的典型模式,阐述其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经验。大学校是法国和日本特有的学校类型,但关于两国大学校的比较研究尚属空白。因此,本书还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从历史发展演变、本质属性、类型结构、层次结构、招生选拔、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借此揭示两国大学校的异同特征,彰显出教育的国际化比较意义。
目录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42.3¥168.0 -
性心理学
¥26.7¥58.0 -
我们内心的冲突
¥21.0¥42.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9.5¥39.8 -
通向春天之路:巴勒斯坦的生生死死
¥35.3¥49.0 -
乡土中国
¥13.5¥26.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20.0¥56.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2.8¥32.0 -
文言浅说
¥12.2¥24.0 -
偏见
¥19.0¥56.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8.1¥49.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4.4¥45.0 -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
¥6.9¥15.0 -
西方哲学史
¥14.4¥38.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2.5¥38.0 -
如何阅读一本书
¥28.5¥50.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1.9¥36.0 -
如何阅读不同的文本
¥22.6¥36.0 -
校雠蒙拾 读韩蠡解
¥5.5¥16.8 -
乡土中国-彩色插图版
¥23.5¥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