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产业与管理(第3版)

包邮文化产业与管理(第3版)

¥34.4 (7.6折) ?
1星价 ¥34.4
2星价¥34.4 定价¥45.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244792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98
  • 出版时间:2018-07-01
  • 条形码:9787302447924 ; 978-7-302-44792-4

本书特色

《文化产业与管理(第3版)/21世纪经济管理类精品教材》特色:  兼顾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特点,在阐述文化产业管理理论体系的同时,突出文化产业管理实务和实践。  根据文化产业的特点,引入大量有时代感的新颖案例和时尚内容,符合文化产业的创意特征。  引用新数据,吸收新研究成果,并结合国内外文化产业的新发展现状和问题进行论述。  学习和借鉴优秀教材的风格,紧扣教学特点组织内容,并提供教学课件方便教师使用。

内容简介

  《文化产业与管理(第3版)/21世纪经济管理类精品教材》围绕文化产业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系统地介绍了文化产业管理的主要知识框架和体系。全书分为文化产业与管理总论和分论两篇。总论包括蓬勃发展的文化产业,文化产业管理的路径、原则和模式,文化产业的战略管理,文化产业的投资管理,文化产业的品牌管理,文化产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文化产业的项目管理和文化产业的知识产权管理;分论为分行业介绍,包括图书出版业、新闻传媒业、广播影视业、动漫业、网络业、表演艺术业、广告业、景区游览业、设计业及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管理,具体论述文化产业中主要行业部门的管理实务和方法策略。  《文化产业与管理(第3版)/21世纪经济管理类精品教材》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文化产业管理、工商管理、传播学、新闻学、文学、艺术学等专业的教材使用,也可作为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实用的参考书。

目录

上篇 文化产业与管理总论
**章 蓬勃发展的文化产业
引导案例 我们会遇到哪些“互联网+”?
本章导读
**节 文化产业的概念和特征
第二节 文化产业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节 发展文化产业的任务和意义
思考题
案例讨论 文化惠民工程让老百姓享受高质量文化生活
第二章 文化产业管理的路径、原则和模式
引导案例 中宣部等部门联合发布通知规范全国性出版推荐活动
本章导读
**节 我国文化产业管理现状
第二节 文化产业管理的国际借鉴
第三节 文化产业管理的路径
第四节 文化产业管理的原则
第五节 文化产业管理的模式
思考题
案例讨论 拍卖寒冬逆行如何深度挖掘管理运营模式
第三章 文化产业的战略管理
引导案例 区域协作+跨界整合冷冰雪搅动热经济
本章导读
**节 文化产业战略
第二节 文化产业战略走向
第三节 文化产业战略的选择与执行
思考题
案例讨论 中国剪纸皇后:让民俗文化走进资本市场
第四章 文化产业的投资管理
引导案例 社会资本“给力”文化产业
本章导读
**节 文化产业投资的特点
第二节 文化产业资本投资和运营方式
第三节 文化产业投资的宏观管理
思考题
案例讨论 如何“尝鲜”艺术品质押融资?
第五章 文化产业的品牌管理
引导案例 《功夫熊猫3》树立IP授权及衍生品开发新模式
本章导读
**节 文化产业需要树立品牌理念
第二节 文化产业品牌的打造和传播
第三节 文化产业品牌的维护
思考题
案例讨论 《爸爸去哪儿》入选年度文化品牌
第六章 文化产业的人力资源管理
引导案例 设立网络安全专项基金促进网络安全人才培养
本章导读
**节 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的特点
第二节 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的现状和问题
第三节 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的培养模式
第四节 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
思考题
案例讨论 双创人才扶持:让更多创意人才脱颖而出
第七章 文化产业的项目管理
引导案例 众筹出版项目:做好细节才能成功
本章导读
……
下篇 文化产业与管理分论
展开全部

节选

  《文化产业与管理(第3版)/21世纪经济管理类精品教材》:  一、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阶段  我国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实行计划经济,把文化当作一项事业,由政府统包统揽,在当时特殊的国内外环境中,这对于迅速确立社会主义文化在全社会的领导地位及迅速普及教育、科学和文化知识发挥了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但是,长期强调文化的意识形态性,甚至把文艺产品当作直接的政治宣传品,当作阶级斗争的工具,又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同时,计划经济体制中延续下来的文化事业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新的社会经济环境,越来越不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建立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的任务被逐渐摆到议事日程上来。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一)**阶段(1978-1991年):文化产业的初步建立和探索阶段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人们的物质生活丰富起来,同时在国外流行文化、通俗文化的影响下,国内的娱乐业开始恢复并日渐繁荣。  1980年,广州出现了音乐茶座,娱乐业开始恢复。此后,录像放映、歌舞演出等营利性质的娱乐活动逐渐增多。1984年,上海出现大陆首家咨询公司。这是一家以知识、信息为特色,主营精神产品,并按市场化方式运作的公司。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的文化产业悄然起步。  在这个阶段,中国的广告业开始出现并迅速发展。人们很快认识了广告对于产品营销的宣传推广和中介作用,电台、报纸、电视台等各种媒体投放广告的时间日渐增多,广告的质量、水平也逐步提高。体育产业本身是无烟工业,而且其连带产业多,如旅游、餐饮、场馆建设等,同时发展体育产业又能增强人民的体质、振奋人民的精神,在和平条件下显示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所以成了许多国家竞相发展的重点产业之一。我国抓住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国队实现金牌零的突破这一契机,大力发展体育产业。1990年,我国成功举办了第十一届亚运会,通过这次活动的举办,中国开始了体育的产业化、市场化运作。例如,举行亚运会捐款抽奖活动,实际上开了后来发行体育彩票的先河。但总的来说,我国文化产业在这一阶段还处于探索的时期,在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中只占据一个局部的位置,总体上影响不大。  (二)第二阶段(1992-2001年):文化产业开始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同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正式把文化产业列入第三产业,把文化部门由财政支出型部门定位为生产型部门,从而为文化产业的发展作了政策上、体制上的准备。这时,文化产业的发展进入建规立制、构建成形的阶段。例如,1998年,国务院进行机构改革,参照国际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并着眼于我国文化产业的长远之计,增设了文化产业司,以便更好地领导、推进我国的文化产业工作。2000年,中共中央在国民经济“十五”发展规划建议中,**次在中央正式文件中提到了要发展相关文化产业。这表明,文化产业在政策层面、观念层面上已经深入人心。  在这一阶段,报纸首先展示出文化产业的威力。在人们业余生活丰富、受教育水平普遍提高的情况下,报纸成了重要的文化消费对象。许多报纸相继扩版,推出了文化、娱乐方面的各种专刊。许多报社创办了自己的晨报、晚报,增设、扩大了周末版、周刊、副刊,以扩大发行量,吸引读者,抢占、扩大市场份额。同时,许多报纸进行分众化、小众化、专业化经营,锁定读者对象,定位目标受众,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确立自己的立身之地。报纸发行量的扩大吸引了众多的广告商投放广告,既繁荣了报业,又发展了广告业。这一时期的电影业也在产业化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进一步走向了国际市场。电影的融资体制发生了变化,一些影视公司、文化公司自觉走向市场,采取股份制等方法,吸取国营、民营资本投资电影,进行商业化运作。这一时期出现的贺岁片电影票房表现不俗,在国产电影的商业化、产业化方面取得了成功。电视剧的生产、制作也大有起色。许多电视剧采取了制播分离的新机制,进行市场化运作。电视台购买市场前景看好的电视剧,以高收视率换取高额广告收入,形成了电视产业的良性循环。这一时期旅游业也得到了良好发展,国家采取各种措施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其中五一、十一、春节三个长假更是为旅游业的发展增加了三个黄金亮点,极大地繁荣了国内旅游线路。同时,扩大服务内容,改善交通、餐饮、酒店等各种服务设施,提高服务质量,改善软、硬环境,切实吸引国内外客源,展示形象,振兴经济。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出现,这一时期出现了新的文化产业形式——网络业。网络作为虚拟社会,提供了新的交流手段。网络经济具有高知识、高技术的特点,是智力密集型、信息密集型的产业,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技术时代的主要经济增长点,发展较为迅速。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